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大班美术领域端午节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美术领域端午节教案 篇1
大班美术领域端午节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领域端午节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美术领域端午节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
3.能够根据端午节的文化特点进行艺术创作。
二、教学内容
1. 端午节的介绍及其重要性。
2. 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
3. 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
4. 以端午节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
三、教学步骤
1.引入
老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端午节,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重要性和文化背景。
2.知识讲解
1) 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很多人只知道吃粽子和赛龙舟,但端午节还有很多别的意义。
端午节的传说有很多种,最著名的就是屈原的故事。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爱国诗人,他忠于国家,为民除害,但却受到了贪官污吏的'打击和排挤,最终只得流放。在离开前,他写下了《离骚》这首著名的长诗。为了抗议当时的腐败现象,他投身于大江中,以示抗议。听闻此事的百姓,把粽子扔入江中以飨屈原的英灵,同时打船、撞锣敲鼓,以免鱼虾撕咬屈原的身体。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的由来。
2) 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
端午节是一个家人团聚的时刻。人们一般都会在这个时候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挂菖蒲、荡秋千、喝雄黄酒等等。其中,赛龙舟和吃粽子已成为端午节不可少的文化元素。
龙舟竞渡是在端午节期间,人们驾驶龙舟在江河湖海上划动,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体现民族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草带亦称五色线,是为了预防瘟疫而系在儿童和家畜脖颈上的。而五色线是由红、黄、蓝、绿、白等颜色的线头组成的,五色齐备,意为吉祥如意。
插艾草和挂艾草都是为了避“百病(疫病)”,艾叶散发的特殊气味可以驱虫、杀菌,还能祛除秽气、驱避外邪,能预防疾病。
3.艺术创作
为了发扬端午节的文化,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神话故事和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带领学生用自然材料来形成一个绿色环保的龙舟或粽子。
1) 材料准备
自然树枝、纸,考虑到环保问题,可选择草木纸、竹纸等绿色环保材料。
2) 创作过程
将自然树枝剪成龙舟或粽子的形状,用草木纸或竹纸包裹整个造型,然后用有机纤维和色彩丰富的纸张装饰。比如说,可以利用五彩纸条、喷漆、彩绘等材料创作,让学生们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于端午节的文化背景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在艺术创作中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美。同时,这也加深了他们对于环保的认识和意识,希望他们能够在日后生活中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
大班美术领域端午节教案 篇3
活动:
话说端午节
重点领域:(语言领域、社会性领域)
活动要求: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活动准备: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枣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说明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教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出示鸭蛋网,讨论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大班美术领域端午节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有关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吃粽子和划龙舟。
2、引导幼儿用流畅的语言,说出自己知道的端午节。幼儿尝试用完整的内容表述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3、引导幼儿明确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节日的氛围。
二、教学准备
1、活动前要求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
2、赛龙舟的录像
3、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几个粽子
4、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5、端午节课件PPT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
1、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1)教师出示端午节课件PPT,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屈原的故事》。
(2)教师总结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历史人物屈原。
2、教师继续播放端午节课件,进入民俗风俗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相关风俗活动。
(1)教师出示香包(粽子),引导幼儿观看,教师介绍什么是香包,幼儿欣赏和了解民俗文化。
(2)教师播放端午节赛龙舟视频,幼儿安静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紧张、欢快的气氛。
3、教师带领幼儿做端午节传统活动,赛龙舟的游戏。
(1)将幼儿分成四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
(2)听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龙舟不能断开。
(3)教师组织幼儿在室内外开展端午节赛龙舟的游戏,也可以几个小组之间互相PK比赛。
4、教学延伸
教师总结以上关于端午节香包、端午节的粽子、端午节赛龙舟等都是风俗的传统纪念仪式!
教师出示端午节粽子,分发给大家品尝粽子,体验本次端午节活动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传统纪念意义。
大班美术领域端午节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画、撕、剪、贴等多种方式和同伴共同装饰漂亮的龙舟。
2、愿意和同伴共同协商,分工装饰龙舟,体验合作胜利的欢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简洁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预备:
幼儿有参观赛龙舟活动的相关阅历。赛龙舟的照片、未装饰的龙舟、彩纸、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观看端午节龙舟竞赛的照片,回忆龙舟的形状特征,激发装饰龙舟的爱好。
★指导语:你看到的龙舟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2、观看龙舟,争论装饰龙舟的方法,激发合作装饰的爱好。
★指导语:
①龙舟上缺少什么?怎样才能把龙舟装饰得美丽呢?
②你预备装饰龙舟的`哪一部分?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材料?
3、分组协商、分工装饰龙舟。(观看幼儿合作状况,并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指导。)
4、举办“漂亮的龙舟展”,体验合作胜利的欢乐。
教学反思: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爱好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乐观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爱好动身,注意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嬉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