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初当幼师心得(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当幼师心得 篇1
有人说:一个人经常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人生。从这个好处上说,老师对孩子的作用就象国王一样伟大。
幼儿期是孩子品德构成的最佳时期。无论从任何好处上讲,父母都务必承担起幼儿德育工作。父母的素养、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作为专职工作者,对幼儿德育有不可推卸的职责。但在平时父母和教师都只注重幼儿道德认知的培养,而忽视了幼儿道德行为的培养。认知与行为就如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有任何轻重之分。
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少年要有广阔的胸怀,知天下事,有较高的道德标准。就幼儿园而言,德育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群众、爱科学、爱劳动,培养幼儿诚实、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品质,而就应进一步帮忙孩子学会共处、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学会竞争、学会分清是非、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构成互相协作、严守纪律,具有群众主义精神的良好行为品德,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在幼儿园经常使用说服、榜样、将故事和奖惩来对幼儿进行德育,他们往往是自上而下,由外到内地把必须的思想、认识或观念赋予幼儿,而不是让幼儿自由选取,自我实践而得到的正确观念,更不是让幼儿运用智慧和经验与环境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认识,用意动摇,不牢固。
本次培训使我从新认识了幼儿,传统的教育观,把幼儿当作一个接纳知识的“容器”,一个被动的理解者。随着教育观的不断改变,幼儿的一个自主的、又潜力的学习者的观点,被我们逐渐认可,而此刻我明白了,幼儿不仅仅仅使一个学习者,而是一个有潜力的思考者、思想者。他们有自我分析事物的逻辑,有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潜力,更有我们无可比拟的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新认识幼儿:从一个“容器”到有潜力的学习者,到有潜力的思考者,在这一过程中我获得了更多更好的教育灵感和教育智慧。
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我坚持学习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尝试看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在这里我要感谢园领导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希望今后领导们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孩子是淘气的,但也是可爱的;工作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我愿大家都快乐的工作,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初当幼师心得 篇2
幼儿园每次发的《幼儿教育》这本书真的是非常好,看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教育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虽然这本书写自八十多年以前,相比起现在所流行这个教学法、那个教学法来说,这本书写得是相当的朴实,但确从实际出发,解决了我们家长所面临的种种困惑,更重要的是不但有理论,而且有可以解决问题简单易行的实际方法。
我们家壮壮,有时玩得忘乎所以不肯睡觉或是看电视到入迷处不肯停下来时,以往总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或实在不听时采取强制手段,但效果并不好,过一阵又会重犯,看到书上介绍的游戏式的教育法,想着尝试一下,没想到效果相当好当我打算让他上床时,或停止看电视时,我就会喊:壮壮比比看,谁先跑到床边,或壮壮比比看,谁先把电视停下来他以为我是在和他做游戏,就会很快的行动起来,生怕你超过了他。教育是要讲方法的,采用合适的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孩子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家长再教育的过程。想要教育好小孩,家长应该要起到表率的作用。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举个例子来说,我喜欢上洗手间的时候拿份报纸看看,壮壮看见过一次后他也学样,每次也会拿本看这就逼着大人们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其实我们是和着孩子一道在成长
家庭是幼儿成长中的第一个社会,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家庭中的各种影响,孩子往往不加取舍地接受。家长的思想和行为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家长良好的行为能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建立,家长不适当的行为则影响着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
家长的行为习惯指家长日常举止的稳定性,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等。好的习惯一生受益,坏的习惯有害终身。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幼儿正处于发展时期,各方面都还未定型,既容易养成好的习惯,也容易形成不良的习惯。幼儿最善于模仿,父母则是他们模仿的首要对象。他们总是喜欢模仿父母的一些行为模式,以达到自我满足。孩子身上不少习惯就是直接从父母那里模仿来的。因此,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
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家庭因素主要有家长的道德修养与学识水平。家长与幼儿不仅是血缘关系,更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家长对幼儿品德及个性形成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家长的言行对幼儿起着言传身教和人格示范的作用,这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育。幼儿对父母生活、经济上的依赖关系、情感上的依恋关系,使幼儿常以父母为自己的榜样,因而这种教育又是最富有情感的。
另外,我很欣赏家长能和孩子间不仅是母女的关系,还是朋友的关系。就如《幼儿教育》中所述,父母若能与孩子成为朋友,那么在教育孩子时你将会发现很多的好处。
初当幼师心得 篇3
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__年_月_日由县教育局组织对幼儿教师进行了一次幼儿教师培训,我有幸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这次培训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在郭股长的报告中,我了解了幼儿一日常规的要求,郭股长的报告资料十分详细,分别对晨间活动、教师的准备以及接待幼儿和家长、晨检、卫生保健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讲解,还指导老师们如何组织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指导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活动在一天的活动中显得十分重要。张老师的报告针对幼儿园的育人环境提了很多好的推荐,还指导老师们如何进行区域活动。两位老师的报告,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易县教育局领导对教育事业的关怀和执着敬业的精神,她讲的大中小三个班的教师早上幼儿来园时你以甚么样的身份来接待幼儿,而且早上也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好时机,做好家园共育。
透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教育工作就应坚持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贴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用心鼓励,启发诱导。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资料,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带给活动和表现潜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幼儿教育,热爱孩子是第一位的。幼儿不一样于小学,孩子的自我保护潜力差,是一生品德行为构成的最佳时期,好模仿,是非观念在萌芽时期等特点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温柔,可爱,要因可爱而美丽动人。我们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做到高于母亲的教育,从思想上、品质上给予渗透影响,教育他们使他们是非概念清晰,引导他们能关爱别人,带动他们用心乐观开朗,实事求是使他们诚实,幼儿教师要有“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要公正地爱每一个孩子,我们带给他们的就应是最完美,最公正,最无私的爱。
总之,经过此次培训,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学到很多知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断努力,为我们农村的孩子守望,为农村的幼儿奉献自我的一生。
初当幼师心得 篇4
转眼间,这次的幼儿园教师培训已经结束,很荣幸自我能够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这次的培训充实而富有好处,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养,此次培训理论与实例结合,课程丰富多样,从全方位地精心诠释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经过四天的学习,收获颇多,谈谈自我的一点学习体会。
一、幼儿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我的能量,给自我充电。如果只靠原先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日积月累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负职责的事。过去,我们是领着孩子在学习,此刻我们是和孩子一齐学习,如果我们不把自我的知识的海洋装满,怎样才能满足孩子那一条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教师的业务素质很重要,此刻的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很高,琴棋书画,歌舞情乐,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更适用这个岗位。所以,我们每一天至少学习一篇教学方面的文章,每一天练练基本功,让自我在幼教领域不至于落后。
二、幼儿教师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
讲到了幼儿教师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他说“人才分四种:一是有德有才;二是有德无才;三是无才无德;四是有才无德”为什么有才无德还赶不上无才无德,那是因为有才无德的人更容易对社会造成伤害,是潜在的定时炸弹。所以幼儿园教师务必要有高尚的品德,还要有高度的职责心。如果老师没有职责心,品质恶劣是不能更好的照顾幼儿,培养不出好孩子的。才能能够培养,而一个人的品德出了问题是很难纠正和改善的。说到品德,我又想到职责心,幼儿教师没有职责心,是不能很好的照顾幼儿的,保教质量就会下降,何谈更好的教育?所以,这就要求我们遇事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以诚待人,平时照顾幼儿的时候多注意细节,不让任何潜在的危险伤害到孩子。
三、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职业道德
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精神。热爱、尊重、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务必具备的职业道德核心。爱是儿童正常成长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学会理解、关爱幼儿。
四、教师务必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务必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
(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
(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
(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用心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
总之,经过此次培训,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学到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断努力,学以致用为孩子上好课,成为孩子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