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欢迎阅读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8的组成,理解8的第一、二组加减含义,会根据算式算出得数。

2、对加减运算感兴趣,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快乐。

3、书写和表达、动手操作相结合,积极参加数学加减活动。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气球上打印7的组成;背景小鸡的家、8的一二组加减(活动的、书写的、游戏的)、记号笔、抹布、花娃娃、夹子、数字1-8

经验准备:学过8的组成,对7以内加减有一定理解。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组成(情境——庆祝小鸡搬家)

游戏:放气球(歌曲问答:气球上面有题目,我们大家来放气球,8可以分成1和几,1和几组成8……)

(二)集体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情境新房子里的小鸡的颜色不一样、小鸡去玩)

1、根据颜色不同,幼儿理解1只红小鸡和7只黄小鸡合起来是8只,引导列式计算1+7=8

2、把小鸡位置进行交换,幼儿感知小鸡总数不变的道理(巩固理解加法交换律),引导列式7+1=8

3、分别以1只小鸡去玩和7只小鸡去玩,引导孩子列式8-1=7和8-7=1,理解减法含义。

4、共同整理朗诵。

(三)探索学习8的第二组加减(情境:看花,为小鸡家门前的花娃娃打扮:用夹子扎辫子)

1、为花娃娃打扮;根据上面的算式,请你用夹子帮忙算出得数,既扎好了辫子又算出了得数。请大家试一试。

2、把花娃娃送到相应的花园里。(如2+6=送到8号花园)

3、孩子的经验作一整理。引发:你为花娃娃扎了几个辫子?为什么?

得出:2+6=8、6+2=8、8—2=6、8—6=2

4、小结:8的第二组加减。

(四)总结活动

看看花娃娃有没有哭。(评价对错)

延伸活动:区域活动中进行练习加减,学做小博士。

活动反思:

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重视区域活动。活动结束后,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做好记录。整个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发现西方经典流行音乐的特点,感受它节奏感强劲独特魅力;

2、调动生活经验合作创编乘坐巴士的动作,尝试在动作中大胆表现特定的动作元素;

3、在张扬个性的游戏中享受情景化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三角铁、沙锤、手摇铃、单响筒

活动过程:

一、韵律热身

1、跟随老师的手鼓节拍,依次进入会场落座,并随着节拍拍手、拍拍腿、点点头、挥挥手

2、在老师指导下,跟随老师做游戏--木头人

3、老师指导幼儿坐下来,并引入该课的主题--乘巴士,在游戏中放音乐,让整个气氛快乐起来

二、收听音乐,让幼儿有乘坐巴士的体验

1、老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做开车动作

师:我们大家每个人乘一辆汽车很不环保是吧?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能把我们所有人都能坐在一起出去春游呢?

幼:公交车

师:那今天老师就要当公交车司机了,待会被老师摸到头的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去开一辆大巴士一起去春游!

幼:好

2、播放音乐,老师做司机带领幼儿乘巴士..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司机师傅是什么时候邀请你们坐上车的呢?

幼:音乐停的时候

3、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师:司机师傅开车开的好累,我们大家一起来放松一下好不好?伸个懒腰,甩甩手,敲敲腿,甩甩脚,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放松一下好不好?

师:有个人帮你放松一下就更好了是吧!老师和小朋友做示范动作。

播放音乐

接下来两个小朋友相互配合,一前一后,做开车动作!

师:有谁做过公交车?有谁说一下都有谁跟你一起做过公交车?

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等等

播放音乐:老师做都有谁来乘巴士的动作

师:都有谁上车了呢?

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朋友自己

播放音乐做动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好听的乐器,大家仔细听,这些乐器代表的'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朋友,大家仔细听哦!

演示乐器让小朋友猜猜乐器分别代表的是谁?

小朋友分组演示乐器:分别代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朋友

小朋友们的乐器跟鼓声一起演奏,跟随音乐一起演奏不同的角色

三、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优]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目标:

1、能发现事物的差别,尝试按某一特征进行肯定和否定的归类

2、能按提问的方法进行比较和判断。

3、能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准备:

自制ppt,礼物盒图片十张,礼盒一个。

过程:

一、倾听故事,感知小矮人的不同特征

1,小矮人有几个

2,他们有什么不同

二、猜测城堡的主人,感知分类方法

1,幼儿继续倾听故事;

小矮人们看到食物被小熊一家吃了,非常生气,最后决定玩个游戏,让小熊一家用提问的方法来猜出城堡的主人。小熊一家一共只能问三个问题,小矮人回答“是”或“不是”,若小熊一家猜对了就原谅他们。

2,幼儿听教师讲解如何提出第一第二个问题。

3,幼儿尝试提出第三个问题。

4,幼儿结合图示回顾以上三个问题,梳理分类方法,逐一排除不符合条件的,最后找到答案。

三、进行猜测游戏,运用分类方法

1,游戏一——猜猜礼物盒

幼儿观察礼物盒的特征,运用前面的分类经验,先后用两两寻找、集体寻找和分组寻找的方式进行游戏。

2、游戏二——礼物送给谁

由教师或个别孩子来选择“接受礼物的朋友”大家以提问方式进行分类,最后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按物体某一特征进行肯定与否定的分类,对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等十分有益。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具有按物体某一特征进行肯定与否定一级分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肯定与否定的多层分类,进而学习按某一特征来提问,用排除法逐步找到目标,从而发展幼儿提问和分类的能力。

对大班幼儿而言,这个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它包含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幼儿需找出物体的相同或不同特征,并把他们转化为问题。这不仅需要幼儿有按某一特征进行肯定与否定一级分类的经验,而且需要幼儿能分辨事物的细微特征。二是幼儿要根据别人的回答进行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与分类,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思维能力,还需要倾听与记忆等学习能力。

活动目标:

1.能发现事物的差别,按某一特征进行肯定与否定的分类。

2.尝试根据发现的特征来提问,用排除法逐步找到目标,发展提问和分类的能力。

3.积极参与猜找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按物体某一特征进行肯定与否定一级分类的经验。

2.材料准备:制作电子白板课件,礼物盒操作纸每桌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1.星期天的早上,熊爸爸、熊妈妈带着熊宝宝到森林里去游玩。走着走着,

看到前面有一座漂亮的城堡,它的主人是谁呢?(迎面走来一群小矮人)

2.这个城堡到底是谁的呢?是小矮人的吗?是哪个小矮人的呢?小熊一家都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

二、猜测学习提问,了解分类方法。

1.观察比较小矮人的特征。

(1)听说大家都想知道谁是城堡的主人,小矮人就说话了:"主人只有一个,就在我们中间。你们仔细看一下我们的样子,然后再来猜猜看。"

(2)小矮人怎么说的?小矮人有几个?他们有什么不同?

(3)教师小结:小矮人衣服颜色不同、帽子不同、靴子不同、有的手里有铁锹、有的头上戴花。

2.学习根据某一特征进行提问分类。

(1)现在小熊一家都了解了小矮人的特征,小矮人决定让小熊一家提三次问题,由小矮人回答"是"或"不是",然后由小熊一家来猜出城堡的主人。他们请7个小矮人排成一排,中间竖着画一条红线来分组,让"是…"的`小矮人站在打勾的这边,让"不是…"的小矮人站在打叉的一边。

(2)熊爸爸第一个上场,提了一个问题:"城堡的主人是戴帽子的吗?"小矮人回答:"是。"熊爸爸立刻把小矮人分成了两组。熊爸爸这样一问,城堡的主人就在打勾的这边,打叉的没戴帽子就可以排除了。

(3)熊妈妈第二个上场,她看了看留下的几个小矮人,提了一个问题:"城堡的主人是穿红色衣服、尖帽子的吗?"小矮人回答:"是的。"请小朋友帮熊妈妈分一分。这样城堡的主人就在这2个小矮人中间了。

(4)轮到小熊来了,只能提最后一次问题了,熊宝宝应该怎样问才能找到城堡的主人呢?请你们帮小熊想一想。

(5)听一听小熊到底是怎么问的?(穿靴子、拿着铁锹、头上戴花)

(6)小熊一家终于找到了城堡的主人,原来是穿着靴子、拿着铁锹、头上戴花的小矮人。

3.回顾问题,梳理分类方法。

(1)小熊一家用什么好办法找到了城堡的主人?他们分别提了什么问题?

(2)第一个问题把什么样的小矮人留下了,什么人排除了?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呢?

(3)小结:熊爸爸发现小矮人的帽子提了问题,熊妈妈发现小矮人衣服的颜色、帽子的不同提了问题,熊宝宝发现小矮人的靴子等不同特征提了问题。他们一共提了三次问题,就把城堡的主人找到了。

三、猜找游戏活动,巩固提问分类。

(一)操作练习--帮小熊找礼物盒。

看到小熊找到了城堡的主人,小矮人很高兴,要送一个礼物给小熊。礼物就在其中的一个盒子里,请小朋友帮忙找礼物。(出示礼物盒)

1.有几个礼物盒?它们有什么不同?

2.学习提出问题,寻找礼物盒。

(1)教师讲述要求:我们要学着小熊一家一样提三次问题,该怎样问?

(2)游戏开始,请幼儿提问,教师回答"是"或"不是",并在分类板上进行操作。最后幼儿将自己找到的礼物盒藏在手心里。

(3)出示答案:请小朋友出示自己找到的礼物盒,检查是否与老师的一样。如果有错,大家集体帮助分析原因及纠正。

(二)猜找礼物--帮小矮人找礼物盒。

1.小熊一家收到了小矮人的礼物真开心,他们决定也送一个礼物盒给小矮人。(出示礼物盒)礼物盒有几个?他们有什么不同?

2.请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上来选一张礼物盒图片记住并保密。

(1)小朋友用提问的方法帮忙寻找礼物盒,三只小熊要回答是或不是。老师同步演示礼物盒图片的分类过程。

(2)验证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四、赠送幼儿礼物,愉快结束活动。

1.小朋友帮小熊、小矮人找到了礼物盒,小熊非常感谢小朋友,小矮人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听听他在说什么?

2.他是谁呢?小矮人已经悄悄的告诉了老师。其他人都站起来,可以向老师提问,老师回答是或不是。最后谁留下了,谁就是小矮人要送礼物的人。

3.幼儿根据小朋友的性别、穿着、外貌特征等进行问答游戏。

4.小矮人还有好多礼物要送给我们呢,我们接着回教室去猜礼物盒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运用白板课件创设情境,由小熊一家到森林游玩,发现一座美丽的城堡导入,在观察、猜测、提问的过程中,寻找到城堡的主人,整个活动幼儿比较感兴趣,目标达成度较高。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发现事物的差别,并且按某一特征进行肯定与否定的分类。在操作活动中,幼儿能尝试根据发现的特征来提问,用排除法逐步找到目标,发展了提问和分类的能力。在互猜礼物盒的过程中,都是采用礼物盒,如果换其他的礼物猜情境会更加完整连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