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笔算乘法》数学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在学习的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计算的运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敢于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勇气。
4、在有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的理解,并加强应用,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笔算下面各题
49×2= 34×21=
上面两道笔算乘法的题目计算时,你们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49页
例2: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2、师:读一读题目,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3、学生回答,列式:48×37
4、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00(盒)
大约有2000盒
(二)、探究笔算
1、想一想:怎样用竖式计算?
(1)教师先列竖式:
(2)然后引导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两位数不进位乘法,说说笔算的过程。
第一步先算什么?怎么算?
第二步算什么?怎么算?
第三步算什么?怎么算?
板书结果:
探讨笔算算理。
师:两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怎样笔算?
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
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
(三)、观察比较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前面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呢?
(四)、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要注意什么?
三、知识应用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啄木鸟治病
3、解决问题
一本《童话故事》24元,买19本,500元够吗?
4、帮帮小蜜蜂
5460 756 322
23×14 65×84 12×63
四、全课总结
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 第2、4、7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
例2. 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
《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探究笔算乘法的算法,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主题图。
今天,圆圆和妈妈一起去书店买书。圆圆在书店看到一套《百科全书》非常喜欢。1套12本,每本24元,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吗?(买一套一共需要多少钱?)
分析:要算一共付出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就是计算12个24元是多少,列出算式就是:24×12=?)
分析: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启发思维,自主探索
师:谁能来帮帮圆圆解决这个问题?
1、独立思考,寻找方法。
师:你能用你学过得知识想办法算出得数吗?大家赶快动脑想一想,算一算吧。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每个算法:
3、教师讲解笔算方法:
首先,是相同数位对齐。
①计算时,我们先用第一个因数与第二个因数个位的数相乘。即:24X2=48(师边说边盖住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
②我们再用第一个因数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即24X10=240
(师盖住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说明:我们在列竖式的时候,只要把4写在十位上,把2写在百位上,就可以表示240了。这个0只是占位的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擦去0)
③我们现在分别计算了24X2,24X10,那怎样才能表示出24X12的积呢?
(把上面两个积相加)
4、观看竖式:
师再问:a。第一步表示什么的积?(24×2)
b。第二步表示什么的积?(24×10)
“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24中的4是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4相乘得出的'结果,是4个十,所以和十位对齐)
c。第三步算的是什么?(48+240)
5、小结:刚才我们用竖式计算24×12时,第一步是用个位上的2与24相乘,第二步是用十位上的1与24相乘,第三步把两次相乘的积相加。
师:也就是说圆圆买这套书要付288元。我们不要忘记把算得的结果写到等式的后面。
三、巩固运用,解决问题。
活动:智力大比拼
第一关:小车开到的哪儿停?
(强调:第二个积的末位要和第一个积的十位对齐)
第二关:笔算大比拼
33×13= 21×34= 43×12=
第三关:小马虎体检中心(仔细观察,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第四关:弄脏的题单
四、归纳梳理,总结收获
师:今天大家表现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步骤:1、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出第一个积。2、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因数得到第二个积,得到这个积的末位要和第一个积的十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五、家庭作业:
课本第47页第2、4题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复习导入
口算:
6×4=24 8×9=72 9×3=27 7×8=56 6×7=42 9×9=81
并说一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我来问,你来答。
指名同学和老师一起,老师来问,学生来答。
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学生口算能力。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首先来学习它的口算。
板书课题: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出示教材56页主题图)
问:“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乐园玩一玩。”
出示问题:1.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合作交流并回答。
二、学习例1
出示例1: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
(一)指名读题,并问:“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算法:
①每人要20元,现在有3人,就是3个20相加,就是20+20+20=60。
②20×3.20就是2个十,20×3就是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二)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怎么想的。
师:1.结合小棒图,谁明白这种方法了?
解法1:
20+20+20=60
解法2:
2×3=6 20×3=60
2.我们再来看一看这种方法,他用到了我们以前学习的哪句口诀?
3.二三得六的“二”表示什么?得六的“六”表示什么?
4.谁懂这种方法了?再来说一说60是怎样得到的。
5.谁的想法和他们的不一样,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看下面算式,能发现规律吗?
(三)掌握规律:出示算式40×3
5×60
300×2
1.口算这两道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算,说说你的想法。
3.在计算这几道题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怎么口算,总结规律,教师归纳
(计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把整十、整数看成是几个十、几个百,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学习例2
出示例2: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
教师利用课件或教具小棒演示,
师:结合小棒图,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还可以怎样想?
1.结合小棒图,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这种方法谁读懂了?把12分成了哪两个数?
把12分成了10和2
结合图,请你思考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小组合作,指名回答。
先求出3个10是多少,再求出3个2是多少,最后再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就是36。
课件出示图片:
邮递员叔叔每天送300分报纸,10天一共送多少份报纸?
附答案:300×10=3000(份)
过年了,妈妈想买草莓当礼物送给亲戚,在超市买了三筐,妈妈买了多少盒草莓呢?
附答案:15×3=45(盒)
附答案:
20×8=160(角)160角=16(元)
30×6=180(角)180角=18(元)
18+16=34(元)
师:虽然我们的方法不同,但都用到了以前学习的知识,看来可以用以前的知识帮我们解决一些新问题。那我们就试着做几个题吧,一定要认真哦!
四、课堂练习
附答案:
2、工人师傅每天上午工作4小时,下午工作3小时,每小时加工零件40个,工人师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附答案:
算法1:4+3=7(时)40×7=280(个)
算法2:40×4=160(个)40×3=120(个)160+120=280(个)
3、书法组人数21人,美术组人数是书法组的4倍,美术组有多少人?
附答案:
21×4=84(人)或4×21=84(人)
五、拓展提升
工人们修公路,每天修80米,修了5天,共修了多少米?这时,再有90米就能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长多少米?
附答案:
80 ×5=400(米) 400+90=490(米)
课后小结
师:小朋友们,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其中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它们的口算基础都是表内乘法口诀。
《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难
点:竖式计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出示口算题
同学们请看口算,看谁速度快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七十四页,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请你认真的读一读、看一看,哪些地方是你看懂的,那些地方是你不懂的地方,把不懂的用笔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互相学习。然后把书合上。
二、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画画)一副画画的情景含有那些数学信息呢?
生:3个小朋友。三张图画纸。三盒彩笔。师生共同处理数学信息。并让学生独立提出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张图画纸?
生2: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我们先来解决其中的一个。要求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会列算式吗?
生:3×1
2 12×3
三、猜想结果,方法验证:
师:估计一下,12×3大约等于几?解说一下,你是怎样估计的?师:用什么方法就得到12×3准确的结果呢?同学们先商量一下,找出自己喜欢的方法。
请几名代表汇报交流,师板书有代表性的思路:学生讲解各自的思路。
四、提供空间,探索竖式
师:数学讲究简炼,除了以上方法,你还能创造出一种更简单,计算得更快的一种书写形式吗?请你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试一试。(师巡回指导)
教师指定几个人到黑板上板书:师:同学们自己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现在同学们来评价一下,你来说一说我的思路,我来说一说你的思路,猜一下,他们在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先在小组
内说一说。生自由谈: ??生评价得出最简练的方法。列竖式乘时应注意:先从个位乘起,用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相加。
五、规范格式,归纳方法。
师:(课件演示)师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一节研究的内容:笔算乘法。
师: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我们把这两个相乘的数都叫做因数,最后的得数叫做积。乘法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先从个位乘起,用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相加。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一下,12×3笔算竖式的过程和方法。
六、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1.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师:我们刚才解决了一个问题,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请同学们列式并用竖式解答。学生独立解答,相互交流算法2.一步一步往上爬3.解决问题4.竖式计算,比比谁厉害5.解决问题
七、知识梳理,师生小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