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市场研究报告

欢迎阅读保健品市场研究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健品市场研究报告 篇1

保健品在我国保健市场上一直是走亲访友馈赠的好礼品,大家都还没有意识到保健品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而且保健品市场还未成熟,产品类型比较单一,因此,对于淮安保健品市场的调查,可以使我们充分的了解淮安保健品市场存在着哪些不足,以及急需改变的地方,同时也可以为其提更好的发展建议。

一、保健品市场的调查与分析

1、保健品的种类

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和特殊化妆品的这一大类产品,统称保健品。其中,保健品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保健食品,也是国家相关政策最具约束力的保健产品类型。淮安各大超市所卖的保健品一般有三精葡萄糖酸钙黄金搭档、瑞年氨基酸片、脑白金、人参氨基酸口服液、昂立多邦、虫草菌丝体口服液等等。

2、保健品销售的方式

目前在我国销售仍然以传统的销售模式为主即营销,就是投入大量的广告然后谋取暴利。另外一种是以服务为特征的新型的销售模式,也就是将原本广告的投入转变为服务的成本。保健品生产厂家认识并采用了新型的销售模式,因此出现了保健食品的连锁店以及在大型超市销售,这些现象的出现为保健品未来的市场带来了新的商机。而在淮安销售保健品的方式,一般通过大型超市或者保健品专卖店,因此给需要买保健品的人们提供了便利以及保障,不至于买到假冒的伪劣产品。

3、保健品存在的问题

(1)保健品企业生产规模水平低大部分保健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高,且绝大多数属于第一代、第二代保健品,难以形成名牌产品。因此随着保健品市场的健全和完善,大部分小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2)产品科技含量低,申报的功能雷同许多企业对保健食品的配方研究不深不细致,缺乏科学的依据,其产品的寿命普遍较短。且保健食品无法满足人们对特殊保健功能的需求,但人们又需要保健食品,因此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3)广告过于夸大保健品的功能和作用大多数保健品都存在着隐瞒、虚假、欺骗和误导,导致人们对保健品产生的畏惧及不信任感,当然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知识了解的缺乏。所以开展一定的营养知识宣传是又必要的,因为这将有助于人们较为正确的选择。

(4)缺乏健全的保健功能评价体系和科学的管理系统。

(5)国外保健品的大量涌入,对国内保健品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二、解决方法

(1)普及营养保健知识,提高全面正确的认识营养保健知识。

(2)加强营养保健食品的检测和完善监控机制。

(3)加强管理,严格把关。

(4)建立健全保健食品的各项监管体系和保健功能的评价体系。

三、保健品发展趋势

(1)保健品市场容量继续扩大,销售额将会大幅度增加。

(2)保健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趋向理性化。

(4)传统养身理论与现状技术进一步融合。

(5)产品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市场细分更加明确。

(6)保健品的开发重点将有所改变,品种也将越来越丰富。

(7)保健品的品质将朝着天然、安全、有效的方向发展。

(8)国家行业监管政策更加严格。

四、结束语

保健品行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其全球的市场容量正稳速上升。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于现今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其生产企业应更好的把握发展方向和加大产品科技投投入。

保健品市场研究报告 篇2

一、基本情况:

1、调查总人数:共回收调研表格113份。

2、应用分类:用于养生11人,药食联用2人,药食交替2人,食疗94人,病后康复1人。

3、有可比性材料数:具有应用保健食品前后对比数据的材料72份。

4、材料来源情况:美罗国际按中华亚健康研究协会的要求,发放统一表格,由消费者填写后直接寄给协会。

5、调研涉及产品:均为美罗国际产品,灵芝菌丝体胶囊、香杞胶囊、松茸胶囊、仙叶胶囊、慧源胶囊、新慧通胶囊、慧清胶囊、玫瑰胶囊、仁美营养胶囊、和中胶囊、红钙D将囊、欣舒宁胶囊、桑菊灵芝茶……等。

二、调查主要内容与结果:

㈠、产品应用定位:

1、养生:单独应用食用菌类保健食品,目的是“治未病”即养生、防衰、强生(防感冒等疾病)。

2、药、食联用:在应用明显毒性药物的同时,加用可减轻毒副作用的食用菌食品。如肿瘤化疗时,加用灵芝系列产品。

3、药、食交替:在应用具有依赖性(成瘾)的药物时,为减轻依赖性,开始服药时,同时加服于药物相似功效(如镇静、安眠)的食用菌类食品,然后逐步减少药物用量,最后仅用保健食品,完全解脱药物的依赖。

4、病后康复:在病后或手术后,应用保健食品加快体力恢复。

5、食料:对一些长期“药疗”无效的人群,干脆放弃“药疗”,改用“食疗”,用保健食品进行全身调理,让体内慢慢增强抵抗力,从而获得康复。

㈡、经济对比

对72例保健食品应用前后有药物治疗作对比的人群,进行了经济负担分析,72例在应用保健食品前,曾以药物治疗花去医药费共计208.4352万元,人均花费2.8949万元,但结果均未获得满意效果,临床症状获得暂时缓解的人仅20人,占27%,其余均无效。这72位消费者因药疗效果不佳,停止用药。改为食疗,共花费25.1573万元,人均消费0.3494万元,取得显效的60人,占83.3%,有一定效果的12人,占16.6%。

㈢、治疗与时间对比:

对上述72位消费者,在药疗和食疗上所耗的时间进行了对比,72位位消费者进行药物治疗所耗的时间总数为6558个月,人均消耗时间为91.08个月(相当于7.59年),停用药疗,改用食疗后,72人用于食疗的总时间是327.89个月,人均消耗为4.55个月。

三、对调研结果的分析:

1、保健食品应用定位的思考:

保健食品应用定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定位不当往往会有违反食品管理的有关法规之嫌,但消费者是讲实效的。因此,这次调查出现了五种应用定位,这是消费者从实际需要出发,灵活处理“食疗”与“药疗”关系的结果,是群众自发的创举。这五种定位,从我国传统“食疗”的观点分析,应该认为是合理的,是符合科学的,对疾病的治疗,随着科学的发展,也开始强调不能单纯的依赖药物,而应该从全方位(包括饮食、环境、工作压力、生活习惯……)来进行综合治疗。因此,五种定位中提到的“药食联用”、“药食交替”都是十分科学的“药、食”结合。癌症的化疗药物公认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抗结核药亦是公认有毒副作用的药物,而有些保健食品就能够减轻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能够减轻抗结核药对肝脏的损害,实际上“药、食”结合应该是今后医疗技术创新的一个方向。

关于定位中的“食疗”,有人会认为是把保健食品当作药品,是违规、是误导消费者,这实际上是对“食疗”的认识问题。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指出“为医者,当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可见食疗为治疗之首选,以食治病由来已久。现在科学进步了,却否定了“食”与“治”的关系。把“药”作为治病的首选甚至是“唯一”,但在实际生活中单纯“药治”无效现象是屡见不鲜的。这次调研中采用“食疗”的消费者,都是“药疗”无效后才改用“食疗”的,是消费者处于绝望的情况下,寄希望于“食疗”。《现代医学报》07、3、27题为“望闻问切、把脉中医”一文中,谈及中医是否伪科学时,引用了一位普通群众的一段话“科学不时最高目的,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并不重要,只要中医中药能够在西医之外,提供另外一种就医的可能性,就没有舍弃中医的理由,西医也不是万能的,那么多一种选择,对病人来说不是更好吗?”对待“食疗”,笔者认为也应该持有这种观点,“药疗”不是万能的,多一种“食疗”对病人来说有什么不好呢?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度”,食品和药品绝不能等同,“食疗”是“食疗”,要让消费者明白二者的区别,不要误导消费者。

2、保健食品的经济意义:

从调研材料分析,在“食疗”前,用于药疗的费用是人均2.894万元,开始“食疗”后人均费用为0.349万元,“食疗”费用为“药疗”费用的12.06%。有效率从“药疗”27%上升到83.3%的显效率。(这里的“药疗”有效率低,不是泛指“药疗”,而是由于调研中都是“药疗”效果不好的对象。

医疗费用明显高于“食疗”,其原因除医、药本身因素外,很重要的一条,调研中的人群均属慢性、顽固性疾病,所耗治疗时间长,总费用相应较高,而食疗所耗时间均较短,见效快,费用就较低(实际上保健食品在一定的范围内,其费用不一定低)

3、时间就是金钱:

72位消费者,药料时间,人均所耗时间为7.59年,采用“食疗”后,所耗时间仅4.5个月,是“药疗”的4.9%。这不仅减少了疾病折磨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病人提早康复,恢复了工作能力,能为社会、为家庭创造新的财富。这是不可低估的效益。

4、“治未病”尚需努力:

调研材料中,保健食品应用于“养生、防病、美容、抗衰”的有11例,占调研总数的9.7%,其中纯粹是为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有5例,占4%,他们每年购买保健食品的投入数为4050元,人均每年810元,其中全年食用的有4人,每年仅服3月的1人。最突出的效果是抵抗力增强全年无感冒发生,年龄偏高者还呈现“年轻态”!

每年花不足1000元,能获得全年无病灾,真正实现了“花钱买健康”。

保健品市场研究报告 篇3

一、行业分析

我国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保健食品企业约占总数的20%;投资10万元到99万元的企业约占总数的42%;投资10万元以下的企业约占总数的38%。20xx年底,全球保健食品销售达到2200亿美元。美国保健食品销售额为750亿美元,日本保健食品销售额为320亿美元,欧洲共同体保健食品销售额为600亿美元。20xx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额60亿美元,约420亿元(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信息中心),保健食品生产的企业总数、产品品种、年产值和实现利润已占医药类企业总量的22%以上,成为中国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之,国民经济的个新兴行业。

保健食品产业之所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城乡处于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阶段,东南沿海些大中城市和地区已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们的消费观念、健康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促进城乡保健食品消费支出以每年13%的速度快速增长。同时,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随着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生活工作奏不断加快,给人们生理和心理机能带来巨大冲击,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扩大。为规避不健康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使人们求助于保健食品,使得保健食品的开发和生产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热点”。

再者,多层次的社会生活需要,为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除了在家庭和事业双重压力下的中年人逐步加入保健食品消费行列之外,老年人和青少年人群是保健食品消费的主力军。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中老年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旺盛,使参茸滋补类的保健食品消费大幅上扬。现代家庭对独生子女成长的期望,使家长舍得在营养保健食品上投资,这就为滋补壮体型、益智型、营养均衡型、食疗型等保健食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送礼送健康”新时尚潮流的引导下,保健食品成为假日送礼的重要选择之,中秋、国庆、元旦、春期间这5个月的保健食品销量占到全年销量的46%以上,成为保健食品产销旺季预测,20xx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总额将突破570亿元。这里个数据表明,保健食品市场将继续扩大,保健食品行业将继续保持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地位。

目前,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已经占据40%,其产品占全国销售额的80%以上,有10多种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印发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首次被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

《规划》指出,到20xx年,我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业将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下一步,国家还将重点推动研发和生产优质蛋白食品、膳食纤维食品、新功能保健食品等。

二、市场现状

美国专业调研机构NBJ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世界营养产业年均增速在8%~10%之间,预计到20xx年,世界营养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500亿美元。其中,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营养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专家指出,近年来,数量庞大的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等各种“富营养病”,以及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现象,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饮食干预就成为人们自己保健的主要手段。

“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最关注的是功效和无副作用。”具有补充营养促进健康的保健食品已经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保健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而是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降低疾病风险,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等特点,适宜各类人群食用。

中国的保健食品构成:

由商超渠道“节日送礼的”上海健特药业的黄金搭档、脑白金,上海交大企业的昂立一号,深圳的万基健康产业的洋参系列、壮骨粉系列、深圳今日药业的洋参系列、乌鸡系列产品、深圳太太药业的太太、鹰牌、康富来、喜悦等品牌、云南的绿A、哈药集团的三精系列、海南养生堂的成长快乐、天然维生素E、C,江中制药的`初元、广州白兰氏系列乌鸡、当归口服液,天津凯庸系列等等众多产品牢牢的把控着,依靠高密度的广告拉动市场,立足市场。

医药连锁渠道,除了上述企业之外,还有众多营养补充剂,鱼油、卵磷脂、维生素、膳食纤维、质粉、螺旋藻等成系列化的产品领导着,统称为大保健系列,较为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进口的,GNC、自然之宝、二十一坊、新生命、生命力、倍健、康倍力等等,国产代表汤臣倍健、清华紫光、千林、善元堂等等。

以上两类主要是营养补充型的产品居多,多数是调节免疫力、补充钙质,增加骨密度,改善睡眠功能、抗氧化功能、美白祛斑等。

会销和体验营销,主要是以心脑血管,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类产品为主体进行宣传和教育,这类企业往往是短平快、产品生命周期比较短,通常是2年就更换新产品,实行掠夺式开发市场,所已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够有记忆度的品牌,基本都是小品牌局部区域的操作市场。向以往的天年、夕阳美、中脉、珍奥、绿色世纪、金晚霞等等。这些做成全国性的会销企业,也是在广告的拉动下

做成全国性的品牌。体验营销是以单店运作,产品差异化很大,以养生知识和中医理论为主+家庭式的亲情服务+娱乐文化来运营市场,具体的产品数据不易于统计。

降血脂类的产品有卵磷脂、蜂胶、银杏口服液、螺旋藻、辅酶Q10、纳豆激酶、富含中药成分降脂产品,这些产品的效果比较慢,服用周期比较长,效果不明显,见效快的需要添加西药成分。而会议营销的企业产品多数添加了西药成分。

三、降脂市场的空间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的食物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中国人的膳食组成仍然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体,但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的消费已经出现了大幅度上升,而谷类和薯类等植物性食物的消费却呈下降趋势。中国人膳食结构的变化,带来最显着的效应就是——高血脂症发病率的不断提升。专家估计,全国3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间,血脂偏高的比例大约在10-20%左右,估计中国的高脂血症患者高达9000万。

高血脂的高发病率,已经在中国人的疾病模式中体现出来了。卫生部《20xx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中显示,中国人死亡原因中,约32%死于心脑血管病,也就是说,20xx年每三个死亡的中国人中间就有一个死于心脑血管病,而这些心脑血管病患者,绝大多数死于高血脂导致的动脉硬化。在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居民死因前2位已从50年代的麻疹、肺结核变为现在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其中心脏病死亡率已超过日本。

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高血脂在整个21世纪,都会是中国人健康的最大威胁。高血脂,将成为中国人整个21世纪的心病。

保健品市场研究报告 篇4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自身的健康日益关注。90年代以来,全球居民的健康消费逐年攀升,对营养保健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在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中,医药保健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个行业之一,保健食品的销售额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长。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中国保健品行业,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保健品产业之所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其次,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保健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多层次的社会生活需要,为保健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保健食品产业尽管10年前规模很小,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经逐渐壮大。虽然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是,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在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管理更新的推动下,中国保健品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未来发展将呈现消费者群体多元化、保健品销售模式专营化、宣传模式推陈出新以及保健品成日常消费四大趋势。

目前市场上的保健品大体可以分为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保健化妆品、保健用品等; 保健食品按功能分为:人体机理调节型、延年益寿型、减肥型、辅助治疗型、其他营养型等。

对于保健品市场而言,早在20xx年就已突破500亿元,成为新世纪中国工业的八大新兴增长点之一。众目前保健品市场总体情况看,名牌保健品的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国内市场中不到20%的品种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这说明知名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渐确立,是保健品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

保健品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预计20xx年将达1000亿元,随着城乡居民的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保健品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健康消费新潮流。

目前中国共有保健品企业3000多家,年产值500多亿元。其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1.45%,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1亿元的中型企业占38%,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这表明,中国保健品生产企业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成规模的企业仍旧较少。

中国保健品行业比起前几年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产业上确存在着诸多问题:

A、虚假、夸大宣传造成消费者对保健品信任度降低;

B、低水平功能重复现象严重,在卫生部批准的22项保健功能中,具有免疫调节、调节血脂和抗疲劳3项功能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2/3;

C、管理法规不完善。

D、假冒伪劣保健品泛滥;其中,宣传问题成为影响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综合分析,保健品行业发展将呈现新的趋势:

A、需求进一步发展、扩大;

B、注重品牌定位和形象构建;

C、着重于保健知识和品牌宣传;

D、流通渠道更加畅通,营销模式推陈出新;

E、应用新资源、新技术和方便型包装成为主流;

F、功能更加多样化,单品种保健品的功能趋向专一;

G、总体价格下降;

H、个性化需求与服务,亲情化售后服务将成为亮点;

I、农村将成为进一步竞争的重点市场。

3、产品市场状况

从上述宏观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国保健品目前总销售额已超过500亿元,而且正呈上扬之势,预计20xx年可达1000亿元。

1:渔夫堡营销环境SWOT分析

A、优势:市场同类产品竞争具有厂家的优势和品牌优势;

B、劣势:入市较晚,亟待形成独特营销和服务模式;

C、机会:拥有良好的客户资源和回款模式

总体而言,渔夫堡的市场环境是比较理想的,急需有经验的员工来完成产品的销售。

消费者分析

1、消费者的总体态势

A、虽然国民的保健意识有所提高,但就目前而言,渔夫堡类产品尚未树立起某种特有的品牌形象

B、目前消费者消费此类产品主要是受广告等影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或新鲜感产生消费,真正意义上的固定消费者并不多,消费习惯还没形成,消费心理不成熟。

C、目前市场消费者以家庭自用为出发点的保健食品月均支出水平均值为154.6元,而预计用于保健食品支出水平均值为155元,消费支出水平变化不大。全国人均保健食品占有量约为38元/人,消费水平相对较低,预计未来将有一定幅度提升。

3、目标消费者分析

A、潜在市场区域:相对而言,渔夫堡潜在市场非常巨大,因为目前目标市场还没有同类产品有较好的市场表现,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

B、目标消费者预测分析:经过局部调查及保健品市场反映数据分析可初步将渔夫堡目标消费者群体基本上定位为12岁以上的人群,月收入800元以上的居民,男性占55%,女性占45%,其中包括:家庭服用(家庭成员购买)、学生服用(由家长购买)、上班族服用(自己购买)。

C、目标消费者目前尚未形成购买习惯,也没有真正为了购买早餐营养补充品而选择的产品,新的购买计划尚未形成,需要进行引导才可能购买,公司改变消费者购买的突破点应以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换来产品的销量。在推广初期,目标消费者一般较能接受的促销方式为免费试用、买赠活动和专家咨询等。

D、产品功能与消费者需求:依据全国保健品市场调研数据得出下表结论,其中,渔夫堡功能诉求中“调节免疫/抗疲劳/延缓衰老/`心脑健康和女性使用的产品较多。”

E、目标消费者购买动机:渔夫堡定位主要是自已食用、家庭消费和学生市场,表2依据全国保健食品调研数据,所列及的各项均可作为消费者的选择渔夫堡的理由。

F、影响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的因素:

假冒产品太多夸大宣传价格太高品种太多无法选择根本不相信产品功能其他

G、购买保健食品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功能效果有名品牌价格适中朋友推荐别人送的广告影响购买方便有优惠条件习惯购买售货员介绍包装吸引人单位发的其它

H、消费者认知保健食品的主要途径

电视广告报纸广告终端POP家人朋友介绍医生介绍电台广告汽车广告路牌灯箱

I、消费者购买地点:超市、自选商场和药店是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的主要地点,也是保健食品较为集中的地区,医院则是消费者最少购买的地方(均不到5%)。这表明,无论对于生产厂商还是消费者来说,对保健食品的定位均介乎于食品和药品之间。相对而言,超市的购买倾向率达到65%。我们在随机抽查的12位消费者中,均没有购买过渔夫堡,在了解了渔夫堡产品的功能以后,购买意向最强烈的同样是超市(8人),只有4人选择超市或药店购买。

4、消费者分析总结

通过上述渔夫堡主要针对消费群体分布和消费各项指数分析可总结得出:渔夫堡可以说是一种全民保健食品,但主要还是针对家庭、学生、职业消费三种主要类型;另外渔夫堡可大胆地设想为“无淡季保健品”。

公司面临的市场机会是:保健品市场基本没有规范化,本类产品具有拥有很浓厚的客户资源可供开发,可以大力加于引导,但潜在的威胁却是市场状况不明朗,存在一定风险系数。

为了能将公司的利益最大化,综上所述建议公司:

1、广招有销售经验的员工,做好员工的岗前培训,企业采取营销模式,首先要考虑是否与现有人员状况相配套,也就是说,现有人员能不能做得了营销模式中规划的策略。当现有的营销人员不能适应企业创新的营销模式时,就要考虑选人和用人了,关键是要聘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企业忠诚,有经营管理经验和能力。选对了人以后,企业要为人才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建立完善的授权和监督机制,督导职业经理人按照计划执行预想的营销模式

2、充分利用自己的客户优势做好客户资料的普查活动,要结合我们的免费健康检查活动这一模式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度挖掘,使健康检查活动的战果迅速扩大,成为营销宣传的主线,将健康检查活动分为踩点、预热、检查、拜访、复查和推销6个阶段。现场执行过程中,又将检查分为排队→登记→仪器检测→解读→产品和公司介绍→现场售药5个环节,每个环节均有相当细致的要求。其中在讲解过程中它要求操作人员在恐吓过程中要掌握3、2、1原则。

(1)三分三定:三分即将人分为老、中、青或胖、矮、瘦三部分;三定即一般来说,老年人都有动脉硬化,中年人矮的是血粘度高、血流缓慢,又矮又瘦是供血不足、血管变形、记忆为减退

(2)二个引导:即引导患者陈述症状,引导患者介绍治疗情况

(3)一控制:即有效控制说话表情与语气,要“有惊有咋,有喜有忧”,要把握好客户的心理变化。

3、做好产品的宣传工作,宣传即营销,启动市场就是宣传、宣传、再宣传,多种形式宣传、宣传无处不在。宣传要结合“一大方针、十大原则”的方式进行,主要以普遍宣传为主、重点宣传为辅,普遍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观念、机理、疗效宣传为主,形象宣传为辅;以报纸、电视的科技生活栏目为主,以广告栏目为辅;跟踪调查病例、培养典型病例;广播宣传与专家讲座宣传相结合;科普宣传与免费检查宣传相结合;终端宣传中“硬终端”与“软终端相结合”,利用各种机会来宣传;宣传的可信性、可读性与宣传的到位率相结合;以治疗宣传为主,同时预防宣传与保健宣传相结合。

4、做好培训,对业务员员的培训和管理是这种模式主要的日常工作,坚持对业务员进行岗前培训、周例会、半月例会或月度例会的培训工作,并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提高促销员的竞争力和对公司的向心力。对于促销员的培训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过多的理论性培训对于促销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是无任何意义的,很多公司的促销员培训都很理论,并不适合促销员的岗位技能提高。促销员是一种比较基层的岗位,而且涉岗人员的素质及学习理解能力很低,很难将过于理论的培训内容消化、理解,并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所以,对于促销员队伍的培训工作,我们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真正的培训是解决她们日常工作中的难题、难点。

5、做好售后工作,以争取换来更多的客户资源,做好老客户的回访工作,及时的先老客户沟通服用产品后的意见,创建会员积分制度,定期组织会员开展一些聚会,在聚会期间开展老客户转介绍活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