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欢迎阅读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篇1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几种常用的网络命令,通过使用这些命令能检测常见网络故障

2、理解各命令的含义,并能解释其显示内容的意义

二、实验内容

1、运行Windows常用的网络命令,ipconfig、ping、netstat、nbtstat、arp、route、 net、tracert

2、利用子网掩码、实现子网的划分

3、了解VRP的各种视图及各视图下的常用命令

三、实验原理、方法、手段

该实验通过执行一些常用的网络命令,来了解网络的状况、性能,并对一些网络协议能更好的理解。下面介绍一下实验中用到的网络命令:

1、 ipconfig命令

该命令显示IP协议的具体配置信息,命令可以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还可以查看主机名、DNS服务器、节点类型等相关信息。

2、 ping命令

该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联接状况以及信息发送和接收状况。

3、 netstat命令

该命令用于检验网络连接情况,它可以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

4、 nbtstat命令

该命令用于查看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上的NetBIOS的统计数据,显示协议统计情况以及当前TCP/IP的连接所使用NETBIOS情况,运用NETBIOS,可以查看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上的NETBIOS名字列表。

5、 arp命令

使用ARP命令,你能够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也可以用人工方式输入静态的网卡物理地址/IP地址对,使用这种方式为缺省网关和本地服务器等常用主机进行这项操作,有助于减少网络上的信息量。

6、 route命令

ROUTE命令用于显示、人工添加和修改路由表项目。

7、 net命令

net命令是WIN系列里面最有用的网络方面的命令之一,它不是一个命令,而是一组命令。

8、 tracert命令

Tracert使用很简单,只需要在tracert后面跟一个IP地址或URL,tracert会在进行相应的域名转换的。Tracert一般用来检测故障的.位置,可以用tracert IP在哪个

环节上出了问题。

四、实验步骤

1、执行ipconfig,获取计算机网络参数。

2、执行ping,测试到其它计算机的连通性。

3、执行netstat,查看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

4、执行nbtstat,查看使用NBT的协议统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NBT的TCP/IP连接。

5、执行arp,查看当前记录的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

6、执行route,查看计算机路由信息。

7、执行net,查看域列表、计算机列表、共享资源列表等信息。

8、执行tracert,查看到达某网络结点的路径信息。

9、设置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参数。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篇2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ord文档的创建、并按指定路径、指定文件名保存文件。

2、掌握文档中文字的快速输入并设置:文字的字号、字体、字颜色、行间距、字间距等格式。

3、掌握文档中段落的分栏、首字下沉、底纹、边框、页眉页脚等的设置方法。

4、掌握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图片及公式的方法、并设置其版式及图片文字说明。

5、掌握规则、非规则表格的设计。

6、掌握使用Word软件对论文、科技文章进行排版。

7、掌握文档中页面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行间距、字间距的设置。 8、掌握分页、分节要点,按不同章节的要求,设置不同的页眉、页脚。

8、掌握正文及三级标题的设置,并自动生成目录(或有修改后同步该目录)。 10、掌握论文封面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1、单文档图文混排。

2、长文档排版。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后者是各种程序和文件,用于指挥全系统按指定的要求进行工作。

通常所说的计算机均指数字计算机,其运算处理的数据,是用离散数字量表示的。而模拟计算机运算处理的'数据是用连续模拟量表示的。模拟机和数字机相比较,其速度快、与物理设备接口简单,但精度低、使用困难、稳定性和可靠性差、价格昂贵。故模拟机已趋淘汰,仅在要求响应速度快,但精度低的场合尚有应用。把二者优点巧妙结合而构成的混合型计算机,尚有一定的生命力。

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中央处理机、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等;软件是计算机的运行程序和相应的文档。计算机系统具有接收和存储信息、按程序快速计算和判断并输出处理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组成。前者是借助电、磁、光、机械等原理构成的各种物理部件的有机组合,是电子计算机分数字和模拟两类。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篇3

一、实验名称:

Cisco系列路由器配置基础

二、实验目的:

(1)掌握Cisco系列路由器操作系统软件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的应用;

(2)理解Cisco系列路由器(5种)基本配置方法;

(3)掌握Cisco系列路由器用户命令状态,特权命令状态,全局设置状态,局部设置状态,设置对话状态;

(4)掌握Cisco系列路由器常用命令:任务命令,显示命令,拷贝命令,网络命令,掌握Cisco系列路由器相关(全局,局部,……、)参数配置方法;

三、实验环境:

Cisco 2600 Series Routers,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使用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进行。

路由器基本配置方法:一般来说,可以用5种方式来设置路由器,其中包括Console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 AUX口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通过以太网上的TFTP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上的TELNET程序;通过以太网上的SNMP网管工作站。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进行。

(1)命令状态

1、router>

路由器处于普通用户命令状态。这时用户可以看到路由器的连接状态,访问其它网络和主机,但不能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2、router#

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enable路由器进入超级用户命令状态router#,这时不但可以执行所有的`用户命令,还可以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3、router(config)#

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configure terminal,出现提示符router(config)#,此时路由器处于全局设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全局参数。

4、router(config—if)#;router(config—line)#;router(config—router)#……

路由器处于局部设置的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某个局部的参数。

5、设置对话状态

这是一台新路由器开机时自动进入的状态,在特权命令状态使用SETUP命令也可以进入此状态,这时可以通过对话方式对路由器进行设置。

(2)常用命令

1、改变状态命令

进入特权命令状态enable

退出特权命令状态disable

进入设置对话状态setup

进入全局设置状态config terminal

退出全局设置状态end

进入端口设置状态interface type slot/number

进入子端口设状态interface type numeber、subinterface[point—to—point|multipoint]

进入线路设置状态line type slot/number

进入路由设置状态outer protocol

退出局部设置状态exit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网络拓扑结构图如下

2、用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进行配置的部分配置过程

对RouterA进行配置

对RouterB进行配置

3、路由表配置的部分过程

RouterA的路由表配置

RouterC的路由表配置

五、实验结果:

从RouterA ping RouterB

从HostA ping HostB

从Host A1 ping Host B1

从Host C ping Host B1

从2621 ping RouterB

六、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中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的。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许多问题。首先,路由器、交换机、PC机连接图的设置中,路由器与路由器的连接时本来正确的结果应该是黑色的连线,但是因为前面端口及设置的错误得到的是红色的连线。另外,PC机的IP配置是最容易的,但是在配置过程中应该仔细,稍稍一点粗心的错误便可能使得IP配置不成功。最后,最难的是路由器的配置。路由器的配置要严格按照思路步骤进行,分清楚普通模式,特权模式,区别如何进入全局模式与局部模式,以及在局部模式下配置s0端口与e0端口。大多数问题通过问老师和同学都得以解决,但是在配置模式下设置静态路由还是不清楚,还有一些命令也不太熟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篇4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

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

3、掌握文件的查找;

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5、通过控制面板查看和修改主要输入/输出设备的设置;

6、查看和修改系统基本配置信息。

7、通过用户管理设置,使计算机为多人合用,同时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其它用户的操作权限;

8、通过对计算机的环境设置,优化计算机的性能,加强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提高计算机病毒应对能力。

二、实验任务

1、查找文件“notepad、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

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2、显示“我的文档”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扩展名。

3、修改鼠标、显示器、输入法的设置。

4、显示系统硬件配置信息。

5、添加/删除程序。

6、添加、删除用户,修改用户信息。

7、修改虚拟内存设置,优化计算机性能

三、实验检查内容

1、是否在E区建立以自己学号为名的文件夹

2、是否在学号文件夹中创建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

3、是否将“notepad、exe”文件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中

4、“notepad、exe”文件的属性是否修改为“只读”

5、是否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6、是否显示文件的扩展名

7、修改鼠标处于“正常选择”状态的显示图形

8、修改显示器的分辨率

9、设置CTRL+SHIFT+1为某种中文输入法的热键

10、设置Windows系统在“关闭程序”事件时的声音

11、查找本机CPU的频率

12、写出本机网络适配器的名称

13、添加一个以自己学号为名的用户

14、将虚拟内存设置到D区,最大值为1GB。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