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欢迎阅读语文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细致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的作用。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细致生动的神态、动作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思想感情。

准备:

教师:查找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解决生字词,搜集“珍珠鸟”图片及人与动物间的感人故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地球是我们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里,除了人和人之间发生着许多故事之外,人和动物之间也发生着许多令我们兴奋、令我们感动的故事,哪位同学能为大家讲述一个你听到的或经历过的人和动物之间的故事?(学生讲述)

教师小结学生发言后:冯骥才的《珍珠鸟》也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间的爱的颂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珍珠鸟》,体会其中浓浓的情意。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

巢瞅雏呷垂蔓眼睑眸子流泻

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四、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并交流。

1、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小鸟之间怎样的一个故事?

2、文中洋溢着作者对小鸟怎样的情感?

3、小鸟对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小结:由于作者对小鸟的喜爱与关心,使得小鸟对作者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由开始的“怕人”到后来的“亲近”人到最终的“信赖”人。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小鸟的怕人呢?

五、研读赏析

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注意朗读的技巧。教师出示问题组。

1、从哪些动作、神态的'描写可以看出小鸟的怕人?

2、为什么文章开头要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3、作者是如何赢得小鸟的信赖的?作者的哪些举动最能体现作者的关爱?

4、小鸟在作者面前又表现怎样呢?在对小鸟神态、动作的描写中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明确:在研读赏析时,教师注意指导朗读,尤其是小鸟的动作、神态描写,要反复朗读。同时,精心研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一个自然界的小鸟舒适、安心的伏在人的肩头,带给人怎样的感受?甚至可以给这幅画起个名字,让它永留记忆的长河,如“小鸟依人”“信赖”等。还可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幅画面,通过朗读感动所有人。

教师小结:在我的关爱下,小鸟由怕人到亲近人到信赖人,和我建立了信赖的关系,创造出了美好的境界。可是你有没有想到笼中的小鸟的父母还没有走出笼子,还在再三呼唤小鸟回家呢?

六、拓展延伸

你认为笼中的珍珠鸟有一天他会走出自己的笼子吗?

明确: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认为会,因为小鸟会告诉他们,作者还会继续关爱他们;有的认为不会,因为人们以前对它的伤害太严重了,使他们心有余悸。教师这是及时引导学生联系现实:不管老鸟最终是否走出笼子,这都要比和小鸟建立关系复杂的多,这是因为人类的伤害带来的不信任。所以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赢得信任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应轻易的失掉信任。

七、体验反思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对动物的伤害呢?学习这篇文章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明确:除引导学生反思身边的不正确做法外,还要引导学生寻找信赖的基础,如真诚、爱心、尊重、理解、平等、坦诚等。不仅要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师小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期待人与动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最美好、最和谐、最动人的境界。

八、布置作业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信赖或被信赖的经历,请你以“信赖”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要求:

1、文体不限,字数200字。

2、运用恰当的动作、神态的描写,写出其中的感情变化。

教学反思

《珍珠鸟》的作者冯骥才就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诗意,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浓浓的“情意”。使学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充分领略文中的深情,实现自己情感体验的过程,受到熏陶和感染。其次要赏析课文,欣赏文中营造的美好“境界”,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注重通过对课文中的描写动作、神态的具体关键词句的理解,欣赏到文中优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蕴,获得审美的享受。最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的能力,进行体验反思,让他们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以达到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

总之,本课的教学注重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延伸,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想象,学会读书。

语文教案 篇2

一、预设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品质。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三、课前准备:雪与云相互变化的录像带或.课件。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前4幅图片,要求:仔细看图,想想,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指名说说

3、小白兔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想象

4、带着问题,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

4、你能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吗?再看看编书的叔叔阿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什么名字。

5、板书"雪孩子",学习"孩"字,

(二)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看着图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注意读准生字词尤其是:让、往、烧、知

(2)会读:"累、息、柴、救、却"以及多音字"着(zhao)"

(四)读读议议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呢?

(1)指名读读文中的句子

(2)指导朗读第八段(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3)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后形成云这一常识。适当扩展:衣服晒后干了,地面上水不见了都是水分蒸发的结果。)

3、读读课文想一想:雪孩子还会回来吗?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继续看.课件: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五)朗读指导:

1、你喜欢雪孩子吗?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

2、把你的这种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六)续编故事: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七)字词练习

1、认记生字:把所有的生字词写到卡片上分发给学生。教师读一个词语,学生从卡片中找到该词语读一读。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1)填写课后的词语

(2)你能说几个这样形式的词语吗?

(八)指导写字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构想:

《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其构思之精巧,遣词之独特,内涵之丰富,令人叹服。尤其在情理交融上,浑然一体,看似情醉人,其实,不知不觉中,人已为作者蕴含其间的意境和哲理所深深的感动。它像一曲感人肺腑的歌,尽情颂扬了生命的美。可以说,阅读这篇文章,让人在对生命的感悟上接受了一次洗礼。

初读,看到了自然的景和人间的情;再读,体会的是生命的美;读至最后,不禁陡然感觉增加了生命的分量。

二、教学过程:

1、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饭后出去散散步吗?和谁一起散过步?如果你和你的父母爷爷奶奶出去散步,你要走小路,因为小路风景优美。而父亲选择走大路照顾体弱的奶奶。此时你会怎么办。”

……

我接着介绍说:“《散步》中的情况跟刚才设想的类似,只不过主角换成了长大后的你们。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散文——散步,看看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2、放声朗读课文,(4分钟)借助工具书 ,掌握如下的生字词,利用投影学习一下

熬 过( áo ) 嫩 芽(nèn ) 分 歧( qí ) 波光粼粼(lín lín)

词语的解释:分歧:意见不一致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多音字:

累 lèi 劳累 铺 pū 铺盖 散 sàn 散步

lěi 积累 pù 商铺 sǎn 散文

léi 累赘

3、交流我们的初读收获:

2分钟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提示:要想把事情概括清楚,就要留意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语言也要尽量简洁一些。

①明确: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的事情。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书上的语句)

4、初读感悟:

师:祖孙三代有说有笑,在这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着步,多惬意啊。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岔路”。面对“岔路”,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你知道他们选择了什么?

5、交流你的收获:

母亲:走大路 平顺 风烛残年 (她老了,身体不好)

儿子:走小路 有意思 好奇心强 (美的风的风景)

我: 走大路又生变故:母亲变主意了,走小路。附带着条件 “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你能读懂他们的“选择”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别忘了在你有感觉的地方写一写,画一画。

说说你对每个人选择的理解,你看出了什么,请大家说一说。我看出了家庭的和谐,家人之间的互相体谅与爱护 。

我看出了“我”的孝道

我看出了妻子的贤惠

我看出了儿子的聪明

我看出了母亲的慈爱

我看出了浓浓的亲情

我看出了我们应该尊老爱幼。

引导认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尊老是第一位的。

师小结:其实,对一个人来说,父母和子女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他的全部,也是他的唯一。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尊老 )代代相传,平时身体力行,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

6、品读重点段落

师:在这条充满着阳光、充满着温馨的乡间小路上,家庭的小矛盾解决了,但爱的故事却在继续延续……“这样,我们在阳光下,……我蹲下来,……”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你懂得这段话的含义吗?再读一遍,写下你的感悟。

感悟角度:

我和妻子、背着的一老一小,就是我们的世界。

每一个家,都是有老、中、青三代人组成。

我们要老吾老,幼吾幼。

家是组成社会的单元,是民族的希望。

我,妻子——中年人,作为一个成熟的生命,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的重任。生命不息,爱与责任就这样一代代的传递下去。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世界、一个民族也是这样。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成熟的生命对幼小生命的呵护,对衰老生命的敬重。

7、结合板书,提升自己的认识。

让我们静心沉思自己的经历,说说生活中,你是如何看待“亲情”与“生命”的。(考虑2分钟)抽学生谈一下吧。(在班得瑞的《春野》中交流我们的感悟)

三、课堂小结:(家庭的重任,是我们甘愿承受的。香港作家张晓风就说过“家庭,是一种甜蜜的负荷”,为了这个甜蜜的负荷,我们含辛茹苦,努力付出,我想在我们同学十几年的生命旅程中,肯定有这种让你感动,让你回味的幸福。

所以今天晚上回家,让我们用行动表达爱: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地趴一会儿(至少一分钟),想象自己回到小时候,再为他们捶捶背,揉揉肩,做个简单的按摩或者为父母洗洗脚……真诚地做完这些事,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字数不少于300字)

四、板书:

| 幼小的生命 | | 衰老的生命 |

| 呵护 关爱 尊重 善待 |

责|任

使 | 命

成熟的生命

五、作业设计

真情行动:

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地趴一会儿(至少一分钟),想象自己回到小时候,再为他们捶捶背,揉揉肩,做个简单的按摩或为父母洗洗脚等,感受一下自己的背和父母的背有什么不同。真诚地做完这些事,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写了卢诺尔曼设计第一顶降落伞并实验成功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卢诺尔曼富于幻想,敢于实践的精神。

4、充分运用幻想和想像,说一说降落伞的用处。

教学准备:

1. 课件内容:第一部分是空中飞舞的小鸟,飘舞的蒲公英;第二部分是跳伞表演。第三部分是天空中飞行的飞机。第四部分是图片电灯、电话、电脑……

2. 一块儿手绢、几根线和一块儿橡皮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师: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录象《跳伞表演》,说说你看后的感想。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板书课题)

那么降落伞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

2、教师讲述舜和拉文的故事,师:那么是谁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降落伞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空中花朵——降落伞》。

(设计意图:多彩的'降落伞在空中飞舞,组成美丽的图案,吸引着观众,此时更是吸引着学生,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对降落伞探究的兴趣。)

二、 读文识字。

1、 自己读课文,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生字。

2、 请同学们根据本课生字进行形近字辨析:(学生自己总结生字中与曾学过的字形、字义易混。)

浸-侵 萤-萦 揣—端 篇-遍-编

磨-摩 讯-迅 帮-绑 纵-丛

多音字:

jìn ( ) hè ( )

紧 喝

jīn ( ) hē ( )

3、 指名读课文,读后及时订正读音。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已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因而创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进一步练习提高识字能力。)

三.读文感悟。

卢诺尔曼为什么能够发明降落伞呢?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相机出示句子。

1、 指导学生体会卢诺尔曼从小就富于想象。

(1)“要是我能象小鸟那样,用翅膀在天空中飞翔多好呀!那我就可以飞上蓝天了……”

师:这里省略了什么?用上“我飞上了蓝天……”说一句话。

在学生说话当中播放一段录象,“空中飞舞的小鸟,飘舞的蒲公英……”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假如自己飞上了天空会怎样,启迪学生想象的灵感,引领孩子们飞上天空,进入遐想世界。)

师:小时侯的卢诺尔曼跟你们一样,富于幻想,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想象再读读这句话。

(2)“不要说飞上蓝天,像麻雀那样从塔上飞到地面也行!……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体会卢诺尔曼敢于大胆想象。

2、 师:经过反复揣摩,他设计了第一顶降落伞,并决定要试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看看他是怎样做的?

(1) 默读在文中画出有关的重点词。

(2) 在小组里和同学们说说。

(3) 进行集体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重点抓住“反复揣摩、增强、决定、兴奋……”来体会。

3、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体会卢诺尔曼是在看书时受到了哪些启发?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抓重点词体会卢诺尔曼认真钻研、不怕困难,敢于实践,以及周密、严谨的科学态度。)

4、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也尝试着自己做一个降落伞,并组织学生演示。(工具:手绢、线、橡皮泥)

师:当小小降落伞做成功的时候,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怎样?

5、 同学们一起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兴奋的心情。

(设计意图:亲自操作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兴趣,演示降落伞落下,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心情,有利于朗读的指导。)

6、 师:同学们知道降落伞有什么用处吗?鼓励学生展示课外资料,

展开想象说说降落伞还会有什么用处?

7、 师:降落伞的发明起源于卢诺尔曼幼年时的梦想,其实许多发明都是如此。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展示课件:电灯、电话、电脑……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展示资料,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另一方面让学生从中明白科学发明的重要的原因是能大胆想象,勇敢地实践,还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总结延伸

师:同学们,敢于大胆想象,勇于实践是发明创造的开始,希望同学们再多了解一些有关发明创造的故事,也希望你们发挥想象力,作一个小发明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