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桂花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桂花雨》教学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华侨老人,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了这位老人对祖国的无尽思念。现状正值中秋前后,还有一种花也装点起我们的生活,它就是——桂花
2.提起“桂花”你会想到些什么?(链接生活与积累的古诗词)
3.生活在江浙的琦君每见桂花飘香,就会想起那一场场“桂花雨”板书课题
4.读题质疑
二、品析开头结尾
1.接读课文,思考:在作者美好的记忆中的桂花雨是什么样的?课文哪句话点了题。
2.交流:
(1)文中描写桂花落的语句。 课件
(2)结尾的`句子。课件 师点拨:文末点题是写作常用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完整,要学会运用。
(3)结尾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那么开头一二节呢?
A.采用对比的方法,突出对桂花的喜爱。旧知牵引——《桂林山水》课件
B.读了这段语句,你能用合适的AA式叠词补充这段文字吗?课件词语手册P36
点拨:叠词往往能更生动地表情达意,富有童趣,习作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3.那么,文中是什么使我“又”想起了故乡同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课件出示母亲的话
三、品悟重点句,辐射全文
1.“这里”指哪里?课文哪些句子在描写杭州的桂花香?哪些句子在描写家乡的桂花香?
2.读这两段语言,你觉得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
3.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哪些方面比不上)
(1)第三节:关注桂花、馈赠桂花的快乐。(类比我们自己育出来的豆苗和买来的没什么两样,但感情不同)
(2)第四节:桂花给邻居带来的香甜。
(3)第五节:收获桂花的快乐——板书:摇花乐 桂花雨 指导感情朗读。
(4)第六节:吃着这些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香甜四季,香甜了人们的生活。桂花成了母亲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融进了母亲的情感,仅仅是母亲的吗?
4.再读课件“于是,我又想起……”你还读懂了什么?(又一次)
作者仅仅为了写摇花乐、桂花雨?板书:思乡情。
四、阅读延伸,品读同题材文章。
同步中的《故乡路》
板书: 桂花雨
摇花乐——桂花雨
思乡情
《桂花雨》教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
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题
校园的桂花开了,你用几个词语来赞美赞美它:丹桂飘香,星星点点,缕缕幽香,沁人心脾同学们对桂花的感受是这么的真切,让我们沐浴着桂花雨一起去体会作者对桂花的独特感受。
二、自学课文
1、掌握两个新词。
2、自由读课文,想想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3、试着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三、体会情感
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画出描写家乡桂花和这里桂花飘乡的句子。
2、对比理解:
为什么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呢?
3、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我们私有的,我和母亲可以尽情地享受桂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闻花香,摇花乐,送桂花,泡桂花茶,做桂花饼。可以说桂花已经成了母亲生活的一部分,是母亲怀着什么样的情感在区分着桂花的香味?
四、领会表达方法
1、叙事抒情。
2、直接抒情。
五、拓展延伸
听长辈讲关于小时侯家乡生活的故事。
《桂花雨》教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抓住语言训练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验摇花乐。
(2)揣摩文本语言,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品读重点词句,感受桂花“香”
(2)想象课文情景,体验摇花“乐”。
[教学难点]:
理解母亲的话,感悟思乡“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1、桂花雨是琦君88岁时写的,她这么老了,为什么还要写呢?
2、你在完成学案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呢?
二、交流展示、汇报成果
1.组内交流对于学案三个问题的探究结果。
(1)桂花真香呀,你闻到了它的香味了吗?从文中的哪些语句“闻”到的呢?
(2)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更让作者难忘,请大家自由读读第2-4自然段,谈一谈你的阅读感受。
(3)你知道母亲为什么要说“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吗?
①组长带领全组同学逐一落实学案的'完成情况,对组内同学在完成学案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尽量使问题在组内解决。
②由组长按“全员参与”原则和个人自学情况确定本组展示代表。
2.集体交流。(学生板书、展示、交流发言、质疑、互动)。
(1)出示展示的要求:
①交流展示的同学要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板书书写要规范,尽可能精炼表达。
②其他同学可以主动质疑和补充。
(2)发言内容参考:
①通过小组学习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明白?
②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讨论的?(组长是怎么组织大家交流的)
三、精讲点拨
1.筛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问题。
2.重、难点突破的方案
(1)感受桂花“香”
①自由朗读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②认真地读一读这四句话,你觉得哪个句子最让你感受到家乡的桂花香?请说出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以下的教学)
③当你读这句话时,你首先会把目光锁定在哪个词上?为什么?
(2)体验摇花“乐”
①课件出示:摇桂花的场景
②师:让我们一起和小琦君来摇桂花吧,享受那一份摇花乐吧,闭上你的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③师生合作说话:我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摇啊摇,我仿佛到...
④补充句子练习:我闻到了:啊,好香的雨呀,它香了————它香了——香了————它香进————————————
⑤抓住“喊”字,指导朗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采访:假如你是小琦君,你看你脸上汗腾腾的,你累吗?你怎么还那么开心吗?
⑥体会想摇桂花的急切
师生、生生分别扮演“我”和母亲,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
(3)感悟思乡“情”
①许多年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你知道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吗?
②仿照这句话,再说一句.母亲还会说:“ ”(温馨提示:外地的环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外地的生活真舒适,母亲会怎么说?...)
③从母亲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互动探究
(1)桂花雨是琦君88岁时写的,她这么老了,为什么还要写童年的事情呢?
提供材料支撑:一生漂泊的琦君,这辈子最喜欢写的就是故乡的人和事。她在另一部作品《烟愁》中写道:(课件出示):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故土,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的确,正是因为对根的追寻,这份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眷恋,84岁那年,她又回到了故乡。看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不禁泪水涟涟。其实琦君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故乡,因为故乡就在——她的心里。
五、迁移应用
(1)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2)结合热爱童年、热爱家乡的主题,谈谈对课文的体会。
六、总结
月是故乡明,花是故土香,人是故乡亲,水是故乡甜。感谢琦君,用妙曼的文笔,让我们感受到童年的美妙,故乡的美丽,生活的美好。
附:板书设计:
11.桂花雨
乐
桂花 香
思
《桂花雨》教学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事例及景物,通过自读自悟和小组合作,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析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2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内容导航】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生活美好的回忆,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自主学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默读阅读提示,思考: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带着要求读课文边读边想
3、我能给课文中的形近字组词
茁()捧()吩()栋()
拙()棒()纷()拣()
4、我能快速地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家乡( )观赏( )认真( )
担忧( )赶忙( )时期( )
5、我能将课文中的句子写完整
桂花树的样子,不像不开花时,;开花时,
6、我知道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比喻拟人
⑴.一山的桂花树开花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
⑵.我一摇,桂花纷纷落下,真像下了一阵桂花雨( )
⑶.笨笨地桂花树可惹人喜爱了( )
【合作探究】
问题一: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哪些快乐?画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边读边想象语句中所描绘的情景,再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问题二: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②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③“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想一想,课文中是否还有让你回味无穷的句子?在哪里?找出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评议为什么要这样读
【练练测测】
1、归类写词语(至少5个)
花类:梅花、桂花、
鸟类:大雁、麻雀、
树木类:松树、榆树、
2、句段推敲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在句中“浸”的意思是:你觉得“浸”在这里用得好吗?为什么?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 )的场景
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表现这个场景?把动词写在下面
【拓展延伸】
①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
②读了课文,我也想起了一些难忘的人和事
听到,我总会想起,还有
看到,我总会想起,还有
《桂花雨》教学教案 篇5
《桂花雨》教学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桂花雨》教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