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回声》优秀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声》优秀教案 篇1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回声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创设情境
1、师:上课,同学们好---老师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出示小青蛙,跟小青蛙打个招呼吧!(你好,小青蛙),
最近小青蛙经历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儿,它迫不及待地想告诉你们,看老师板书:回声,齐读课题。回声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2、师:读了课题,你们有没有什么想问问小青蛙的'呢?
生:随机板书 是什么?
在哪?
3、师:是啊,回声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这只可爱的小青蛙去感受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
1、师:小青蛙问你们第一读课文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吗?
2、师:小青蛙也喜欢你们读课文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要多读几次,还可以动动小脑筋,
都能做到吗?好的,开始吧!
(二)检查读
1、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这几句话特别难读,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句子:他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
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
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
(1)先自己练一练
(2)出示小青蛙生字卡片,谁来当当小老师?
(3)小青蛙刚悄悄地和我说了,谁要是把生字宝宝读准了又记住了的话就和谁交朋友,你们想和他交朋友吗?好,
谁来说说你怎么记住的呢?一圈圈和波纹两个词语碰在一起就是一圈圈波纹,我们一起来看下,
播放小鱼的flash.
(4)小青蛙很高兴和你们交朋友,他也想给生字宝宝找几个朋友回来,你们能给生字组词吗?找到好朋友。
2、师:认识了生字宝宝,谁再来读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3、师:句子会读了,谁来读读课文?
4、师:指名读
(三)师: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小青蛙碰到了什么稀奇又有趣的事呢?
评:你真会读书。
你真会研究,像个小研究家。长大肯定了不起!
你课文读得真仔细。
三、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段
1、师:接着我们跟着小青蛙来到一个怎样的地方呢?出示课文插图一和第一段自己先,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再读一读。
2、师:指名看图说话。谁来说说这里有什么?
3、师:你们喜欢这里吗?能不能用朗读将你的喜欢与大家分享?指名读。
4、师:听出来了吗?他有个地方读得特别好。好像一个大月亮。
那谁能用“好像”说一句话。
5、师:我们一起来读读,/article/你觉得这里风景怎么样?美
6、师:那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读?
7、师:好美的地方啊!小朋友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去美美地读一读把!让我们再来好好地读读吧!
8、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回声,回声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声》优秀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语句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青蛙妈妈的话,弄懂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知道什么是回声形成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回声》,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一、学习第一段
1、放录像,相机理解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象一个大月亮。
2、指导读出景物的美。
二、学习第二段
1、看录像,说说:在这个美丽的桥洞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第二段,把写小青蛙听到的声音的有关句子画出来,思考: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听见的?
3、讨论上述问题。
4、指导朗读小青蛙说的.话,注意两次语气的不同。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找出写小青蛙这时心情的语句。
2、理解奇怪极了的意思。
3、引导想象:这时候,小青蛙心里会想些什么?
4、小青蛙又是怎么做的?
5、指导有感情朗读小青蛙妈妈的话。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
2、说说: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
3、找出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
4、讨论: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还可以换成哪些意思相近的词语?
5、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6、看录像,理解:激、荡。
7、师生共同用板画再次理解激、荡的意思。
8、齐读,小结: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五、学习第五段
1、指名读青蛙妈妈的话,思考:青蛙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用序号标出来。
2、青蛙妈妈第一句说了什么?
3、自由读2、3句,思考:为什么说小青蛙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呢?
4、放录像,想象声波碰到洞壁返回来的现象。
5、讨论:声波与水波有什么相像的地方。
6、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返。
7、齐读青蛙妈妈的话。说说小青蛙是怎样听见自己的声音的?
8、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9、小结:青蛙妈妈投石击水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六、学习第六段
1、自由读这段。
2、放录像,欣赏小青蛙的回声。
3、小青蛙现在的心情怎样?(理解欢快)
4、它这时的高兴与它刚来到桥洞时的高兴一样吗?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总结全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两同学角色表演四、五段内容,说说还在哪些地方可以听到回声?是怎样产生的?
3、口头填空:
回声就是声音的_______碰到________返回来的声音。
4、师讲述回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板书设计
回声
奇怪水波河岸高兴
荡
一蹦老高
明白声波石壁欢快
返
《回声》优秀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传承了一二三年级的编写思路,但是随着四年级的学生年龄的增长在音乐的表现力上更强了,音乐的感悟力也更强了。音乐的欣赏课也提高了一个层次,同学们对于歌曲的情感了解也更加透彻了,在对于音乐的情绪,音乐的速度,音乐的力度比前几年也更加了解了。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四年级开始转变思想。从过去的笼统思想变为具体分析。偏重于喜欢的事物具体的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很难引导。
在音乐上我觉得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理解力,在上欣赏课的同时学生也很积极的理解音乐的`内涵。加强音乐的情感表达。
教学目标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听唱、自学的形式学习歌曲《友谊的回声》。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赞美和追求。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回声这一自然现象,能用强弱对比来模仿回声,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学习力度记号f 、pp。感受并掌握歌曲中的力度记号。
教学重点和难点
力度记号的学习及表现回声的效果
教学流程示意
1、先欣赏动画片《淘淘的故事》引出回声的效果。
2、在欣赏的过程中解决歌曲中的重难点,强弱的力度记号并做出强弱表现出最好的回声效果。
3、学习歌曲,在学习之前多次聆听,每次聆听会提出相应的问题,带着问题聆听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学习歌曲的过程,首先注意唱歌的节奏,其次注意歌曲的咬字吐字,再次注意歌曲的情绪与情感。
5、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男生女生的轮唱,体会回声的效果。
6、带着友谊的问题再次进行观看找出友谊的深层含义,做到首尾呼应。
7、最后再次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
《回声》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3、能正确完成课后第二题填空。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第五段青蛙妈妈对小青蛙说的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教设备(电脑、投影仪、电教平台)
多媒体电教软件(《回声》课件)
幻灯机、盛水的玻璃缸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诱导预习。
〖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3、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4、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理解青蛙妈妈的话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听回声的录音。
2、你觉得这声音有什么特别?你想知道些什么?
3、设疑:你听过回声吗?在什么地方听到了的?回声是什么回事?
4、板书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二、检查预习
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引导细读,边读边议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自由读。
思考:这段话有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⑵ 示图,用导读的方法回答思考题:
第一句告诉我们:小河上
第二句:半圆的'和水里的连起来,好像一个
⑶ 指导感情朗读: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谁能把这美的感觉说出来?
过渡:就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请同学们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完后用一、两句话告诉老师。
2、学习二、三自然段:
⑴ 小声自由读。
⑵ 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看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老师?(强调桥洞)
⑶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小青蛙和看不见的小青蛙的话用___划出来。
⑷ 检查,示句: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你在哪儿?
⑸ 指导读句 想一想:小青蛙两次说话的语气一样吗?从哪里知道的?
① 指导按标点符号读好句子。
② 分角色朗读:谁来当小青蛙?谁来当看不见的小青蛙?让我们听听看不见的小青蛙怎样学小青蛙说话的?(提示:学话的小青蛙要比小青蛙声音要小。)
⑹ (读小青蛙妈妈的问话。)听到有人在学自己说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奇怪,书上怎么说。
理解:奇怪极了
板书:奇怪
示句: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⑺ 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出示生字卡读读理解:藏
过渡:多好向的小青蛙呀,桥洞里真的藏着一只小青蛙吗?让我们跟着青蛙妈妈一起去看一看。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 自由读:
思考: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
⑵ 示第四自然段:
默读:把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用.把它点出来。
示生字卡读读理解:捡 扔
(用做动作的方法学记这两个生字)
⑶ 再找出写河水变化的句子,用___划出来。
⑷ 做实验:利用玻璃缸投石演示,观察水面的变化。
⑸ 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老师做的实验,跟课文所讲的现象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边读课文的句子,一边想象刚才的情景。
⑹ 读句河水荡回来,出示生字卡读读理解:波纹 荡
⑺ 演示动画扔石头,进行说话训练。
⑻ 齐读这个自然段。
⑼ 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结板书:
碰
水的波纹 河岸
荡
过渡: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回声到底是什么回事?看第五自然段,听听青蛙妈妈是怎样说的?
4、学习第五自然段:
⑴ 指名读。
思考:青蛙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
⑵ 示青蛙妈妈的话:
问: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什么?
⑶ 示2、3句话,引导比较,理解。
先引导学生从句子中找出相同的词,再引导悟出声音的波纹与水的波纹相似之处:碰到挡住它们前进的东西,都会回来。
⑷ 引导学生板书:
碰
声音的波纹 石壁
返
⑸ 演示动画:青蛙叫的回声。
练习说话:青蛙是怎样听到回声的?
⑹ 填空练习:
① 水的( )碰到( )又( )回来。
② 青蛙叫的声音的( ),碰到桥洞的( ),也要( )回来。
③ 小结板书:明白
④ 分角色朗读这段。理解:一蹦老高
过渡:回声多有趣呀,小青蛙又回到桥洞里听那有趣的回声了。
5、情景导学最后一段。
四、小结质疑。(略)
1、按板书小结。
2、质疑: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巩固练习,训练提高。
〖教学过程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练习说话,用因为所以说说回声的形成。
3、完成课后练习题
4、分析生字的字形,指导田字格的书写,进行扩词,说话的练习。
5、布置作业:
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 抄写生字词。
6、附板书设计:
回声
碰
水的波纹 河岸
荡
奇怪 明白
碰
声音的波纹 石壁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