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参观美术馆心得体会(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美术馆心得体会 篇1
期待的校外教学终于到了,同学们总是兴高采烈。这一次,我们去了“美术馆”,也让我们接受了这种奇妙的艺术。
这次参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太极广场的作品《前进》,它详细描绘了深刻的哲学,并通过雕刻简单地表达出来。每一部作品展现出来的气势也让我觉得自己处于一种状态,一种境界。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地方是儿童艺术中心,这是一个结合了室外景观的多功能场所。还有一个“游戏池”,里面安装了一台机器。只要压下去,就会喷水。我们一个一个操作。因为水柱很强,连旁边站着的同学衣服都湿了;在那里,你不仅可以玩水,还可以在墙上涂鸦“水”,泡在“儿童艺术中心”。艺术是一种轻松、自然、愉悦的东西。
然后我走进了美术馆,那仿佛是一个让你自由快乐的创作空间。这个地方向新一代艺术创作者开放,让他们在现场自由摇摆,每面墙都是五彩缤纷的,所以“美术馆”成为博物馆中最耀眼的创意世界之一。
这次校外教学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见过许多精美的雕刻,还见过许多著名的雕塑家。如果下次有机会来“美术馆”,一定要再去欣赏一遍,让自己重新感受大师的风采。
参观美术馆心得体会 篇2
我去过很多特别的地方,但唯一最让我魂牵梦绕的是——美术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和拥挤的人群一起走进了美术馆。显然,今天的人是为了“它”而来的,因为每个人都在交谈中表明了自己的目的。这个“它”就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写的宗教画《最后的晚餐》。
随着缓慢移动的人群,我们进入了展示《最后的晚餐》的房间,一幅生动的晚餐画面映入我们的眼帘。
这幅画大约有900厘米长。救世主耶稣基督坐在中间,他的十二个门徒坐在他的两边。他们有不同的表情,有些紧张,有些愤怒,有些震惊,有些悲伤。这幅画是根据《新约圣经》画的,讲述了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在逾越节聚在一起吃饭的故事。当他们听到耶稣悲伤地说,“你们中的一个要卖了我”时,他们很惊讶,有不同的表情。《最后的晚餐》生动地描述了门徒们的反应。
图中有一个最引人注目的人。他心慌得手肘碰到盐瓶,身体后倾,脸上满是恐惧和不安,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一定是叛徒犹大!
达芬奇确实为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参观结束后,我深深钦佩达芬奇大师高超的绘画技巧,也对这幅画的艺术魅力印象深刻。
参观美术馆心得体会 篇3
今天,妈妈带我去德基美术馆玩了一下午。入口处,一位阿姨检查了门票,给了我们两个手环让我们戴在手上,就让我们进去了。
第一个互动展是一个大屏幕,一位阿姨给我们来做了介绍:大屏幕的上方会落下来甲骨文,用手按住甲骨文,便会出现甲骨文对应的图画。我兴致勃勃地按下飘下来的一个甲骨文,这时,一口泉水从我的手下喷涌了出来。"这是水的甲骨文!"我喊了出来,我一扭头,又一个奇怪的甲骨文从我旁边飘过,我按住了它,突然,一头大象立在了我的面前,我吓了一跳,原来是一个象的古文字。
我玩了好久的找文字游戏,在妈妈的催促下,依依不舍地来到了第二个互动展,这是在一个较小的房间,里面有两张大桌子,一个叔叔告诉了我规则:将各种桌上的器具放置不动,一会上面会有苹果蛋糕或者煎蛋等各种东西,点击它们会变成更多的食物,在地面上行走的小人可以吃。还可以用手托着小人,碰到靠近太阳的星星,星星们瞬间就会变成流星雨,特别漂亮。如果将平底锅器具放一会儿,就会出现煎蛋,煎蛋旁边会有火,火有可能会落到地上,小人碰到会烫伤,把小人拖到云朵上,云朵会下雨,可以灭火,用雨水浇灌泥土,泥土上会长出小树,小树结果子了,小人是可以吃的。实在是太有趣了!
接下来我又继续玩了几个互动游戏,分别是彩绘城镇、跳房子、光球乐园和滑梯水果园,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能尽情的地好好玩,但我希望下次去的时候有机会能去体验一下它们的乐趣。
最后一个互动展叫做涂鸦自然,许多小朋友正在埋着头努力画画,哦,原来奥秘都在旁边的大房间里。进入大房间,我就进入了一个彩色的世界,有高的地方,也有矮的地方,到处都是花儿和动物,我一走动就感觉好像脚底下有颜料桶一样走过的地方都被颜料涂满了。我坐在地上坐一会儿,我身边就会出现一丛一丛的花儿。我来到外面小朋友们画画的地方,自己选了一张画小鸟的纸,认真涂好喜欢的色彩后交给管理员叔叔,他把画扫描后,没多久,大房间的入口处便突然出现一只褐色和白色相间的鸟儿,这就是我涂色的鸟儿呀,实在是太神奇了!我迷上了涂色,继续选了一张纸,这次是一只蝴蝶,我把它身上涂上了彩虹的颜色,扫描后六七只蝴蝶三五成群的飞了出去,我开心极了,可惜只能画两只动物,有点不过瘾。继续玩了一会儿象形文字游戏之后,我依依不舍地走出了美术馆。
这个美术馆真棒,我下次一定还要来,把没玩尽兴的几个互动展好好玩一遍!
参观美术馆心得体会 篇4
今天,我怀着好奇的心理,去参观了王建男先生的极地拍摄馆。
整个拍摄馆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人文部分包括“聚落”、“风情”、“渔猎民族”、“新淘金时代”、“迎接新的太阳”等专题;生态部分包括“地貌”、“天象”、“物种”等专题。
馆长说:“这是王建男先生自20xx年以来,16次去北极拍摄的结果。”这首先让我为之一惊。七年啊!一直在坚持着,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不辞辛苦,去了16次北极!如果我们有这样坚持不懈的精神并加以利用,我想,我们就能在学习之路上坚强地走下去。
这时,我仿佛看见了王建男先生,为了找到更好的角度抓拍目标,背上两台相机,在没过双膝的积雪中走出足足一公里。他奋力仰起头,静止在沼泽般的雪地里。这时,只要被雪擎住的身体稍微挣扎一下,就会在溺水般的恐惧中继续下沉。犹豫了几秒钟,王建男先生蜷起身体,侧身用力一滚,终于挣扎出雪面。然后,继续行走。多少个这样的画面这样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看到了许多图片,如北极兔、北极狐、美丽的极光、海鸥、苔原天鹅等,在他色彩斑斓的画面中,既有浩瀚的天野和狂奔的野兽,又有节日的喧嚣与雪夜的寂静,还有不同肤色与轮廓,或狡黠、或迷茫、或安静微笑的脸。王建男先生又告诉我们,因纽特人(居住在北极的人们)不喜欢被叫做爱斯基摩人,那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
在我们的印象中,北极应该是像青藏高原那样白雪覆盖、冰川遍布的,但是这次参观之后,我明白了,北极不只是印象中的那样,北极的夏天会达到29摄氏度。
但这次参观,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王建男先生抓住了每一个细节,通过那样的照片,我看到了因纽特人的生活状态,看到了他们或喜或悲的表情;我还看到了动物们的有趣形态,看到了他们自由嬉戏或可爱憨厚的样子。
最重要的,我学会了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件自己想要的做的事情,这样,才能在生活中、在学习中,达到人生中的巅峰!
参观美术馆心得体会 篇5
现代人的生活比较忙碌,平时也比较忙准备月考,无法让自己的生活有美好的回味。在这个年假里,爸爸决定带我们去美术馆。爸爸开车送我们去接一位老人,他是一位举办展览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摄影70多年的摄影师。
因为爷爷的作品那么多,和我生活的时代不一样,我爸就开始一幅幅的引导游客。讲解完,终于能明白作品的`内容了,这也是黑白照片的神奇之处。首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50多年前拍的野柳“女王头”。当时的女王头脖子很粗,和今天的样子很不一样。我妈解释说这是因为风蚀,社会课本上也有提到。我想再过一百年,女王的头像可能会彻底消失。此外,我还喜欢野柳的特色岩石。这位老人通过他的艺术眼光和黑白摄影技术,把普通的石墙变成了美丽的杰作。除了黑白照片,爷爷还用特殊镜头捕捉普通眼睛看不到的微小世界。他把花的最小部分放大成彩色图片。这是摄影师用截然不同的眼光所能看到的。
在展览期间,我还观察到大家都发现了有趣的作品可以仔细观看。也许美术馆里的每个人都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丰富了自己每天忙碌而无聊的生活。所以希望大家忙完了再去美术馆看看,让平凡的生活充满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