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习惯》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习惯》读后感 篇1
世界上有两种人,分别是空想家和实干家。但最终空想家什么都没有,还把宝贵的时间扔了,而实干家则往往成了大器。那么,空想家和实干家之间是否相距很远?不远,他们中间只隔了一种东西——习惯。
正如作者在书中写道:“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也间接地话明了习惯的重要性。而习惯也分两种:好习惯和坏习惯。好习惯能使人心想事成,但坏习惯只能让你一事无成。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好习惯呢?首先要定下死目标,而且要思考哪些同学、家长和老师能帮助你,并把你的计划告诉他们,而且还要写一些纸条贴在家里,用来随时提醒自己。但是一定要去用行动改正。就拿一个小例子来说,树上有5只鸟,飞走2只,还有几只鸟?答案是3只;树上5只鸟,有2只鸟想要飞走,还有几只鸟?答案是5只!这也就说明光想或光说但不去做是不行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坚持。就像一个故事所说的:一个球队教练对队员训话:“迈克尔.乔丹放弃过吗?”队员们回答“没有!”教练又说“怀特兄弟呢?”队员们又回答“没有!”教练再次说“爱迪生呢?”“没有!”他又问“艾尔.洛卡拉斯呢?”队员们沉默了一会儿问“艾尔.洛卡拉斯是谁呀?”教练说:“你们当然没听说过他,因为他放弃了!”由此可见坚持的重要性。
再来看看改掉坏习惯方面,正如同“改掉”里的“改”字,坏习惯应该被替换成好习惯,而不是直接抹去。因为抹去是不可能的,习惯就像性格,抹不了。如果把坏习惯比作一辆正在运行的火车,那不管你在路上放多少门塞都不能将其停下,而当你成功地把它停好时再放上一个门塞,它就怎么都开不起来了。所以说最重要的还是立刻去做,并且做就要坚持。
《习惯》读后感 篇2
对优秀和天才的看法更新了一遍。我想我会读第二遍。
我之前对优秀的理解,无非停留在:优秀是一种习惯,诸如此类的,模糊的思考。荒唐的是,还自我良好的认为自己一直都是在追求优秀,其实,并没有进一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优秀?优秀人的特质具体是什么呢,和普通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是什么原因成就了所谓的优秀?我为什么还是如此平庸?我应怎样去做,才能离真正的优秀越来越近?具体到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应该怎样去做?
然而,通过阅读文章中的例子和例子所证的观点,打破了狭隘的对优秀的定义。
我认识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如此重要!之所以不优秀,是因为一直停留在不优秀的思维模式和心智中,自我的好多模糊的观点,是错的!而且没有去寻找正确的通向优秀的方法和指引。尽管励志书看了,励志故事听了,优秀的人见了,渴望了,羡慕了,心动了,只是一直,没有切切实实的从自己的真实情况出发,去制定长期的,和具体的目标。
更新了观念,就要去改变。我很庆幸,我现在慢慢清醒。 今天我做了一件事情,我早早的去了学校,找了一间空教室,自己站在讲台上,对着空座位,开始回顾和讲述自己之前的这23年。自己讲了一遍,发现自己说出的话好空洞,没啥营养。原来,那些失败的选择,苍白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经历和生活,没有任何分享的价值和意义。那些最初的梦想,竟然我自己没有好意思说出口,因为,自己都对自己没实现的梦想,感到有点冷。
原来,真正面对自己,面对台下的座位,能拿出来的好东西,太少了。
有理想的偏执狂通过正确的引导(价值观,做事方法),科学的精深练习(肢解目标,刻意练习),关注练习中遇到的错误(髓鞘质的重要体现),时间的积累(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可以超越一个个高峰,达到让普通人吃惊的高度。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
书中说,每个人都拥有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大的潜能,我要去试试!
《习惯》读后感 篇3
相信在每个人的童年都会读过那么几本书,我也不例外。在我的童年里有一本书常常在我脑海里浮现,那就是【跟坏习惯说拜拜】当中,有一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某公司招聘一位业务主管,几轮测试后,只留下了三个人。三位应聘者在前几轮的测试都表现得非常优秀。学识、阅历、口才、形象都差不多,不分伯仲。公司经理决定亲自出面挑选最后的人选。他的测试方法非常简单;在桌子上放了几张白纸和一支注满墨水的金笔,让三位应聘者写下各自的简历。
应聘甲坐在桌前,拧开金笔就要开始写。金笔漏下了一滴墨水,应聘甲慌忙把纸揉成团,丢进垃圾桶。短短一份简历,却用了四张纸。
应聘者乙发现金笔漏水后,就拿出自己的笔写顺利的写完。
应聘者丙并没有急着写简历,而是不慌不忙地拧开金笔,小心地捏了捏储墨囊,排除多余的墨水才从容地开始写。最后应聘者丙被录取了。
在人生的竞技场上,有时候注重细节能使你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而所谓注重细节,说穿了也不过是拥有一颗永远都在思考、永远都保持着好奇心。请记住,注重细节也是一种能力。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细节是零散、平凡的一些小事,细节很小,小到常常被人们忽视,但是细节对于我们却很重要,有些细节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对个人来说,细节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对一个企业来说,细节体现了他们的形象。注重细节将小事做好,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时时保持思考,留心观察,对任何保持好奇之心。
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而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地对待工作,将小事作细,并且能在做细的过程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习惯》读后感 篇4
对于他人的友善之举,刚开始我们都会心存感激,但当习惯了以后,我们就会把它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当他人不再奉献爱心时,我们可能会抱怨。这样做对吗?今天,我就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习惯》。
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名叫卡罗尔的人,想为她的邻居烤馅饼,邻居史密斯夫人因为每周都能收到卡罗尔的馅饼,慢慢地就习以为常了。而当有一天,卡罗尔没有给史密斯夫人送馅饼时,她竟然由最初的惊喜变成了愤怒。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深感受到卡罗尔是一个热心的人,而史密斯夫人则是一个得寸进尺的人。当第一次得到馅饼时,她惊喜万分;第二次,她的心情变得比较激动;第三次时,可以看得出,她已经觉得卡罗尔给她送馅饼是理所应当的了;第四次,她开始抱怨卡罗尔送得有点儿晚了;而第五次,她竟然开始挑剔口味了!当卡罗尔第六周没时间为她烤馅饼时,她还向卡罗尔发脾气。
看到这里,我真想问问史密斯夫人:卡罗尔凭什么每周为你烤馅饼?你懂得什么叫礼尚往来吗?你不管怎样,也应该回送给卡罗尔一些你自己的小制作啊!可你不但没有为卡罗尔做些什么,还去抱怨曾经为你奉献的人,显然,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我想到了自己的一些经历。每次放学去爸爸单位,总能在半路遇见来接我的爸爸,可是有一次,当我一如既往地往回走时,没有遇见爸爸,到了单位也没有看到爸爸的身影。这次是怎么回事?我生气地给爸爸打了电话:“喂,你怎么不来接我?你到哪儿去了?”我越说越生气,伤心地哭了起来。不一会儿爸爸就回来了,我还是很生气,继续向爸爸发脾气。现在想起来,我不也是把爸爸的爱心当成了理所当然了吗?当时真是不应该。
由感激到抱怨,这个过程虽不是很漫长,但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变化。所以,面对别人的爱心奉献,我们应该保持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把感激常记心间,把真情永驻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