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画画的教学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画画的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牡丹花,了解牡丹花的造型特点和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和美术表现形式。花的涂色规范和练习方法的认识,花瓶的欣赏和设计
技能目标:学习画各种基础造型的牡丹花,并掌握涂色方法,同类色的运用对花瓶进行装饰的练习。自主设计各种造型的花瓶,并能够尝试通过色彩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风韵审美和情感目标:通过花了解历史,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花的涂色规范和练习方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学习各种基础造型的牡丹花以及自主设计各种造型的花瓶。
教学准备:图片、卡纸、彩铅、水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言:“小朋友们,老师经常被比喻成园丁,那你们呢?你们会被比喻成什么呢?”
2、“很好,你们就是祖国的花朵。那自然界里真正的花朵,你们喜欢哪种?为什么?举手回答。”
二、传授新知识
(一)看图片
1、通过看老师提供的不同样的花朵图片识别牡丹花。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直接的看到牡丹花的特征。同时总结牡丹花的造型和涂色的方法。
2、学生自己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关于牡丹花的历史。
3、小朋友们说的都非常的棒,让老师也受益匪浅呀。
提问:如果,老师买了两束牡丹花带回了家,你们帮老师想想办法要放在哪呢?
(二)传授花瓶造型
4、“小朋友们真是太聪明了,那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造型的花瓶呢?”
5、展示各种不同造型的花瓶
[花瓶图案]
6、前面我们学过了很多的`线条,以及如何运用点、线、面将我们画面变得漂亮,今天我们就要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装饰我们的花瓶。
7、提示花瓶上的图案要跟着花瓶的形状弯曲。
8、同类色的学习与运用进行讲解。
三、学生大胆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五、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牡丹花的造型,还有设计了自己的花瓶。在生活中搜索更多的素材用我们的画笔将它表现出来。下课!
六、课程介绍:
各位家长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课程是《牡丹花》,这堂课中,孩子们认识并了解了牡丹花的造型特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和美术表现形式。在色彩方面,进行了涂色的练习。同时孩子们还自己设计了花瓶以及花瓶的图案,是他们的创造性得以发挥,在设计花瓶时也教授了同类色的运用。
画画的教学教案 篇2
画画的教学教案(通用11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画画的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画画的教学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小猪画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19课。本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文章写的是小猪爱画画,但是它没有主见,在众人有指点下,它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整篇课文生动有趣,可读性强。
二、说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运用“马上、连忙、立刻”三个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明白对于别人的意见要认真思考,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
三、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对于别人的意见要认真思考,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头饰
六、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教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
下面就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根据以上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学习经验的`积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定位在文章的朗读和理解两个方面。
1.激趣导入:
学习最重要的是兴趣,老师唱《粗心的小画家》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一节课,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2。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听录音范读,初步梳理文章。
3、细读感悟:
在本环节中,我体现了三个注重点
(1)、注重朗读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据此,我对本课的朗读训练进行了重点强化,具体设计了读顺、读懂、读好三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并且通过老师范读,带动作读,表演读,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演读使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文字符号,借助教材的直观在大脑中建立鲜明的表像联系,而且实现表像的外化,那就是把头脑中的表像运用外显的形体动作和语调音色表达出来。评价读,展示读,戴头饰读配上音乐等形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2)、注重个体感受。
在语文课堂上,肯定有些学生会表现出茅塞顿开、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等这种类似思维上的碰撞或情感的共鸣。针对这篇文章,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我认为必须应该让学生上升到一定的思想认识。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尝试着用思想去触击。
(3)、注重语言积累。
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如在课文中出现意思相近的词和“又。又。”,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带着喜悦之情来收获自己发现的成果,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并通过朗读和说话等训练形式,使学生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自觉地学习、了解,不断丰富语言、文化的积淀。在教学最后还设计了赠送名言一环节,这些名言紧扣课文主题,既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写字练习: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低年级学生是很重要的,学会发现和观察,得到新发现,从而更好的书写祖国文字。
5、拓展延伸,个性飞扬:
我把最后一段作为本文的思维重点,师根据课文内容改编了《粗心的小画家》,唱完之后,创设情景让大家都大笑,哈哈大笑之后,动物都说些什么,小猪又会想些什么,让孩子展开想象再鼓励激发。这样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得到突破,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情感实现了升华。在教学最后还设计了赠送名言一环节,这些名言紧扣课文主题,既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这较多种多样的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就不只围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画画的教学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1.用听录音的方式导入课堂内容,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2.简述课堂内容、要求、方式;
3.由分而合,配合录音,形象行动。既发挥个性,又体现统一。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通过集体作业,培养学生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并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具::录音机、水粉、范画、 画挂板、火车图片。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如何画出被遮挡物体。
学生用具 :蜡笔、水彩笔、水彩、调色盘。
教学方法:
欣赏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录音(火车开来的声音)同时教师出示能拉动的火车列箱,并提问学生听到什么声音,导出题目《乘上列车去画画》。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贴有一节车箱的挂板,用各种水果贴片进行贴画让学生观察贴的是否正确、合理,并说一说为什么?之后,教师讲解物体的`前后遮挡部分的画法,物体在车箱里的绘画顺序是:由下向上画、由前向后画。
2.教师演示画画箱的车箱画法四句话:
(1)先画车箱长方形。
(2)再画车轮小圆形。
(3)火车铁轨两条线。
(4)车身图案任你添。
其中车身图案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注意:自己的本子有多大,车箱的长度画多长。)
3.启发学生根据教师在黑板上的范画的车箱,自己还能画出什么样的车箱外形。
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把火车箱装满各种货物,并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把车箱画满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学生练习
1.再次提示学生物体被遮挡部分画法。
2.教师巡视指导(放音乐)。
五、课堂总结
1.再次提示学生作品一个连一个贴在黑板右侧变成一列装满货物的火车,并让学生评说哪个车的好与坏。
2.教师总结发言,引导学生说一说应把这么多的东西送到祖国四面八方,最后放一段火车渐渐开走的,表示司机叔叔开着火车带着学生的心愿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