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欢迎阅读扇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扇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和练习十六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生活的物品,认识扇形,掌握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教学重点 :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学准备:

扇形实物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出示第75页主题图,谈话:

(1)主题图上呈现的是什么?

(2)这些物体的名称都含有扇字,那什么是扇形呢?

(3)根据画面情境,你能说出一些扇形的物体吗?

2、揭示课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扇形的物体,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扇形。

3、板书课题:认识扇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1)介绍扇形的含义: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2)介绍扇形各部分的名称:

弧: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圆心角:像∠AOB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观察:在同一个圆中出现不同圆心角的扇形,你发现了什么?

(4)结论: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2、认识特殊的扇形

(1)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学生自主探索:半圆的圆心角是180

(2)以 圆为弧的扇形呢?

圆:圆心角是90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第76页第1题。

根据扇形的含义,找一找物体中的扇形。

2、完成第76页第2题。

圆心角一定是两条半径组成的角。

3、完成76页第3题

把画圆和画角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4、完成76页第4题

介绍扇环知识。扇环就是圆环的一部分,求圆环面积的方法迁移到这,求扇环的面积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扇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5、76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认识扇形。

2、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3、理解扇形的大小在同一个圆中与圆心角有关,了解扇形与所在圆的关系。

4、感受图形之美,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

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的大小在同一个圆中与圆心角有关,了解扇形与所在圆的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口算,指名生答。

二、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扇贝、扇形藻、折扇。

师:它们的名称中都含有一个“扇”字,它们的形状都是这样的(课件抽象出图形)我们把它们称为“扇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扇形。(板书课题:扇形)

三、教学新课

1. 师提问:关于扇形,你想知道什么?

生答:定义,各部分名称,周长,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怎样画扇形

师选择性板书:定义,各部分名称,周长,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

2. 师指出:扇形的定义和它各部分的名称,数学书上有介绍,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打开数学书第75页自学这部分内容。

生自学,同时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虚线圆和扇形不作标注,另外再画两个圆,标好圆心和一条半径。

3. 自学后反馈:自学完了,你知道了什么?

①生答: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师:你能在黑板上找到弧AB吗?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指出。

②生答: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师:请你上来指指。他指得对吗?

师生共同小结:扇形是由一条弧和两条半径围成的,所以扇形的定义是: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

③生答: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师:真棒,你能在黑板上指出来吗?我们来看看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特点:

(一)顶点在圆心。

(二)它的两条边其实就是半径。

(三)他所对的圆上的部分是所在扇形的弧。

小结:课件演示扇形定义及各部分名称。

4. 巩固新知

师:我们认识了扇形,弧,和圆心角。你会判断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判断:(书第76页,第二题)

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圆心角?在( )里画“√”。

指名生答后师指出第二幅图,问:为什么它不是圆心角? 生答:因为它的顶点不在圆心。

5. 师设疑:我们知道,一个角的两条边张得越开,这个角就越大。那么,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圆心角变大了,扇形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大家一起看屏幕。(课件演示)你发现什么了?指名生答。

生答: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圆心角越小,扇形越小。

师肯定: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师板书)

6.师:我们继续观察。(课件演示)当这个扇形的两条半径在同一直线上时,这个图形变成了半圆,(板书画图)那这个半圆面还是扇形吗?为什么?指名生答。

生答:是。因为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师指出弧和半径。

师问:半圆面是扇形。那这个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呢?你是怎样想的?

生答:180°,因为平角180°、圆周角的一半是180°。

师板书标出180°。

师问:它的弧长与所在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它的`面积与所在圆的面积有什么关心呢?你是怎样想的?

生答:一半。因为这个扇形是半圆。

师问:我们继续观察。(课件演示)当这个180°的特殊扇形的2条半径继续旋转时,这个圆被分成了4个部分,他们都是扇形,当两条直径互相垂直时,图形被平均分了,(板书)那其中这个以四分之一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呢?你是怎样想的?

生答:90°,因为直角90°、圆周角的四分之一是90°。

师板书标出90°。

师问:它的弧长与所在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它的面积与所在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你是怎样想的?

生答:四分之一。因为圆平均分成的四份。周长面积都被平均分成了四份。

师小结:对,像这样圆心角是180°,90°的扇形,我们要求他们的面积和周长就是看它占它所在圆的几分之几。

四、巩固应用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扇形,还有圆心角是180°和90°的扇形。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扇形。(课件出示扇形图片)

请生上来指出扇形。

师指出其中也有特殊扇形。

师提问:生活中使用扇形,有什么好处呢?

生答:节省空间,美观,方便,安全

师:我们继续来欣赏生活中跟扇形有关的图片吧!(课件展示)

师:像后面出示的几幅图片,他们都不是扇形,但他们都和扇形有关。

2、课件出示扇环图片。课件演示介绍扇环。

师:像这样的一个图形它可以看做一个大扇形去掉一个小扇形,或者可以看做一个圆环被截得其中的一部分,像这样一个圆环被截得的部分叫做扇环。你会求扇环的面积吗?课件出示第76页第4(1)题。

指名回答问题:

师: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扇环的面积是图上的哪部分?

3)你准备怎样求扇环的面积,和同桌说一说。

反馈后,生独立在草稿本上试算。请2名学生板演2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最后比较2种方法各有优点。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扇形,你学到了什么呢?

指名生答。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

板书:

扇形

教学反思:

《扇形》这部分内容是圆的相关知识的延伸与扩展,本节课尊重教材的设计,把握好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经历了由物到形再到概念的这样一个认识图形的过程,符合认知的规律,用“联系”的观点来教学,抓住扇形与圆形的联系,扇环与扇形、圆环的联系,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扇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并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数学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对小学生来说,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理解和领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才能真正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它的优点,掌握它的用途,并结合实例让学生深刻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借助百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实现知识的同化。

2.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一课中,比较适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在画扇形统计图时,运用课件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观察、描述。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例题情境图。提问:操场上,同学们在做什么?(打乒乓球、踢毽、跳绳、踢足球等)

(2)收集、整理数据。

①收集数据。(打乒乓球的有12人,踢足球的`有8人……)

②对照。(比较自己收集的信息与例题统计表中所给信息是否相同)

2.计算。

小组合作,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乒乓球占30%、足球占20%、跳绳占12.5%、踢毽占15%、其他占22.5%)

3.导入新课。

怎样能更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呢?我们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先通过观察、描述、统计、计算等活动为学习扇形统计图作铺垫,再直接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课件演示画扇形统计图的过程。

①先画一个圆。(说明:用这个圆表示全班人数,即圆表示整体,圆可以看作单位“1”)

②在圆中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观察、思考。

①观察教材97页扇形统计图。

②思考。

a.图中的圆表示什么?(总数)

b.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可以直观、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c.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有关系)

2.把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例题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大小不同的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通过看图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97页“做一做”。

统计图右边的图例告诉我们不同颜色的扇形表示不同的营养成分。(引导学生明确解法并独立解题。求每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用250 g分别乘每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

2.完成教材101页3、4题。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00页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扇形统计图

特点:

优点:可以直观、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扇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篇4

扇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扇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扇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弧、圆心角、扇形等概念。

2.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的关系。

3.能按要求画扇形。

教学重点:

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教学难点:

如何按要求画扇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把事先准备的画着三个角的纸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量出这三个角的大小并表示出来。

二、新课展开

(一)认识弧。

(1)教师直观演示:先在黑板上画一个虚线圆,再在圆上任意取两点A和B,然后用实线连接AB两点。

(2)设问:AB两点间的实线部分是在什么上面画出来的?模仿老师的画法,请你也在一个虚线圆中画一段实线。

(3)揭示概念,指导读法。学生练习后,教师直接指明: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就叫做 弧 。读作 弧AB 。

(4)练习读法。投影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认识弧,并读出来。

(二)认识扇形。

(1)教师用彩笔连接A点和圆心O,B点和圆心O。并且用彩笔将弧AB也连接起来,再用彩笔将扇形涂色。

设问:

① 涂上彩色的图形同我们日常生活用品中的什么东西有点相似?(扇子)

②它是圆的一部分,是由什么和什么围成的图形呢?

(2)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揭示: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弧)围成的。

指导学生练习。在刚才认识的圆中画出扇形。

投影显示练一练第1题,要求学生回答时讲明理由。

继续认识扇形与三角形的关系。设问:想一想,扇形与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三)认识圆心角。

(1)在例图中标出圆心角∠1,指出像∠1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观察并设问:圆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顶点必须在哪里?

(3)投影显示,练习第1题,指出哪些是圆心角?哪些不是?简单说明理由。

(4)教师出示一组相等的圆,复片投影,分别显示圆心角是150°、20°、90°、40°四个扇形,通过直观比较。设问: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归纳: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反之,圆心角越小,扇形就越小。

教师出示圆心角相同,但半径不同的一组圆,同样进行直观比较,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半径的'关系。

(四)指导画扇形。

(1)练习:画一个半径3分米,圆心角是80°的扇形。

(2)讨论作图步骤,边讨论边演示:

三、巩固练习

书面作业,完成P10第2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说说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扇形的认识

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一段曲线围成的。

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反之,圆心角越小,扇形就越小。

教学反思:

本课在人教版教材中属于选学内容,在冀教版中改成了讲读内容,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扇形和圆形一样,都是无处不在的。而且,扇形里面蕴含的数学信息更是十分丰富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循序渐进,将扇形的组成、大小的关系等一一道来。学生对扇形顶角的理解不是很到位,我借用扇子一把,形象的给学生诠释了扇形的大小和圆心角有关,学生恍然大悟了。这为以后进行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半径、圆心角的认识,也为以后进行非正规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做好了铺垫。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