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龙的传人》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龙的传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围绕绘画或黑板报的主题认真地构思设计,并用学到的技法和方法烘托主题,完成活动任务。
3、能从角度或部分形象来对主题进行表现。
重点难点:
1、尝试和探究人物的比例和神情动态的画法。
2、学习整体设计的方法,了解均衡、变化的审美原理。
教学过程:
1、课件引入
一起欣赏课件上的摄影作品、范画,了解每一幅图画所传达的心情。接下来谈谈自己的创作设想,尽量要求构思与众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有了好的构思后,学生应着重考虑画中的情景、国旗的位置,人物的位置、动作以及相关的.环境的位置分配。
通过多媒体播放学校的升旗仪式和奥运会升起五星红旗的情景,将学生引入一个充满神圣感、自豪感的氛围中。
学生谈谈对记忆画升旗、奥运健儿登上领奖台的创作设想。尽量要求构思与众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2、了解常识
和学生一起交流课收集的关于国旗、国歌的知识,让学生更深一层地了解五星红旗的寓意、来历,和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具有的常识。
3、师生讨论
一起欣赏课件上的摄影作品、范画,了解每一幅图画所传达的心情。接下来谈谈自己的创作设想,尽量要求构思与众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有了好的构思后,学生应着重考虑画中的情景、国旗的位置,人物的位置、动作以及相关的环境的位置分配。
4、绘画步骤
(1)人物动态:看课件中少先队员们、军人举起右手敬礼的各种不同的角度的姿态,以及升旗手升国旗的姿态。教师简要示范人物动态,特别是仰头的动态。教师重点讲解一些不同角度的画法,如正面、侧面、背面等不同的表现方法,以及敬礼一些动作的画法,画面总休色调的把握等。
(2)人物神态:看课件中人物的表情。一般为严肃地、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国旗。
5、选择运用什么色调来烘托气氛。一般可选择暖色调和丰富的色彩来烘托严肃、热烈、令人激动的气氛。
6、考虑画中的情景,国旗的位置,人物的位置、动作以及相关的环境的位置分配。
7、欣赏评价:绘画作业完成后,进行师生共同评,谁的画气氛表现得最好,能将大家带入到升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龙的传人》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尤其是课后列出的几个形声字,理解文中关于龙的成语的含义;
2、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了解为什么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感受龙对中华民族的特殊意义,激发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
3、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人自称是龙的传人”的原因,激发学生产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突破:
1、课前收集有关龙的成语、图片、传说、甚至歌曲等,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对龙有一种感性上的认识,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感受人对于龙的喜爱、崇拜之情,以及人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师:齐读单元主题词和课题。
师:练习题情况,点明本课学习重点。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师:通过上节课的读书和练习,说说课文都讲了些什么内容?
生:自由作答,估计学生可能会答到以下问题:龙与人的关系;龙到底是什么;人自称为龙的传人的具体原因;总的讲人自称为龙的传人的原因。
二、精读课文,深化理解。
1、生齐读课文第一句“提起龙,人莫不引以为自豪,有时还自称为‘龙的传人’。”(分别请两个同学读此句,重点读出“自豪”之情。)
2、师:人为什么自称为龙的传人?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4——7自然段。
生自由读课文。
3、讨论交流生。
师:从哪些段落中的语句中可以看出人骄傲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原因之一:总起句——龙威力无比、变换万千、无所不能的。
具体描写——龙王高居天上,也能潜入深渊;它能呼风唤雨,也能翻江倒海。天下旱涝,庄稼丰歉,人间祸福,全凭它的旨意。
处理步骤1:
(1)、请孩子读出总起句,教师重点引导“威力无比”“无所不能”的理解和全句的朗读,读书骄傲之情。
(2)、师:哪些语言文字在具体写龙的威力无比和无所不能呢?——抽同学读具体描写的句子。
(3)、师补充相关龙文化:在古代神话中,龙频繁出现,它成为了开天辟地的神,帮助皇帝统一了,又力保大禹治水,为千千万万人民造福。在龙的身上,人们寄托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4)、生带着情感再读这一段。
原因之二:总起句——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
具体描写——皇帝自认为是“真龙天子”。他的身体称为“龙体”,他穿的衣服是“龙袍”,他坐的椅子是“龙椅”……
处理步骤2:
(1)、抽同学读第一句,抓重点词“至高无上”体会。“至高无上”的意思:再没有
比这更高的了。
(2)、师:哪些语言在具体讲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齐读具体描写的语言。
原因之三:总起句——龙在老百姓心中,又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
具体描写——所谓“金龙献瑞”“龙凤成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说的就是这种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
处理步骤3:
(1)师:龙的形象并非帝王所专有,在老百姓心目中,龙还象征着什么?
(2)抽同学读第总起句。
(3)师:哪些语言具体讲这种自由欢腾和完美?——读具体描写的语言。
(4)抽生讲“金龙献瑞”“龙凤成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的意思,体会这种自由欢腾、祥和幸福。
(5)民间的哪些有关龙的活动能让你有这种喜庆祥和的气氛?(舞龙灯、赛龙舟等)
(6)请同学们看图,你感受到了什么?(畅所欲言。)
(7)师补充龙文化
在封建社会,龙象征着皇权、神权,是不可侵犯的尊严,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龙更成为一种吉祥物,飞入寻常百姓生活,人们舞龙、赛龙舟,在灯谜、对联、图画中,龙成为了不朽的主题。
(8)再美滋滋的幸福的读读这段文字。
4、学习一二段。
师引:龙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那么龙和人有怎样密切的关系呢?——生读第一段“古往今来”到“龙也深受人们喜爱”。
龙到底是什么呢?宋代画家董羽怎么认为?——生读描写龙的语句。
师:补充图腾文化: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人认为龙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完全把龙当成心目中的神。
5、师:因为龙是威力无比、无所不能的,所以——生读“人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因为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所以——生读“人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因为龙在老百姓心目中,象征着自由欢腾、祥和幸福,所以——生读“人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生在读时,师顺势出示这句话。)
师:“自称”从表面上讲是什么意思?——自己称谓自己为龙的传人,不是别人称谓的。
从深层次上看,“自称”这个词里又包含着一些感情。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是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我们对龙本身又是怎样一种情感?——喜爱、崇敬、赞颂。
请两个同学骄傲的读这句,再全班齐读。
6、师:请孩子们再读课文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发现了什么?再将这两句和题目连一看,又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扣题呼应,前后连贯一致,结构严谨。)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师语:龙,集日月之精华,会天气之灵气,具百兽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纳百川之胸襟。在这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还将代表中华民族的,成为新世纪的中华魂。
2、生一起读开头一句,最后一句。
3、师重点引读3——7段。
四、拓展积累,丰富语汇。
1、师引语: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更应该记住有关龙的成语,请同学们说说从本课中积累的龙的成语。(生说师出示板书,并齐读。)
课外你积累了哪些有关龙的成语?(生自由说,师出示一部分,并让孩子齐读。)
2、动笔写写,摘抄书上的成语和黑板上的成语,越多越好。
《龙的传人》教案 篇3
《龙的传人》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龙的传人》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龙的传人》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
2、基本技能:有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国人作为龙的传人的骄傲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体会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骄傲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理解文章,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长久以来,我们常常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骄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板书课题:龙的传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预习时发现读不准的、读不好的生字说出来,提醒大家注意。
2、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
三、预习反馈及提高。
1、认读生词:
理解较难懂的词语:
图腾: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做本氏族的标志。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2、同桌互读课文。(认真听,生字词语是否读得正确。并根据情况给予评价。)
3、同学范读,同学评议。
4、说一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四、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提起龙,中国人为什么什么引以为豪?
2、学习第二--六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思考:龙到底是什么?
(2)古代有哪些关于龙的传说?龙是什么样的?
(3)龙为什么受中国人崇敬?
(4)在老百姓心目中,龙代表了什么?
(5)你们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名读。比赛读。
3、学习最后一段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五、品读课文,感悟内涵
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接读。
六、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七、布置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课文内容,激发做好龙的传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回答: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二、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课件出示:龙王居高天上,它能呼风唤雨,翻江倒海。天下旱涝,庄稼丰歉,人间祸福,全凭它的旨意。
这句话是将虚幻的龙人性化了,人们将一些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归结到龙王身上,使其具有了“呼风唤雨、翻江倒海”的威力。自然,天下的旱涝,庄稼丰歉,人间祸福,也要听凭龙王的意思了。
三、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文章开头直接点题,引出中国人骄傲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并提出问题“龙到底是什么”,产生疑问,引出下文。文章的结尾与开头呼应,再次点题。
四、讨论问题:读了这一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1、教师先引导学生结合第二段的内容来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在此基础上各组选出一名学生谈谈读后感。
2、学生发言后,师生共同讨论
五、学习生字
1、学生将易错字分析字形
2、书写
六、布置作业
1、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2、预习阅读课文《大人们这样说》。
3、写出课文中带“龙”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一起写一写。
板书设计
龙的传人
对自由的向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