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欢迎阅读大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环保似乎已经成了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课题,那么我们的孩子们,地球未来的主人,自然也应该从小就能了解环保有关的讯息,能够养成环保意识,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觉得这是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命题。“地球招聘清洁工”是建构课程上的活动,但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现在对环保的一些先进理念对原有的活动进行了一些调整,希望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不光能够了解地球上一些动物清洁地球的本领,而且不仅如此,通过这个小故事,引发孩子们更多关于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思考。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清洁地球的本领,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有粗浅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图片。

活动过程:

一、地球公公的招聘广告。

1、出示图片一: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张招聘启示。

2、你们知道是谁要招聘吗?(地球公公)地球公公要招聘什么工作岗位?(清洁工)想想,他为什么要招聘清洁工?(因为他脏了)但是他有个要求,他要招聘的对象是动物,他要动物来做他的清洁工。

(分析:以“招聘启示”的形式来展开这个活动,能更加吸引孩子们走进这个活动。)

3、想想哪些动物会来应聘这个清洁工的工作?

二、动物来应聘。

出示图片二:究竟会有哪些动物来应聘地球公公清洁工的工作呢?看!(小猪、小羊、小狗……)听到了,听到了,有不计其数的动物来应聘清洁工这个工作。猜猜,地球公公最后究竟会录用谁做他的清洁工?为什么?(幼儿自由表述)

小猪:它身上很脏,地球公公不会让它做清洁工。(师:哎呀,看来不注重个人卫生,都影响找工作了。地球公公也许会考虑到这个因素吧。)

大象:喷水。(这是大象的本领,但地球公公会不会录用它,还是一个谜!)……

(分析:在这个环节孩子们对一些动物清洁地球的特殊本领可能了解的还是很少,因此,这个地方仍旧是有很多悬念的,孩子们也被这一股悬着的谜底所吸引着。)

三、地球招聘清洁工。(重点、难点)

1、出示图片三:你们想知道最后地球公公究竟录用了谁做他的清洁工吗?又是为什么要录用他们?我给你们讲个“地球招聘清洁工”的故事,你们就知道谜底了。(完整欣赏故事)

2、知道谜底了吧,地球公公最后录用了谁做他的清洁工啊?(乌鸦、鱼、蚯蚓、秃鹫、海鸥)

3、海鸥:为什么地球公公要录用海鸥做清洁工?可以吃掉海面上的面包皮、剩菜、垃圾。(揭开相应图示)我们相信海鸥一定能成为海面上优秀的清洁工。

4、鲫鱼:那同样是在江河里呢?谁又会成为那里的`清洁工?为什么?

能吃掉水草、水虫。(揭开相应图示)鲫鱼也很棒!

5、乌鸦:能把苍蝇下的蛆和脏兮兮的爬虫吃掉的是谁?(揭开相应的图示)真的别看它其貌不扬的,它还真棒!我们表扬它一下!(乌鸦你真棒!)

6、秃鹫:它是谁?它能为地球公公的清洁做些什么呢?

吃掉草原上病死动物的腐肉。这就保持了草原上的清洁。

7、蚯蚓:蚯蚓能为地球公公的清洁做些什么啊?

8、教师:地球公公对这些动物清洁地球的本领十分满意,相信海鸥、鲫鱼、乌鸦、秃鹫、蚯蚓一定能成为地球公公优秀的清洁工。

(分析:在这个部分孩子们了解了动物清洁地球的本领,在地球的哥哥不同的地方,动物们做着不同的清洁工作,这个很吸引孩子们,也诱发着孩子们展开了妙趣横生的讨论,在这样的互相讨论中,大家也吸收了更多自己还未曾了解的知识。)

四、我们能为地球公公做些什么?

1、动物朋友为地球的清洁做了那么多的贡献,那我们小朋友能为地球公公做些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

2、其实王老师也很想去应聘地球公公的清洁工这个工作,我也有两个本领。

出示小图片:

汽车尾气:我先问问,家里有汽车的小朋友请举手!平时坐车很方便吧,咳你们知道,汽车在开动时会散发出?那尾气对我们身体和环境有什么危害?因此,我们可以怎么坐?(以步代车,如果近的话,我们可以走着去,或骑车)

植树造林:看,这山缺少了什么?我们可以“植树造林”,树木和绿草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分析:教师引出了汽车尾气和植树造林两个话题,但也给了孩子们更多的关于环保的思索。)

3、在和你们的谈话中,我发现你们对地球的环保有了很多的了解,希望你们继续关注地球的环境,也做地球公公的小小清洁工,好吗?

活动反思:在这样大家互相讨论的过程中,我与孩子们真正的展开着“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并在与孩子们火花迸发的时刻,他们也得到了提升。这一直是我所期望的——和孩子们进行愉快而有意义的探讨。原本在这个故事当中,有“清洁”地球本领的动物是有限的,但是通过这个故事,最后我们扩展出去的包括:碳排放、电池回收等环保问题,却是对孩子们是个值得无限思索的问题。这就使得我们的这个活动不仅局限于活动本身,而是给了幼儿一个更加开放的思考。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意图

《天上有星》是一首儿歌,这首儿歌非常好听,也非常有节奏,说快了就会绕口,所以它又叫“绕口令”。在该语言教育活动中,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培养幼儿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念准“星、鹰、灯、钉”四个后鼻音,熟读绕口令。

2、熟悉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

3、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分四组,每组一套操作图片。

2、黑色展板四块(35厘米×60厘米),展板上分别贴有“图+单字”的标示;花泥四块,分别插着1、2、3、4的数字(作桌牌用);“笑脸花”奖品若干;投影仪,电脑;PPT课件(见图)。

活动过程

一、玩图片,说单字

1、看图说字。

师:每人一张图片,放在桌子上的篮子里。选一张图片,看一看,想一想,用一个字说出图片上的东西。

幼:台灯。

师:“台灯”是两个字,是用“台”好呢?还是用“灯”好呢?

众幼:灯!

师:请拿“灯”的小朋友把图片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是不是“灯”。

幼:我的是螺丝钉。

师:螺丝钉用一个字怎么说?

众幼:钉。

师:同组人交换图片,这一次你会拿到什么?

幼:灯/星/鹰/钉。

师:请拿“灯”“钉”“鹰”“星”的人举起图片。

师:把自己拿到的图片上的东西用一个字大声说几遍。

2、组内合作排序,组间竞赛说字。

师:同组四个人给图片排排队,看哪一组排的方法多。

第四组:鹰,钉,星,灯。

师:把图片换个位置再试试看。

师:有不一样的说法吗?

第一组:鹰,星,灯,钉。

第三组:星,鹰,灯,钉。

第二组:星,灯,钉,鹰。

师:各组根据自己排的顺序把四个字连起来说说看。

众幼:灯钉星鹰/星鹰灯钉/星灯钉鹰……

师:交换字的位置再说说看,看看哪个组说得对、说得快。各组先自由说,等会儿来比赛。

为说得准、说得快、有合作意识的小组发放“笑脸花”。

二、联系生活说短句

1、分类排放图片。

师:这块展板上也有四幅图片。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图片贴到这四块小展板上来。想一想,看一看,你的图片应该贝占在哪里?

师:纠错。

2、联系生活说短句。

师:生活中哪里有星?哪里有鹰?哪里有灯?哪里又有钉呢?讨论。

幼:天空上有星。

师:是的,天空上有星。

幼:家里有灯。

幼:天上有鹰。

幼:墙上有钉。

幼:树上有鹰。

师: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谁能一下子把它们都说出来?

幼:天上有星,树上有鹰,家里有灯,墙上有钉。

师:奖励笑脸花。

师(出示PPTl):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你能看出来哪里有星、哪里有鹰、哪里有灯、哪里有钉呢?

(幼儿自由说。)

师:小组间比赛。组内成员可以一起说,也可以一个人说一句,还可以用其他不同的方式。每个人都必须说。

师:谁来说说看?

幼:天上有星,树上有鹰,桌上有灯,家里有钉。

幼:天上有星,树上有鹰,桌上有灯,门上有钉。

(幼儿分别学说。)

师:小组的每个人各说一句,看看哪个组说得陕、说得准!先商量一下,谁先说第一句,谁说第二句……

(各组展示。)

三、看图解,说儿歌

1、学儿歌后半部。

师(出示PPT2):请再来看大屏幕。这些图片上用什么来拔钉,用什么来关灯,用什么来赶鹰,用什么来遮星的呢?

幼:用钳来拔钉。

幼:手来关灯。

幼:用枪来赶鹰。

幼:云来遮星。

师:谁能一下子把它们都说出来呢?

师:小组每人说一句,或四个人一起说。

第三组:老虎钳来拔钉。

幼:钳来拔钉。

幼:手来关灯。

幼:枪来赶鹰。

幼:云来遮星。

(各组依次展示。)

2、学习整首儿歌。

师:看大屏幕。看谁能把上面的内容都说出来。哪里有星?哪里有鹰?哪里有灯?哪里有钉?什么来拔钉?什么来关灯?什么来赶鹰?什么来遮星?自己先练练,然后比一比谁说得快、说得好。

幼:天上有星,树上有鹰,桌上有灯,门上有钉;钳来拔钉,手来关灯,枪来赶鹰,云来遮星。

师:我每说一句,请大家大声地说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比如,我说“天上有星”,你们就说“星”。

3、小结。

各组数—数得到了几个“笑脸花”。

活动结束

冠军组、亚军组、季军组诞生。

活动反思

要把改编后的《天上有星》完整地说清、说准、说快,对幼儿来说并不容易。正是这种挑战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事实证明,具有开放性、挑战性,且具有一定梯度的活动内容容易引起幼儿的关注,尤其是那些能够引起认知冲突的活动内容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学习潜能。教师即时为按照要求说出排比句式的幼儿发放“笑脸花”奖品。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整个过程环环相扣、自然流畅。

大班教案 篇3

张老师的活动是科学活动《身体上的单双数》,她将枯燥的数学活动,通过情境、游戏、操作等生动有趣的形式,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改变以幼儿为中心的活动方式,将幼儿作为活动主体,让幼儿以自己的身体作为载体,在身体上寻找数字,激发幼儿探究自己身体各部分器官的兴趣,尽情挖掘与身体所有可能的相关的单双数,充分刺激幼儿观察的敏感空间,巩固孩子的单、双数的概念。活动如下:

活动目标:

1、尝试寻找身体上的数字,激发幼儿探究身体秘密的兴趣。

2、能区分单双数,进一步感知单双数的概念。

活动重难点:寻找身体上的数字,区分单双数。

活动准备:黑板上8、9的两间房子、1——10的数字、记录纸、笔。

活动流程:引起兴趣——操作探索——交流分享

活动过程:

一、去数字王国。

1、今天我想带小朋友去数字王国看看数字精灵,你们猜猜数字王国里会有哪些数字精灵?

2、哦,小朋友认为有很多数字精灵在,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8、9)

3、你们看到了谁?

4、咦,怎么这么大的数字王国里只有2个数字精灵(8、9)呢?那其他的数字精灵到哪里去了呢?你们猜一猜?

二、找身上的数字精灵。

1、那我们一起去问问这2个数字精灵:数字精灵,你能告诉我你的朋友到哪里去了吗?

2、刚刚数字精灵悄悄地告诉我,这些调皮的数字精灵今天躲到我们身上来了,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们能不能找到它们呢?

3、这些数字宝宝中有些是单数,有些是双数,那我们身体上哪些地方找到的数字是单数?又有哪些地方找到的数字是双数?朱老师先找到了,它呆在了我的嘴巴里。我找到了一个双数2,我的`嘴巴里有2排牙齿,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2是一个双数。小朋友想不想来找找看?(引导幼儿从多角度进行寻找,如:身体衣服上、自己的五官等。要求从身体从上到下按顺序寻找入手,)

4、哦,我们身上有这么多的单数和双数,那请我们的小朋友把在身体上找到的单数和双数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但记录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让别人看的懂你记录的内容。

5、那怎样记录才能让别人看得清楚呢?(幼儿讨论)

6、小结:记录的时候要清楚,是身体上的哪些东西?是哪些数字精灵?是单数还是双数?

7、幼儿尝试操作并进行记录。

三、送数字精灵回家。

1、谁来介绍一下,你刚刚记录了哪些内容?

1)你在哪些地方找到了哪些数字精灵们是单数还是双数?

2)你找到了哪个数字宝宝,你怎么知道它是单数?

小结:2个2个圈,最后多了一个的就是单数。2个2个圈,正好的就是双数。(若幼儿找出10以上的数字,再讨论是单数还是双数)

2、今天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字精灵,出来这么久王国里的两个数字精灵盼望着朋友早日回家,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好吗?

3、(单数和双数的房间)出示数字3的卡片把它往双数的房间送。真奇怪,数字精灵怎么回不了家呢,明明这是它们的王国,为什么就回不去呢?什么原因呢?(引导幼儿说出走错房间了)

4、这两个是什么房间?那它应该去哪个房间?为什么?

5、那剩下的这些数字精灵该回到哪个房间,才能不走错呢?(出示数字1——10)

6、这些调皮的数字精灵终于回家了。原来1、3、5、7、9住在这间,2、4、6、8、10住在那间。我们能不能给两间房子取个名字呢?

四、活动延伸。

1、我们认识了单数和双数,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我们回去再找找看还有哪里有单数和双数的,明天和小朋友一起来交流一下。

2、数字精灵已经回家了,我们身上有数字的秘密,还有什么秘密呢?以后我再一起来探索身体的奥秘了,好吗?

两个活动设计以不同形式将整个活动贯穿,真正体现“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理念,两个活动的分工,不一样的教学模式也深深吸引住了孩子,激起了他们的探究的欲望。每次活动过后,细细地回味着,让自己会有一种付出劳动后有所收获的喜悦感,也会激励自己在以后的支教生涯中一如既往地前行。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灾发生时自救方法,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

2、有环保意识,乐意为周围的绿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洪水发生的原因

2、难点:掌握自救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水灾的危害)

活动过程:

1、以谈话导入主题

(1)"小朋友想想如果我们这儿连续几天都下雨,感觉会是怎样呢?有哪些不方便呢?"

"如果大雨连续不停的下,将会发生什么?"(幼儿交流)

(2)看图片,了解水灾的危害性

"连续下大雨发生了什么事情?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难?"(教师和幼儿共同边看图片边交流)

2、交流感受和逃生方法

"看到这样的灾情你是怎样想的`?"

"洪水来了我们可以怎样逃生自救?"发求救信号、抱住树木、爬上屋顶)

3、了解洪水发生的原因

"现在为什么每年有特大洪水?"

"减少灾害天气有什么办法?"

(教师告诉幼儿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与减少水灾之间的关系)

活动反思:

洪水对于我们这个地方来说是很少见的,人们对水灾逃生的意识很浅,更别说逃生知识了那就是知之甚少。我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效果很好。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课件的充分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师巧妙引导,幼儿的思维得以最大限度地拓展;三是幼儿通过对课件的仔细观察,对洪水灾害现象和如何进行自救表达的比较完整准确。通过各种有效教学手段的利用,从班级整体看,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高,学生普遍对怎样进行洪水灾害自救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理解和掌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