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书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昆虫记》读书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昆虫记》读书心得体会 篇1

我是一个喜欢看书的女孩,从小就喜欢看一些课外书。幼时看安徒生爷爷的《白雪公主》《丑小鸭》《灰姑娘》……前段时间,我又迷上了《查理九世》。从我看的这些书里,你应该知道我是喜欢哪类书的女孩了吧!没错,我就是一个爱看小说和童话类书的女孩。而我最讨厌看的则是科普类和历史类的书了。可前不久,语文老师却安排我们读《昆虫记》!回到家后,原本是带着无奈的心情读《昆虫记》的,没想到读了以后,我一下子就被书中的内容给吸引了。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名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读过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白蝎自杀之谜”这一节。这节大意是这样的:有人说蝎子遇到危险就会自杀。于是,作者就做了一个实验。他用烧红的木炭围成一圈火墙,然后把一只白蝎子放进火墙里。热浪烤在蝎子身上,它倒退着把自己身上的钩子一会儿伸直,一会儿弯曲,动作快极了,使人看不清楚。突然,它一阵抽搐,接着,就一动不动了。作者用镊子把白蝎夹到一块凉沙土上,过了一个多小时,令人不敢相信的'是,蝎子竟然奇迹般地活过来啦,和以前一样变得生气勃勃了!这个实验证明,根本就没有蝎子自杀这种事情,无非是人们乱猜测而已!

读了这一节,我不禁思绪万千:世界上大概除了人以外,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不会自己结束生命。其实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自杀都是一种怯懦的表现。大家都认为生命是一种很宝贵、美好的东西,既然上天赐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那我们就应该勇敢地面对苦难,珍惜生命,也回报他人!由此,我还联想到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就拿我说吧,我经常会因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就生气、苦恼,有时候甚至干脆不做,去问同学答案,这应该也是一种怯懦的表现吧!啊!真没想到,我竟然被一本科普系列的书给吸引了。读这本《昆虫记》远比读好几本童话书和小说还要强。以后,我要多读一些科普、历史类的丛书,不能讨厌它们。

同学们,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多看课外书,这样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给予我们快乐和感悟,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呢!

《昆虫记》读书心得体会 篇2

买下了《昆虫记》这本书,翻开它,一幅萤火虫的图像深印在我的眼前,这本书描绘了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的喜爱。

拿起这本书,我看得入了迷,仿佛进入了昆虫的王国里,在里面体验着不一样的世界。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萤火虫和红蚂蚁,我在昆虫的世界里,欣赏着萤火虫,看着它们自由自在的飞行,在空中划过一道道的弧线;看着它们快速飞行,在空中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看着它们成群结队,在空中欢快的玩耍;看着它们亮着灯一闪一闪的,就像在给其他昆虫照明指路一样;看着它们......萤火虫的每个动作,都是那么的完美;那么的熟练;那么的`负有激情和生命力,只要你稍微留意观察它们,你就会发现萤火虫的可爱相信你也会喜欢它们的!现在要说说红蚂蚁了,红蚂蚁很懒,不愿寻找食物,不愿养儿育女,就算食物在它旁边,它也不会去吃,它们的衣食住行都要靠仆人来替它们完成,它们打架非常厉害,为了达到它们的目的,它们就去抢邻居不同种类的蚂蚁来成为它们的奴隶。

红蚂蚁是个十足的强盗,当炎热的6。7月份来临时,红蚂蚁就从家中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整个队伍有5米多长,盲目地搜索目标——黑蚂蚁。一旦发现目标,领头的蚂蚁就停下来,其他的蚂蚁也大步赶上,证实情报正确后,就全部冲入黑蚂蚁的家,一场厮杀后,胜利归于红蚂蚁,它们用大颚咬住蛹,急忙回到家中。

红蚂蚁也是一个神奇的外科大夫,,它们外出捕猎跟敌人厮杀时,先将敌人麻醉,等敌人失去知觉后,在美美的饱餐一顿。红蚂蚁它们的思想很坚定,记忆力很好,无论出来时的路是多么弯曲,多么危险,它们都按原路回去。它们只认得原来的路。它们的记忆力能保持到第二天乃至更久。

在昆虫的世界里,看到了昆虫的点点滴滴,了解了昆虫的各种生活习性,以至于我意识到昆虫是我们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我们对昆虫的毒害,昆虫已经灭绝了不少。所以我希望大家以后要爱惜保护昆虫,做一些保护昆虫的活动。

观察,是无价之宝,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只要你静下心了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就会发现其实生活很美好!

《昆虫记》读书心得体会 篇3

在法布尔的《昆虫记》,我读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虫子的喜爱,仿佛空气与他融在一起。因此,他的《昆虫记》也让我在读时好像本人就是一只在傍观的昆虫。每一只昆虫都有人一样的感情。如:“红蚂蚁冲进来了!快保护我们的孩子,准备战斗!”在读《昆虫记》时,我甚至能设想昆虫在运动的画面,面前不再是单调的文字,而是神秘的大自然。蝉在歌颂,蟋蟀在治理家务,蜘蛛在捕捉食品。神秘的自然中也有这么有趣的事物,它也有心细的一面。

法布尔在探索大自然的进程中必定碰到很大的困难,然而再大的`难题也不挡住他探索的途径,我叹服法布尔为摸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非亲非故,又让我感触感染到了作者的步人后尘和轻微的观察。

《昆虫记》不仅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寻求真谛,探究本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

《昆虫记》读书心得体会 篇4

今天,我要介绍的这本书叫《昆虫记》,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本很普通的书。但是,也有人会认用这事一本很没情调,又无聊的书。起初,我想的跟你们一样的,但是,只要你越读得多,就会发现其实它富有丰富的自然知识,也可以说它富有丰富的自然资产,接下来我为大家选读一段吧!

雷奥米尔承认:自己从未听过蝉的歌唱,也没有见过活的蝉。他所见到得蝉来自阿维尼翁附近,是一些浸在甜烧酒里的蝉的标本。对于解剖学家来说,这些条件已经足以让他对蝉的发音器官做准确的描述了。我们的大师显然做到了这一点,他以锐利的目光出色地弄清了这只八音盒的奇特结构,以至后人们在讲述蝉的歌唱时,都会从他的论着中汲取灵感。

大师已经把麦子全都收割了,弟子们能做的只有捡起他的遗漏的麦穗,希望能把它们捆成一束。我捡了很多雷奥米尔遗漏下的麦穗:那么震耳欲聋的交响乐师们的演奏,我听的远比我希望听到的多;所以,关于这个似乎已经被研究透了的话题,我恐怕还有一些新的见解。让我们再来谈谈蝉的歌唱这个问题吧,我将不再重复那些众的情况,除非它们对我的陈述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家附近,可以找到五种蝉:南欧熊蝉,山蝉,红蝉,黑蝉和矮蝉。前两种蝉极为常见,后三种则很稀罕,连农民都知之甚少。其中,南欧熊蝉最常见,后三种则很稀罕,连农民们都知之甚少。其中,南欧熊蝉最常见,个头也最大,人们通常所描述的蝉的发音器器官就是它的。在雄蝉的胸前,紧靠后腿的下方,有两块宽大的半圆形盖片,右边的微微叠在左边的上面。这是发音器的气门、顶盖、制音器,也就是音盖。如果把它们掀起,就能看到两个宽敞的空腔,一左一右,在普罗旺斯,人们称它们叫小教堂。两个小教堂合起来叫大教堂。它们的前端是一块柔软细腻的乳黄色膜片,后端是一层干燥的薄膜,把肥皂泡一样呈彩虹的颜色,这在普罗旺斯语中被称为镜子。

通常,大教堂、镜子和音盖被认为是蝉的发音器官。普罗旺斯人说:“镜子裂了”,用来指歌唱家底气不足;着这形象的语言也形容诗人缺乏灵感。但是,人们的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声学原理的。我们可以打碎镜子,用剪刀剪去音盖,把前端的乳黄色薄膜撕碎,但这并不能使蝉停止歌唱;它只是使歌声弱了一点,音质差了一点而已。两个小教堂是共鸣器,它们并不发声,而是通过前后两片薄膜的震动使声音加强,并通过音盖的开合改变音色。

通过刚刚的宣读,大家心里依旧觉得还是较直白又觉得无聊。但是,你们应该从侧面想,为什么法布尔能这么仔细认真又一丝不苟地观察这在我们眼中是一种可以无视的语句呢?你可以将法布尔对这自然界的喜爱来代入我们的学习中,你想,我们将法布尔自然界的喜爱来比作我们对书的态度,你可否想过我们何时那么一丝不苟又仔细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学习呢?《昆虫记》是自然资产,而我们把书中的知识资产,以《昆虫记》里的知识来进一步认识所谓的资产,所以,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喜欢上这份来之不易的资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