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中班数学教案《感知10以内的数量》(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教案《感知10以内的数量》 篇1
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正确认读数字1-10.
2、体验数学活动游戏的快乐。
重点:
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准备:
筐内装有不同数量的水果、糖果、萝卜。数字卡片、图片等。
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
1、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或图片。幼儿一个接一个地认读数字或看图片说出图中物体的数量。以全部说对的小组为胜。
二、小猴子开店。
1、小猴子开了一家糖果店,请幼儿帮忙把糖果装到有圆点的筐里。(糖果与圆点一样多)
2、请幼儿互相检查是否装对。
3、请幼儿按数字取物。
三、游戏:站图形。
音乐响起,幼儿按照图形里的'数字多少站在图形里。音乐停止,该图形里的幼儿一起说出图形里的数字是几,有几个人。
中班数学教案《感知10以内的数量》 篇2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能手口一致点数,按数取物,比较7以内数量多少。
2.尝试从身边事物中寻找数与物的关系,通过夹子游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活动准备:
各种夹子(数量多)、毛线7根
1-7的数字卡片、点子卡片一套、自制大骰子一颗
衣服卡片人手一份(上面写有7以内的数字或点子)、晾衣绳7根(备注有数字1-7)
活动过程:
一、听信号夹夹子——手口一致看夹点数,感知7以内的数量。
(出示夹子)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它?今天我们就和夹子一起来做游戏。你们看,老师身上夹了几个夹子?x个夹子可以用几个点点来表示?还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将夹子夹在毛线上,将相应点卡、数卡贴于旁边)
师:谁也想来玩夹夹子的游戏?我先请3个小朋友来玩,其他孩子我们来唱一首歌,夹夹子的小朋友到我们唱歌了就开始夹,我们唱玩了就停止你夹夹子的动作。准备好了吗?(3名幼儿听信号夹夹子)
师:谁来说说自己身上夹了几个夹子?x个夹子可以用几个点点来表示?还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方法同上)
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吗?(集体玩夹夹子游戏)
二、看数字夹夹子。
师:接下去我要改变游戏方法,我来指数字,请你来夹夹子。我点3你夹3,看谁夹得快又对,夹好快快举小手。(教师分别指不同的数字,幼儿看数字夹夹子。)
三、按要求夹夹子——夹比某一个数多1或少1数量的夹子。
师:(出示大骰子)你们认识它吗?今天它也要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待会我先扔骰子,然后你夹夹子,但是你夹的夹子数量要比我扔的数多1。(教师扔骰子,幼儿按要求夹夹子,请幼儿相互检查和纠正)
师:好,接着我要改变游戏规则了,你们夹的夹子数量比我扔的骰子数要少1。(请幼儿相互检查和纠正)
四、衣服上夹子,数物匹配。
1、教师出示衣服,幼儿自由选择。
师:老师带来了很多的`衣服,你们看有哪些?这些衣服上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什么?(有数字、点子)如果是数字4你觉得这件衣服需要几个夹子?
2、给衣服夹夹子。
幼儿按照衣服上的数字或点子给衣服夹相应数量的夹子。
五、晾衣服。
1、师:衣服都夹好夹子了,你们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晾衣绳,每条晾衣绳旁都有数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6像豆芽咧嘴笑,7像镰刀割青草。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晾衣服吧。请你对照衣服上的点子或数字,将衣服晾到相应数字的晾衣绳上。
2、收拾整理剩余的夹子出活动室。
中班数学教案《感知10以内的数量》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筷子将豆豆们送到相应的彩色“房子”里,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2.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学习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我送了×颗×豆宝宝住进了×颜色的房子里”。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桌准备黄豆、红豆、绿豆若干,并用盘子装着;筷子人手一双。
2.幼儿人手一个贴有红、黄、绿颜色标记的空罐。
3.幼儿熟悉的音乐磁带。
活动重难点:
按要求练习用筷子送豆豆们回家。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感知三种豆豆的基本特征。
1.边摇边出示豆罐子,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是谁在里面唱歌吗?
2.教师取出里面的豆豆。提问:你认识它们吗,它们都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二、送豆豆们回家。
1.师:今天还有许多豆宝宝也来了,但是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请大家帮助它们,好吗?
2.(教师出示三种贴有黄、红、绿颜色标记的罐子)
师:这里有三座房子,是豆宝宝的新家,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一一出示房子)请你来猜一猜,这会是哪种豆宝宝的房子呢?为什么?所以我们应该把×豆宝宝送到×色的`房子里。
4.教师出示筷子,师:你看,谁来了?原来是筷子朋友也来了,它也想帮助豆宝宝回家,想一想,它们会怎么帮助豆宝宝回家呢?
5.幼儿回答。
6.请幼儿尝试用筷子送一颗豆宝宝回家。
7.放好后,鼓励幼儿用这样的句式说“我送了×颗×豆宝宝住进了×颜色的房子里”。
8.游戏:“看谁送得多”,并交代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在一定的时间里用筷子送豆宝宝回家,边送边数,并说出“我送了×颗×豆宝宝住进了×颜色的房子里”。
9.请幼儿将所送豆宝宝的数量记录下来,可以用电子表示,也可以用数字表示。
三、听音乐,用自制的豆罐子乐器为乐熟悉的歌曲进行打击。
师:今天,黄豆、红豆、绿豆宝宝都找到了自己的家,真高兴,它们说谢谢你们,不信,你们摇一摇彩色的房子,听一听它们在唱歌呢!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唱一唱摇一摇。
四、结束活动。
师:我们小朋友高不高兴,还想和豆宝宝一起唱歌、跳舞吗?
师:小朋友你们还会唱哪些好听的歌?那我们就带上豆宝宝一起唱一唱吧。(请幼儿按豆宝宝的数量排好队。)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要以问题引领幼儿进行探索,作为教师要为幼儿探索和经验的建构提供适宜的支持性引导。我们可以不直接回答幼儿的问题,而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幼儿在活动中寻找答案,引导他们自个儿解决问题。基于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快乐的豆豆》这个活动中,探究了物体的数量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本次活动采用农村特有的资源:黄豆、红豆、绿豆,。这三种豆是孩子们常见的、比较熟悉的,也较为他们接受。活动前,我做了较充分的准备,给幼儿每人一个瓶子。我在瓶子上贴了颜色标记和数字,让幼儿学习10以内的数量,还要学习要用完整的话说出“我送了×颗×豆住进了×颜色的房子里”。本次活动的难点在于按要求用筷子送豆豆们回家。活动时,我先拿起豆罐罐,通过轻轻地摇一摇、听一听,并猜一猜里面藏了什么东西?是谁在里面唱歌,我通过摇摇、听听、猜猜,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幼儿易常兴奋。由于我之前的准备工作使幼儿很容易猜到了答案。在自由探索阶段,让幼儿听听、看看、说说三种豆宝宝的颜色。接着我出示筷子请个别幼儿尝试用筷子送一颗豆豆回家,并用完整的句式大胆的说“我送了×颗×豆住进了×颜色的房子里”。幼儿开始操作,让他们根据自己瓶子上的特征送豆豆们回家,这一活动幼儿基本都能完成的很好。在接下来的游戏活动环节“看谁送的多”,我觉得自己在这一活动环节有所疏忽,我应该请小朋友都夹同一种豆豆进行比赛,而不是根据瓶子上的标记,这样对有些小朋友来说不公平,因为黄豆是最好夹的。活动中我发现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只拿了数量2,而能力较弱的幼儿拿到了数量10,做的有点困难。
在最后一环节请幼儿为熟悉的歌曲进行打击,幼儿玩的很开心,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中班数学教案《感知10以内的数量》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PPT(兔子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7只、米老鼠10只)
2、幼儿操作卡、记号笔、小筐。
活动过程:
一、(弹琴律动引入)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动出示米老鼠图片引入活动:"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师:"进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语呢?"(幼儿念咒语米斯嘎、木斯嘎、米老鼠!师出示PPT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戏—"猜影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妙妙屋里有两种小动物,是谁呢?这些是它们的背影,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三、通过和妙妙屋里的动物表做游戏,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一)先来看小兔子们做游戏(复习6的守恒)
1、师出示PPT,两排兔子,红色、灰色,大的、小的分别有6只。
提问:
①"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
②"这些只兔子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小结:原来它们的大小、颜色不一样,但是数字宝宝是一样的,数字宝宝一样,说明它们的数量一样。
2、提问:
①小灰兔子很调皮,想和小朋友做游戏,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数到10,看一看,看它们发生什么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只兔子,跟原来一样多吗?我觉得灰兔子少了两只,还剩4只,因为它的队伍变短了。
师小结:原来它们的队形发生了变化,但是数字没有变,6只还是6只,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二)米奇妙妙屋的小主人来了,快看(感知新知识点数量:10的守恒)
1、师出示PPT:10只性别、大小、造型不同的米老鼠,提问:
①"一共有几只米老鼠?"
②"这么多米老鼠,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米老鼠们开始做游戏了,当变换一种队形后提问:
①"你们看米老鼠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我们来数数变了队形后,和原来一样多吗?"师小结:虽然这些米老鼠的大小、颜色、造型都不一样,队形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数量始终都没有变。
四、操作活动:图形操作卡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为了奖励小朋友,米老鼠带我们去图形城堡玩一玩(开汽车律动)
1、出示PPT,图形城堡到了,提问:看一看有哪些图形?这些图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有一样的地方吗?哪里一样?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2、验证:小朋友们都做完了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总结:原来这些图形宝宝颜色不一样、形状不一样、排列顺序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字宝宝都是一样的,说明它们的数量一样多,这就叫数的.守恒。
五、活动延伸:家长游戏请10位家长到前面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随着音乐转圈,音乐停止时各做出一个不同的造型或变换一个不同的队形,让幼儿说一说哪变了,哪没变。
六、结束部分站队,带小朋友到外面去玩一玩这个游戏。
活动反思:
本节课教学结构合理,幼儿兴趣,培养了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复习数字1—10。通过让幼儿数出皮球的个数,在下图涂出出相对应的数量并圈出正确的数字这个过程,使幼儿学习数量的对应,感知把具体的量抽象成数的过程。幼儿非常积极的上前做题。但有一点,就是有个别幼儿还不会点数的,要加强数数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