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欢迎阅读《水的三态变化》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教学起点分析: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地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想象不易产生探究冲动。教学的起点应当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如我们为什么觉察不到水的蒸发的?水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

教学过程:

同学们喜欢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吗?

喜欢。

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水(水分子)。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你知道一个水分子的大小吗?

不知道。

一滴水。(只一滴水,就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

这样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又怎么会有奔腾的江河 ,汹涌的大海呢?

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有时会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又能化做绵绵细雨、皑皑白雪?

状态变化。

水变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第一节 水分子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出示目标

封闭在针筒中的水。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那一端去了?

下面我们来研究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先来观察: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

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学生七嘴八舌)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

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

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

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小结: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质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比在固态液态时要大得多

图中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图中水分子的个数也不相同,图示的

目的仅在于表示分子的间隔不同,所以,同一质量的水在变为

水蒸气时,分子本身没变,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

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来小结一下。

水由固→液→气时

分子数目 分子间的距离

不变 改变

分子大小 分子的排列方式

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生活景象(路边斑斑水迹,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是什么原因?

水蒸发了

你能试着从微观上解释水蒸发这一现象吗?

回答(交流讨论)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现象

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

回答(交流讨论)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增大(液态→气态)

生活现象(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

这是什么原因?

水蒸汽在锅盖上冷凝的结果

谁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一个过程

回答(交流讨论)

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间隔减小(气态→液态)

交流共享(课本30页)

同意

下面请大家分别举例证明小明的观点

①分子很小

小的看不见,摸不着

只一滴水,就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②分子间有间隔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100ml大豆,100ml小米(展示)如果把二者混合在一起,体积是否等于200ml

等于;不等于

演示(充分混匀) 小于200ml

为什么?

黄豆与黄豆之间有间隔,小米与小米之间有间隔

请大家思考:100ml水,100ml酒精,混合体积是否等于200ml?

小于200ml(酒精分子,水分子之间有间隔)

请大家再举出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

①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

(分子间有间隔,加压后,间隔变小,体积变小)

(例如: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②气体比固体液体容易压缩

(分子间有间隔,并且间隔不同)

③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③分子在不断运动

①墙内开花墙外香;打开酒瓶可以闻到酒香

②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

③品红在水中扩散

④一杯热水,加入品红中

解释原因

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学生完成

水的三态变化

1、水:固态→液态→气态(物理变化)

水分子的大小 分子间的距离

不变 改变

水分子的数目 分子的排列方式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变大。(液态→气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间隔变小。(气态→液态)

①分子很小

2、分子的特征 ②分子间有间隔

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课本30页 活动天地和在线测试

分子的特征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将教学起点定位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能够使学生易于接受,并且“交流共享”部分通过学生从生活中列举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分子的特征,能起到深化理解的作用,今后教学中要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教学准备:

冰块若干干湿毛巾两块脸盆4个镜子每人一个灯笼一个电水壶一把热水许多多媒体课件《小水滴的旅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水在自然界存在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灯笼请幼儿猜灯谜:不洗不脏,越洗越脏,洗它不能吃,不洗反能尝.(水)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提问问题:

1、水能变成什么?

2、天上为什么下雨?

3、出示干湿毛巾请幼儿讨论湿毛巾怎样变干,毛巾上的水哪去了?

小结:小朋友说了那么多水的变化到底水是怎么变得呢?小朋友做实验后就明白了。

二、做实验

实验一把冰块放到热水中观察冰块的变化,幼儿自由讨论,并把结果记录在纸上。

教师小结:冰受热变成了水

实验二教师在电壶中加少量的水并加热,请幼儿讨论水加热变成什么?并把结果记录在纸上。

教师小结: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实验三首先让幼儿摸一下镜子的感觉,照一照自己在镜子里的样子,然后把镜子放到热水盆上面一会儿,观察镜子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讨论并把结果记录纸上。

教师小结:水蒸汽遇冷变成水。

请几名幼儿把画好的统计表讲解一下并对做的比较好的幼儿给予鼓励。

教师小结:冰受热变成水,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三、观看媒体课件

观看多媒体课件《小水滴的旅行》边看边提问:

小水滴的家是什么地方?太阳公公放出万道金光小水滴发生了什么变化?冷风一吹水蒸气变什么什么?冷风继续吹云彩里的小水滴有什么变化?使幼儿加深对水的'三太变化的了解。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通过教师由浅入深的提问方法,发展幼儿的思维。并能动手动脑,通过实验操作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用记录表格的形式,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通过与大自然界水的直接接触,让幼儿懂得珍惜水资源,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逐步产生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和初步的环保意识。本活动使幼儿在科学探索智能、艺术智能、语言智能、情感智能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让幼儿能够多元化的发展。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主要环节(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课堂小结

预习内容:

预习教材。

重难点、问题预测及对策:

【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学资源及优化组合:

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

全班: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师生互动:

一、水的各种形态

1、师: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生交流

师:刚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有多种状态,大家一起先来看几张图片和一些视频。(课件展示)

2、师:刚才的图片是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几种形式。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你所知道的云、雾、雨、露、霜、雪、冰吗,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试着把P57的表格填好。

3、学生讨论交流。(基本答案如下:)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二、水的三态循环

1、小结:我们刚才通过的讨论和前面几课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了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师:你能用图来表示上面三者之间的转化吗?(学生画)

(2)如果刚才讨论出了就可以在上面的总结中直接总结完整。)

热量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2、师:我们学了这么多之后,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海洋中的总不会溢出,河流中的水一直流不完吗?请同学们结合P58的图,讨论一下。

3、交流。

三、拓展

1、师:学了这章,你有什么收获呢?

2、阅读资料库,增长知识。

师生总结(板书及质疑):

水的三态变化

研究性作业:

审思: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篇4

化学教案: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目标:1.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教学起点分析: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地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想象不易产生探究冲动。教学的起点应当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如我们为什么觉察不到水的蒸发的?水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喜欢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吗?

[生]喜欢。

[问]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水(水分子)。

[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师]你知道一个水分子的大小吗?

[生]不知道。

[投影]一滴水。(只一滴水,就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

[师]这样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又怎么会有奔腾的江河 ,汹涌的大海呢?

[设问]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有时会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又能化做绵绵细雨、皑皑白雪?

[生]状态变化。

[师]水变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投影]第一节 水分子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板书]水的三态变化

[投影]出示目标

[投影]封闭在针筒中的水。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问]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猜想]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那一端去了?

[师]下面我们来研究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先来观察: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

[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学生七嘴八舌)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

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

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

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师]小结: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质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比在固态液态时要大得多

[说明]图中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图中水分子的个数也不相同,图示的

目的仅在于表示分子的间隔不同,所以,同一质量的水在变为

水蒸气时,分子本身没变,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

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来小结一下。

[板书]水由固→液→气时

分子数目 分子间的距离

不变 改变

分子大小 分子的排列方式

[问]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生]物理变化

[投影]生活景象(路边斑斑水迹,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问]这是什么原因?

[生]水蒸发了

[师]你能试着从微观上解释水蒸发这一现象吗?

[生]回答(交流讨论)

[师]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现象

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生]回答(交流讨论)

[板书]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增大(液态→气态)

[投影]生活现象(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

[问]这是什么原因?

[生]水蒸汽在锅盖上冷凝的结果

[问]谁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一个过程

[生]回答(交流讨论)

[板书]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间隔减小(气态→液态)

[投影]交流共享(课本30页)

[生]同意

[师]下面请大家分别举例证明小明的观点

[板书]①分子很小

[生]小的看不见,摸不着

只一滴水,就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板书]②分子间有间隔

[问]先问大家一个问题:100ml大豆,100ml小米(展示)如果把二者混合在一起,体积是否等于200ml

[生]等于;不等于

[师]演示(充分混匀) 小于200ml

[问]为什么?

[生]黄豆与黄豆之间有间隔,小米与小米之间有间隔

[师]请大家思考:100ml水,100ml酒精,混合体积是否等于200ml?

[生]小于200ml(酒精分子,水分子之间有间隔)

[师]请大家再举出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

①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

(分子间有间隔,加压后,间隔变小,体积变小)

(例如: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②气体比固体液体容易压缩

(分子间有间隔,并且间隔不同)

③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板书]③分子在不断运动

[生]①墙内开花墙外香;打开酒瓶可以闻到酒香

②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

[演示]③品红在水中扩散

④一杯热水,加入品红中

[生]解释原因

[板书]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小结]学生完成

[板书设计]

水的三态变化

1、水:固态→液态→气态(物理变化)

水分子的大小 分子间的距离

不变 改变

水分子的数目 分子的排列方式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变大。(液态→气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间隔变小。(气态→液态)

①分子很小

2、分子的特征 ②分子间有间隔

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作业]课本30页 活动天地和在线测试

[教学反思]分子的特征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将教学起点定位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能够使学生易于接受,并且“交流共享”部分通过学生从生活中列举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分子的特征,能起到深化理解的作用,今后教学中要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观察的坚持力。

3、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活动准备:

1、提前与幼儿一起用冰箱制作冰花。

2、教学活动课件。

3、录音机、音乐磁带、电饭锅、水、水盆等。

活动过程:

一、 观察、交流,激发探索欲望

1、教师与幼儿手持冰花听音乐进活动室入座。

2、欣赏“美丽的冰花”,回忆制作过程。

教师提问:

(1)“小朋友,你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冰花)

(2)“冰花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冰花的制作过程。

3、“冰中取宝”。

教师出示自己的冰花,提问:

(1)“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冰花,小朋友们看漂亮吗?”(漂亮)

(2)“我的冰花里面还藏着小玩具呢?你的冰花里面藏着东西了吗?”(有)

(3)“怎样才能将冰中的小玩具取出来?幼儿想出各种办法,教师小结。然后请幼儿将冰花连同容器置于阳光下或温暖的地方。

二、探索体验,感知水的三态变化

1、试探,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1)“刚才,有个小朋友说,把冰花放到热水里,能够把里面的小玩具取出来,那咱们来试一试好吗?”教师将自己的冰花放到热水里,请幼儿观察冰变水的过程。

(2)“给冰加热变成了水,要是给水加热,水又会变成什么呢?”幼儿思考后,教师将水倒入锅中加热,幼儿观察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然后,请幼儿的小手触摸水蒸气,直观感知水蒸气是热的.。

(3)出示锅盖,请幼儿触摸,直观感知锅盖是凉的。“请小朋友想一想,水蒸气遇到凉的锅盖,它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幼儿思考后,教师将锅盖置于水蒸气的上方,请幼儿观察水蒸气变水的过程。

2、教师与幼儿将手上沾水一起舞蹈。

“小水滴真会变,咱们和小水滴一起跳个舞好吗?”

跳完舞后,请幼儿观察与思考:我们手上的小水滴到哪里去了?引导幼儿直观感知水的蒸发。

3、欣赏课件《小水滴旅行记》。提问:

(1)小水滴被太阳公公晒着,变成了什么?

(2)水蒸气在天空中遇到冷风变成了什么?

(3)云彩越聚越多,又变成了什么?

(4)小水滴在很冷的地方会变成什么?

三、创造表现,感受成功的乐趣

幼儿听音乐做游戏《小水滴变变变》,用动作巩固水的三态变化。

活动延伸:

1、幼儿观察阳光下的冰花。

2、请幼儿寻找日常生活中的三态变化。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