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篇1

通过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让我在家庭教育理念上有所升华:父母承担着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我们应该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习惯。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新的育儿知识和教育理念,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对孩子的未来抱着无限期望,想倾尽所有,给他们提供最好的,但当我们极尽所能培养孩子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培养自己。如果父母没有做好榜样,教育的力度和有效性都会大打折扣。在“双减”背景下,父母更需要自己多多学习,常与学校保持沟通,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应当合理安排孩子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篇2

一、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够成才,能有一个好的未来,用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培养着孩子。我也不例外,我尽自己所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可当大宝上了三年级,我渐渐发现我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问题,孩子不太喜欢和我交流了。直到本学期开学的第二周,我和孩子因一道有关风向标的数学题争得不可开交,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学习上发生的最大分歧,最终我以蛮横的态度取得了“胜利”。孩子含着眼泪和委屈将自己写好的答案改成了我坚持认为是对的结果,然而第二天孩子在睡觉前和我说他做的是对的,还告诉我全班只有他做错了,他还主动请教了数学老师。我当时内心五味陈杂,我在想我这个妈妈是有多可怕,用如此强势的方式教育他。他并不是没有坚持,而是坚持到最后还是被我赤裸裸的反驳了。事过之后,我感慨原来孩子对我的爱远比我对他深得多,他可以接受和包容我的蛮不讲理却还愿意抱着我说“妈妈,我爱你!”

当我学习到家庭教育法中的第十七条: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我更清晰地明白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他的内心是希望被尊重、理解和鼓励的。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并及时进行调整,我开始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倾听孩子的想法,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时刻关注孩子的点滴,了解他的个性并遵循他的成长规律。之后每当我的教育方式受到孩子的反对或质疑时,我不再用家长的权威去逼迫孩子。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大宝和我又像回到了以前的和谐状态,主动与我分享学校的趣事新鲜事,他的建议也常常被我认可,每次看到他被我表扬时脸上露出的笑容,我的心里也暖暖的。原来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方法进行引导和教育,可更大限度地挖掘他的潜能,也能看到孩子各方面的进步。

二、学会积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在校期间的各项表现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都是家长关心的话题,我认为学校要求家长每天对孩子的作业进行签字非常的科学,因为这是家长督促和了解孩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家校互动的平台,家长可通过签字发现自己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及出现的问题,帮孩子查漏补缺,一起解决问题。

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如鱼骨画、鱼灯笼、漫画、搭建过山车等等,我发现与孩子一起探讨一起制作的过程中可以让我更加了解孩子,实践亲子互动也增进了我们母子的.感情,所以我认为在培养孩子时需学会积极配合学校,按照学校的教育理念,紧跟各学科老师的教学步伐和学校的各项安排,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学会课余学习,不断扩大孩子的知识面

除了学校的家庭作业外,我为孩子制订了其它学习计划,如书法、篮球、吉他等,按周末和寒暑假进行。所有课余学习是在征求孩子的意见后开展的,虽然在学习期间,因难度的增加,孩子有过放弃的念头,不过每当这时候我就讲铁杵磨针等激励的故事给他听。家庭教育法的第十六条第二项指出引导孩子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孩子对科学特别感兴趣,每周做三次科学实验,通过实操探索科学的奥秘。从孩子的课余学习中,我看到了孩子的自信和快乐,同时也扩大了孩子的知识面。

春暖花开季,不断努力坚持学习,学做新时代好家长。

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篇3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让我体会到,好的家庭教育具有全面性、长期性、可行性。全面性就是家庭教育涉及做人做事、品德教育、学习知识、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独立生活、参加劳动、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长期性就是从小孩出生、幼儿、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可行性就是家庭教育要适合孩子个人成长、与时俱进、家长讲的话孩子愿意接受、去做。在《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多次提到家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网红校长”xxx在谈到家庭教育时,说要注重家风教育。在《人世间》大结局说,好的家庭教育要家风正。这说明家风很重要。

太望师出方服周,齐桓霸业领春秋。

秦汉隋唐守渤海,澶渊定盟显风流。

赵家南渡扶危樯,五王奋先镇越州。

而今迈步钱塘越,白虎山前立潮头!

千百年来,历尽朝代更替、两次世界大战、抗美援朝战争等等。我们高家的祖先用智慧和力量,推动历史车轮向前发展,让我们高家人丁兴旺,绵延各地。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高氏祖先们很好地传承了家风家训。

20xx年农历二月十六是xx岩门高家祠堂传统清明祭祖,我买好祭品,带着孩子一起去参加了活动。来到祠堂,首先去祭拜北宋名将太祖高琼公。我带女儿到太祖高琼公座像前,先摆好祭品,再给祖先点香,再次点蜡烛,然后向祖先跪拜,最后把带来的祭品烧给祖先。或许有人觉得这是封建迷信,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家庭教育。每个人都有祖先,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每逢祠堂有祭祖等活动,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参加,孩子有时间也一同参加。最近几年我参加的'活动有xxxx年农历十月初三萧山岩门高家祠堂传统祭祖、xxxx年农历三月三温州祭祖、xxxx年绍兴高氏五王祠农历八月十八传统祭祖等等。

高家祠堂二楼有专门的高氏家风家训展览馆,墙上贴着十条家风家训:恪守国法;笃行孝悌;激励节义;各勤职业;整饬风化;敬重长上;顺从父母;慎重公帑;教育子弟;严禁酗酒滋事。这十条家风家训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做人做事,教育自己和孩子具有很重要的学习价值。在展览馆内有许多优秀宗亲代表,是我和孩子学习的榜样。比如原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高帆,原中科院院士高小霞,高家好媳妇韦小琴,兄弟齐心高祖建大家庭等事迹。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就是一个家族兴衰的“根”和“源”。家风正,子孙兴;家风不正,祸患必生。为此,我们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为孩子做榜样。

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篇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xx年10月23日通过,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个人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的大事,好事,喜事。

结合两个现象谈体会。

1,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

现象1,村小变优质小学。

广州黄埔某村小,由于家长素质高,把这所学校考成了优质小学。还是以前的教室,还是以前的教师,学校还是以前的管理,唯一变化的是生源。以前的生源是本地村民子女为主,现在是新市民子女为主。黄埔近几年流入的人才素质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也高,这样的家庭多了,教育质量自然高。

这种现象说明家庭教育才是差异教育的主阵地。也能说明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学区房,其实最好的教育资源就是家长本人。学校的家长整体素质高,这所学校就成为了学区房。

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因材施教,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是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家庭提供的.教育是最优质的教育。学校教育,一个班四五十人,想让学校提供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案,真的很不现实,学校只能提供共性教育。差异化的个性教育主要靠家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家庭责任,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象2,高中毕业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

高考填报志愿时,有学生问:某某专业好不好?我的回答是,只要是国家开设的专业都是好专业,行行出状元,你要选择适合你的。学生又问:那怎么样的才是适合我的?我答:你喜欢的,你感兴趣的就是适合你的,因为未来你的职业会与你的大学专业高度结合,如果你读了一个你很喜欢的专业,你就可以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工作就是享受。学生说:我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我答:放假时,你花时间最多的领域就是你的爱好领域。比如你的老师我,寒暑假会做一些数学竞赛题目,会看一些金融经济类的书,会看一些足球比赛,这些就是我的爱好,这些就是我的内心需求,没有人逼你,你也会做的事,就是爱好。学生说:从小学到高三毕业,我根本就没有业余时间,或者说我的业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考试科目了。我说:那你哪个科目学习时间最多?你最喜欢哪个科目?答:没有喜欢的科目,哪个科目差,学习该科目时间就多。我说:那我真的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可能你也真的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很遗憾出现了这种现象,应试教育把你快乐的童年给剥夺了。我从小就知道我喜欢什么,高考填报志愿我就报数学,工作我就选择数学领域,一辈子我都会做数学,因为我喜欢。

剥夺学生的业余时间,让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我觉得这是非常大的悲哀。有一些人打着教育的旗号做着违背教育的事情,悲哀,甚至可恶。

教育是什么?教育首先是让孩子快乐,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步发现自己的特长,教育工作者(家长,学校)要尊重他的特长,帮助他在这方面发展,为他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就是教育。比如学生a喜欢机器人,那就可以通过机器人这个载体对他进行教育,让他知道制作机器人需要学习哪些科目,让他主动去学习。学生b喜欢打篮球,学生c喜欢画画,学生d喜欢奥数,等等等等。个体有差异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每个人把自己的天赋展现出来,在这个领域发展,社会就会丰富多彩。我们不应该剥夺学生的天赋。大自然赐予他的,就要好好珍惜。你天生喜欢奥数,你就大胆去学,陶哲轩六岁自学微积分,现在是数学领域的大专家。我们不应该反对奥数,我们要反对所有人学奥数。奥数无毒。他喜欢奥数,就像你喜欢打麻将一样。

发现兴趣是个人成长的首要问题。我觉得小学阶段能解决这个问题就不错。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学校不要剥夺学生的自由发展时间,学校不要剥夺学生的家庭教育时间,学校不要剥夺家长的亲子时间。

教育是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责任,学校不要包办太多,学校占用的时间多,他在其他场所学习的时间就少了。

有一些学校在试探开展无作业日,无作业不是不学习,而是让学生和家长有时间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学习自己喜欢的科学知识。无作业是个性化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六条,(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

今天先谈两点心得体会,以后有时间再继续谈。我会反复学习这个法律。

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篇5

首先感谢学校的用心安排,让我们家长能有这样好的机会学习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平时的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言传身教“依法带娃”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电子产品已经成了当今影响亲子关系的一大矛盾。企业家兼作家马克·普林斯基提出:现在的孩子都是数字原住民。也就是说孩子一出生就伴随着互联网的世界。从这一方面来讲,不让孩子接触互联网是不对的。那么如何让孩子正确地使用电子产品,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家长身上。在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上,平时孩子在家,我克制自己放下手机,给孩子树立好榜样。除了做家务外就是陪孩子一起看书、画画、甚至游戏,尽量做到有效陪伴。我还让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把握好度,在时间、空间和频率上做好限制,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比如我们召开家庭会议,制定了电子产品的使用规则:1.非必要不看电子产品;2.网课期间每看20分钟平板,就远眺放松10分钟;3.需要用手机查阅资料时,看完立即归还家长。慢慢的,他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产品,我也不再强行地控制。我愿继续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言传身教、依法带娃。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