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班数学《对应》活动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对应》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理解掌握20以内的数物对应。
2、理解数量的意义,提高幼儿点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画有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20以内)、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难点】
完成数物对应的操作,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超市里新进了一批货物,但还没来得及整理,超市管理员想请小朋友帮忙整理货物)
二、集体活动。(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习20以内数物对应。)
(1)依次出示20以内的物品,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然后对应相对应的数字。
(2)出示20以内的'任意一个数字,幼儿说出相对应的物品的数量。
三、操作活动。(继续帮超市管理员整理货物)
(1)出示数字,幼儿插棋子。
(超市里表示每种物品数量的数字标签管理员已经做好了,但是每个数字标签相对应的物品还没摆好,
(2)游戏“猜猜这是数字几”。
(请小朋友猜出数字标签上的数字,然后插入相应数量的棋子。例:1-10中,最大的单数。)
四、游戏:找朋友。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第1组每人发1张画有20以内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1张。第2组每人发数字1―20中任意一个数字。然后请小朋友观察,拿图片的幼儿迅速数出自己所拿图片物品的数量,然后找到拿与自己物品数量相对应的数字的小朋友,站在他的旁边,拿数字的小朋友检验他们是不是好朋友,如不是迅速改正。
小班数学《对应》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兔吃萝卜”,三把椅子,三个水杯;
2、学具准备:“小兔吃萝卜”;方向盘(大、小)每人一个;大小呼拉圈各1个。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教师:今天呀,有三只小兔子要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高兴吗?现在,我们就去把它们请来好不好?去小兔子家要经过一座小桥,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轻轻地走到桥上。
2、集体活动
老师出示教具“小兔”,示范将小兔子按从大到小的排列。
客人来我们家,我们首先要请客人坐下,老师这里准备了大大小小的椅子,那么哪只兔子坐哪把椅子最合适呢?最大的兔子身体大,就坐大椅子;比较大的兔子身体小一点,就坐小一点的椅子;最小的兔子身体最小,就坐最小的'椅子。
小兔子们一路走来口渴了,我们是不是还要倒水给它们喝呀?(是),老师变出三杯大小不同的水杯中,依次提问幼儿最大的兔子、比较大的兔子、最小的兔子喝哪个水杯最合适。请幼儿到前面来提出,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并贴上一朵小红花。
现在,小兔子们要开饭了,大大小小的萝卜可真好吃呀!可是哪只兔子吃哪个萝卜最合适呢?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帮忙,最大的兔子吃最大的萝卜,比较大的兔子吃比较大的萝卜,最小的兔子吃最小的萝卜。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棒!
3、游戏活动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司机”的游戏,好不好?
老师这里有大小不同的方向盘,还有大小不同的停车场,老师发给每人一个方向盘,音乐响,你们就把自己的汽车向前开;音乐停,就找对应的停车场停下,大方向盘停在大停车场,小方向盘停在小停车场。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小班数学《对应》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辨认这些图形的外形特征,正确说出名称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2)体验与同伴分享食物的快乐情感,能与同伴互助友爱。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领幼儿选购少量的三种形状的食品,并装在食品袋里带到幼儿园。
(2)布娃娃一个,大篮子三个,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标记一套,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点心盘。
(3)活动前洗手。
活动过程:
1、以布娃娃来做客引入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小小班来了一个小客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布娃娃)
“布娃娃带了几个图形宝宝,想请小朋友说说是什么?”(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 幼儿拿出各自带来的食品请布娃娃品尝,并说说自己带来了哪些食品,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许多食物,我们来看看有什么?”
“在那么多的食物里,小朋友能找出图形宝宝吗?找找哪些食物是圆形宝宝的?有哪些食物是三角形宝宝的`?哪些食物是正方形宝宝的?”
由幼儿说出某种形状的食品,然后围绕这种形状说说还有哪些食品也是这种形状的。依次说出三种图形。
3、图形食品的分类。
(1) 出示三个篮子,并插上三种图形标记,表示是三种图形的家。
教师:“这里有谁的家呢?有圆形宝宝的家,有三角形宝宝的家,有正方形宝宝的家。”
(2) 请幼儿根据标记将自己的图形食品分别放在三个篮子里,并会说短句:“我把圆形饼干放在圆的家里。
(3) 大家检查篮子中的食品分放得对不对,如有放错的可拿出来让大家来讨论应该放在哪只篮子里。
4、分享食品。
老师通过提问让幼儿讨论如何与同伴分享食品。
(1) 你最喜欢吃哪些东西?
(2) 碰上自己爱吃的东西能不能一个人拿完?
怎样做才能让别人和自己都吃得满意呢?
(3) 食品、果皮和包装纸应该放在哪里?
幼儿每人拿出一只点心盘依次到大篮子前选自己爱吃的食品。幼儿取好食品后在音乐声中自由地和同伴共享,并谈谈自己选了哪些图形的食品;也可以边吃边唱唱、跳跳,体验愉快的情感。先吃完的幼儿还可以再去挑选食物。
5、结束。
大家收拾桌面、地面,将其余的食品送给小班、托儿班的小朋友品尝。请幼儿和宝宝们睡觉。
小班数学《对应》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
2、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植物花(樱桃花,油菜花,桃花,梨花,小凳子)挂图;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春天到了,桃花开了,油菜花开了,樱桃花也开了!瞧,小蜜蜂嗡嗡嗡地飞来采花粉了,你们也想当小蜜蜂采花粉吗?”
二、游戏;学做蜜蜂采花粉。
1、出示蜜蜂图片,让小朋友学做小蜜蜂。要求;两只小蜜蜂就是两个朋友手拉手,三只、四只分别是三个、四个手拉手。练习1至4数与量的关系。口令;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三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四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
2、师:“小蜜蜂采了许多花蜜,要飞回家中酿花蜜了,我们来帮帮他们找找自己的家吧?”
3、讲述游戏规则;操场上分别摆放的有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小凳。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小蜜蜂要分别找到相对应的.凳子上坐下,不能找错,否则就找不到家了。
4、放音乐,幼儿找相对应的小凳子。
5、音乐停,检查小朋友找家的情况,从而巩固数物对应的知识。并对小朋友给予肯定与鼓励。
三、活动小结。
引导幼儿知道小蜜蜂又爱劳动又聪明,他们不仅采了很多花粉,还能准确地找回自己的家,我们要向小蜜蜂学习。
小班数学《对应》活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难点:
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学准备:
微视频、微练习。
课前准备:
1、将《平移与旋转》微视屏发布到班级QQ群,请家长督促孩子观看学习。
2、根据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微视频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根据微练习1、2、3小题的讲评复习图形的运动—平移。
2、导入语:图形的运动除了前面学的平移,还有一种图形的运动—旋转
3、出示课题:旋转
二、新课学习
1、在观看微视频,观察图中的物体运动。
2、小组探究:和昨天的知识对比,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3、小组讨论。
三、提升训练
1、寻找身边的平移和旋转。
孩子们,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生说。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旋转?
2、孩子们找到的可真多呀,老师也找到了一些,你能准确地判断出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吗?(课件展示)
3、孩子们判断得可真准确,现在想请一个孩子到黑板上来平移小汽车的卡片。老师先贴在黑板上,听老师的口令,平移这张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确了,请你送给他掌声,明白吗?指任1名同学发口令,1名同学平移卡片。小结:细心的学生仔细观察,我们每次平移后,物体的什么有变化吗?什么没变?想一想旋转时呢?
4、课间小活动。
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师。拿出准备的学具,线和纽扣。小组合作,设计纽扣的运动方式。
四、课堂作业
通过学习,谈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寻找身边的平移与旋转事例,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平移与旋转
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