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欢迎阅读中班音乐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并掌握音乐中的节奏,能够快乐的歌唱。

2、用肢体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在毛毛虫啃苹果的情境中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音乐、节奏图谱、毛毛虫、苹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毛毛虫来了

1.今天来了位朋友和大家做游戏,是谁呢?(毛毛虫)。

2、毛毛虫喜欢吃什么呢?(播放毛毛虫啃苹果音效,倾听后猜测)

3、毛毛虫到底喜欢吃什么呢?我们来看看。

4、毛毛虫是怎么啃苹果的`?

二、出示节奏图谱,幼儿学习歌曲内容

小苹果:○ ○ ○○○

大苹果:○ ○ ○○○

红苹果:○○○○ ○

绿苹果:○○○○ ○

1、请幼儿听音乐,根据不同的节奏区分毛毛虫啃的是什么苹果。

2、请幼儿用手模仿毛毛虫啃苹果时的声音节奏。

三、游戏

1.教师用肢体动作做出四种苹果的形象,请幼儿模仿。

师:老师想变成苹果请毛毛虫吃,你们数123变,我就变成苹果。

2、幼儿模仿苹果,教师模仿毛毛虫;教师模仿苹果,幼儿模仿毛毛虫。(教师引导幼儿苹果被啃的时候身体应该做出相应的变化)

四、结束活动

1、毛毛虫吃了这么多苹果,开始休息了。

2、毛毛虫睡了美美的一觉醒来,呀!变成什么啦?毛毛虫变蝴蝶喽!(一起学蝴蝶飞,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中班音乐游戏《毛毛虫啃苹果》,我觉得这个音乐可爱,音乐本身就体现着一定情感基调,活动的一开始就借助了情境的创设,在活动中,教师扮演了毛毛虫和苹果的角色,把幼儿带入特定的意境之中,让师幼情感得到互动,使幼儿在整个音乐活动中不但充分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欢乐,而且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不足的地方我觉得导入部分不够直接,太繁琐。音乐游戏比重显得少了,导致活动主干不分明。下次应多注意,把握好重难点,适时调整。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教学准备:

创编一段舞蹈,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二)欣赏摇篮曲

1、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

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

2、感受音乐的内容

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

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

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

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

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

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

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和感知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歌曲。

2、尝试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3、乐于与同伴合作表现、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乐于与同伴合作表现、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难点:尝试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准备

课件、小狗和老虎的头饰、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幼儿每三人一组,两人手腕搭手腕当轿子,另外一名女孩当“新娘”骑在搭好的轿子上,玩“抬花轿”的游戏。

(二)欣赏歌曲《小狗抬轿》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真正的大花轿,可是里面坐的.却不是新娘子,会是谁呢?让我们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就知道了。”教师边播放音乐边出示课件动画,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让我们给这首好听的歌曲起个名字吧!”幼儿讨论,回答。

(三)学唱歌曲

1、以提问的方式,幼儿两句两句地读歌词,学唱歌曲。

“几只小狗抬花轿?”“谁坐轿把扇摇?”

“一只小狗怎么了?”“然后老虎是怎么做的呢?”

“接下来小狗又怎么了?”“老虎却在干什么?”

……

2、幼儿完整地随老师一起尝试演唱。

3、教师提出要求,再演唱一遍。

“小狗在抛老虎时,大家一起喊一二三,声音应该怎样?”让我们试一试。

(四)音乐游戏:“小狗抬轿”

1、“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玩一玩这个游戏呢?”教师请出八个幼儿来扮“小狗”,教师扮“老虎”,一起边唱边表演。

2、提出要求,将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大老虎坐在轿子里是什么感觉?表情应该是什么样?”“八只小狗抬轿子时累不累?应该是什么表情?”“大家一起向上抛时,声音和动作应该怎样?”

(五)活动结束部分

“歌曲中的动物你喜欢谁?你不喜欢谁?为什么?”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除了喜欢小狗你们还喜欢其它的什么小动物?”“你们想不想把你们喜欢的这些小动物也唱到歌曲里?”“你想让哪个小动物来抬轿,又该让谁来坐轿?”

幼儿随音乐,学着抬花轿的样子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多大数幼儿积极、愉快,这与游戏带给幼儿快乐有直接关系。整个活动,我以游戏作为主要活动形式,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愉快。指南要求我们幼儿园教学应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这十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只有在游戏中才能使幼儿在玩中学,学的快乐、开心。

活动不足之处:

在幼儿学唱歌曲部分,我没有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扔保留了先前教唱的风格,一句一句地问,一句一句地唱,形式过于死板,今后应在这方面敢于放手,真正落实指南中的要求,使自己的教学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幼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