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巴菲特传》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巴菲特传》读后感 篇1
我必须承认,我比较反叛,别人夸赞的,我一定质疑,并刻意地排斥,不愿去接触,一直到慢慢地了解为止,滚雪球。这其中,有传言不实的原因,也有自己性格的因素。
对于巴菲特,对于他“股神”的称号,我是不以为然的。很多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思考,这件事,让我对一切的追捧和崇拜嗤之以鼻。随着对金融的兴趣增加,我开始阅读很多书籍,慢慢地发现巴菲特此人,并不像传言之中的那么浅薄,于是我开始看他的这本传记。
看到页码数和开头的啰嗦的西方文体,第一次尝试,没超过50页就放下了,我讨厌西方人写的东西,跟梦话一样毫无边际。第二次是这一次,读完了,受教不少,但对西方文体仍然痛恨,让我受教的是巴菲特其人的经历。
巴菲特出生于30年代,经历了两次大的经济萧条,一是70年代,二是正在继续的08年开始的风暴。他的性格方面我不感兴趣也不想评价,我欣赏的.是他对于投资理念的把持,只做自己看懂了的投资,宁可错过无数爆发的机会,也要严格控制风险,即使经历低谷,无论别人如何张狂,仍坚持自己的路。他拨开迷雾,牢牢地抓住了经济的本质,而不像大众那样,被浮华的表象忽悠瘸了。
书太长,非常希望能有本精简版,这样我会多读几遍。也建议朋友们读上一遍,他人生的经历,确实可以作为你我的参考。
《巴菲特传》读后感 篇2
主人公巴菲特是美国最成功的集团企业塑造者,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资产总值超过六百二十亿美金。是一个比韦尔奇更懂得管理的人,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人之一。以世界顶尖投资人和令人难以企及的能力创造财富而赢得世人的称赞和追捧。巴菲特也是一个平凡人,因为他跟普通人一样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中。可是他却拥有一个普通人难以树立也难以拥有的伟大目标和决心。他从小就树立目标跟理想,长大后追逐自己的理想,中年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老年的他便成为世界的焦点。
巴菲特是成功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天生便对数字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使人们随便说出某个城市的名字,他也能准确的报出人口数,死亡率,赛马胜算等等。即便是老年的他也能说出某个城市或者公司五年甚至二十年的盈利状况。由于对数字有天赋这一点,对于投资上是非常有利的。
有理想有目标的我们是快乐的`,可是我们又要考虑如何实现我们的理想与目标。这时我们要注意即使有了理想有了目标却不代表我们就一定能成功的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标。
失败乃是成功之母,那我们还考虑那么多有什么用呢?放胆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吧!
曾听张爱玲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名要早。”,我脑袋突然闪过“成功不是等到的,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的”这一念头。
是的,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从不认为我一定能成功,但我始终追求一个比昨天更棒更成功的自己。我也不认为自己有过人的才能,但我不相信只要是我努力换来的成果会不如别人。
我有我的理想我的目标,我会用努力证明我也可以成为像巴菲特一样棒的人。
《巴菲特传》读后感 篇3
怀着敬仰与好奇的心态,我购买并拜读了罗杰。洛温斯坦的经典著作《巴菲特传》,在老师众多的推荐中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对于心拙口夯的我来说,读其他经管类的`书籍让我略感佶屈聱牙,而《巴菲特传》以传记的形式,通过对沃伦。巴菲特生活、学习、工作的生动描写,得以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巴菲特本人,学习其投资技巧和一些金融知识。本书没有充斥着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以巴菲特的所作所为及对他一些观点的简单分析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觉得妙趣横生、简单易懂,有时更有醍醐灌顶之感。
因为时间原因,整本传记没有读完,但在前部分的阅读中给我印象较深的有很多。首先他立志很早,可能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祖父欧内斯特经营着一个杂货店,父亲霍华德在证券经济公司工作,在这样一个氛围当中小巴菲特也难免从小打上未来股票经纪人的标签,他更是在12岁时发誓要在30岁前成为百万富翁,“如果成不了百万富翁,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楼上跳下去”,看似童言无忌,却不无根据,巴菲特从小天赋异禀,对数学充满兴趣,对数字非常敏感再加上其强烈的赚钱欲望,也造就了他内心的成熟;其次他乐于实践,6岁时挨家挨户兜售可口可乐、加价卖出捡来的高尔夫球、13岁时送《华盛顿时代先驱报》、和好友成立旧弹子球公司、大一时成为管理者监督50个报童等等,其19岁时就已经有了13年经商经验;最后,勤于思考也是他出人头地的一个重要品质,善于从小事中发现问题,和同伴一起分析思考。在哥伦比亚大学时,他也是上课最活跃的,与恩师格雷厄姆交流最多。他坚持在自己看得懂的领域、用自己擅长的理论和方法、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巴菲特传》读后感 篇4
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热衷于寻找那些便宜得几乎没有风险的公司来投资.巴菲特将这种行为升级为一种思想:别指望做大生意。如果价格低廉,即使中等生意也能获利颇丰。
那如何去寻找价格低廉的股票呢?
按巴菲特的做法,当他投资某家公司时,总是阅读所能找到的全部年度报告,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及策略.注重公司的成长性.
而公司的成长性最能体现于每股真实价格与现时市价的比率,只要这个比率能够大于一,这个公司就值得投资.
但前提是每股真实价格从何而来,那就必须利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理论上并不缜密的计算,通过资产负债表或年度报表之类的公开信息,可以得出大致正确但不准确的公司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通过估算的无形资产),再除以该公司发行的.总股票数量,就是公司的真实股票价格.
投资的秘诀就在于当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时投资,并且相信市场趋势会回升.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投资该公司之前,你可以想想这个公司值多少钱,,如果你意图收购这家公司,你对这家公司进行评估后,你可以出什么价格.这个价格就是格雷厄姆所启发的:这个企业售价多高?它用来衡量股票价值.它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但是(关键在于)一个人并不需要精确——他所需要的是有能力甄别出那些偶尔出现的其作价远低于其价值的公司和那些作价已经很高(远高于公司价值)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