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三下乡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下乡心得体会 篇1

七月骄阳似火,我们学校奏响了奉献的激情乐章。向向日葵顶着炎炎酷暑。正是这样的盛夏时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正在热火朝天的举行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达到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力相结合。因此,我们学校纷纷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以期望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达到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服务社会的目的。在亲身经历了大一结束后暑期社会实践,我不由的要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发表下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学校xx年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出征仪式,吹响了我们为期4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角,xx年7月6日,那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是我们“骄阳”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出发到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的赚宝村与水淹当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日子。重庆正大学子携青春下乡,科学发展为山后添彩。四天的下乡生活,四天的百感交集,四天的真心付出,天天都有新的精彩,天天都有新的心情,我们领略到了山村的村容村貌、人文风采收获了乡亲们的赞许目光。四天下来,师生同乐,深刻而难忘,我们与当地的村民结下了深深的友谊。虽然现在已经离开了那片曾经挥洒过我们汗水与泪水的土地,不过,这四天的日子还历历在目,让人回味,让人感动。三下乡已经结束了,回顾那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对比以前,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变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生活对我如此慷慨,让我在付出一点点的时候却让我收获了多,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而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财富。参加暑期“三下乡”,我感到荣幸。短短的四天,走访、慰问、割草、观看蓄水工程,在这过程的点点滴滴,我任然历历在目,却无法用笔一一记录。当我想起在每次活动中大伙忙碌的身影时,我满怀感动。在此次“骄阳”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路走来我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收获了许多:

第一:珍惜。缘分,让我们能一起参加三下乡,认识这么多朋友。四天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很快就过去了。期间的点点滴滴,无法用言语道尽,只能用照片留住片刻,只能留给我们好好珍惜。珍惜我们队友之间的纯洁友谊,珍惜我们和村民在一起快乐的时光。机会难得,唯有珍惜。珍惜今天,珍惜生活,珍惜让我富有!第二: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第三:团队意识。来自不同的个体,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就需要有团队意识。第四:沟通交流。每个人对每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就需要互相沟通。第五:理解与包容。我们不同的人在一起,需要理解。

通过此次活动使我更加坚信:意气风发的我们经历了三下乡的再次洗礼,象牙塔里的我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青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任然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总之,这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是丰富而有意义的,一些新的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决不仅仅用兴奋能描述清,因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收获。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身宝贵的财富。

三下乡心得体会 篇2

回学校的车缓缓地开动,车里头是沉默的我们,车外是一双双不舍的眼睛。望着窗外不断挥动的小手,还有一张张可爱的小脸蛋,心,酸酸的;眼睛,酸酸的。

回忆起初次来到樟铺中心小学时,学校的环境和设备让所有的队员都大失所望,再加上旅途的颠簸,每个人心都稍微有点失落。

学校的规模并不大,比我以前的小学还要小。设备也不是很齐全,学校隔壁是一座小山,山上全是坟墓。到了晚上的时候,整个学校给人有一种冷冷的感觉。来到学校的第一个晚上,我就因为不适应而皮肤过敏。凹凸不平的地板让本已疲惫的我彻底失眠。一个星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一周里,疲惫成为了我生活中的常客。

可是,苦终究因为有乐而变甜。这个学校给我最大感动的就是,这里的校长还不错,学生也很活泼很聪明。

记得第一天去到那首先要做的就是班主任要去开班会。我闲着没事干,就跟着一个同学去四年级(2)班一起开班会。那个班的学生真的好活跃、很捣蛋。应该更确切来说,这个学校的学生都很活跃很顽皮。刚去到那里,那些小孩子就起哄,害得我们喊破喉咙乐他们才稍微安静下来。不过,这些小孩真的好可爱,男生的特别帅气又很聪明,女生文静又漂亮的。第一眼看到他们,心里就很喜欢他们了。

我不是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我只是一个任课老师,负责教他们朗诵课。别看他们平常很调皮捣蛋,一到要正式上课时,他们就变得好乖好勤奋的。这真的让我吃惊不少啊。让他们读书的时候,他们不仅很认真地读,而且读得好大声。那一阵阵稚嫩的朗诵声现在还久久再我耳边回荡着,像一首曲子,很舒服。让他们做笔记的时候,那些很调皮的男孩子都很认真的写。那些小小的脑瓜子、小小的手、很溜溜的眼睛,眼睛里似乎藏有许多疑问好奇,脑瓜子里装满了好奇的同时,又装着许多顽皮的想法。四年级(2)班的这群学生真的好可爱。课堂上,我还穿插了一些谜语和脑筋急转弯。这又是让我很吃惊的地方。他们真的好聪明,对于那些很我们大学生都很难想到的谜语和脑筋急转弯,他们竟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回答出来。我真的很吃惊,也很欣慰。有很多时候,我在想,也许不是我教会了他们多少知识,更多的是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儿时的自己,想到苦涩的童年,其实,比起他们,我真的很幸运的了。

离开了的时候,比想象中的要难受。在临走前,我和学生做了一个约定,他们让我在离开之前一定要去他们教室那里找他们。来到教室后,他们见到了我,每个人都拿起笔在我队服上歪歪斜斜地写上了他们的名字,并且说:“黄老师,你明年记得还要来看我们咯!”顿时,眼眶模糊了。我在走之前,和他们每个人都握了手,有最后的道别,也有无尽的不舍,还有无尽的祝福。愿这些可爱的孩子能幸福快乐,好好做人!!

车慢慢启动了,带走了我们,给我们,给孩子们,留下的是那看似长又短的回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的第一批学生!!

三下乡心得体会 篇3

眨眼间,为期10天的三下乡便结束了。想当初会选择加入实践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部门是负责三下乡的,如今下乡完成了,我也从实践部里退下来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不是实践部的人,不代表我不是团心倾民乐的一员。

别人回忆里的10天三下乡在我这里是奢侈的,我的下乡只有短短8天。因为队友的自考考试我不得不押后两天和他一起来,刚开始我也曾经犹豫过,最后出于安全的考虑和考虑到别人也想参加开班仪式我还是决定留下两天。

我加入部门的初衷是三下乡,现在不能参加它的开班仪式是多么遗憾,仍然记得出征仪式那天我帮忙拍完合照后把相机交给队员后看着大巴离开心情是多么的沉重,仍然记得我在等待出发这两天中看到大家的朋友圈里面队伍情况心里面说不出的羡慕与期待,仍然记得我转了四次车中午1点多到达学校后便开始拍摄工作的兴奋。当时拿着相机到处跑拍照可能只是次要,最主要的是我想要快点熟悉环境,快点与大家接触。忙完下午的拍摄傍晚吃了他们在朋友圈里吐槽的饭菜,第一次没菜吃了那么多的白饭,嘴上也跟着他们吐槽其实心里知道这就是下乡的滋味,饭中有甜,有酸,有苦,有咸……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与队员慢慢熟悉起来,有一开始完全hold不住那群疯猴子般的学生,但后来的几天里我看到学生在她的安排下开始越来越有秩序的一年级班主任—一名温柔斯文的女生;有天生的人民教师,在谈到自己教学工作的心得时我觉得你那愉悦和兴奋的心情比你的话语更快展现在我们面前,那种认真的态度真的很适合我这种三分钟热度的人学习的善良的师姐队友;有亲如一家,凡是都尽心尽力的外校小伙伴……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感恩、敬佩和学习的队友,我会一直把你们记于心中的!

8天的时间真的很短,我们还相处不够就要离别;8天的时间也很长,我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停水停电,一起欢笑一起吐槽一起流泪,希望我们的友情都能天长地久。

明谦说幕布放下来的时候松了一口气,可我并不怎么轻松,宣传组的工作终于算完成了,可是我害怕别离,看着大家一起弄好的幕布被拆,心里很不是滋味,在真情告白的时候听到学生写给老师的信的时候眼泪不争气的掉落,到了唱第一课的时候根本停不下来,一直低着头,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这样,平时也是吊儿郎当的样子,别说别人,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流泪,是不舍,是感激,还是感动,这次三下乡真的收获了好多。

每天下午,虽然我没有课,但还是跑去和我的六年级学生一起上体育课,和他们打羽毛球,谈天论地,有些小朋友非常喜欢跟着我,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很单纯很有爱。课中还被一年级的小孩“惨虐”,五六个小猴子跳到你身上一直不肯下来,虽然脖子,手臂还有后背都被抓出痕迹,但是我很开心、很满足,我想这是他们表示喜爱、亲近的方式,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很简单,一声声“老师好!”一句句“老师明天见!”

小猴子们完全不用休息,永不断电,和他们待在一起你便会发觉自己也像是回到了童年时代,精力充沛、天真可爱、无忧无虑。快要结束这次的支教活动了,心中万般不舍,希望他们能够与校园的花草一同长高,每天快乐安好。

相识相聚都不容易,且行且珍惜吧,团心倾民乐实践队!

三下乡心得体会 篇4

今天是个大晴天,今天调研的主要任务是去xx乡敬老院慰问老人和给他们送上一场文艺演出。据了解得知敬老院距离乡镇约为10来华里,在一个半山坡上。在山区由于公共交通不方便,等到9点半才来车,10点多点到达目的地。在远处向门口望,去见一位中年人“跪着”在洗衣服,盆子里还有好几件冬季的棉衣(走近一看才知他是一个双腿关严重残疾人,为了洗个衣服那样瘸在地上对于他来说可是一个挑战)。沿着大门走进去,中间是一个经过水泥硬化的平场,左右两边是菜地,前边就是一排丁字形结构的平房的院子结构。那些老人已经熟悉了老黄(以前的暑假老黄带成员来过),赶紧搬出椅子和沏好茶水给我们解暑。老师带领同学们跟覃院长打招呼,大家就放下自己的东西就开始分头行动忙乎起来,这些老人对咱们这一大群队伍的到来既充满惊奇又露出欢快的笑容。

我约了一个组员赶紧向门口奔去,去帮那位双腿残疾的伯伯洗衣服,他乐意的接受了我们的帮助,并不断感谢我们,洗几件衣服这一小举动对于我们来说轻而易举,但对于双腿残疾的他来说是谈何容易。其他组员帮老人洗被套的、晒被子的、打扫房间卫生的、在菜地除杂草的、陪老人谈心的。帮他洗完晾完衣服,走向他的房间打算还为他做点什么的,他讲到被套刚洗过,被子也晒了不久,其他较薄的衣服都洗干净收拾好放到柜子里了(他一边说一边打开柜子向我展示他的成果),只是这几件冬季衣服由于太厚了,对于大于他来说十分不方便洗(敬老院至今还没洗衣机),所以一直拖着没洗,今天十分

感谢我们的帮忙。在和他聊天过程中还得知,他还负责养猪这一差事,今年养了6头,主要是供院里人自己吃,他一说完我们几个都惊愕起来,自己连走路都是相当苦难,还怎能养猪呢?主动带我们到猪圈里参观了一下,20来米的路程,走了差不多一分钟,猪圈卫生打扫的相当干净,猪也长得十分膘壮,看来这一差事他完成的相当出色,真是身残志坚。后来又到别的老人房间转了转,看了看,发现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都十分不错,可见管理有方。

帮老人家做完事,大家分组集合起来准备节目,一部分人摆好椅子把老人们扶出来坐上观众席位。10点半正式开演,一个节目老人们情不自禁的鼓掌,也许不少言语他们没听明白,有些节目的主题没有理解,甚至有聋哑人残疾人,但他们个个都十分欢乐,他们最少知道一点我们是来慰问他们,给他们送温暖的。节目有常回家看看、十送红军、感恩的心合唱类,刘海砍樵、豫剧表演类、小品类,大概进行了40来分钟,虽然我们不专业,从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和掌声,我知道我们达到了给他们送温暖的目标。

在节目进行中,我找到了x院长,向他进一步了解了这里的情况,也向他请教了些问题。他都意义为我做了解答,从他中得知这个敬老院建于20xx年,刚建时基础设施并不完善,比如院子地面硬化是前两年才完成的,自来水是去年才解决的(以前是人工到山下挑水),为了解决热水问题他前几个月赊购了两个太阳能,院里的电视机是社会爱心人士资助的,目前急缺的生活基本用具是:餐具消毒柜、洗衣机(难怪那位残疾伯伯还要手洗衣服),建设资金十分紧张。现在这里有28个人,其中有小部分是身体残疾或是精神障碍的人,但他们生活基本能个人自理,他说这个院长并不好当,里里外外的事情都是他去解决,他们的生活经费都是由乡镇财政部门拨款的,手续比较繁杂,经费往往下发有点迟,这导致不少物资都要先赊购。特别是向政府申请经费解决一些养老院的实际问题(比如:解决室外晾衣杆的经费是“讨来的”有时向政府去申请经费他更愿意“去讨”(书面语是找社会爱心人捐))更是麻烦,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为他们解决这些生活实际问题而奉献爱心,让这些老人能安逸点度过点晚年。

调研感想:敬老院是无后代儿女的老人晚年的唯一场所,为了确保他们的生活,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公共敬老院的基础设施,解决好生活及本所需设备,让这些老人真正度上一个安乐的晚年;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人士应该勇于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需要的人们献出自己的爱心。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