《倚天屠龙记》读后感

多美网

2025-10-01读后感

欢迎阅读《倚天屠龙记》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倚天屠龙记》读后感 篇1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书。有人喜欢生动有趣的动物小说;有人喜欢回味无穷的历史小说;有人喜欢可以使自己大展一番想象力的悬疑小说;有人喜欢拓宽自己对科学的了解的科幻小说……我最喜欢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张无忌少年至青年的江湖历程。我不是特别喜欢张无忌,他的武功虽高,但性格算是比较软弱,他的一生似乎总在被别人的意见影响,在感情上同样也有这种问题,一直在小昭、赵敏、周芷若和殷离中间犹豫,导致后来小昭为保护张无忌回波斯帝国的明教总部当圣女,周芷若也因为嫉妒把殷离毁容,并嫁祸于赵敏,而张无忌对这些事情也没有明确的态度,拖泥带水,让我颇感失望。

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被金庸先生写的活灵活现,好似真的被赋有了灵魂,一怒一笑都栩栩如生。有慈眉善目的武当祖师张三丰、神出鬼没的青翼蝠王韦一笑、庄重严肃的少林神僧空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光明左使杨逍、城府极深的峨嵋掌门人周芷若……其中,我最欣赏的人物是明教四大王之一——金毛狮王谢逊。他的一生都在讨债和被讨债的身份中徘徊,谢逊一家老少都被成昆所害,从此,他开始了讨债生涯。谢逊为了复仇,壮年时修炼“七伤拳”,这武功虽强,但会伤到修炼者的内脉,修炼者会不定期的失去理智,他每每发狂,就会杀死许多无辜的人,因此,他又背上被讨债的身份。谢逊虽然年轻时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但老年受渡厄、渡劫、渡难三大师点拨,大慈大悲,最终亲手杀死仇人成昆,并化解了与他曾经伤害过的人的家人之间的怨恨,拜师在渡厄门下,成为一代大德高僧。

《倚天屠龙记》告诉我了一个道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一生绝不会只遇上好人,而且还不能一眼认出他是善是恶,只能时刻留心,不轻信陌生人。

书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道路;书是一条道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书是一位知心的好友,让我们在前进时不寂寞,让我们遵循冰心奶奶的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倚天屠龙记》读后感 篇2

说清一天屠龙记就是金庸的小说之一,我记得我当时小时候就经常看这个电视剧,只是因为我妈妈特别喜欢看古装的类型,所以我就跟着如沐然了解到了很多。

我看过苏有朋版本的,这个版本中高圆圆扮演的周芷若,贾静雯扮演的赵敏。我记得当时特别喜欢他们的服装,你喜欢她们美丽的容颜,只是感觉那样的女孩子长成这样多,好像是很常见的,可是后来才发现,原来这样的颜值很高的,都是可以被称为女神的。

再后来还看到过邓超版本的,里面安以轩饰演的赵敏。其实那个时候我不是特别喜欢安以轩,我想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看了他演的仙剑奇侠传一,那个时候她也能林月如,我就总感觉他是在和赵灵儿抢李逍遥,所以就先入为主地不太喜欢他。

可是后来我才发现我的想法到底有多幼稚,因为演员和角色是完全不能挂钩的呀。

再后来看到安以轩演的独孤班若,就真的感觉她的气场非常强大,包括他的演技,神态都是非常的恰当。也许这段时间又一个新的版本的一天,屠龙记又开始热播了,我知道那两个女孩子都是我喜欢的,祝绪丹,还有陈钰琪。

喜欢陈钰琪是在看他演的《锦绣未央》里面的拓跋迪的时候。喜欢周旭丹是在看他演的画心师的那些古装装扮的时候,感觉他特别适合古装,很有仙气。

我想有时间我也要看看新版本的《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读后感 篇3

之前只看过影视剧版,对剧情略知一些,读原著才知道影视剧删减了很多,也改编了很多,一边看原著一边与记忆中的剧情对比,有些武打场面原著描述得更精彩读起来酣畅淋漓,但是原著结局并不圆满,我更喜欢吴启华版的结局,赵敏和张无忌归隐江湖游山玩水。

原著里,张无忌虽然说自己真正爱的是赵敏,最后也只是要和赵敏回去蒙古而已,他们以后怎样,真是让人很担忧,且不说张无忌心里还挂念着小昭和蛛儿,工于心计的周芷若可能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从她不让张无忌和赵敏成亲就能看出,不成亲她不就一直有机会吗,真是把赵敏抢亲之仇报了。

看完原著,对男主角张无忌喜欢不上来,如果不是脑海中代入了吴启华的脸,定觉得他是个无敌大渣男,不值得拥有绝世武功和美丽佳人,四个女生各有各的好与不好,但也不能见一个爱一个吧,只要对方投怀送抱就来者不拒,我甚至觉得,之所以他选择了赵敏是因为赵敏追的最凶,他感觉赵敏是最爱他的,所以他觉得自己最爱的是赵敏。

更喜欢吴启华版专一的张无忌,始终对赵敏情有独钟,对小昭是爱护,对蛛儿是怜悯,对周芷若是敬重,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感情温度,是能让观众分辨出来的。

最喜欢的三个人物:赵敏、杨逍、纪晓芙。

《倚天屠龙记》读后感 篇4

刚读完《倚天屠龙记》,其场面的壮阔也不逊于“射雕”,人物形象丰富堪比“天龙”,其情节波澜起伏读来也另人热血沸腾,但在“射雕三部曲”中它还排在最末位,原因是主人翁张无忌的人物性格不另人赏析,此人优柔寡断,无决断力,颇惑于美色!在赵敏,周芷若,小昭,殷离这四女中他自己到底爱哪个多一点恐怕连他自己心里也不明白。

几乎在书中找不到一个正面的令人钦佩的豪侠。

可爱的郭襄在书的开头的笔墨太少;黄衫女子在全书只出场两次,这样一个性格若小龙女的女子金庸也不对她多添笔墨,书中说她姓杨,自报居于终南山下,活死人墓,又会九阴真经,所以不难猜出她应该是杨过与小龙女的后人,虽然张无忌的性格更接近现实,却不怎么令人喜欢。

还有以个重要的问题是本书没有一个明确的要表达的主题,在“射雕三部曲”中只有这部小说存在这个缺陷,比如“射雕”的主题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金庸接郭靖只口说出来的,也是金庸所有武侠小说中判定能称之位“大侠”的标准,所以“射雕”成为了金庸在武侠小说界地位的奠基之作;再比如“神雕”的主题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情”字;但在《倚天屠龙记》中确实也不知道它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所以这部小说开起来固然精彩,但看完之后没留下什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