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感动中国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有感 篇1
革命烈士的鲜血加固了长城,他们让这片辽阔的疆域拥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祖国已经六十岁了,她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儿女,这些儿女感动了无数人,他们也同祖国母亲一样,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感动中国人物!
邮局,随处可见;马背上的邮局你见过吗?回答是:当然没有。可是却有这样一个人,把马背当成运输工具,风里来雨里去,为山村的居民传递信件,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四年。他,就是王顺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连公路都没有通的木里县,信件就是和远在天涯的亲人联系的最方便的方法了。邮路在马背上,在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上,二十四年的工作历程是多么辛苦啊!一次草丛中飞出的野鸡惊了马,马一脚踢在王顺友肚子上,王顺友疼得昏死过去,却还是将信件交到了居民手中,后来在医院检查才发现肠子已经烂了三厘米,再晚几个小时就性命不保了,当时是需要多大的意志才可以将信件发出去的'呀!一个人、一匹马,他翻山越岭,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二十年的坎坷筑成传奇!这就是王顺友的真实写照。
感动,筑与王顺友的职业之上;感动,还生于朱自清的笔下!
《春》,《背影》,《匆匆》;一篇篇散文为中国文学这幢房加了多少砖瓦?《春》的文字是那样朴实,就像未经雕琢的美玉,清丽之中又透着来自自然的灵气;《背影》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词藻,那样朴实,却又显出老作家的独到风格,美哉!美哉!
才华横溢的作家,却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曾经为了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将父亲赠与朱自清结婚的皮衣送交当铺,为了书,将自己不舍之物当掉,有谁会下此“狠心”?提起当年之事,朱自清只是笑笑,美其名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我们的时间却一去不复返。”说得逍遥自在,一个多么勤奋的作家啊!
“感动”,多有意思的词啊,看了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感动或许就是泪水潸然了吧。
每个人都有一盏心灯,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照亮了自己前行的路,更温暖了别人的心灵。有一个人,将自己全部的爱全都交给了别人;有一个人,熄灭了自己的灯,却让别人的灯更加明亮。她是一位伟人,但她不是奇人,更不是神,她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她只是在与“非典”抗争的战斗中牺牲的一名护士——叶欣。
翻开历史,20××年的记载,抹也抹不去,“非典”,到现在还是那么让人恐惧,但对于一个已经失去生命的人,它又能如何?它能夺去叶欣的生命,却夺不走她的灵魂!
叶欣在急诊科工作二十年了,算得上一位经验老道的护士。她对待这类病人,总是十分的细心、耐心,丝毫不因为他们得病而抗拒与他们接触。社会对这些病人的歧视态度, 叶欣没有,叶欣也不想,她总是能为别人着想。
2月24日,叶欣被累坏了,她四肢无力,浑身酸痛,真想睡上一觉,但想到还有许许多多的患者等着她的治疗,她只能吃力地爬起来,去给患者做手术、做检查。在治疗一个急症患者时,叶欣不慎落入“非典”掌控之中,她开始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不断升高,不得不进入隔离房。
然而,即使是此时,她最关心的并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那些“非典”患者,开口说的每句话几乎都与患者有关。最终,她含泪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与她并肩作战的同事,离开了她最爱的家人,永远的,永远的。
希望叶欣这位美丽的白衣天使在那个天使国度过得安好,让我们一起为她祈祷吧!
“双百”人物,他们以自身的种种事迹催人泪下,激人奋进,他们拥有一颗纯洁朴素的心,拥有着为祖国建设奉献力量的心。
小时候,我认识了轮椅上的英模——张海迪,一位从小就患有脊髓血管瘤的女人,多么可怕的疾病,可她并没有屈服,而是选择了坚强,选择了与命运抗争。张海迪学会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学会了写作,她的作品深受欢迎,炙手可热。成功的背后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张海迪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残疾姑娘同命运顽强战斗的坚强意志和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于是,我知道了人活着,必须要拼搏。
上小学后,我知道了还有这样一个不怕死的英雄——叶成焕。1938年4月15日,日军占领武乡县城失败,打算延浊漳河东撤。刘决定抓住这一战机,带领叶成焕等人准备歼灭敌军,激烈的战斗中,敌人打了叶成焕数十发子弹,可他依旧没有倒下,直到最后一击击中头部,他才缓缓倒下,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队伍呢?”人在最危急的时刻所想到的,必定是最牵挂于心的,他想到了革命同志们,于是,我知道了人活着,要学会奉献。
现在,我又认识了一位“女强人”——邰丽华。她没有被无声世界的死寂吓倒,她坚信自己能行,舞蹈的无声美深深地吸引住了她,上帝为她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窗外的风景亦是无比美好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诉说着邰丽华付出的无穷代价,换来的是舞蹈界的盛誉!于是,我知道了人活着,要有自信。
…… ……
马克思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为社会贡献什么!“双百”人物感动中国,我会以他们的精神作为人生坐标,为之努力!
感动中国有感 篇2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感动中国》,里面讲述了十二位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每看完一个故事,我的心就像被揪住了一样……他们有的是运动员,有的是农民工,也有的是警察,他在他们普通的生活中做出了不普通的贡献,让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
20xx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9岁的林浩,是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地震发生的几分中后,他被埋在了废墟里。在黑暗中的林浩,首先想到的是安慰其他同学。他镇定地告诉周围的同学们不要慌,要坚持下去,然后鼓励同学们,带领他们唱国歌,再接着,他开始自救。当他爬出来后,又钻进废墟,救出了两名同学,而自己却被砸伤了脑袋和手臂,并且又被掩埋在了楼板之下,最后终于获救。林浩现在已成了“小名人”、“小英雄”,家喻户晓,可他却认为他只是尽了一个班长应尽的责任。我第一次听到林浩的故事时,我就被打动了。在自救成功后,许多成人都是瘫倒在地上,更何况是一个年幼的孩子呢!可他虽然已筋疲力尽,还是大声安慰同学,并且不顾生命危险,再次钻进废墟。要是每一个班长,每一个同学,每一个人都像他那样的话,会有多少人获得重生的机会呀!在这本书上记录着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他在一家电视台做节目,主持人想引导小林浩说出自己的事迹,并表示说出救的一个同学的名字就给一颗糖时,小林浩瞬间泪流满面,他朝主持人也朝现场的所有观众质问:“难道救人就是为了吃粮吗?”是呀,一颗粮怎能与一条鲜活的生命相提并论!之所以林浩在地震时能救出两个同学,不仅是因为自己身为班长,有义务救同学,还因为他知道生命的可贵。
除了少年英雄——林浩,其实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让我感动的人与事:们可能是身为儿女,孝敬父母;也可能是老师,爱护学生。你可能在电视上,报纸上听说过他们,也可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他们,让我们向他们学习吧!将感动继续传播下去。
感动中国有感 篇3
在这丰富多彩的寒假里,我认真地读完了《感动中国英雄人物读本》这本书,看完后,我受益非浅,使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主要讲了中国英雄人物的感动事例,当人民群众受到危险的重要关头,他们不顾一切地去帮助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他们一心只想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减轻负担,却从没想过自己的安危;自己的疼痛;自己的家庭……使人民感受到了世界的温暖,党的关怀。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那舍己救人的孟祥斌。20xx年11月30日,孟祥斌带着妻子和女儿到金华市区购物。在经过通济桥时,一名轻生女青年从10多米高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冲向桥边,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跳水救人。10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渐渐靠近了他们,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己却沉入水中,28岁的年轻生命陨落了。
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
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一位令我们敬佩的人物,她是我们班上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每当我们举行活动,地板都十分地脏,到处都是我们带来吃的零食包装袋,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扫,大家都在尽情地玩耍中,没有注意到教室的地板干不干净。就在这时,我们的小蜜蜂马上停了下来,独自拿着扫把、垃圾斗与垃圾大战起来,不一会儿教室里的垃圾被打败了,都乖乖地进了“监狱”—垃圾筒。直到活动结束后,大家才发现了她所做的事情,我们深受感动。在她的努力下,我们被评为了“文明模范班” ,我们十分感动,而她却一旁推辞说:“不用谢,这是我该做的。”……
红旗在阳光下自由的飘扬,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看着那迎风飘扬的红旗,我仿佛感觉我们我胸前的红领巾也在迎风招展,告诉我要在共产党如阳光般的照耀下快乐地成长。每一次升旗,我总是思绪万千,长辈们经常对我说没有先辈们的热血挥洒,哪有我们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哪有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我们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将来报答祖国,报答父母,让灾区不再是灾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温暖!
感动中国有感 篇4
我读了《感动中国》这本书深受感动。这本书主要写了有一些人为了别人而牺牲了自己。其中,我最敬佩的人是叶欣。
在20xx年春节前后,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叶欣开始收治“非典”病人。她就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着许多医护人员的倒下。面对生命危险,叶欣总是斩钉截铁地对年轻的医护人员说:“这里危险,让我来。”她深知,自己也许有一天可能倒下,但能不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3月4日清晨,叶欣仍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科室,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离病房……劳累了一上午,连水都没喝一口,只觉得全身困乏疼痛,中午刚过,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病魔最终没有放过她。经过检查,叶欣染上了非典型肺炎。然而,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能挽留住她匆匆离去的脚步。3月25日,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
记得有一次,中午放学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雨,因为车坏掉了,所以只能步行回家。才跑一段路身上就已经全部被雨水淋湿了。这时,我身后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回头一看,原来是老师。她亲切地问我:“你的自行车呢?”“我的自行车坏了,正在修呢!”我回答道。刚说完,她把雨伞递给了我,自己淋着雨回家了。
过了十几二十天后,那天中午刚好又下了一场大雨。老师因为出门忘了带伞,而被雨淋感冒了。到了中午放学的时间,她把所有的学生送出去之后,自己又快步跑回家。我见老师每走几步就打一个喷嚏。就走上前去把雨伞递给老师。顿时,老师的眼眶里涌出了泪花。她先把我送回家,然后,自己撑着伞回家了。
我们既要学习老师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也要学习叶欣那种临危不惧、舍已为人、身先士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