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欢迎阅读《商的近似数》说课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探讨,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的应用意识。

2.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取商的近似值的不同情况,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商的近似值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实际正确地选择“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昨天老师去逛超市。花10元钱买了3斤苹果。谁能告诉老师苹果的单价是多少呢?

板书:学生的列式计算。引导学生说出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得近似值。

设计意图:除了让学生在体会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实际,又服务于生活实际,体验学习探索成功给学生带来的愉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例12(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

①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预设:生1:2.5÷0.4=6.25(个)

生2:2.5÷0.4=6.25(个)≈6(个)

生3:2.5÷0.4=6.25(个)≈7(个)

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小组汇报)

预设:

生1:瓶子需要整个数,不能用小数表示。把6.25个用“四舍五入法”约等于6个。

生2:6个只能装0.4×6=2.4(千克),不够装应需要7个。

③教师概括。

师:两种答案哪一个更符合生活实际?(第二种)

师:像这样,在实际生活中,将6.25中的小数点后面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1,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出示例12(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①先独立思考。

预设:生1:25÷1.5=16.666……(个)

生2:25÷1.5=16.666……(个)≈17(个)

生3:25÷1.5=16.666……(个)≈16(个)

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

预设:生1:盒数应取整数,把16.666……(个)用“四舍五入”法应进1,约等于17个。

生2:但实际包装时,17个礼盒要用1.5×17=25.5(米)的红丝带,丝带不够包装,应是16个。

生3:16个礼盒用了1.5×16=24(米)红丝带,剩下1米不能再包装一个礼盒,所以只能16个。

③教师概括。

师:我们应取哪种呢?

师:像这样根据实际情况,将16.666……中小数点后面的尾数去掉,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三)教师小结:看来,“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多一点,即“进一法”;有时要少一点。即“去尾法”。这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商的近似值实际应用。(板书)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第一关:试一试

第二关:比一比

第三关:选一选

第四关:说一说: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商的近似数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采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六、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数

10÷3= 3.333···(元)≈3.33(元)四舍五入法

2.5÷0.4 = 6.25(个)≈7(个)进一法

25÷1.5=16.66……(个)≈16(个)去尾法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商的近似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以及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小数除法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循环小数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3.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商的`近似数保留的位数。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说学法

1.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主探索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商的特点,分析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求商的近似数。

四、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生活中需要用到商的近似数的实际例子,如购物时计算商品的单价等,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让学生尝试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商是一个无限小数。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什么来确定商的近似数保留的位数?

(4)教师总结归纳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3. 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设计一些基础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给出一些实际生活情境的题目,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求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 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强调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5. 布置作业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说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数

方法:四舍五入法

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保留位数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篇3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范文(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商的近似数》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篇4

一、说教学内容

《商的近似数》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二、说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探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说教材地位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说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 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商的近似数的保留位数。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

六、说教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对比教学法:对比不同的保留位数,让学生体会到根据实际情况取值的重要性。

七、说学法

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探索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完善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八、说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运算,得到一个无限小数,然后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该如何表示这个结果,引出商的近似数。

2. 新授

(1)讲解例题,让学生明确计算过程和结果。

(2)引导学生观察结果,讨论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3)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如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等,进行示范和练习。

3. 巩固

(1)给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求商的近似数。

(2)组织小组讨论,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解决。

4. 拓展

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材料分配、零件加工等,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求商的近似数。

5. 总结

(1)回顾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

(2)强调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的要点。

6.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和一些实践调查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九、说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数

例题计算过程

四舍五入法

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位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