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欢迎阅读科学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设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食品走进我们的生活,包装袋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包装袋,明白包装袋上标识的作用,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激发幼儿愿意制作、使用环保手提袋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包装袋,并进行分类。

2、认识食品包装袋的各种标识,并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3、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学习制作、使用环保手提袋。

重点:认识包装袋上的标识。

难点:教会幼儿选择安全的食品。

活动准备:课件、教学挂图、小食品等、挂历纸、固体胶、塑料绳、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塑料袋,引导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引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师:“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幼:各种各样的包装袋)

(2)师:“他们是装什么的?有什么图案?在哪里见过?”(让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请幼儿将包装袋进行分类,说一说是按什么特点分类的?如:按包装袋的质地、包装袋的作用、包装袋的款式等特点。

二、展开: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包装非常精美的小食品,在食品的包装袋上,还藏有很多的小秘密,你们每个人拿一样找一找,看谁发现的秘密最多。

1、幼儿观察食品包装袋。

2、提问:你从包装袋上发现了什么?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1)出示质量安全标志:请小朋友找一找你的包装上有没有这个标志。

提问:谁认识这个标志?谁知道质量安全标志是什么意思?

小结:包装袋上有这个标志的食品,说明它是经过国家严格安全检验的,合格的产品。在选择食品时我们一定要选择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这样的食品我们才可以安全食用。

(2)出示绿色食品标志:请小朋友找一找你的包装上有没有这个标志。

提问:谁知道这是什么标志?什么样的食品是绿色食品?幼儿讨论

小结:绿色食品的标志由特定的图形来表示。绿色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标志图形为正圆形。绿色食品不是指绿颜色的食品,绿色食品是安全、无污染的食品,对身体非常有益,人们可以放心食用。

(3)出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请小朋友找一找你的包装上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吗?

①提问:生产日期它告诉我们什么?并说出这个食品袋上的生产日期。

保质期是什么意思?并说出这个食品的保质期。

这个食品有没有过期,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要看这个食品有没有过期,我们首先要看年,如果是同一年的我们就要看月,如果年、月都一样我们就要看日期了。

②请小朋友检查一下你自己手中的食品有没有过期,并说出原因。

(4)出示可回收标志:哪些包装材料是可以回收的?可回收的材料经过加工处理还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5)出示环保标志:提醒人们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

小结:我们要想选择安全的食品,首先要看它有没有质量安全标志或绿色食品标志,如果没有绿色食品标志,有质量安全标志也是可以的。然后还要看生产日期、保质期,没过期的食品才可以安全食用。

3 、组织幼儿讨论:白色污染的危害。

(1)师:“小朋友,我们生活中的这些包装袋,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有些包装袋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白色污染,请你说一说,什么包装袋给我们带来了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白色的吗?他们是怎么破坏我们环境的?

(2)播放白色污染环境的图片,教师小结:塑料袋方便而我们却不提倡使用,因为塑料袋很难降解,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4)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

比如: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有绿色食品标志、可回收标志的,不使用塑料袋,要使用环保手提袋,同时争当一个环保小卫士,告诉家长也要这样做。

三、请幼儿用提供的材料制作环保手提袋。

(1)请幼儿用挂历纸根据幼儿用书上提示的步骤制作环保手提袋。在上面进行包装,按提示叠好,用固体胶粘住。

(2)请幼儿装饰环保手提袋,在手提袋上栓绳、装饰花纹等。

小结:

师:小朋友今天知道了如何选择安全健康的食品,以后你们去超市的时候,就可以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了。我们在选食品要选择有这些标识的食品,这样我们可以安心食用,确保我们的身体健康。不要乱到一些小摊上买一些三无食品,也不要吃过期的食品。同时我们不要乱扔这些吃完的包装袋,我们不仅要我们的身体健康,也要保护我们的地球的身体健康,不要造成白色污染,把你今天学到的本领告诉你身边的朋友,好吗?

活动反思: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让孩子们了解环保知识,从小培养环保意识尤为重要。本节课内容较多、较深,有些概念,幼儿可能一时还不能完全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经常讲解,以求达到教学目的。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科学探究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口语表达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3、了解皮球的外形特征及各种玩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同等数量的大皮球;方形、圆形大积木各一块。

2、瘪皮球两个,充气针、充气筒。

3、请家长协助搜集各种类型的球充实体育角,准备各种球类运动的图片、光碟资料。

4、用各色即时贴剪出眼睛、鼻子、嘴巴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大皮球,滚得快

1、幼儿自由玩球,主动探索球的各种玩法。

2、鼓励幼儿积极说出并示范自己的玩法。

3、幼儿通过玩球,感知球的.外形特征,并能说出自己是如何感知的。

4、通过同时滚动皮球与方形积木、皮球与三角形积木,让幼儿了解:圆的东西滚得快。

5、游戏:(1)我和皮球赛跑。(2)两人合作滚、接球。

二、大皮球,跳得高

1、请两名幼儿玩瘪皮球,其他幼儿观察讨论:瘪皮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跳不起来?怎样才能跳得高?

2、为瘪皮球充气,幼儿仔细观察如何用充气针、充气筒充气使皮球逐渐鼓胀的过程。

讨论:能不能填充别的东西?

3、拍球比赛:我的皮球跳得高。在拍球过程中探索:怎样让球跳得高?

4、收放好皮球。游戏:“皮球漏气了”。

三、 大皮球,伙伴多

1、讨论:你知道的球类有哪些?怎样玩?

2、观察各种实物球说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观看图片与光碟,了解各种球的玩法,培养集体荣誉感。

4、任选一球玩。

四 、皮球是我的好朋友

1、讨论:玩儿皮球的益处。

2、打扮“我的好朋友”:自选所喜欢的各色五官装饰皮球。

3、我和“好朋友”一起玩。

活动延伸:

请家长利用业余时间多陪孩子看球、玩球,进一步加深对球的认识。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秋天来了,我们班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秋天的主题教学活动。幼儿在户外散步时观察了树叶,并采集了许多树叶回来布置教室。孩子们对树叶有很强烈的兴趣,在探索和观察的过程中,班里的幼儿总会问:为什么树叶有的大有的小?为什么有的树叶一到秋天就变颜色呢?……针对孩子们的这些好奇,我设计了这堂科学活动《有趣的叶子》。旨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了解树叶的多种特征,学会按树叶标记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探索活动,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2、通过操作,探索叶子的多种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3、能用语言较清楚地表述自己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各种叶子、篮子若干

2、组织幼儿收集各种叶子,丰富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小律动《秋天》

二、通过动手操作,尝试按两个特征分类

1、导入:“前几天,我们认识了许多许多的树叶宝宝,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圆、有的长、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绿色……”

2、幼儿尝试第一次分类。

(1)先仔细观察树叶宝宝,想想你会怎么分?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讨论出你们要这么分,并画好标记?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注意帮助和引导个别幼儿。

(3)请幼儿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要这么分?

(请个别幼儿上台边操作边讲述)

3、第二次分类。

(1)幼儿第二次分类。

幼儿再次讨论做标记分类)

(2)检查分类情况,共同讨论交流。

三、教师小结;

幼儿随音乐《秋天》做小律动结束活动。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2、了解一些中秋节的习俗,以及月亮的圆缺变化。

3、积极主动的参加有关中秋节的活动。

活动准备:

1、收集月饼盒,布置中秋圆月及嫦娥跳舞的情节。

2、集中展示幼儿“月亮上面有些啥”的创作画。

3、在教室中摆放月饼、柿子等时令食品,了解中秋习俗。

4、将幼儿“月亮变化图”的观察本,展示在墙面上。

活动过程:

1、请家长协助幼儿做好每晚观察月亮及三天画一次月亮图,并写上观察日期的'工作。

2、 请家长丰富幼儿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经验,给幼儿讲讲月亮的传说。

3、 请家长帮助收集月饼盒及携带各式月饼,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活动区域安排:

科学区: 提供有关宇宙、太阳、行星等图片,激发幼儿对天体宇宙的兴趣。

数学区:提供月亮的变化图以及不同大小的月亮拼图。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