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欢迎阅读小班音乐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稳定的节拍律动,探索身体动作的声音,即兴地音乐活动。

2、对音乐活动的扮演角色感兴趣。

3、跟随音乐表演、表现音乐表达的形象,培养幼儿初步的创编能力及幼儿自控能力。

4、教育幼儿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具小鸡2只;音乐磁带;小鸡头饰若干,狼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学着小鸡的样子进入教室,看谁最可爱。”幼儿跟音乐节拍学小鸡进入活动室。师:“每人找一把小椅子,坐好啦!”

2、幼儿坐好后,师:“小朋友们仔细听,这是谁在叫?”放小鸡叫声。幼儿答:“小鸡。”教师出示小鸡(玩具):“那这两只小鸡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仔细看。”

教师边朗诵歌谣边表演。

3、师:“小朋友们说说这两只小鸡在干什么呀?”幼儿举手或齐答。师:“哦,它们在抢一条虫子吃,在吵架。那它们这样做好不好?应该怎样做呢?(个别回答)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好朋友应该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4、师:“好,小朋友们小手准备,我们一齐拍手来说说这两只小鸡在干什么。”教师带幼儿手击稳定节拍,按节奏朗诵歌谣。

5、师:“好,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谁来说说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什么部位为小歌谣伴奏。”举手提示幼儿。“谁想到了举手告诉老师”(拍肩,拍腿,拍头,跺脚等)。幼儿想出一种就请他做一做,老师和幼儿一齐边打节拍边朗诵一段歌谣。

6、师:“小朋友们真棒!想出这么多伴奏方法。刚才呀,我听见一个小朋友说,想和老师一齐来表演小歌谣。好,请你来吧!”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我们现在就是两只小鸡了,小朋友们看我们表演得好不好”。示范表演,身体按节拍动作,表演小鸡争执,朗诵歌谣。

7、师:“我们表演得好不好?现在,就请你来找个好朋友,变成两只小鸡,再想一想,我们刚才为小歌谣想出的好多伴奏方法,我们一齐来表演。”幼儿找一个伙伴,面对满按节拍边朗诵边动作。

8、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好!小鸡可喜欢你们啦!它给我们带来一段特别好听的音乐。”放曲一《小鸡》。

音乐停,师:“谁能说说,刚才小鸡在干什么呀?”幼儿回答(捉虫,游戏)。师:“小鸡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找虫子吃、喝水、做游戏,它们晚得正高兴的`时候,谁来了。。。?小朋友们听!”放曲二。

师:“是大灰狼来了!这时候,小鸡们,如果你们变成花的样子,大灰狼就找不到你们了。你们变一变好吗?(幼儿做出各种姿态的花。有做的较好的就请到前面让其他幼儿学一学)。师:”小花们真漂亮,变成小花后就不能再动了,不然大灰狼就会发现你了。”

9、师:“好,小花真漂亮!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教师戴上小鸡头饰,“睁开!看看老师变成谁了?”幼儿齐答“小鸡”。师:“你们想不想变成小鸡呀?(幼儿答“想”),现在请你从小椅子下面拿出小鸡头饰戴在头上,我们都变成小鸡了。咱们一块儿去草地上做游戏吧!”

放曲一,教师带幼儿学小鸡“捉虫”、“喝水”。

10、音乐一停,师:“不好!大灰狼来了!小鸡们快变成小花的样子!”放曲二,幼儿做出各种花的动作,大灰狼来了转了一圈后走开了。

师:“大灰狼没发现我们,已经走了。小鸡们,那边有一片更大的草地,我们到那边找虫子吃吧!”

放音乐《小鸡》,幼儿随音乐游戏。

再次放音乐二,重复刚才大灰狼来了的游戏。

11、幼儿扮小鸡到大草地上做游戏。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游戏玩法,能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2、通过变"门"的造型,培养幼儿创造能力,想象能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门、各种玩具、袋子、音乐《芝麻开门》

活动过程:

1、出示魔法棒,引导幼儿和魔法棒玩游戏。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变出美美的造型。

2、 变出大口袋,引出游戏《芝麻开门》。

3、 歌表演《芝麻开门》,指导幼儿音乐结束要摆出一种门的造型。

4、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与幼儿互动游戏《芝麻开门》,重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变出各种门的造型。

玩法与规则:穿越森林,碰到门时,要求幼儿要认真歌表演《芝麻开门》,音乐结束要摆出一种美美的门的造型,巫婆才会把门打开。每个门里面藏着玩具,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5、邀请听课的老师一起玩《芝麻开门》游戏,最后一次游戏,门里面藏着一大篮的玩具。

6、活动延伸:享受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幼儿自主玩玩具。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模板十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乐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一、设计思路:

在认识了Mi 、Sol、 La三个音宝宝之后,小朋友对听音及学习这方面的音乐知识越来越感兴趣,从听辩三个音的不同音高到听辩五个音宝宝的不同音高,这期间小朋友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白花,因为他们从这些音乐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同时也找到了许多价值。在认识Re宝宝之前,小朋友刚刚接触认识Do宝宝,所以过程中的有些形式与认识Do的时候有点相似,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让幼儿认识不同音的不同音高,所以在认识Re的过程中,我还设计了类似“五线谱”的示意图,把它比作是音宝宝所居住的楼房,从而让他们感知每个音的不同音高位置,让他们在今后的歌曲中更好的、更准确的唱准音高。

二、音乐活动

(一)目标:

1) 在听听、唱唱、敲敲的过程中,认识音宝宝Re,让幼儿知道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2) 复习练声歌曲“小鸡在哪里”,引导幼儿用比较正确的方法发声。

(二)重点与难点:

认识Re宝宝,知道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三)活动准备: 八块音块;黑板图示;水彩笔;

(四)流程:

练声“小鸡在哪里”----->认识Re音宝宝---->游戏“开汽车”。

(五)过程:

(一) 练声“小鸡在哪里” 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从C调----->F调练声。

(故事情节:有一群小鸡不见了,鸡妈妈非常着急,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找。一楼是鸡妈妈的家,幼儿来到鸡妈妈的'家唱这首歌曲“小鸡在哪里”如果没有听到小鸡回答的声音就代表没有找到小鸡,。以此类推,二楼是鸭妈妈的家,三楼是羊伯伯的家,四楼是牛伯伯的家,五楼是大灰狼的家。到大灰狼的家中找到了小鸡,就说明小鸡被大灰狼抓住了,幼儿就要帮助小鸡逃跑。这时可以请出音宝宝来帮忙,即:幼儿唱歌谱从F调----->C调下行练声。)

(二) 认识Re音

1.听Re的音高 教师出示Re的音块,敲奏它,一边敲一边唱Re的音高介绍自己:“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Re、Re、Re”

2.辨别音高

1) 教师边敲边唱“小朋友们好”,幼儿随着Re的音高唱“Re Re Re你好”。(练习3次后,与个别幼儿打招呼)

2) 出示音块Do Mi Sol La与Re比较音高 今天这几个音宝宝说要来比比谁的声音高,你们来当裁判,好吗?

A). Re和La比,幼儿听着音块发出的声音进行比较。老师问:他们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幼儿唱唱比较一下)

B). Re和Sol比(方法同上)

C).Re和Mi比(方法同上)

D). Re和Do比 老师:这两个音宝宝听上去好象有点一样,仔细听听他们俩谁的声音低谁的声音高? (引导幼儿讲出"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E).老师敲由这四个音组成的乐句,幼儿跟唱(老师指导幼儿唱准音)

3.幼儿进一步感知音高

1)老师出示黑板上的音阶图示,问:Mi住在第几格?Sol住在第几格?La住在第几格?Do住在第几格呢? 他们谁住的最高,谁住的最低?

2)Re宝宝应该住在什么地方呢?(引导幼儿讲出“Re 住在Mi的下面Do的上面)

3)幼儿随着老师在黑板上点的音高,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4)老师小结幼儿学习的情况,鼓励幼儿多多在音块或八音琴上练习Re宝宝.

(三) 游戏《开汽车》

玩法:请2到3名幼儿扮演司机,用不同节奏作为不同的开车方法。音乐响起时,司机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去载客,所载的客人上车后要跟在司机后面与司机做一样的动作(打出一样的节奏),到最后看谁的汽车载的乘客多就算是赢了。

规则:1)乘客上车后不能和别的车子上的乘客搞错,一定要和自己的司机所做的动作相同。 2)司机一定要等一段音乐结束时才能站在乘客面前请他们的上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