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学习歌曲《小板凳》,唱准一字双音。
2 .理解记忆歌词, 并尝试创编部分歌词。
3 . 体验与表达热情招待客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板凳》课件、《小板凳》图谱活动过程:
一、导入客人话题,引起兴趣。
(1) 教师:你们家来过客人吗?来了客人你是怎样招待的?
(2) 教师:今天有一个明明家也来了客人,请你们看一看他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3) 观看《小板凳》课件。
二、 观看课件,帮助幼儿理解和熟悉歌曲内容。
( 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教师:刚才,你们看到明明家发生了什么事情?明明是怎么做的?
( 2 )听老师范唱。
教师:这个故事里还有一首好听的歌呢,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
教师:你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听到的,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的贴相应的图片,幼儿听出来的少的话,教师第二次示范唱。)
( 3 )跟随音乐学唱教师:你们把图片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唱唱这首好听的歌。
教师:小朋友叫小板凳别怎么样?(别歪)阿姨夸谁好乖乖?重点学唱一字双音,如 3 3 5 “板”字的唱法。
( 4 )幼儿看图唱。
教师通过游戏《图片不见了》引导幼儿多次演唱歌曲。
( 5 ) 讨论:怎样把歌曲唱得更好听?招待客人的时候心情是怎样?(开心,脸上微笑)
( 6)创编动作,幼儿进行表演唱。
三、幼儿仿编歌曲。
教师:看,又有谁来我们家做客了?(叔叔、爷爷、客人老师、奶奶)幼儿在教师的动作提醒下表演唱。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目的:
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2。培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准备:
1。彩色立体房子、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兔子头饰1个。请1名大班幼儿学会情境表演。
3。形状、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小塑料筐6个。
过程:
一、观看情境表演
1。这是小兔的家。你们瞧,小兔出来了。
2。天气真好,小兔想到外边去玩。刚走出家门,就摔了一交,小兔只好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3。小兔为什么会摔倒呢?(因为地上有坑)这些坑是什么样子的?(长方形、圆形……)
二、复习图形
1。瞧,这里也有一些图形。你们看,这是什么形?(长方形)长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2。正方形是什么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什么地方不一样?
3。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4。圆形有没有角?
5。这是什么形?(半圆形)
6。你们看,这里有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只要说声“变”,它们就会立刻变成另一种图形。不信,你们瞧,它们现在变成什么形状了?(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是怎么变出来的?(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拼在一起变出来的)
7。用同样方法把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变成圆形。
三、铺路
1。小兔家门口的小路上有各种形状的坑。谁能想出好办法,让小兔走在路上不摔倒?(把坑填平)
2。我们一起来铺路吧,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边讲解边演示)。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对应的材料。引导幼儿思考当长方形、圆形材料较少时,怎样做才能把坑填完。(分别用正方形和半圆形拼合而成)
四、游戏
1。小兔出来啦,小朋友快藏起来!(众幼儿藏在椅子背后)
2。小兔从家中出来,见到坑坑洼洼的小路铺平了,高兴地说:“是谁帮我把路铺平了?我去找找看。”
3。找到小朋友后,小兔向大家表示感谢。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用彩色纸、皱纸等材料把这条小路装饰成一条五彩路。评析: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儿;其次,铺路的游戏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捉迷藏”的游戏又使幼儿兴味盎然,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从活动材料的准备来讲,我们用吹塑纸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作为坑,又以这些几何图形片作为铺路的材料。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图形转换的内容选取了几种图形转换中较为简单的部分,以适合小班幼儿的理解水平。这一内容的练习是在完成“铺路”任务遇到困难时进行的,它不仅使幼儿再次明确了某些图形的转换关系,而且使他们在完成铺路任务之后获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这比单纯的练习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感知3以内的数量,理解3以内数字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2。在游戏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懂得乘车的简单礼仪。
环境与材料
1。分别贴有1―3数字标志的头饰及柱子各一个(照片1、2)。
2。用瓦楞纸、包装盒做的公共汽车3辆(照片3),车票若干,分别是数量为1、2、3的'食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乘坐公共汽车的情景,吸引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1。老师邀请幼儿乘坐“公共汽车”去游玩,询问幼儿该怎样乘坐。(引导幼儿说出从前门投币上车,从后门下车;上车时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也不挤;上车后坐好扶稳,等等。)
2。介绍乘车的要求:正确点数车票上的物品后,根据物品的数量乘坐相对应的“公共汽车”。如车票上物品数量为1个时,应该乘坐1号车。
二、邀请幼儿参与游戏
1。请三名幼儿当司机,并戴上有数字标志的头饰,根据头饰的数字开相应的“公共汽车”。
2。其余幼儿当乘客,根据车票上的物品数量,乘坐相应的“公共汽车”。
3。“公共汽车”从起点开到终点,老师引导幼儿把车开得稳当、安全。
三、创设中途上车的情景,吸引幼儿在中途候车亭候车。
1。老师带领幼儿到草地上游玩后,询问幼儿应在哪里乘车回家。(引导幼儿说出到候车亭等车。)
2。幼儿根据车票上物品的数量,在相对应的候车亭候车,并乘坐相对应的“公共汽车”。如车票上物品数量为1时,在1号候车亭候车,并乘坐1号汽车。
3。提醒幼儿要等汽车靠站停稳后方可上车。
四、请幼儿吃数字饼干,感谢他们来乘坐公共汽车,并对活动做评价、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