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班美术教案《我的家人》(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美术教案《我的家人》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
2、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点:
学生在体会到父母的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并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难点;
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1、调查表。
2、向日葵评比表。
教学设计:
表格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家长活动
教师活动
1 了解父母
2 家人因我而欢乐
课后延伸
1 说一说自己父母的生日、最爱吃的食物和快乐与烦恼的事。
2 说一说三八妇女节时,自己是怎样向妈妈表达节日的祝贺的。
3 观摩琪琪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结合自身实际,表演体验老师所给的情景。
交流所获得的体验感受。
4 把自己会做的能使家人快乐的事,写在向日葵的花瓣上,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1 说一说自己的孩子的生日、最爱吃的食物和最喜欢的玩具。
2 说一说自己在三八妇女节,接到孩子的礼物后的心情。
1 组织学生和家长做好“了解父母”的游戏。
2 结合发言情况给予提示、指导。
3 提供琪琪小朋友的录像资料。
提供四个情景。
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补充总结。
4 组织学生填写向日葵,启发学生要在今后的.日子里,学着做更多的事。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师:今天有一位新朋友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欢迎他吗?
2、出示课件: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开心果’,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开心果’吗?因为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特别疼我爱我,我非常开心,整天乐哈哈的,我觉得快乐真好。所以,我也总是让我的家人、朋友都快乐,把欢乐也带给他们,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你们快乐吗?开心吗?
3、师:我们的这位新朋友是“开心果”,你们愿意和他做朋友,回答他的问题吗?
4、师:我们的家人这么爱我们,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人吗?
二、了解家人
1、师:今天,我们请到了几位同学的家长,我们和家长一起做个游戏,你们愿意吗?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回答几个问题:
(1)请说出孩子的生日
(2)请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
(3)请说出孩子最喜欢吃的水果
(4)请说出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
(5)请说出孩子最喜欢的玩具
(6)请说出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最快乐
2、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因为有了听话、可爱的你们才感到非常快乐、开心。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乐”。
三、家人因我而快乐
1、师: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们一起为妈妈做了小礼物,你们送给妈妈了吗?
(学生回答)
2、师:你想知道***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吗?(请家长讲)
3、师: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同学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礼物虽然不贵重,但妈妈却十分高兴、激动。那我们在平时还能为家人做些什么事使他们开心,为家人添欢乐呢?
小班美术教案《我的家人》 篇2
设计意图:
家庭成员是幼儿最亲近的人,让幼儿初步地了解家庭成员特别是爸爸妈妈的工作,感受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是激发幼儿关心父母家人情感的基础。本次活动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实现,重在激发情感,通过活动,引导孩子关心家人、爱父母。由于幼儿认识水平的限制,所以,在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时,仅限于知道爸爸妈妈在哪里工作、干些什么(工作的主要内容)。因幼儿间个体差异的存在,教师在准备制作材料时,还要因人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及别的幼儿的父母的工作。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3、愿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热爱。
活动准备:
1、幼儿与全家人的合影或生活录像。
2、父母与幼儿曾交谈过其工作情况。
3、录音机、摄像机。
4、彩色皱纹纸若干、橡皮泥及辅助材料。每人一本小册子。
过程建议:
1、谈话:我的家人。
(1)幼儿拿出与爸爸妈妈及家人的合影照片或集体观看生活录像。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注意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如“这是我爸爸”等。
(2)幼儿大胆表述,教师记录在小册子上。讲讲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在什么地方工作?如:我爸爸是工程师,在工厂里设计机器。
2、幼儿思考、讨论:
(1)家中成员为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2)爸爸妈妈天天要上班,可辛苦了。如果小朋友们天天跟着爸爸妈妈,那他们会怎么样呢?小朋友不能跟着爸爸妈妈,那到哪里去呢?你喜欢到幼儿园来吗?为什么?
3、为家庭成员送一件礼物。
(1)说说自己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本领(说、唱),教师录音记录。
(2)拿出摄像机:你们在幼儿园学到那么多本领,想告诉爸爸妈妈吗?将幼儿的讲述记录下来。
(3)激起幼儿为爸爸、妈妈制作礼物的愿望。教师引导: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一定又累又饿,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制作面条、点心等)
让幼儿自主选择完成。教师可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进行帮助指导。
延伸提示:
把幼儿与父母的合影,布置于活动室的墙面,幼儿随时可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父母。家人为小册子添加相关的内容(趣事、爱好)。
小班美术教案《我的家人》 篇3
一. 活动目标:
1、 分享最喜欢和家人在一起做的事。
2、 愿意并能够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
二、活动准备:
1、 黑板、粉笔、白纸。
2、 亲子活动单[附]
三、幼儿情况分析:
幼儿对自己家庭并不陌生,都能说出家里有几口人,自己喜欢和谁在一起。通过此课学习,让幼儿进一步掌握用准确语言表达自己想法。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与幼儿讨论:最喜欢和家人一起做什么,为什么?并以“我最喜欢和……一起……因为……”的方式用语言加以表达。例如:
·我最喜欢和爸爸一起洗澡,因为爸爸会用水喷水,很好玩。
·我最喜欢和妈妈一起准备晚餐,因为我可以当妈妈的小帮手。
·我最喜欢和爷爷一起到阳台浇花,因为爷爷在阳台上种了很多好看的花。
二、基本部分:
1、 请幼儿轮流讲述自己最喜欢和家人一起做什么的原因,由教师逐一记录在白纸上。
2、 与幼儿一起朗读记录下来的幼儿的话,让幼儿感受每个家庭的`不同及在家中有这么多让人喜欢的事。并通过朗读在黑板上认识一些叠词,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3、 将记录幼儿讲述内容的白纸加以装饰放在教室门口显眼处举办展示活动,让家长了解并分享自己宝宝的喜好。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带亲子活动单回家,定下交回的日期。促进家长与幼儿的进一步交流。
四、延伸活动:
在教室主题墙上,将幼儿带回的亲子活动单张贴,取名“我最喜欢和家人一起……”,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小朋友的喜好,同时也让家长更多的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宝宝。
小班美术教案《我的家人》 篇4
活动目标:
1.能说出自己可以为家人做的事情。
2.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
活动准备:
1.电子白板
2.情景布置:娃娃家
3.角色牌:妈妈、爸爸、爷爷、奶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场景:娃娃家。妈妈为宝宝准备美味的早餐。(教师扮演妈妈,请一个幼儿扮演宝宝)
2、引导语:妈妈在为宝宝做什么事?
(指导要点:请幼儿观察妈妈是怎么照顾宝宝的)
二、分享活动:家认为我做的事
1、教师出示电子白板上的图片提问。
指导语:在家里,妈妈为宝宝做什么事?
2、讨论:你的.爸爸妈妈为你做过什么事?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会议家人为自己做的事,能说出1-2件)
3、感受家人对宝宝的爱
指导语: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我们要怎么感谢他们呢?
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什么事来表达我们的感谢?
三、谈话活动:可以为家人做的事
1、请幼儿仔细观察教师出示电子版上的图片。
2、引导幼儿说出奇瓦迪为家人做了那些事?
3、发散思维:除了奇瓦迪为家人做的这些事,我们还可以为家人做什么?
1)语言表达:幼儿见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接时要说:“谢谢xx来接我”
2)行为表达:帮妈妈拿碗筷、打扫、擦桌子;帮爸爸拿东西等等。
4、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要感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