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圆教案

欢迎阅读有趣的圆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趣的圆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在一次户外活动时,我班的夏利肯小朋友在吹泡泡玩,其他的小朋友看到泡泡都又抓又叫,非常兴奋。看着孩子们对泡泡如此感兴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自己去观察、去发现,除了泡泡是圆圆的,还有那些东西从直观上看是圆圆的,通过观察让幼儿对圆形的物体感兴趣,并且能够大胆、清楚地说出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幼儿观察身边哪些物体从直观上看是圆圆的。

2、能力目标:引导幼儿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xxx是圆圆的。”并能从不同图形中找出圆形。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知目标让幼儿观察身边哪些物体从直观上看是圆圆的。

活动难点:能力目标引导幼儿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xxx是圆圆的.。”并能从不同图形中找出圆形。

活动准备

电动泡泡枪

多媒体课件

小鱼吹泡泡的粘贴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玩一玩,师幼互动一起和泡泡做游戏

1、教师出示泡泡枪:师幼共同玩泡泡。

2、师:“仔细看一看泡泡是什么样的?你还发现了泡泡什么秘密?”

经验提升:泡泡是圆圆的,有大有小真好玩,轻轻一吹泡泡就会飞起来,落下的泡泡不见了。

(二)基本部分

1、说一说:让幼儿说一说除了泡泡是圆圆的,还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2、认一认

师:“小朋友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的东西都是圆圆的,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图片,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图片上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1)出示图片,让孩子辨认图片上那些东西看上去是圆圆。

(2)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xxx是圆圆的”。

(三)结束部分

操作活动:帮助小鱼找泡泡。小鱼的泡泡不见了,让幼儿在各种图形中帮助小鱼找泡泡。(在音乐声中粘贴泡泡)

(四)活动延伸:到大厅外面去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从直观上看是圆圆的。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

1、运用了幼儿感兴趣的泡泡机,增加了师幼之间的互动,引起了幼儿兴趣。

2、活动难度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

3、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

4、在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再稍加一点难度。

有趣的圆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各种圆形创造地进行拼贴、组合。

2、 学习用连贯地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3、 养成专注倾听同伴的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 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圆形的东西。

2、 彩纸、剪刀、胶水、双面胶、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参观,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看一些奇妙的东西,看看这些奇妙的东西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

(幼儿自由观察、讨论)

2、 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呀?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

3、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关于圆的材料,小朋友看是些什么?

4、 那么你们会用这些圆的材料拼成什么东西呢?请你和你旁边的.小朋友商量讨论一下,你想拼什么?(幼儿自由商量、讨论)

5、 小朋友真聪明,老师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材料或者可以自己动手剪一些圆形,也可以做一些圆来试一试,拼一拼,玩一玩,还可以添画上一些漂亮的画,使你的作品更漂亮。先完成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作品编成一段好听的话或编成一个故事,去讲给老师和好朋友听。

二、幼儿自由操作。

三、请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四、小朋友拼了好多的东西,还把他它编成了一段好听的话,在我们周围还有好多是圆和用圆做的东西,请你回家找一找、做一做,再来告诉老师。

有趣的圆教案 篇3

有趣的圆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趣的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趣的圆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没有了”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

2.知道“0”在生活中,所表达的意义不同,并感知和探索其中的意义。

二、活动准备

自制礼品盒一个、大数字卡片0—5各一张、积木若干、小篮子 一 个、多媒体图片(门牌号、车牌号、手机号、日历、手表、温度计、尺子)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没有了”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

活动难点:知道“0”在生活中,所表达的意义不同,并感知和探索其中的.意义。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数字“0”。

喜洋洋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非常有趣的数字宝宝来我们蕾2班做客,她就藏在这盒子里,它到底是谁呢?(教师神秘的表情摇一摇礼品盒)问:咦,盒子里有东西吗?(没有),那“没有”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呢?(知道“0”表示什么也没有),原来是“0”数字宝宝来了(出示卡片“0”)。

(二)、游戏中的“0”。

1、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游戏,请小朋友把两只小手举起来,藏起一只,再藏起一只,现在还看得见你们的小手吗?(看不见了!) 对了,看不见了,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呢?

2、桌子上有几块积木?在桌子上摆出积木,从5—0逐一递减,每次拿走一块,问:桌子上现在有多少块积木?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桌子上积木的多少?最后知道桌子上没有积木了就是“0”

(三)讲故事《故事“0”又回来了》

故事引导,引起幼儿探讨“0”的兴趣,知道了解“0”的作用。

故事:在数学王国里,零一直想和其它数字宝宝做朋友,可大家觉得它表示什么也没有,是没用的,大家都瞧不起它,连最小的数字“1”也不愿意理它。

零来到商店前,看见一个空的价格牌就站了过去,商品的价格一下子就变成了“0”,成了免费的,售货员马上把零哄走了,零很伤心,离开了数学王国。

零走了以后,数学王国可乱了套。小学的哥哥姐姐考试好不容易得了100分,可就是没办法写出这个成绩。售货员找不到零,也犯愁了,原来鞋子的标价是101元的,现在变成11元了。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零也是很重要的,每个数字也都有自己的作用,少了谁都不行,于是大家一起去把零请了回来。当零回到数学王国时,大家可开心了,我们又能得100分了,又能准确标出101元的价格了。

结合故事讨论:数学王国里为什么不能没有“0”?没有“0”会怎么样呢?

(四)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实际,举出实例说明“0”的作用,理解“0”的实际意义。

播放多媒体图片,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含义。

1、门牌、车牌、手机号码、日历、手表上的“0”都表示一个数字。

2、温度计上的“0”表示零度,越往上温度就越高(热),越往下温度就越低(冷)。

3、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五)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六)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0”,并把它的用处带来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