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苏东坡传优秀读后感300字

多美网

2025-09-17读后感

欢迎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优秀读后感300字(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语堂苏东坡传优秀读后感300字 篇1

东坡,东坡,一位住在东坡上的诗人。号东坡居士此名看似随意,但又何常不体现了苏轼的潇洒与豁达呢!

一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瞬时令我感到即使隔着千年的岁月,也能如此近距离得感受到苏东坡的一生实在是妙笔。

苏轼的一生是坎坷的,也是幸运的。尽管他被一贬再贬,但他却也总能发现生活的欢乐,也许正是这个不同的机遇,让他走遍了祖国的半壁江山,尝遍了世间美味,他从不居高临下得看待百姓,而是真正的融入百姓们的生活,下田耕地向农民讨教经验,分享美食,细听乡下趣事。如此一比,离别官场倒是享得了一份清闲。

李白的一生逍遥似仙人,杜甫的一生难免略显苦难,唯有苏轼最令我敬佩。他是诗人,亦可以是农民,是酿酒师、是学者、是工程师…他的`无所不能更是启迪了我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他的浩然之气也将如他的诗词一般永留千古!

这是一份横跨千年的精神宝典。

林语堂苏东坡传优秀读后感300字 篇2

怎么说呢,因为作者带入了太多的个人情感,尤其是关于王安石、关于变法,这样非但不能更好的展示苏子之才智品性,反而会让人对作者产生质疑,干扰读者对本书其他内容的认可。作为一本传记,不够客观算是硬伤吧,奔着林语堂而来,奔着四大传记而来,却有些许失望。

从历史的宏观纬度上去看,苏子一生若没有如此的波澜起伏的经历,也不会有如此豁达优美的诗词。文字本就是一个载体,尤其是诗词歌赋,更承载着人生的每份阅历和心灵的每次颤动。离开这些人生经历,苏子的乐观豁达、自然洒脱就难以如此深刻的触动我们。他的所有经历不是凭空而来,与他的性格、与他的选择、与他的坚持等等都息息相关,离开这些,苏东坡也不会美的如此震颤人心。任何一个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都有自己内心深处所坚守的东西,暂且称之为“初心”吧!

林语堂苏东坡传优秀读后感300字 篇3

接连三天,阅读《苏东坡传》。印象中,这是一本失而复得的书。还是刚毕业时,爱书的当时还读中学的兄弟买了这本书,送给了我。而当时,恰好有同学到家玩。于是,在同样爱书的我这里借书阅读,似乎也成了她进步的表现。

把那本新到手的《苏东坡传》给她,千叮万嘱一定要归还。

不在同一地点工作的同学,毕业之后就如纷飞的风筝,哪还有聚会的时间与机会。于是,如越来越淡的同学情一样,那本《苏东坡传》也就永远地借走了。我相信,那本书在那个还算长得漂亮的同学那,一定也很是孤独。因为在我看来,那位女同学也许是看不懂苏东坡的。

于是,每想起那同学,《苏东坡传》也就条件反射般地在眼前。好几次与她聚首,没有说起那本书。但苏东坡情节,还是时时影响着我。

林语堂苏东坡传优秀读后感300字 篇4

苏轼,就像其父给他取的名字“轼”一样,虽然只是车上的扶手,但却在高处,具有前瞻性。他对人生理解的通透,在文学,绘画,书法,建筑甚至是厨艺方面极高的天分,突出的成就无不印证了这一点。但是他并没有如父亲另一方面期许的那样,不显山露水,不锋芒毕露,老老实实,安守本分。他实在是个太过耿直的boy!又口无遮拦。祸患终身,命途多舛仿佛是宿命的安排。宦海沉浮,一贬再贬;接连丧妻,老年丧子。于谁这都不是好命数。

他也不是不会痛苦,从他给自己四个儿子取的名字就有迹可循。迈,迨,过,遁,由意气风发到隐而认命。可苏东坡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人所喜爱,正是因为他的至真至善,至情至性!即使他充满落寞意味的文章,也无不遵从本心。无数失意之人在他的千古美文之中产生了共鸣,得到了开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