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培训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金融机构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融机构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为期十天的银行培训转眼即逝,这里留下了我们静静聆听前辈教导的身影,这里留下了我们最真最灿烂的笑容。暮然回首,这样欢聚一堂的机会已然不多,我们即将浩浩荡荡的奔赴工作岗位,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挑战,内心诚惶诚恐,却又满心欢喜和期待。

如果有人问我,培训期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我想说,是榜样的力量。每一位为我们授课的培训讲师,他们的做人准则、工作经历和体会都深深的感染着我们,他们博学多才,他们经历丰富,他们谦逊有礼,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服务精神,都令人为之动容。感谢培训班的老师为我们真诚而温馨的付出,带给我们全新的精神洗礼。

如果有人问我,培训期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说,是实现了由菁菁校园的学生走向职业人的心态转变。在这里,我们了解了银行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况、业务模块、风险管理、公文规范、服务礼仪、薪酬管理体系,人才培养和晋升制度。通过系统的学习,学员们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规划人生蓝图,踌躇满志。

“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合规创造价值……”,依法合规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银行业是个高风险的行业,在金融创新浪潮的推动下,金融业逐渐发展成为主要提供风险转移策略的银行,从某种意义上讲,商业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为其盈利的根本手段,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在市场上获取盈利机会的风险承担能力,是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之所在,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的每一个业务环节,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现为每一个员工的习惯行为,因此,作为一名银行从业人员,我们应该时刻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主动预防工作中可能潜在的风险因素,同时,注意保护自己。

培训期间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很充实,上课学习,体育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排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新学员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特别是文艺汇演的排练,加深了学员们彼此的了解,我们肆意的挥洒青春的汗水,绽放最炫丽的青春。

最后,谨以下文与各位同事共勉: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知难行易,知行合一,行我所信,信我所行。

金融机构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服务是每个行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我们每一位员工都懂得最基本的礼仪礼节,参加工作多年在繁忙的服务工作岗位中,我们几乎淡忘礼仪礼节,或者礼仪礼节做不到位和无法明显地表达出来。经过这次网点柜员被投诉事件感触颇深,从而提醒我们服务是从某种方面体现了银行的软实力与竞争力,我们经常把服务挂在口头,却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落到实处?通过这件事使我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礼仪服务的含义,礼仪是一种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应具有的相互的敬重、亲善友好的行为规范,是人的一种内在涵养的充分体现。

服务是一种美德和快乐。服务别人时,得到的'是自我价值的肯定。“服务”这平凡的两个字,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价值。记得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句话就是:“你想人怎样对你,你就得怎样对人”。那么我们想如何得到客户的喜爱呢? 首先就是自己主动去对人好, 并不是试图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别人。 所以我们应该做到: 在面对的工作中的每一个客户既要爱心也要机巧,做到有问必答,笑容可掬,彬彬有礼,和蔼可亲,高贵典雅,端庄大方,沉着冷静做到无可挑剔。

作为一名农信社的服务人员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特别是对公业务知识,全面提高综合业务知识水平。同时要严格规范自己的服务言行, 用良好的仪容仪表和精神面貌来塑造农信社良好的服务品牌形象,使我们的礼仪礼节和良好的服务能够给新老客户留下美好的印象,争取做到一名优秀的农信社服务人。让自己变成受人欢迎的人,做到微笑服务、真情服务。

金融机构培训心得体会 篇3

8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安徽省银行业协会举办,芜湖市电教中心承办的大堂经理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是安徽省各家金融机构的代表,有建行支行的副行长,招商的个金业务部,工行的客户经理,当然,更多的是各家专职的大堂经理。通过三天的学习和交流,让我见识了很多,学习了很多。培训时间很短,然而效果却是显著的。

培训第一天,走进教室的第一感觉是两个字:漂亮。为什么?因为各家的大堂经理都一个比一个水灵,一个赛一个精致。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形象,价值百万”。女大堂美丽动人,男大堂帅气精神,看看这些专职大堂经理的脸上,都透着一种平易近人、值得信赖的感觉。终究是各家行都选了具有这种特质的姑娘小伙做大堂,还是他们做大堂的时间久了,更具有这种特质呢?我想,两方面的原因都有。

大堂经理的培训自然是从礼仪开始,拿破仑·希尔说,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特质,就是礼仪。从穿着、发型、配饰到办公环境、桌面摆设,再到握手鞠躬、手势指引,老师以系统授课和现场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给我们细细梳理了各项礼仪的标准。

礼仪是大堂经理工作的标准,同时也是金融效劳行业所有员工应该注重的礼节。各项礼仪和标准究其根本,都是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人,礼待他人。

各家金融机构近年来都增设了“大堂经理”的岗位,大堂经理的角色常常被认为成“效劳员”、“打杂工”,各家金融机构为大堂经理制定的岗位职责都各不相同,可是一个共通点,就是他们的“效劳”职能最为主要。通过这次培训我才真正认识到,所谓“大堂经理”真正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大堂经理的腿,客户经理的嘴,柜面员工的手,行长主任的脑,这就构成了一个营业网点的“生命体”。那是不是这样说来大堂经理就真的成了跑腿的了呢?

其实不然。大堂经理的角色应该是客户的向导,同事的帮手,行长的助手,支行的“灵魂”。大堂经理同时担任着“宣传员”、“协调员”、“教练员”、“检查员”、“效劳员”等等多种角色。然而给大堂经理如此的“定位”,终究有没有根据呢?培训的起初我也认为这是任课老师的噱头,夸张声势。可是我最终被一个数字震撼了。

盖洛普公司的一项调查将银行的不同销售渠道进展了比照,结果说明,银行网点的销售成功率76.1%,销售队伍的销售成功率2.8%。其他的销售渠道我都可以忽略不计,然而银行网点和销售队伍的销售成功率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可以用“秒懂”来形容的话,我真的恍然大悟一般的理解了。

盖普洛是花旗银行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花旗银行是一家世界品牌的银行,自然花旗银行的销售团队也是世界级别的。那为何销售队伍的成功率仅有2.8%呢?是的,你也明白了,那是因为销售的对象不一样。

营业网点的销售对象是带着显著需求“送上门”的客户,销售队伍的销售对象是可能有需求的“潜在”的客户。这二者的区别就在这里。“送上门”的资源都不要,去苦苦追寻“潜在”客户的话,我们的业务开展是不是太累了?

这就是各大金融机构在努力增设“大堂经理”,并不断提出“大堂制胜”“赢在大堂”等等理论的关键。大堂是个聚宝盆,而我们是不是拿着“阿拉丁的神灯”,却不知道许什么愿呢?那么,“大堂”在我行是什么?

我们长丰农村合作银行因为地域的差距,各家网点开展不平衡,各家网点的销售重心也不相同,那么我们有没有设立“大堂经理”的必要呢?

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是必须的。

我行的存款利息比别人高,我行的网银使用便捷又优惠,我行的短信通知及时又,我们没有信用卡,可是我们即将有“福农卡”,我们有这么多这么多的“好”,怎么却没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人知道呢?

我们挂横幅,我们发传单,我们集中在某些时段去推广,去营销,可是过些时候,横幅去了,传单破了,营销队伍也撤了,就像“士兵突击”一样取得了短暂的效果,我们又能守得住这块“阵地”吗?

于是,在客流顶峰时候,有一个大堂将取粮补、低保的大爷大妈和转账汇款的先生女士别离开;在客户抱怨吵闹时,有一个大堂将难题客户“隔离”开;在客户取工资时,有一个大堂将我们的存款高利息告诉他们;在客户排队转账时,有一个大堂将我们的网银业务介绍给他们。

或许我们现在还不能在每家行社设立专职的大堂经理,但我们可以通过员工轮岗,外聘等多种方式,在客流顶峰期时利用好大堂的珍贵资源。

有句话说,超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一流的企业卖品牌,二流的企业卖效劳,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不入流的企业卖力气。那么,我们终究是什么样的企业?

小胜靠个人,中胜靠团队,大胜靠平台,只有我们建立起精细、标准、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让我们的农合行开展的更好。大堂经理的这一课,我感受颇多,在效劳,在营销,在管理,在我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冲击波”。课程完毕的时候,赖志云老师送给我们马斯洛的一句话,在这里和诸君一同分享:

“心假设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跟着改变”。

金融机构培训心得体会 篇4

近年来,金融案件频发,发案率仍然居高不下,防案形势非常严峻。纵观金融案件的发生,尽管形式各异,但追究原因归结为一点,主要是由于各项内控制度未履行好、落实好造成的。通过近段的学习,我们发现这些案件除暴露银行业内部管理松懈,有章不循,处罚不力等问题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员工道德风险的控制。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一、是员工法纪意识差,教育乏力。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线长,绝大多数员工身处最基层,长期以来,规范化、制度化的思想教育开展不够,员工重视实际,视思想教育为形式、为空谈,认为在各自网点内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思想教育无意义,久而久之,员工思想道德水准、法律法规观念得不到净化和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防腐拒变能力差,大多凭个人的良知做工作,谈不上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防患意识不强,管理乏力。

近几年来,大部分信用社注重了业务开展,忽视了案件防范,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得不到彻底改观,尤其在基层信用社,任务至上,片面追究几项主要业务指标的考核,不重视内部管理、安全教育和责任意识,有的甚至欺上瞒下或走过场形式学习。

三、稽核检查图形式、走过场、监督乏力。

一方面稽核检查力量相对薄弱,对信用社点多、面广、线长和客观上难以全面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稽核检查人员有的责任心差,原则性不强,稽核检查图形式,走过场,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发现的问题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罚,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有些事情虽然发现了,也下达了整改通知,但对落实情况没做进一步的督促检查,使问题越积越大,最后导致发生重大经济案件。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本人认为:

要做好案防工作,关键是人,农村信用社发展务必牢固树立人本观念。

一是:要经常性抓好员工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常到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做到警钟常敲,预防针常打。 二是:抓好员工监督管理,健全要害岗位、重要环节人员轮岗,异地交流制度和相互制衡机制,严防内部工作人员互相勾结,共同作案。

三是:抓苗头,抓落实,抓薄弱环节,确保案防措施到位。对于地处边缘的网点及员工作为案防工作的重点,强化稽核人员的岗位责任,采取现场稽核,重点审查和非现场监督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序时检查和岗位离职审计。

四是:建立健全好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员工道德风险防范,严格操作流程,把对员工思想排查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同时对员工“班前看神态、班中看情绪、吃饭看胃口、交流看心情、下班看快慢、班后看做啥?”通过这“六看”,基本上能够及时发现员工心态是否失常,做到密切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将各种诱发案件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