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视频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视频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视频心得体会 篇1

每年的春节过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都会牵绕着我,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让我感动好久,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那思绪牵绕着我又回到了今年的颁奖台上……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手拿着笔认真记下他们的名字,有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勤俭节约、分毫积攒,千万捐赠家乡的八旬老人马旭……。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我们河南人——担起乡村未来的八零后教师张玉滚。张玉滚师范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三十元钱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十七年。学校地处偏僻,路全是山路,山路曲曲折折,处处布满泥泞荆棘,他靠一根扁担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挑进了学校。看着电视上张玉滚挑着重重的课本,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走,我的眼睛湿润了,他挑的不仅仅是课本,是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啊!由于常年操劳,八零后的他脸上布满皱纹,比同龄人老了好几岁。最后听着白岩松为他念颁奖词,它是这样写的: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

是啊,多好的颁奖词,张玉滚,我永远记住这个名字,你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你虽普通但最伟大,你展现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会一直鼓舞着我们每一个国人,激励着我,努力,追梦!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视频心得体会 篇2

普天之下,有这样一群人,平凡的外表下是一颗灼热的心,三尺的肩上扛着一片天,他们坚守初心,为大家舍小家。他们,在平凡之中透着伟大,伟大之中饱含真情,真情之中心浩然!

国家,国家,是国也是家,我们住在小家身在“大家”。家国情怀就是一种舍小家而为大家的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树立决定了你的是非观。正确的三观是人生漫途的指向标!复旦大学的钟扬教授就是这样一位身怀使命感,有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植物学家。

2001年,钟扬教授毅然决定前往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基因。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很少有学者深入,而他不顾自身安危常年身处西藏。也正是他的不懈努力才采样6000多个高等植物基因,其中1000多个只有青藏高原才有,着实为种子库在青藏高原上的空缺落下一笔重墨。他常期的超负荷工作把他的身体压垮了,但他却不听医生、家人的劝阻,又只身返回自己的“革命’’之中,他在透支着生命,但他却常说:“我有一种紧迫感,希望上天再给我10年时间。”在2017年,53岁的他出车祸逝世了。

尽管钟扬教授倒下了,但他双肩包里藏着的初心,像他采样的种子一样,传播,收藏在了民间。钟扬教授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他把重任往肩上挑,他用生命践行理想,他说:“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者才做梦。”

伟大,不是因为你做的事有多么地轰轰烈烈,而是因为你做的事正在造福大家。其美多吉,一个身在藏区的邮车司机。他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藏区的险峻是众所周知的,崎岖的国道上冰雪覆盖,群山之间静静攀附,海拔高,气压低……而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地驶在这条“黑色公路”上,维系着大山与外界的联系。饥寒交加是常态,为了确保邮车的安全,他还常常被困在路上,寸步难行,他说:“这没什么,习惯了!只是经常会掉眼泪,这是司机的通病,不能闭眼,一闭上可能就睁不开了。”尽管遭遇雪崩抢劫,身中数刀,他依旧心系邮车不肯退下,而自他身中数刀后,他的手就再也不能开车了,但他却放不下,放不下心中一片圣洁,放不下那一邮车的物件遥寄着多少人的期盼。

他本可以就此退居,陪伴在家人身边,过上安逸的生活,可他却选择接受特殊治疗把已经愈合的肌肉再次拉开,让它重新愈合。就在这残酷的治疗下,他终于如愿以偿回到车队,干着那令他自豪、满足的工作。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车云与月,这6000多次的往返,是多少家庭收到远方亲人信讯时展露的笑颜啊!,其美多吉开的不是一辆普通的邮车,而是满载着藏区人民的希望和幸福的爱之邮车!

不管是复旦大学教授钟扬,还是藏区邮差其美多吉,他们都是为大家而舍小家,他们为的是民,为的是国,为的是心中一片圣洁,一份执着!致敬那些为大家而舍小家的英雄们!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视频心得体会 篇3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于2019年2月18日晚落下了帷幕。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看完之后令我们热泪盈眶,感动中国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他令我们感动,值得我们永远尊重。

张渠伟,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同志自2014年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143802名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惧怕,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

王继才、王仕花,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还有其他的感动人物,可能我们并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作为平凡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们是时代的先锋,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以榜样为方向,努力前行,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视频心得体会 篇4

这个星期,学校组织了我们观看"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完之后,我已经无以言表。

在这十个人中,使我最感动的还是刘盛兰爷爷和姚厚芝阿姨。

刘盛兰爷爷73岁时,他的老伴去世了,于是刘盛兰爷爷成了一个孤寡老人。顿时我心里升起了怜悯之意。为了让自己老了,可以有个人在身边照顾他,刘盛兰爷爷开始了助学。1998年,刘盛兰爷爷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所以73岁的他把他微薄的工资捐助了学生。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变多,最后"扩张"到了全国各地。

每天刘盛兰爷爷只吃了一点点粥,菜有时还是别人扔掉不要的,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而我们却啃着鸡腿,吃着炒饭,每年有六七件新衣裳,还挑三拣四。和刘盛兰爷爷比起来,我们已经算得上是贵族。刘盛兰爷爷吃完饭,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可买的破烂。刘盛兰爷爷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看着视频中刘盛兰爷爷用颤抖的手在床上数出了一张张钞票,只剩下几张零钱时,我热泪盈眶。这几十多年来,刘盛兰爷爷资助了100多个学生,资金总计7万多元。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姚厚芝阿姨,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结婚后和丈夫赴山东煤矿打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姚厚芝阿姨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可老天爷偏偏不如人意,2006年,姚厚芝阿姨查出癌症,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阿姨选择了"药疗",但病情丝毫没有好转。

2009年,姚厚芝阿姨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咬牙花2800元购回一幅6.5米长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她的丈夫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可姚厚芝有自己的想法。

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2012年7月,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劳动,这幅共需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终于落针。我很惊讶,是什么让这位平凡的人有这么大的能耐呢?过了一会儿,我便明白了:这幅十字绣,针针线线串联的都是浓浓的母爱呀!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姚厚芝阿姨拒绝了,她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如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把它卖出去,孩子们的大学学费就不愁了。

生活中,许多的人用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