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校长培训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骨干校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骨干校长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带着问题和困惑,我有幸于6月1日--6日赴江苏省丹阳市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期间,通过聆听专家的专题报告,实地参观丹阳市实验学校,使我深受启发,收获颇丰。

一、理论结合实际 更新办学理念

隆重的开班仪式后,我们先后聆听了省特级教师芮火才、束玉良处长等人的专题讲座。讲座涉及学校管理、学校发展规划、素质教育、教师评价与激励、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师有效沟通、依法治校等方面。专家们理论联系实际,引经据典,精辟入里的阐述让我产生了强烈共鸣,也了解到许多教育教学前沿动态,学到了不少教育新理念,既让我们领略了名家风采,又使我们享受到了精美的文化大餐。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的校长,我深感肩上担子的艰巨和教育使命的神圣,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努力探索一条学校管理的新路子。

二、学习实践并重 提升办学品位

学习期间,我们先后聆听了7位校长专家的专题报告,他们的讲座博大精深又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发人深省。他们执着的办学精神、兼容并蓄的办学思想、锐意创新的办学态度足以让我们受用终生。期间蒋红军校长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治校理念,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分享了他们学校的亮点和特色,给我们每个学习者很大的启示,引发了我们结合本校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进一步体会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的精妙之处。

在感叹他们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办学先进的办学经验的同时,让我对校长角色有了更为明确的定位。校长只有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校长要善于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帮助教师不断实现专业化发展。作为来自乡镇学校的一名新任校长,经常陷入繁琐事务中,不分工作的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抓住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听了专家的专题报告,使我明白了如何修炼校长领导力,校长应该致力于办学理念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打造高效团队,发挥全员领导力,帮助他人成功,在共赢中不断提升办学品位。

三、实地参观感受 打造特色品牌

这次培训学习,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聆听专家专题报告的基础上,我们有机会亲自走进丹阳市实验学校进行实地参观考察,看到了名校的办学底蕴和文化氛围,尤其是实验学校的人文管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进课堂,看到孩子们专注自觉的学习态度令人叹服;课间十分钟,同学们慢声轻步下楼的情形令人难忘:看到《班级公约》《班级岗位表》,明白了怎样精细化管理班级;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教研组集体备课等,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学校办学底蕴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需要长久的坚持和打磨。要想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就要提升内涵,需要整体规划,要从细处入手,通过细节求实效。作为一名年轻校长,丹阳实验学校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学校内涵,鲜明的办学特色,高效的管理模式,都值得我去认真学习,不断反思,努力探寻符合我校校情的发展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本次培训,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明白了校长是成就一所好的学校的关键。所以,作为校长队伍中年轻的一员,必须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要做有情有智有责任的人,要做敢于改革创新的引路人。以人为本抓管理,锐意进取促提升,有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办好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学校,真正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骨干校长培训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11月11日-30日,参加在xx教育学院举办的省小学骨干校长"特色创建与内涵发展"专题培训结束了,反思20天的学习生活,收获真的不少。

校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更是决策者和指挥者,校长的办学理念,专业水平,科学管理,课堂教学的提升都关系着学校的发展。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校长如何认识和发挥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xx省教育厅为了全面提升校长在学校内涵发展、精细化管理、特色创建等方面的领导力,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创建"一校一品、一校一特"。举办了20xx年xx省小学骨干校长"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专题培训班。

xx教育学院承担了这次培训任务,感谢泰顺县教育局给我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收获很大。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多样,整个学习过程既有专家理论层面上的引导,又有一线校长成功经验的介绍,参观了4所名校在"创特色,促内涵"过程中,所取得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辉煌成果。还有在茶余饭后与各地校长相互学习、交流的经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免"听听激动、看看感动、回去不动"的情况,我白天认真学习,晚上积极反思、重新整理笔记、写体会,共写了39000多字的电子稿,并打印装订成册,以便参考、翻阅方便。

俞正强校长在《校长的使命》中站在一个未来的高度审视教育的发展规律,唤起校长不负历史使命;伊阳校长介绍了李惠利小学营造科技园的成功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顾秋红校长讲述了镇安小学在创建国学诵读中成为学校的特色,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周庆伟校长着重从硬件方面提升学校品位,让我们分享了骆驼小学创建数字化校园的成功经验;陈伟忠校长阐述了如何为教师的幸福人生的具体做法,创建幸福校园;卓晖校长介绍了奉化居敬小学在德育创建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成功经验;罗树庚校长从人性化的管理中,论述了创建幸福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朱宁校长介绍了艺术教育的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的成功经验。……参观了余姚市实验小学、xx市江东区实验二小、xx市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等名校时,感受就更深了,百闻不如一见,宽敞高大的大楼,公园式的校园,精致的校园布置,人文气息浓厚的氛围,灿烂的师生笑容,彬彬有礼的师生形象,哪一样都让我羡慕不已。余姚实小: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仍然焕发出现代校园的新气息,大课间活动、科技、军警两校等,省、国级大奖就有60多项。江东实验二小:人文化的校园布置,人性化的管理,折射出幸福的校园氛围,尤其是该校高调唱出:"教师第一,学生第二"的理念,我深有同感,远比有些学校打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空话、大话、套话来得实在。学生在校园里的幸福、快乐,不是他自己带来的,而是靠老师创造的,老师要面对许多学生,老师本身都不幸福、快乐,怎么去创造学生的幸福快乐?

走进xx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的校园,简直是惊呆了,怡人的校园环境,科学的校园文化布局。每个教室门口都装有显示屏,学校新闻或班级快报都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师生都有一卡,该卡具有8种功能,该卡可以当钥匙,能开学校里的"科创实验室、科技馆、生态馆"等馆室;特别是安全管理更是先进,红外、卫星定位、无线网络全覆盖,每周与台湾、成都等地学校连成无线课堂直播,每个教室都是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设备。现代化的设备加上人文化的管理,正是罗树庚校长的"幸福教育"。

下面是自己对几个精彩点的反思:

1、校长使命

通过培训,我进一步认识到,教育行动靠思想引领,一个校长思想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所在学校整体教育发展的水平,富有思想的校长,可以使一所前途无望的学校焕发出活力与生机;而一个没有思想的校长,则可以将一所原本很好的学校经营得每况愈下。没有崔其升校长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的创立,哪有杜郎口中学的辉煌;没有蔡林森校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哪有全国各地的老师都云集洋思中学取经。所以只有理念先进、善于思考、勤于读书、乐于奉献、充满智慧,具有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校长,才能使学校走在时代的前列,给我们经验介绍和我所参观名校的校长无不如此。

2、"鲶鱼效应"

我们在"创学校特色"中,苦于没有突破口,江东二小陈伟忠,居敬小学卓晖,东吴镇小施银川,他们的做法很值得学习,充分发挥各学科组中强项教师的优势,让其尽情发挥,取得成功后,就会带动整个学科组,从而带动整个学校,自然而然就成了学校的特色,当然也成就了校长,如:江东二小俞老师的"折纸",奉化居敬小学的"科研工作坊",东吴镇小陈朝峰老师的美术,让这些老师出彩,就是学校的出彩,同时也把校长推向成功塔顶。

3、校园文化

参观了4所名校,震撼很大,怡人的校园环境,科学的校园文化布局,高大的教学,公园式的绿化。齐全的科创实验室、科技馆、生态馆、、功能教室、运动场等先进设备,这要资金的投入,并不是校长说要做就做。但校园的文化布置,是值得我学习的,4所学校的墙壁文化,永久性的都是当地的名人名言,按期更新的几乎都是学生的作品。余姚实小沈梅校长说的好:"学生好的作品展示在校园里,次一点的展示在班级里,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整个校园除了几句名言外,全都是学生自己的东西,他们看了更亲切。有一位专家说,校园里挂着白发苍苍的爱迪生、牛顿等老头像,不但没有积极作用,反而起负作用,(一是年龄代沟;二是学生看到老头,想到自己要努力也要等到白发苍苍,算了),高新区的围墙上刻上xx籍的院士、名人,就有激励作用。有些学校的的墙壁文化一点也体现不出自己的东西,同样的内容放这所学校行,放另一所学校也行。这只是图花俏。

4、课堂释放"幸福教育"

在高新区实验学校现场观摩了俞春丽、朱静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风采,感受特深,师生在平和的交流互动中,学生的参与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都很高。宽松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精湛的教学水平,高效的教学效果,正是诠释了罗树庚校长"幸福教育"的理念,同时也诠释了镇海区教育局毛志挺副局长"淡化教师的精彩,让学生精彩起来"的观点。

5、为学生的幸福奠基

通过培训,我更加认识到"为了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至关重要。学生的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强化,我们要利用多种方式反复强化,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习镇安小学(顾秋红国学)、奉化居敬小学(卓晖格物致知做学校自己应该做的事),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营造礼仪教育氛围,把礼仪教育寓于各种情趣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6、搭建家校直通快车

学校要发展,光靠学校自己孤军奋战,费力大,收效小,有些家长不了解学校,甚至给学校带来麻烦,我想学校里反正没什么遮遮掩掩,干脆开诚布公让多了解学校是有好处的,让家长明白:学校的短中长期发展、对学生的具体要求、规章制度、所取得成绩,都要让他们知道,光从家长会上讲一下,效果不好,我想每月编小报,给每位家长,工作量太大,于是我自己设计了《家长指引手册》(不是"指导),内容包括:学校简介、学校标识、校园平面图、各室分布图、班子分工、各班任课教师及通讯录、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期末检测成绩、重大活动图片、县级以上荣誉(校师生)、校级学生各种活动获奖名单、各类优秀生名单、学校一学期以来大事记、在县级新闻媒体报道的校园新闻、学生一日常规要求、评比各类优秀生标准、安全指南等。让家长心里明明白白,与居敬小学的一年级家长联系卡相似。

拿破仑有句名言:"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能打败一头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一个好校长是成就一所好学校的关键,要潜心思考自己的办学思路,努力挖掘学校的资源优势,合理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仰望着星空,脚踏实地工作……

骨干校长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今天,听了李开升校长的报告,让人有一种强烈的震憾和激动,李校长的报告,浓缩 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实用的办学策略,他提出的校长的发展的五条路径,使大家认清了自己位置和发展方向及建设办法,同样,他总结的现代学校发展的十二条军规,概括了教育的全部,十二条军规,每条都是办学理念和策略的精华及升华,短短的十二句话,却叫我们知道了许多、明白了许多、收获了许多。

同样,从李校长的讲话中,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简单的事,坚持下来,就是成效,就是成果,就是特色。

还有,李校长的对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困惑,给以独到的阐释,让我对学校各的具体情况有开示性感悟,解决了我多年的困惑,突然如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受益匪浅。

一、心态决定状态,作为决定地位。

李校长讲到,1999年,他被分到山东乐陵实验小学担任校长,当时这是一所即将倒闭的学校,全校一千余名学生,可是当年的一年级学生只招收了九十多人,好多生源都择良校而去了。再说学校的师资力量,李校长用了三个三分之一表述,全校六十多名教职员工,三分之一是其他单位转教来的,三分之一是老弱病懒的。面对这样一种状况,换做我们会怎样想,会怎么做?“落后也是一种优势”这是李校长讲座时提出来的一句话,他把这些看做了一种优势,而且很好的抓住了它。然后是用心想大事,踏实做小事。从一进校开始,李校长就定下目标要把学校在十年内建成一所全国名校。目标初定时,学校的老师们都说李校长很会吹牛。但接下来的工作慢慢的证实了李校长的伟大。十年规划、五年规划、学期规划。周计划、日计划。有大有小,有粗有细。重要的是计划的落实和坚持。首先是敢想,用李校长的话说,什么事想到了不一定都能做到,但是想不到的话就肯定做不到。作为一校之长不仅要敢想,更重要的是要敢做,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李升勇校长正是这样做的。他从每天的教师考勤抓起,小到教师上课的细节,学生走路的姿势,点滴小事都常抓不懈,他不断积累经验并不断反思,通过八年时间,终于把这所小学打造成了全国名校,还是那个教师群体,现在有市级名师、省级名师,也有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我想成就这份辉煌的,就是李校长一份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遇困难不畏缩,敢想大事,更能踏踏实实做好小事。这一点上,值得我反思学习的东西很多。

二、重学习重积累,勇创新常坚持。

李校长在整整一天的讲座中,没有讲稿,思维敏捷,语言简练。眼界开阔,知识渊博。举例子信手拈来,讲故事娓娓动听。到讲座的最后,李校长向我们展示了他去年看的一些书籍,应该有百余册吧,很让人震惊,更让人佩服。学习提升了李校长的管理能力,专业知识,学习也提升了李校长的人格魅力。李校长的重学习不光在自己,他组织全校教师学习课标、教材,并且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展示活动,或者考试,或者讲座,或者讨论。他更鼓励老师们走出去学习,开阔眼界,提升境界。我想对学习的这份重视应该是学校发展进程中很必要的因素。学习是一种继承,创新才会有发展。就实验小学的课程改革来说,李校长说道,改革的路子和方法来源于洋思中学的学后教,堂堂清。杜郎口学校的把课堂还给学生,魏书生老师的自己教育的机制,韩兴娥老师的超越教科书等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得益于学习,成功于创新。现在乐陵实验小学所实施的前置性学习,大部分利用的是学校、老师们自行编写的教材。改革是成功的,改革需要坚持。李校长向我们展示了很多学生学习的成果,有优秀的诗歌作品,有活跃的组织活动,有三年级学生读三国的感受。很多。还有李校长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的每一个学期的各种记录,有让老师写的自己分析,也有学期总结,还有对学校的工作建议。这份积累透着李校长工作中的一份细心和坚持。工作需要坚持,教育需要坚持,改革更需要坚持。李校长的成功如果总结一点的话,那就是制定目标后的一种坚持,几年如一日,十几年如一日,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后的积累就会有成就。想一想,这可能是我们不少人身上都缺少的一份可贵品质吧。

三、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冷落。

李校长讲座中的一句话印象很深刻:对下负责是最好的对上负责。李校长在任职的初期阶段,深入教师队伍,了解教师疾苦,争取每学期和每一位教师都座谈一次,心灵上沟通,生活上真诚服务,包括教师家属的工作调动李校长都会真心相助。得到老师们心灵上的亲近,才有了老师们工作中的认可与支持。那几年的工作中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检查,没有荣誉。想一想,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的又是什么呢?我们要的是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是教师队伍的提高。这些才是我们学校的生命线,李校长正是抓住了这些根本,不断摸索总结管理经验,进行学改革,工作踏实、思想务实,也彰显了李校长为人的朴实。

李校长的整个讲座思想深刻,内容丰富。通过学习,我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职责。知道了一个好校长是成就一所好学校的关键,更清楚地意识到身上肩负的神圣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把此次学习的所获、所悟、所感,应用并指导自己的实践,在建设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在高效课堂的改革进程中,不断摸索、创新,找适合自己的路,形成我们自己的品牌,为学校的发展赢得广阔的空间。

骨干校长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我参加了进修学校干训部组织的《促进校长专业发展》专题培训,此次培训我们聆听了通化市青少年心理服务中心王兆臣主任的《网瘾、早恋和厌学心理分析与咨询策略》、长春市汽车区六中张彤校长的《系统思考在学校管理中的价值》两节讲座,受益匪浅。特别是张彤校长精彩讲座震撼了我,下面谈谈我的感想:

一“教育就是心灵的唤醒”是张彤校长的教育思想也是汽车区六中的办学理念。

它的内涵是唤醒人的心灵,正视和满足人的需求,等待与陪伴人的成长。教师、父母和教育者的职责就在于要把学生的各种愿望和要求引向正确合理的轨道。教育者唤醒人的心灵的根本途径是激发人追求合理美好愿望中的“自己教育”。汽车厂六中在张彤校长的领导下通过重规划“三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校本研修“3X”管理法,构建各种体现学生自己教育的课程等具体做法将办学理念成功应用于学校教学与管理的实践当中,并在践行“唤醒心灵”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使其体系不断完善,成为汽车区六中提升办学高度的重要保障。

二、学习是玩出来的,工作是谈出来的。

上升到字面上无非就是两个词,创造与沟通。我欣赏张校长的“可以胡说八道,只要你能自圆其说”。我欣赏张校长“在平衡中创造性的发展,高起点构建,低重心运行”的办学理念。我更欣赏“打好手中的学生牌,创建品牌学校”的务实与远略。张校长曾讲过如何做好孩子生命中的贵人,可是我认为她已经成为一汽六中全体教职员工的贵人,并且这个团队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就是“以为争位,以位创为”的真实写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