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欢迎阅读大班科学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沉船浮上来了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尝试用各种办法让各种船浮到水面上;

3、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设计理念:由于幼儿天生就爱玩水,为此本着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供选择与创造的条件的理念,设计这节在水中玩船的,以游戏形式进行探索的.活动。

教学准备

1、七种(七种以上)质地不同、补救方式不同的沉船;

2、辅助材料:泡沫、塑料、纸、卫生筷、铁丝、透明胶、皮套,盐;

3、潜水艇模型。

教学过程:

1、出示潜水艇模型。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潜水艇是做什么用的?

---潜水艇是怎么在水里走的(进行演示)

2、探索做小实验

---出示七种质地不同的船,可这么多人就七只船怎么办?让幼儿感受合作,并提醒不抢、互相谦让。

---老师和幼儿一起玩(请幼儿自己选择一个伙伴,两个人一起选择一种船去玩)

---你们发现什么问题?(这些船都沉到水底)

---船在哪儿走?一起想办法让船都浮到水面上,

---幼儿探索,教师引导,

3、再探索、留作业

---拿出胡萝卜做的小船,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让胡萝卜船浮在水面上的?出示盐,把盐放入水中,让船浮上来。

---回家后你可以跟父母再探索,一起再试试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时段影子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影子的变化与光线有关。

2、能有始有终做好观察记录。

活动准备:粉笔等。

活动过程:

1.、观察上午的人影:

教师带领幼儿到操场上,幼儿两两组合,选择一个地方站立,用粉笔画下对方的人影,并在人影旁边写上两人的'名字。

教师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幼儿完成记录人影的任务。

2、观察中午的人影:

记录的方法同上午。幼儿在上午记录的人影旁边记录中午的人影,并进行比较。

教师提问。

——“你们有没有发现中午的影子和上午的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幼儿讨论,教师倾听幼儿的解释并进行辅导。

3、观察下午的人影:

同样的方法记录下午的人影。

——“为什么三次记录的情况不一样?”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体下落有直线和曲线之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对不同物体按下落方式进行记录。

3、探索同一物体形状不同下落情况也不同。

【活动准备】

各种糖纸、羽毛、报纸、塑料积木、球、绳、沙包等,记录纸、笔,白纸人手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

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落下来,树叶落下来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讲述)

二、幼儿探索并讨论。

1、幼儿猜想并尝试:你桌上东西落下是怎么样的?每一样东西都试一试。

2、引导幼儿和同伴比较,发现物体下落时的异同。

“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们手里的东西落下来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交流:

(1)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自由交流)

(2)为什么有的物体落的快,有的物体落的慢?

4、小结:所有的物体都会下落的,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师演示一张皱纸和一块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物体下落路线是不一样的。

三、幼儿分组探索,按照物体下落的路线进行归类记录。

1、请幼儿分组实验,观察桌上的物体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请你再去试一次,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你这些东西按照落下的路线记在纸上。”

2、每组派一个孩子交流各组的发现,并介绍自己的记录方法。

“你是怎么记录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3、教师小结:不同物体下落的路线不一样,有的是直线的,有的.是曲线的,直线的落地快,曲线的落地慢。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同样的东西形状不同,落下来的情况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两张纸)幼儿猜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落下的时候不一样?

2、幼儿自己尝试,教师引导幼儿将纸折成不同的形状。

3、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伞,观察其与其他物体下落的不同。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大班科学教案(大全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