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优秀教案

欢迎阅读小学美术优秀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写生、设计理想中的书包,初步学习写生的方法。在想像中抓住书包基本结构进行创新设计

2、欣赏、对比不同类型的作品。

3、在评价中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书包的形状、结构和外表特征,大胆设计一个书包,并有所创新。教学难点:设计有创意的书包。

教学用具:

书包实物、书包线描定性写生范画,画纸、铅笔、彩笔、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开始上学书包就一直陪伴着我们,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和进步。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书包,看看自己的书包有什么特点,尝试自己也来设计一个书包,做个小小设计师

二、实例赏析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其他样式的书包(各种类型的书包图片)

师:书包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外形、颜色都有很大的区别,书包上的装饰图案更是五彩缤纷。现在呢,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来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书包。

三、学生展示书包

生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书包

(师逐步提出外形、颜色、图案、功能)

重点从形、色、图案入手,体现美术特色,抒发个人情感。

四、设计

师:今天,我们班里要开一个书包超市,专门卖我们班上同学设计的书包。作业要求:以下任选一项完成:

1、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款式新颖的、造型独特的书包;

2、设计一个功能奇特、造型独特的未来的书包

五、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评价(书包展示柜)

教师挑选优秀作业把作品插入老师事先准备好的货架上,再让这些同学向大家介绍他设计的意图。

逛超市活动:让全班同学欣赏书包作品,并讲出自己喜欢的书包,说明喜欢的理由,教师引导。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对称与均衡的现象,并能说出生活中存在的对称与均衡

2、用剪纸绘画等形式表现对称与均衡的作品

3、说说对称与均衡现象给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对称与均衡的含义,并对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对称与均衡的现象作出准确判断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灵活利用材料表现作品

课前准备:

师准备表现对称与均衡现象的活动教具(贴图),或借一只天秤和收集对称与均衡形式的范画;生准备制作材料,百宝箱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师出示对称形式的范作,复习对称知识:左右两边的图形色彩相同就称为对称请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

2、介绍新知:看书中的知识窗,认识多种形式的对称:中心线对称中心点对称

3、赏析书中的'对称范例,再请学生找找对称的例子

二、发展阶段:

1、师出示活动贴图,在中心线或点的一边摆放一个造型,请生选择合适的造型放在另一边,形成对称形式

2、师将其中一边另换一造型,引导学生认识均衡

3、赏析书中或师收集的均衡形式图例,师再以纹样骨格的方法演示对称与均衡

4、生说说生活中的均衡现象

5、小结对称与均衡的特点:给人整齐平稳的感觉

三、学生创作:

1、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式,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一幅对称或均衡形式的作品

2、教师辅导:强调对称是两边或四周一样,而均衡是视觉上感受平衡,造型和色彩不必相同

3、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四、拓展:

回家用立体材料进行对称或均衡的创作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运用彩泥和小棒等材料,搭建立体形构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利用线材搭建立体形的组合方法。

教学难点:

构成式样美→观有创意。

教学过程:

一、看图讲故事导入新课。

1、看图(1):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星星,用线将星座里的星星联起来,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如我们在图片中看到的点联成线后的狮子座、大熊座等。

2、看图(2):比利时的原子球博物馆简介:

这个馆是由12个球形建筑物连接而成,设计独特。

3、揭示课题。

二、学生自学尝试搭建简单的立体形。

分别由两位学生上台来用泥球、牙签组构三角锥体、正方体。

三、教师示范,师生交流制作步骤。

1、准备统一的`“点”和足够的“线”。

(搓出大小统一的泥球多个)

2、在垫板上组合平面形。

3、在平面形的基础上朝纵向、横向添加发展。(板书:平面形→简单的立体形→复杂的立体形)

四、利用制作成品和参考图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其作品构成样时更丰富。

1、简单的几何形体与复杂的立体形比较。

2、参考图利启发:如线的平行排列,同一点上线成发射状排出等。

3、教材中学生作品的欣赏与启发。

五、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做做玩玩,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运用彩泥和小棍,搭建出一种有趣的立体形。

六、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观察感兴趣的生物的外形、结构特征、模仿他们的样子设计出有趣的建筑;

2、通过观察、比较感受建筑物的美,在学习中体验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3、培养有喜欢大自然的情感,有创造性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由生物的外形特点联想和设计奇妙的建筑。

教学难点:

如何设计出奇妙的'建筑,让生物的特点与建筑的特点巧妙地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1、 将准备好的玉米棒、贝壳或仙人球实物带入课堂,然后开始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课堂用语:老师现在要拿一些很棒的东西给大家看:“这是什么东西?”你们可别小看这些东西哦,知道吗?世界上有些非常著名的建筑还是模仿他们的样子设计出来的呢!

2、拿一种实物出来提问,了解模仿它的原因(从实物的外形、结构特征和色彩去分析)。

提问:你知道为什么要模仿它的样子设计吗?

学生:因为它的形状是圆的,表面长着很多刺,外形既特别又有趣。

问:那么有趣设计,你们觉得奇妙吗?

好!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奇妙的建筑”,好吗?

幻灯出示课题

(板书:奇妙的建筑)

二、探讨与想像

1、刚才我们了解到有些建筑是模仿一些生物、植物或者是动物的样子来设计的,那在我们学习设计建筑前先来观看一些图片,进一步了解建筑。

2、幻灯演示图片:

(1)提问:看了这建筑让你联想到什么东西?好像是模仿什么东西的样子来设计的呢?你觉得它哪里最奇妙,最独特?

(2)除了刚才看到的这些奇妙的建筑,在生活和我们的周围里,你还见过哪些奇妙的、让你难忘的建筑吗?

(3)同桌讨论

小结:从刚才看到的建筑、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呢?是什么呢?

回答:他们的外观、结构都很独特,很奇妙。

(4)通过上面的探讨,我们了解到这么美观、奇妙的建筑物都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名设计师?

提问:谁来说说你准备设计一组怎么样的奇妙建筑?

三、 引导设计

我们如何来设计一组奇妙的建筑呢?

想一想:

模仿什么东西把奇妙的建筑设计出来呢?

步骤:

1、 构思(模仿什么东西来设计?)

2、 起稿(画出建筑的形状)

3、 上颜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4、 调整画面

四、 同桌讨论后作画。

五、 评一评,比一比

1、 作品展示:画好的作品拿上展板展示。

2、 自我评价:作者发言,你设计了什么样的建筑物?是怎样想出来的呢?

3、 他人评价: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可以从建筑的奇妙、结构、特点和色彩去评价)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

笔对于学生,是最常见的学习用品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笔,这些笔无论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学生喜爱。本课《笔的世界》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进“设计·应用”的天地,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设计,并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而在第10册《杯子的设计》一课中,学生对于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的宗旨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用品的紧密联系,学习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了解笔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2、技能目标: 学习简单的设计方法,能够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笔。

3、情感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笔设计的两大原则—实用和美观,学会画简单设计图设计笔。

2、教学难点 :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美术的角度对笔的外形进行设计,结合实用性原则设计出造型新颖独特的笔。

3、注意点: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要单方面强调笔的功能如何现代化、科技化,而是要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考虑,思考笔需要进行哪些改良,在保证基本实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对笔的外形进行美观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发现笔的.变化美

1、猜一猜 :“笔”字的构成:竹字头和毛组成,既是我中国古代的毛笔。

2、看一看 :展示收集的各类笔:毛笔、鹅毛笔、钢笔、铅笔、圆珠笔、水笔等,展示一个笔的发展历史。

3、小结揭题:从最古老的毛笔到现在的笔,笔的外形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各种改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笔的世界,和笔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二、探究分析——感受笔的造型美

1、寻找笔的内在美,既笔的基本造型及最重要的功能

① 拆一拆:在实物投影仪上拆一支笔,以此让学生了解笔的基本构造。

② 智力闯关:

问题一:除去外壳之后笔剩下了什么?说明什么?——笔芯,基本用途:书写问题二:笔盖、按钮有什么用途?——出笔芯

问题三:橡胶、笔杆上的凹凸变化是为了什么?——防滑,书写的舒适

③ 小结、不管什么笔,去掉外壳,你会发现书写是笔最主要的功能,而一切外在的形状和功能设计都是为这一点服务的。

2、探究笔的造型美,尝试笔不同外形的变化

① 加外形:笔外形的创意设计(给上一环节拆出的笔芯增加外形)

(根据摸到的物品进行笔外形的设计)

如:针筒、口红——他们形状上有什么共性?怎么设计?(图示)

水果(苹果、香蕉、小西红柿)香蕉可以,小西红柿不可以,苹果太圆怎么办?切成瓣就可以了。(苹果可以现场切开,进行展示)

② 小结论:笔的造型美是遵循一定得原则,也就是设计建立在笔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色彩要和谐、整体。

三、探究笔的功能美

1、加功能:设计计算题:(为上一环节的笔增加功能)

① 加法:了解笔的基本结构之后,通过功能相加对笔进行多功能的设计。 (播放图片算式)

铅笔+橡皮=?

圆珠笔+日历=?

(播放几张多功能笔作品)

② 减法:纠错示范

说一说这支笔设计的好吗?为什么?

小结:笔的功能主要是书写,增加的一些功能主要目的也是为此所服务的。

四、综合探索——造型美与功能美的结合

1、看一看:欣赏笔的设计:分别从大师、老师、学生的作品切入,拉近学生与设计的距离感。

2、说一说:说一说这些设计好在哪。为上面的知识做一小结,为学生整理下设计思路。

五、实践探究——“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

1、创设情境:宁波北仑贝发笔业有限公司征集“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方案。

2、创作:(反对盗版,支持原创!)

① 创意:独立设计一款外观新颖、功能独特的笔。

② 绘制:作品的大小用厘米图示表示出来,并写上设计说明

3、评价:

① 展示:把自己画好的笔剪出来,挂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笔架上,进行展示

② 评价:挑一挑: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支,说一说为什么?

改一改:说说哪一支笔你认为需要改良的?为什么?怎么改?

教师总结: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创新,服务于社会,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

要设计出的作品,要学会观察,勇于尝试,这样每一位同学都会成为一名的设计者。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