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五年级读后感

多美网

2025-10-01读后感

欢迎阅读《西游记》五年级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游记》五年级读后感 篇1

在这个暑假中,我看完了四大名著和封神演义的原著。我发现,原著并非是单纯的古文化了字句,而是彻底的脱胎换骨了,和我们平时读的简化版名著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是《西游记》。

首先,我发现这些名著中间往往穿插着一些词和小诗,这些诗句往往是这些名著中的文学精华,比起一些我们常背的诗也毫不逊色。而且,这些名著虽然使用的是文言文,但描写人和事物却更加细腻和生动。比如《西游记》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打金银二角那一章,孙悟空变身成小妖去接金角、银角的母亲,而他居然在进入妖洞之前板着脸哭了起来,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遇到老妖以后要跪拜,而他的一生只跪拜过两个人,一个是菩提祖师,一个是唐三藏。这既凸显了孙悟空顶天立地,从不向邪恶低头的性格,又写出了孙悟空的人性,而不会象某些简化版一样,让读者认为他是一个像战争机器一样的形象。

另外,西游记的原著也改变了我对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如来佛祖等圣人的印象。以前,我总以为圣人干什么事都是规规矩矩的,没有快乐,没有说笑。而在《西游记》的原著中,我发现,他们也都会说笑打趣,他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这就是我在看完《西游记》原著后不同的感悟,它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而古代名著的秘密是无限的,还等着我们去探究。

《西游记》五年级读后感 篇2

最近,我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这本书主要围绕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遇见各种妖魔鬼怪和困难,但他们战胜了各种险阻,最终取得了真经。

师傅唐僧,以慈悲为怀,心地善良,可惜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三次误会了悟空,把他赶回花果山,就是因为唐僧太善良了,多次把妖怪误认为好人,责怪悟空,让他受了不少委屈,自己也被妖怪拐走,最后还是徒弟们把他救了出来。

齐天大圣孙悟空,神通广大,有一双火眼金睛,三次识破白骨精,最后将白骨精一棒打死。他手中的如意金箍棒,既能变得如绣花针般大小,又能如擎天柱般高大,打死妖怪毫不费力。他聪明、勇敢、好斗,越战越勇,会七十二变,也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八戒,好吃懒做,身上一堆坏毛病。他贪吃、懒惰、自私自利,但他也是孙悟空的助手,帮助他降服了不少妖怪。他虽然没有孙悟空那么厉害,但也有自己的本领,他下凡之前可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呢!

沙僧,任劳任怨,勤奋又老实。他本身是玉帝凌霄宝殿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一只玻璃盏而被玉帝贬下了流沙河。他经常挑着担子走在最后。他虽然武功不算高强,但是英勇奋战,尽力保护师傅。

《西游记》五年级读后感 篇3

最近我和同学们还有老师在学校共读了一本书,书名叫《西游记》。读完了这本书使我感触很深。

本文作者吴承恩为读者们叙述了从东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经的唐僧,和一路上经菩萨点化收的三个徒弟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上斩妖除魔、为民除害。终于在西天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而又不简单的故事,让这本书成为了名扬天下的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这本书给人们塑造了四个形象鲜明的人物: 坚持礼佛、顽固执着的唐僧;天资聪敏、本领高超的孙悟空;贪吃好色,可是又不缺乏善心的猪八戒;心地善良、忠厚老实的沙和尚。这四个人物性格不同,特点也不同,但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笔。

在这四个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一路上他不仅保护唐僧成功的去西天取得了真经,而且斩妖除魔、为民除害,渐渐的他就成为了我心中的英雄。我喜欢他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他敢于和强大的势力对抗,不屈服在强大的势力下的精神使我欣赏。

书中写到他们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到达西天,取得了真经。这使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小时候的自己只要遇到任何一点小小的困难就会半途而废,我在想为什么我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下来呢?

我可能想明白了,因为我并没有他们那样的执着、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的精神。所以我决定今后一定要做像他们那样的人,不再半途而废。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坚持下去,让我们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一本书就像我们饥饿时的粮食,就像我们寒冷时的一件棉袄,就像我们通往成功顶端的阶梯,就像难受时的一句安慰的话语,也像人的一生。人的一生有“酸甜苦辣”,就像书中作者所写的不同故事。那种感觉,虽然我现在可能还不能体会到。但是,我相信我的一生是美好的,因为我爱读书,喜欢读书。书可以改变人的一时命运,也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这就要看书在你的心中是有多么的重要。

《西游记》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是它让我更加热爱读书,让我更加坚信我的以后是美好的。我热爱读书,我喜欢读书。同学们,你呢?

《西游记》五年级读后感 篇4

古代小说家吴承恩有着非凡的想象力,他创作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书籍和拍摄的电视剧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爱,我也不例外地喜爱着《西游记》的书籍还有电视剧。

《西游记》这个故事主要是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师傅唐三藏、大徒弟孙悟空、二徒弟猪八戒、三徒弟沙僧),历经九九八十一个磨难后到大雷音寺,跟如来佛主取得了真经,最终修成正果。

看完这本书,其中一些精彩的部分我终生难忘,书中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就是大家常说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段故事内容是师徒四人路遇一座大山,唐僧因肚子饥饿派孙悟空前去化斋,被山中妖怪白骨精发现,白骨精知道吃了唐僧的肉能长生不老,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觉得这两人没什么大本事,想要戏弄他们,于是摇身变作一个月貌花容的村姑,一手拎着一罐香米饭,一手拎着一瓶炒面筋,径自向唐僧他们走来花言巧语说是为还誓愿特来此斋僧的,师徒三人没看出这是妖怪变的,猪八戒看到美貌女子本动心不已,再看到美食嘴就馋,看唐僧不吃,心中气恼不容分说的一嘴把罐子拱倒就要动口,这时悟空山顶上摘了桃子腾空回来,火眼金星一看发现村姑是个妖精,放下桃子举起金箍棒对准妖怪当头就打。此妖怪有些手段见棍子打来时,使了个<解尸法。>自己走了,留下个假尸体打死在地上。唐僧看见尸首,责怪悟空无辜杀人,念经箍咒处罚悟空。那妖怪一举没得到唐僧,非常气恨悟空,在山坡下又摇身变成一个八十老妇人,手拄着一根竹杖一步一声哭着走来,孙悟空发现又是那妖怪来了,二话不说,举起棒子照头就打,妖怪又使法脱身,留下一具假尸在山路之下,唐僧见悟空杀死一个平民又打死一个,惊得掉下马来,二话不说把个紧箍咒足足念了二十遍。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上前迎着妖怪笑着说:“你瞒得了别人,可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妖精。”妖怪唬得顿口无言,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傅又念紧箍咒,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当地土地,山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五次来戏弄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他。你帮我在半空中作证”众神答应都在云端里看着。孙悟空抡起金箍棒,一下就打到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现出原形,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西游记》这本书我看了好多遍,每次都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吴承恩老先生想象力真的不是一般的丰富,里面的情节犹如身临其境,画面栩栩如生,生动而美丽,故事内容从开始到最后似乎在引导着每位读者的心,我深深的感到现实中不管你在干什么只要认定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最后一定会成功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