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赏月心得体会(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赏月心得体会 篇1
今天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天,忙碌一天的人们都停下了手中的活,一家人坐在月光下一起赏月亮、吃月饼。
我们全家人围站在阳台上,把大团圆月饼分成几块,分着吃。这时,我望向了远处的月亮。虽然说“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围绕这一股叫做“思念”的愁云。这时,我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好朋友——苗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描述了我此时的心情,不知她现在是否也在望着月亮,思念着远在他乡的我呢?只是月亮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那股愁云已经消失了,仿佛在告诉我不要太悲伤。现在的月亮特别明亮,圆月像一只雪球高悬中天,皎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几朵灰白色的、轻纱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纱巾翩翩起舞。月光洒满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我觉得太阳的温暖过于热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地恰到好处。我的周围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通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挂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月光照得树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婀娜多姿的柳树的稀疏的倩影,别提有多美了。爸爸告诉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那天,相传,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那里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广寒宫里的嫦娥、吴刚、玉兔和桂花树。
我望着月亮,吃着月饼,认真的听着爸爸讲月亮的故事,一直到很晚很晚……
中秋,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来赞美它,最合适不过了!中秋,月儿圆圆,可以为玩耍的圆球;星儿凝息,可以为母亲的颈饰;云儿荡漾,是那浮动的轻纱;清风歌唱,娱人心魂,空中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在今日,在这个幸福美好的日子里,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去拜访那我期盼已久的侠客——圆月。
不一会儿,一轮明月高悬于空中,周围镶嵌着许多小星星。月儿犹如银盘,光芒四射。它渐渐升高了,穿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的美征服了我,那柔和的云朵簇拥着皓月,皓月把它那银片似的光辉洒向大地。柔柔的光泻下来,灰蓝色的天幕衬托着它,它伴着缕缕云雾,秀出自己那闭月羞花般的容颜,它是那么皎洁,那么富有生机,那么迷人!
月是美的。从低处仰望,它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这种美,是一种如痴如醉的美:这圆月轻轻抚摸着“海”,亲吻着“海”,渐渐地,由近及远,由近及远……这宛如仙子们洒下自己独有的光辉,柔和的云萦绕着它。这种美,是一种壮观的美:它没有海的暴躁,只有月的轻柔。这种美,是一种诉说的美:它将自己的悄悄话,告诉月和天幕,这种美,这和谐的美布满了整个大地,让人感慨万千!
我要回家了,我轻轻地向月儿招手,带回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
赏月心得体会 篇2
月已圆,人欢聚,同举杯,共欢庆!家乡明月爱无限,他乡皓月也多情!齐欢唱,同颂今宵明月!歌传万里,祝福彼此频传!”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所以我和妈妈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它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后来,妈妈让我们进屋,一进门,哇!桌子上摆满了丰盛了饭菜。我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的菜看上去就好吃,我先尝尝哦!”“是吗?”妈妈笑眯眯地说,“好吃就多吃点,不过得等你大伯和小董阿姨回来一起吃。”
等来等去,大伯还是不回来。妈妈已经打过三、四个电话了,可他总是说“过一会就回来”、“马上就到”……七点了,大伯和小董阿姨终于来了,我大喊一声:“吃饭了!”便狼吞虎咽起来。不一会,红烧螃蟹、猪蹄子、木耳炒肉片、水煮鱼……就都不见了。
晚饭后不久,我们全家就坐到了阳台上。吃着月饼,听妈妈念叨着:“不知你爸爸出差在外有没有吃月饼?”看着那圆圆的皎洁的月亮,我不由得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月心得体会 篇3
人们常说“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意思就是说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正如江南水乡的人们喜欢吃大米,性格也比较温柔、细腻,而北方人则恰恰相反,他们的性格则比较粗犷、大方。这过起节日来,自然也是有所不同。
我的家乡在河南,那里群山环绕,溪河纵流,是名副其实的“诗情画意”。我们那所有的人对节日都非常重视,小到重阳、清明,大到春节、国庆,一家老少都会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尤其是中秋节,那过节的情景总是令我难以忘怀。
清晨,我在一阵喧闹声中惊醒。迷迷糊糊的睁眼一看,噢,原来是我那心灵手巧的姥姥正在做月饼,一闻到那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饼的香味,我哪还有睡意?走近一看,我不禁吃惊地叫了起来,只见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便出现在我的面前。老鼠、牛、老虎、兔子……一个个鲜活的月饼活灵活现。只见色、香俱全,不知味道如何,我拿起一块热腾腾的月饼,咬了一口,顿时让我满口余香,真可谓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有几回尝呀!”呀!
中秋节的经典,自然是全家老少欢聚一堂,一起赏月、吃月饼的过程。七、八点钟,当月色渐渐笼罩了大地的`时候,人们也吃罢了晚饭。长辈们在门前端出桌椅,放好形态各异而又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饼等待着子孙们的到来。夜幕中玉兔东入,人们欢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不时传来人们的欢笑声;耳旁是虫语蛙鸣,如同一个个出色的演奏家在那儿演奏,伴奏的是宝石般亮晶晶的星星,稀稀疏蔬地散布于辽阔无垠的夜空。乳白色的银河从西北天际横贯中西,斜斜地泻向那东南大地。可今夜的主角月亮那儿去哪了呢?这时月亮像个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从后山露出半个脸。渐渐地,它升上了天,顿时使旁边的群星黯然失色,正应了“月明星稀”这个成语。它晶莹纯净,像个水晶球,美极了;它清辉四射,像一盏明灯,美极了。
家乡的中秋,一个充满了喜悦、温馨的中秋。
赏月心得体会 篇4
今天早晨八点多钟,我开始了杭州一日游第一站——西湖。
第一站,花港观鱼。我在路边的小贩上买了一包鱼食,便开始喂鱼了。我像湖边投了一小块鱼食,一大群鱼便争先恐后地游了过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红的……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这么多的鱼围成一个小漩涡形,很是壮观。几条小鱼飞快地向鱼食进攻,一条小鱼像鲤鱼跳龙门似的`“唰”一声跳了上来,在鱼食上啄了一下,又潜回了水底深处,完成这一串动作不过一秒,真是老谋深算,生怕我们以鱼食为诱饵,把它抓走。又有一条鱼来吃了,显然,它是一条经验丰富的:它纵身一跃,便把那颗鱼食咬走了,动作那么优美,那么轻快。第二站,苏堤春晓。刚进苏堤春晓,午时花就绽放出自己最美丽的容颜。瞧,一大片一大片的紫色,加上星星点点的粉白色,再加上点得刚刚好的绿色,很美,很美。过了第三站,乘船过湖,就到了第四站——曲院风荷。刚到那儿,我便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那儿的景色更让我大吃一惊——挨挨挤挤的荷叶、荷花群芳吐艳,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一阵微风拂过,一池荷花便跳起了“荷花舞”,正如天女下凡。阳光下,荷花展现出晒得粉扑扑的面颊,似乎很有魅力。一些荷花还是花骨朵儿,但花苞上停着一只蜻蜓,真应了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叶上挂着亮晶晶的小水珠,就像挂着一条无比高贵、美丽的项链。西湖游差不多结束了,该回去了,但我的心还是停留在可爱的鱼上,美丽的午时花上,群芳吐艳的荷花上,荷叶上……
赏月心得体会 篇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时光如同流水,中秋节到来了,那皎白的明月也愈发变得圆润了。于是市场上月亮的缩小改进版———月饼,又重出江湖了!那月饼可是与嫦娥和玉兔同一级别的象征月亮的神物,也因此一窜而红!如今的吃月饼、赏月亮的制度便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嫦娥与玉兔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存在没有人遗忘,因为她们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也是无可替代的,这也正是月饼所没有的。月亮和月饼,他们两者一个在我们的心中,而另一个,只是在我们的肚子里徘徊,时间久了,那月饼是什么滋味说不定也都忘了。他们嫦娥与玉兔都是经典,经典又有谁会遗忘呢?
月亮悄悄上来了,就像一轮银盘,镶嵌在深蓝色的夜空上。月光静静地洒下来,整个世界好像都沉浸在银色的海洋里。
我们坐在门外的亭子里吃着月饼,我看着皎洁的.明月,不禁想起了那住在月宫的嫦娥和那桂树下的玉兔。记得小时候,我竟以为这是真的,希望有一双翅膀,飞到月亮上去,向嫦娥玉兔问好,在空中遨游,还可以看到美好的夜景,观察大大的月亮,那该多好啊!
我想,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唠嗑,吃着月饼,看花赏月吧。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夜深了,原来热闹的亭子一下子安静下来,我们也慢悠悠地走回了家,我抬头望着天上一轮冷清的明月,心想:广寒宫的嫦娥姐姐必定羡慕这人间的祥和、繁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