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通济桥是金华一座历史悠久的拱桥,为金华这座城市江南和江北交通路线提供了方便。也是金华人走的最多的一座桥对于孩子来讲当然不陌生,但是虽然孩子们经常会从上面经过,对于它的历史却并不知道,家长们平时也不会对孩子有金华本土文化的教育,因此,为了让孩子更加了解金华的历史文化,更加热爱家乡,我设计了科学活动《美丽的通济桥》。在活动开始之前,我让孩子自己先去了解通济桥,通过走走看看摸摸先积累一些经验,这样有利于开展活动,幼儿的学习也能更加的主动。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桥梁的一些主要特征,知道通济桥的.历史背景和作用。
2.体验活动参与的快乐,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几座著名桥梁的图片(最后是通济桥)
通济桥的图片及资料,课前幼儿参加过通济桥。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桥梁图片,找找美丽的通济桥。
1、今天老师带了很多桥的图片,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桥梁,看看能不能找出自己认识的桥。
2.出示各种桥的图片,这是什么桥?你们认识吗?
二、认识通济桥
1、你怎么知道这是通济桥?它和前面那些桥哪里不一样?
2、通济桥坐落在哪个城市?架在什么江上?
3、欣赏通济桥的图片并讲述它美丽的传说
4、美丽的通济桥对咱们金华人有什么么作用好处呢?
5、欣赏通济桥各个年代的图片,介绍通济桥过去与现在的变化,
大家一起讨论通济桥给我们带来的作用
三、说说家乡的桥
1、金华的婺江上有很多桥,除了通济桥你还知道有哪些桥?
2.欣赏家乡更多桥的图片,并简单介绍。
四、肢体模仿:家乡的桥。
1、请幼儿在音乐声中,用各种肢体胆子模仿桥的造型,鼓励组合造型。
2、部分幼儿做小船,部分幼儿模仿桥,进行钻洞的游戏。
五、活动延伸
1、平时让幼儿当小导游介绍家乡的的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的家乡——金华。
2、家园共育:参观家乡的桥,搜集各座桥的资料,了解桥的历史。
3.领域渗透:艺术领域让幼儿画画通济桥,科学领域让幼儿搜索桥为什么不会塌。
4、环境创设:布置“家乡的桥”主题墙,搜集照片或图片张贴并介绍。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蔬菜的种类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复杂,这给幼儿认识蔬菜带来了一定难度。幼儿在进餐时,我发现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挑食、偏食现象十分严重,对自己不喜欢的蔬菜有呕吐现象。针对这一情况,为了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让幼儿学会对进行分类,教育幼儿要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我设计了“一篮蔬菜”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能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
2、鼓励幼儿试着给蔬菜分类。
3、学说:“我喜欢吃……”。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蔬菜卡片、蔬菜、小篮子若干;
2、将洗净的蔬菜胡萝卜、白萝卜、西红柿、黄瓜、等色彩鲜艳的蔬菜艺术的.装在一个篮子里。
活动过程
一、厨师神秘礼物,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用白布遮着竹篮子,让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
2、揭开白布后,让幼儿整体看一看:这篮蔬菜好看吗?什么地方好看?(请幼儿自由发言)
二、利用课件教幼儿认识蔬菜并试着分类:
1、教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
2、给蔬菜分类:根茎类、蔬果类、青菜类。
三、分一分:
请幼儿每人拿一张蔬菜卡片,说出拿的是什么?然后给它们分类。
四、送蔬菜宝宝回家:
1、教幼儿学说:“我喜欢吃……”
2、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放在篮子送它回家。
生活教育
告诉幼儿蔬菜有营养,不要偏食,不吃蔬菜不生病。
活动延伸
学唱《小小姑娘》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反思
现在蔬菜的种类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复杂,这给幼儿认识蔬菜带来了一定难度。幼儿在进餐时,我发现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挑食、偏食现象十分严重,对自己不喜欢的蔬菜有呕吐现象。针对这一情况,为了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教育幼儿要合理膳食,多吃蔬菜。于是我设计了“一篮蔬菜”这一活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探索并发现水果的内部特征。
2.能用简单的图示做记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水果的外部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不同水果的味道有初步的体验。
物质准备:各种水果实物,塑料刀、记录表。
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切开的梨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
1.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很多的水果都成熟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逐一出示水果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外形,发现不同水果外形也不同。
(1)师:你们看看这些水果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个别幼儿回答)
(2)师:说的真棒,苹果的形状像爱心,香蕉像弯弯的月亮。
二、集体探究梨的内部结构。
1.猜想。
(1)师:那这些水果的内部和外面会是一样的吗?它们的内部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猜猜。(幼儿回答)
(2)师:老师这有一个梨,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才知道梨里面的样子呢?(幼儿回答)
(3)师:对了,可以用刀切,那我们可以怎么切?
(4)师:对了,可以横切,也可以竖切。(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在展示板的表格内用"i"表示竖切,用"-"表示横切。)
2.探究一:梨的竖切面。
(1)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梨竖着切开后里面是什么形状的?里面有什么?(教师示范,有观察并回答)
(2)师:竖着切开的梨是半圆形的,里面有种子。它们是怎么排列的?种子在梨的什么地方?(幼儿回答)
(3)师:种子是在梨的中间左右排列。
3.探究二:梨的横切面。
(1)师:如果把梨横着切会和竖着切的形状会一样吗?(幼儿猜想)
(2)师:你们看,横切开后变成什么形状了?(幼儿回答)
(3)师:对了,是圆形的,再仔细看看,里面的梨核像什么呀?(幼儿回答)
(4)师:对了像小花,每片"花瓣"里藏着是什么?(幼儿回答)
(5)师:花瓣里藏着种子,种子的数量和"花瓣"的数量是一样多的。
4.探究三:竖切面和横切面的.不同。
(1)师:刚才我们把梨用横切和竖切的方式切开了,那竖切面和横切面出来的切面一样吗?(幼儿回答)
(2)师:对了,不一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哪里不一样。(出示教育挂图"切开的梨子",引导幼儿从外形轮廓、梨核、种子三方面寻找不同。)
(3)师:对了,横切的外形轮廓是圆形的,梨竖切的是半圆形的
三、分组探索不同水果的内部形态。
1.介绍材料,提出操作方法。
师:今天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2个苹果和2个猕猴桃,一把水果刀,一张泥工板,一张记录单、笔、盘子。等一下小朋友可以用刀对苹果和猕猴桃进行横切和竖切,看看它们的内部特征是什么形状的,并在记录单上画出来。
2.提出要求。
师:现在老师有几点要求,小朋友在操作时要注意用刀安全,不可以拿水果刀和别人开玩笑;水果要在泥工板上切,切开后的水果不能吃要放在盘子里。
3.幼儿自由探索。
4.分享交流。
(1)师:刚才小朋友都对猕猴挑和苹果进行的探索,现在请你们说说你切出来的猕猴挑和苹果是什么形状的?(幼儿回答)
(2)师:横切的猕猴挑和苹果都是圆形的,竖切的猕猴挑和苹果都是半圆的。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你们发现了很多水果的秘密,老师就把这些水果奖励给你们,一起品尝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锦集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