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喜怒哀乐》说课稿

欢迎阅读小学美术《喜怒哀乐》说课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喜怒哀乐》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喜怒哀乐》一课是小学美术第十册第六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本科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欣赏、观察、体验等环节来学习表现人物喜怒哀乐不同表情,它侧重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体验表情的作用及乐趣,并试着拿起笔用富有感情的线条来表现喜怒哀乐。 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它随着儿童涂鸦开始,便陪伴着他们成长,成了许多孩子表达内心的手段,五年级的学生属小学高年级,心里上已渐渐成熟,他们的语言能力较强,对生活细节感受较深刻,对绘画则更显谨慎,常常感想而不敢画,而这一课恰好接近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情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与夸张的用线。

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以及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和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掌握基本任务头像造型手法与用线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

3、 教学重点:学会描绘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

4、 教学难点:运用已学知识结合表情特真,大胆夸张,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肖像画。

二、说教法

依据本科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了更

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法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创设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课开始我便把学生带进水上公园,这能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动脑并主动地学。

三、 说教学过程

1、亲近学生,激趣导入

我出示不同表情的照片,以头像为主,提问学生,“猜猜?”这样学生便能快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理解不同表情来自于不同情境,不同心情。

2、欣赏名作,技法指导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利用课件展示引导欣赏《蒙娜丽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头像表情,并请学生猜猜人物可能身处的背景,在学生回答完成后,出现完整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人物表情与作品的关系。然后我将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除了范例中的几种人物表情外,还有哪些人物表情,请学生作出不同的表情,并描述每种表情的五官变化。然后我再和学生一起看书中知识窗的内容进行小结,组织学生读一读,如:“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学生边读,教师边出示相关表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

3、 步骤示范,技法点击

这一环节中,我首先通过课件展示,欣赏人物的脸型、发式、眼、眉、鼻、嘴、耳的各种不同表现方法,这一环节能为能力弱及无从下

手的学生提供帮助。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学习书中的“技法点击”,掌握作画步骤,我将以一位学生为例,边引导学生观察人物,边按作画步骤示范,尤其在画五官时,提醒学生运用知识窗内的古代画诀,同时鼓励创新,适当夸张,以及用线的粗细、疏密、深浅和虚实。

4、 鼓励创作,品评欣赏

这一环节我首先会对学生提出作画要求:运用线描的手法表现同学的人物头像,注意构图与表情的刻画,可适当夸张。在学生作画的时候,我安排学生分组作画,细心观察学生的写生表现程度,适时指导,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帮助与鼓励,让他们建立起美术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对作品的评价这一环节我尤为重视,我设置了两个环节:

1、学生自评,给自己作业写上评语或评分。

2、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欣赏、比较、了解五官的微妙变化能产生不同的表情。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最后,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共同体验表情的乐趣,共同学习画表情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让他们在玩中学。

小学美术《喜怒哀乐》说课稿 篇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六课《喜怒哀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说课要求,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喜怒哀乐》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教材的要求是了解人物表情的不同表达方式。通过写生,掌握基本的人物头像造型。理解不同表情下的不同成长经历和现实经历,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本课是一节集欣赏性、表演性、创造性、乐趣性于一体的美术课。根据教材要求,本课用一个课时教学。

二、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改的精神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人物表情的不同表达方式。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写生,掌握基本的人物头像造型。

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不同表情下的不同成长经历和现实经历,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阶段,认知能力相对较强,在学习上两节绘画课时,对写生有了一定的经验,为本节课的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的教学

重点是:了解人物表情的不同表达方式。

难点是:通过写生,掌握基本的人物头像造型。

五、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依据新课程标准 “以学生为主体”和“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的理念,我将运用直观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采用欣赏法、表演法、对比法、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肢体”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六、说教具学具准备:

为了使学生静物写生有更深的理解和表现,我准备了以下

教具:多媒体资料、范画、学生作品等。

学具:绘画工具等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从六个环节设计实施本课教学。

(一)欣赏名作、导入新课

1、首先多媒体展示名家作品: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列宾的《伏尔加河的纤夫》,《拉奥孔》,布留洛夫的《少女与葡萄》,林风眠的《仕女》等带领同学们走近艺术大师的作品进行观摩、欣赏、感受。

然后让大家谈谈欣赏之后的感受。同学们会说:很逼真、形象,色彩和谐等。 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有怀疑、微笑、痛苦、哀伤、惊喜等。

及时肯定学生的.感受,并着重分析:《蒙娜丽莎》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达芬奇大师对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感情表露的关键部位把握精确而含蓄,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千古奇韵。

《伏尔加河的纤夫》是俄国画家列宾的油画作品,表现苦役的劳作场景,画面中阳光酷烈、沙滩荒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巨大的货船,步履沉重的向前行进,每个形象都来自于写生,他们的性格、年龄、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画面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天空,使气氛显得惨淡,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

分析之后和学生一起总结:人物画中,人物的表情非常重要,体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经历。告诉学生在画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人物表情。

(通过欣赏名画,带领学生一起感受多种人物表情,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新课。)

(二)参与活动,探究学习

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知识窗的人物表情,请四位同学上台表演笑、哭、怒、愁的表情,让同学们观察他们的五官变化:人笑时,眉开眼笑嘴上翘;人哭时,眉掉眼垂泪下落;人怒时,立眉瞪眼牙紧咬;人愁时,皱眉缩眼嘴角掉。

人物的表情是非常丰富的,请同学们说一说还有什么样的表情,能不能给大家表演出来,我会用相机帮大家拍摄下来记录瞬间。同学们会说奸诈、害羞、咬牙切齿、无奈、兴奋、疲倦、发狂、冷淡、失望等等,接下来同学会争相表演,我用相机一一拍摄下来,并运用多媒体展示出他们天真、可爱、滑稽的表情,这时课堂气氛将达到顶点。

(本环节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让他们体验人物表情的丰富变化,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技法点击,教师示范

多媒体播放人物写生视频,教师讲解

基本步骤:

1·观察人物表情特征

2·画出轮廓

3·画出头发

4·画出五官

5·整体调整,完成作品

(本环节让学生通过观看人物写生视频,加深对人物写生的了解。教师总结人物写生基本步骤,为学生创作奠定基础。)

(四)学生创作,老师辅导

在学生创作环节中,我将拍摄下来的学生表情照片展示到大屏幕上,作为同学们的绘画对象。并及时提示学生注意人物不同表情时五官的变化及比例关系,并且要抓住人物的主要表情特征,处理好线条的疏密关系、粗细运用、虚实规律,注意整体把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我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并及时的给予帮助和指导。)

(五)欣赏评述,教师小结

在评价环节中,我让同学们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同学们集体选出最喜欢的几幅作品,并说出为什么喜欢。最后,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写生经验,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主动参与者,也能让学生对这堂美术课留下深刻印象,更加喜欢美术课。

将同学们和他们的作品一起拍摄并保存下来,记录他们成长的经历,学生会对这堂美术课留下深刻印象,更加喜欢美术课。

最后教师做小结性讲评,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并肯定他们的作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开展学生互评和自评,促进他们的交流学习)

(六)课后拓展:

放学回家后,对着父亲母亲或爷爷奶奶进行人物头像写生,要注重分析不同年龄以及男女性别之间的表情差异。

小学美术《喜怒哀乐》说课稿 篇3

小学美术《喜怒哀乐》说课稿(通用11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喜怒哀乐》说课稿(通用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喜怒哀乐》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知识就是力量,而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载体。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6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了解喜、怒、哀、乐四类表情的特点,掌握不同表情的五官特点,学会用线描的方式创作一幅表情丰富的人物头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造型的乐趣,养成细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二、说学情

只有了解学生,切实的为学生着想,才能真正的上好一堂课。五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他们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但对细致观察和刻画人物神态的方法还不够了解。因此我会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同学表情、神态的变化,鼓励同学们大胆地运用线描的方式进行创作。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以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物常见的喜、怒、哀、乐四类表情,观察不同表情的五官变化,掌握不同表情的表现方法,尝试用线描的方式勾画人物表情特征。

过程与方法:观察美术作品中人物的表情变化,体会不同表情变化所带来的情绪,分析不同表情五官变化的特点,用线描的方式创作一幅有表情的人物头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对于表情特征的感知能力,养成细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线描的方式创作有表情的人像画。

难点:在创作中能够准确地抓住人物的表情特点。

五、说教学方法

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所以本课我将采用游戏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和示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准备了水彩笔、画纸、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工具。

七、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堂好课的具体展现,每个环节必须严谨、认真的对待。我将重点讲解这一部分:

活动一:趣味情境导入

生动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会设置“情绪过山车——我来说你来做”的游戏,请学生代表根据我所描述的情境做出相应的表情,如:收到礼物、吵架、丢失心爱玩具等。其他学生仔细观看并思考问题:你看到了哪几种情绪变化?学生表达观点:有开心、愤怒、悲伤等情绪。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往往会通过面部表情呈现出来,从而引出本节课的题目《喜怒哀乐》。

活动二:作品图像识读

图像是视觉的基础,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源泉。为了让学生掌握人物表情的要素,我会展示列宾的代表作品《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写信》,带领学生观察作品中人物的表情并猜测人物的心情。学生可以准确的答出:有挤眉弄眼的愤怒表情,也有开怀大笑的表情来表现愉悦心情。接着我会请同学说一说:人物的表情是通过哪些五官变化表现出来的?学生畅所欲言,进而总结出:表情主要是通过是眉、眼、嘴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来的。

学生要准确的表现人物情绪,还需要抓住五官的变化特点,因此我会设置“表情拼拼拼”的活动,请学生以美术小组为单位,把不同表情的五官组合成带有“喜怒哀乐”四种情绪的人物头像,并在完成后讨论问题:不同的.表情分别展现出什么样的五官特点?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人物表情可以用口诀来表现:“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泪下落;画人怒,立眉瞪眼牙紧咬;画人愁,皱眉缩眼嘴角掉。”

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表情变化的特征,对于如何表现人物表情却比较模糊,我会通过展示学生作品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其变化特点,总结出:在进行线描人物头像创作时,要结合线条的长短、曲直、疏密的不同变化来表现人物表情。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活动三:技法表现探究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创作难点,我会给学生示范带有表情的人物头像线描写生步骤:

第一步:观察写生对象面部表情,勾画脸型轮廓;

第二步:添加五官特征,进行细致刻画;

第三步:调整人物发型和服饰;

第四步:整理细节,完成作品。

活动四:美术创意实践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教学亦是如此,所以我会请学生认真观察身边小伙伴的表情,完成一幅有表情的人物头像线描稿。在学生创作期间,我会进行巡视,并从人物表情刻画以及线条的运用等方面加以指导。

活动五:多元展示评价

创作结束后,我会设置“表情大师”的情境,请学生将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并从表情、情绪刻画、线条运用等多方面评价作业。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树立创作的自信心。

活动六:小结升华作业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在课程最后,我会带领学生结合板书回顾重难点,并从观察生活,关注同学的角度进行情感升华,最后,请学生课后装裱自己的人像作品,互赠留念。

以此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并感受到美术和生活相联系的乐趣。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辅助学生创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我的板书结构清晰、布局合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以下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