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欢迎阅读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快乐和重要。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清楚的语言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小动物若干、录音机、故事磁带、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知

1、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看幻灯

2:谁在快乐的飞翔?

大河马分别遇到了青蛙、鸭、松鼠,它们会说些什么?

(小动物想飞上天,大河马请来好朋友天鹅,乘它们上天。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

5、大河马帮助青蛙、松鼠,它们全都飞上了蓝天。

二、启发、想象

1、小动物都飞上了于,大河马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2、大河马会很高兴的。(因为它帮助小动物飞上了天)

大河马不高兴。(它很孤单)

大河马心里有点不高兴,脸上笑嘻嘻的。(它看到小动物飞上了天很高兴,自己没有飞上天有些难过。)

3、大河马会对小动物说什么?

4、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对,大河马帮助小动物飞上了天心里真这兴。可是,它又有一点不开心,它想,要是能和小动物一起飞上天玩,那多好呀!

5、教师提问:小动物在帮大河马想办法了,我们小朋友有没有好办法呀?

6、幼儿自由结伴讨论,老师倾听、指导,启发幼儿想象,帮助大河马飞上天。

7、小朋友想了许多好办法,谁先来告诉大河马?

(乘飞机、把大

河马变小坐着气球上天、乘热气球上天、装上翅膀等等)

8、教师验证: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到底行不行呢?我们来试试!老师运用动物图片。

大河马乘热气球飞上天。

用跷跷板把大河马送上天。

大河马装上两个翅膀飞上天。

老师也帮助河马想出一种办法,让大河马坐大鸟飞上天。

9、我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小动物想的是什么好办法呢?

三、体验、交流

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所见、所想。小动物让大河马吹很多很多气球,把气球都系在一起,大河马拉着就能飞上天了。

2、小结:一个气球力气太小了,许多气球扎在一起就能把胖胖的河马送上天。多亏小朋友和小动物帮忙想办法,现在大河马也飞上了天,它真高兴啊!它要谢谢小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生蛋和熟蛋的特征,

2.能用不同方法操作探索,并用标记区分生蛋和熟蛋。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

能用不同方法操作探索,并用标记区分生蛋和熟蛋。

活动准备:

电筒、生鸡蛋和熟鸡蛋人手一个、鞋盒若干、盆子

活动过程:

一、猜测生蛋和熟蛋

1.师:今天海宝带来了一个生蛋和一个熟蛋,可是它不小心弄混了,要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它,猜一猜哪一个是生蛋宝宝?哪一个是熟蛋宝宝?

师:在猜之前我先要考考大家,生蛋和熟蛋有什么不同呢?那谁有好办法,来区分生蛋和熟蛋呢?

幼: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摇一摇,转一转(教师同时将这些办法记录在记录表上)

2.幼儿探索操作,并请幼儿交流自己是用什么好办法来分辨生蛋和熟蛋,教师用标记记录下来。

二、共同探索区分生蛋和熟蛋。

师:现在海宝要用好办法来做实验,并且要把实验的结果用标记贴在蛋上,做区分。

1.摇一摇,通过感官感知生、熟鸡蛋的不同

师:海宝先邀请两个蛋宝宝都要开始玩摇摇乐的游戏,请每个小朋友拿好自己的两个蛋宝宝,仔细的听一听?

要求:请你轻轻地从盒子里取出蛋宝宝,然后放在耳边摇一摇,听一听!有声音的蛋宝宝就贴上五角星,把它和另一个蛋宝宝区分开来!先完成的小朋友做好,老师就知道你已经完成了。现在轻轻开始!

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视,操作过后教师指导一名幼儿演示操作

师:请你来说一说你感觉到1号蛋宝宝是怎么样的?2号蛋宝宝呢?(1号蛋是晃动的,有声音的;而2号蛋是不晃动的,没有声音的)教师把结果记录下来。

师:那我们先给会发出声音的1号蛋宝宝贴上五角星吧!

2.照一照,利用光线区分生蛋熟蛋的不同

教师请幼儿来示范电筒的使用方法

师:接下去海宝邀请来小电筒,等一会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大电筒,请你小心的把蛋宝宝放在电筒上,而且要用身体把光线挡起来,仔细的看一看,哪一个蛋宝宝是透光的!先完成的小朋友就先给透明的那个蛋宝宝贴上五角星。

幼儿小组操作,讨论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引导幼儿发现透光和不区别)

在投影一下,教师验证幼儿的发现:原来1号蛋宝宝是透光的,2号蛋宝宝看上去是黑乎乎的。(教师记录下来)师:好,那我们给透光的蛋宝宝贴上五角星!

3.转一转,通过旋转区分生蛋和熟蛋

师:接下去海宝要请两个蛋宝宝进行转圈比赛了,看一看,他们谁的本领大!

要求: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盒子,所以请你把你的蛋宝宝分别用小手让它转动起来,看一看哪一个转的快!就把五角星送给他。

幼儿小组操作:将生蛋和熟蛋分别放在桌上的盒子里,然后让幼儿用手转动鸡蛋,并在会转的鸡蛋贴上五角星,教师在旁指导。

师:你发现了什么?幼:一个鸡蛋宝宝转的很快。

师:现在我们看一看记录表,他们摇的时候有声音,在电筒下看是透光的,请你们来猜一猜,这些蛋宝宝是生蛋还是熟蛋呢?

幼:生蛋,因为生蛋宝宝里面是液体,所以会发出声音,看上去透明的,而且转的很慢。

4.教师将贴有两个五角星的1号蛋敲开,放在盆子中,验证猜测,并小结:原来,生蛋里面是液体,摇一摇会发出声音,照一照,看一看会透光,转一转能够转的很慢,有这些特征的蛋就是生蛋。

那谁来说一说,有哪些特征的是熟蛋呢?

幼儿验证自己的蛋宝宝,猜测正确的幼儿举手。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这么多方法来分辨生蛋和熟蛋,在生活当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区分生蛋和熟蛋,回家你可以试给爸爸妈妈看一看!

活动延伸:

请幼儿拨蛋并品尝熟蛋。

活动反思: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意在创设一个情境,让幼儿在猜测中激发起兴趣,但是提的问题不是很到位,应该更改为“今天海宝带来了一个生蛋和一个熟蛋,在不敲碎蛋宝宝的情况下请小朋友来猜一猜!你有什么好办法?”,将“生蛋和熟蛋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去掉,猜测过后,可以根据教师记录下来的内容进行判断是否可行,从而在第二环节添加一个步骤,幼儿自由探索,并且交流“你会有什么发现?”在环节二中,共同探索区分生蛋和熟蛋,主要分为三个小操作,第一个操作幼儿基本上都没有问题;而在第二个操做中,活动中我使用了幼儿操作代替教师教的办法,但是发现不可行,还是需要教师教幼儿使用电筒,并且,如何照一照鸡蛋,从而有利于帮助幼儿操作探索,并且省去了临时添加的再次操作的环节;在第三个操作中,同样也发现了幼儿转的时候有所不同,有的幼儿像教师一样双手转鸡蛋,但是有的幼儿是单手转鸡蛋,从而导致熟鸡蛋没法转到最快的速度,因而我邀请一名幼儿上前来掩饰转鸡蛋的方法,让幼儿从中发现在转圈比赛时需要我们用力转,才能真正的比出转圈本领大的鸡蛋,因为又添设了一个再次操作的环节,所以时间有些拖沓。在讨论中,其他教师也认为可以适当调整三个操作的顺序,从而便于幼儿在照一照操作时,仔细的探索,在照一照时需要教师的细致要求,如电筒的摆放位置,电筒照的时候该如何握,最好夹在腿的中间,将鸡蛋放在电筒上面,而且需要用身体遮挡住其他光源,才有利于实验成功。在第二教中,教师们都设想了多种操作的情况,从而让幼儿更自主。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因为一时疏忽,让幼儿也敲了生蛋,所以幼儿敲鸡蛋的技能还没学会,把蛋都打在外面了,所以在活动调整后,需要引导幼儿敲熟蛋,从而便于延伸活动品尝鸡蛋的开展。

小百科: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富含胆固醇,营养丰富,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6-7克,脂肪5-6克。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是人类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感受民乐中热烈欢腾的气氛,引导幼儿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2、引导幼儿欣赏乐曲,分辨乐曲结构。

3、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协调配合的好习惯,体验舞龙的乐趣。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环境创设:

用绸带、彩带、鞭炮、龙的图片、梭龙道具、民乐乐器(锣、鼓、钹等),装饰活动室四周,营造喜庆的氛围。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通过反复感受音乐,感知全曲旋律昂扬,热情洋溢,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感知乐曲的结构。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VCD盘。

2、乐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在欢快的《喜洋洋》乐曲中,教师带幼儿跳舞进入活动室入座。

二、欣赏录像,初步感受乐曲。

看完录像后,教师提问:

1、你们看到录像里的人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舞龙?

2、我们现在也一起来学着舞龙的动作,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好吗?(再次播放录像,幼儿自由表现)

小结:舞龙是民间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活动。每逢有重大节日、庆祝活动的时候,我们县区都会以舞梭龙来表达欢庆。

三、再次完整地欣赏乐曲。(放音乐磁带)

欣赏后,提问:

1、听完这首乐曲,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

2、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小结:这首曲子的名字叫《金蛇狂舞》,是我国著名作曲聂耳根据古老的民间乐曲《倒八板》加以改编的。这首乐曲旋律昂扬,热情洋溢,表现一种热闹喜庆的气氛,适合在欢腾热闹的场所播放。

3、想一想,这么热闹欢腾的音乐,还可以在什么时候播放?

(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

四、分段欣赏,深入的理解与感受。

教师:“这首乐曲有几段?”(三段)

1、教师出示图谱(一),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欣赏第一段音乐后,提问:“听了这一段音乐,你感觉怎么样?”第一段有几个乐句?(3个)我们给它取名为A段。图谱一(略)

2、幼儿边看图谱(二)边欣赏第二段音乐后,教师提问:“第二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相似吗?”听了这一段音乐感觉怎么样?我们给这一段音乐取名为B段。

图谱二(略)

3、幼儿边看图谱(三)边欣赏第三段音乐后,教师提问:“这一段音乐与第几段音乐相似?(A段)有哪儿不一样吗?”(结尾部分)第三段音乐有几个乐句?(4个),我们给它取名为C段。

图谱三(略)

4、教师小结:《金蛇狂舞》分三段:A、B、C段。

五、整体欣赏,自由表现。

1、过渡语: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小朋友们一定会很开心。现在请你们选择一样梭龙道具或是乐器,一起舞起来吧。

2、幼儿自由选择道具,在音乐声中大胆创作表现。(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相互合作)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想象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音乐欣赏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欣赏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

《金蛇狂舞》是一节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由于它的乐曲结构是幼儿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分辨乐曲结构,帮助孩子去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解决了活动中的重点、难点。另外,在进行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可以说孩子们已经主动投入并沉迷在音乐之中,他们在主动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将活动达到**。

整个活动都是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达到本次活动的目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讲述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体验交流分享的乐趣。

2、知道各种"动物之最",积累相关经验。

3、主动探索"动物之最"的问题,积极寻找答案。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动物之最"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动物之最的话题。

谜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猜一个关于动物的谜语:头小四腿长,脖子高过墙,身穿花皮袄,不声又不响。小朋友们猜出来了吗?

提问:小朋友们真聪明,答案就是长颈鹿,你们知道长颈鹿为什么长得这么高吗?它长这么高有什么好处吗?

小结:长颈鹿是动物王国里面长得最高的小动物,它长长的脖子可以使他看的更远,很快就能发现敌情,这样它就能很快的逃走,它还能吃到大树顶上最新鲜的叶子呢!

二、辩论的形式,说说几个"动物之最"

1、提问:你们知道最重的动物是哪一个吗?幼儿辩论。

小结:(出示图片),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重的动物,平均有26米长,平均体重有150吨。

2、提问:你知道跑的最快的动物是什么吗?幼儿辩论。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猎豹)猎豹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动物,他的最高时速达110公里,相当于高速行驶的小汽车的速度,他可真是了不起。

3、猜测:有一种动物活了152年,据科学家研究,有的能活到200多岁呢!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物中的老寿星(出示海龟龟)

三、出示一些"动物之最",帮助幼儿认识了解简单介绍飞的最快的昆虫,最小的鸟,最大的鸟,游得最快的鱼,最厉害的恐龙(依次出示澳大利亚蜻蜓,蜂鸟,鸵鸟,旗鱼,霸王龙的图片)

小结:今天我们看来好多的动物之最,有最重的蓝鲸,跑的最快的猎豹,最大的鸟鸵鸟,最长寿的乌龟,飞得最快的蜻蜓,最小的鸟蜂鸟,最大的鸟鸵鸟,游得最快的鱼旗鱼,最厉害的恐龙霸王龙。

四、分组抢答游戏,巩固学习到的知识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3组,举手回答知道哪些动物之最,哪个小组回答正确的次数最多的获胜。

教师小结讲评。

附:

(1)脖子最长的动物是:长颈鹿;

(2)鼻子最长的动物是:大象;

(3)耳朵最长的动物是:兔子;

(4)跑的最快的动物是:猎豹;

(5)最凶猛的动物是:老虎;

(6)嘴巴最大的动物是:河马;

(7)唱歌最好听的动物是:百灵鸟。

活动反思:

幼儿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认知不全,记录自己认知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对教师现场用简笔画记录的方式感兴趣。总体说来,教学内容对幼儿有吸引力,但是幼儿交流分享的习惯和方法需要培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