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多美网

2025-09-11读后感

欢迎阅读这里是中国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篇1

我想要对这本书评分的话,就要基于它的定位,它是一本地理科普读物,一方面要有科所代表的专业严谨,而另一方面又要达到普的通俗易懂。

它不是一本纯粹研究的科学著作,也不是一本鼓动人明天就要出发的游记,更没有曲折的情节,动人的故事,撼动心灵的哲思,它所有的只是事实和观点,而且要基于这些事实和观点告诉大家,这就是中国。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它算是合格的科普读物,毕竟有多少人知道全球气压带,明白30°纬线穿过的地方本应该是什么样子,又有多少人搞得清楚中国的温度带,区域格局。中国是什么可以有一千种一万种答案,而这本书是站在一个地理的角度告诉读者,中国是什么,从三大阶梯的角度带领读者领略中国的地形地貌,区域城市。

只是想要横跨时间与空间去叙述一个弘大的主题往往都是困难的,去粗取精,抓住重点,理清脉络,搭建骨架,稍有不慎就会被人诟病,打下一星,说一句这是什么玩意儿。而这本书在讲第一级阶梯时还是很精彩的,从根源上清楚地阐释对中国意义深远的6500万年前的板块运动,地形的改变对气候、植被、水系以及人类的深远影响,一个个区域的构建,可可西里、阿里、横断山都使人对这一阶梯行程越发清晰的认识。但是后边的内容就明显不如第一部分了,人类走下一级阶梯以后,面对改善了许多的自然环境,开始成为历史的主角,于是书中的历史人文因素开始增多,但只要运用得当,也是很好的人文地理科普。不过有的章节确实觉得越来越无聊,和看旅游宣传册差不多的感觉,有一些虎头蛇尾的感觉。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篇2

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聚焦、深度、视角。三个部分相互交融且逐步升华,带你领略祖国的锦绣河山,给你沉浸式的内心感悟,让你沉醉其中。

聚焦部分主要向我们讲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和物质的传承与发扬。其中“国宝熊猫”中大熊猫外柔内刚、不欺人亦不被人欺的特点与中华民族刚柔并济、治人有道的血脉与精神相契合。而“雕工镌影”和“国粹京剧”则更是将中华文明中物质文化的传承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一个小的雕刻作品还是一台京剧表演,其间都蕴含了无数的中国哲理与中国文化。若你有幸欣赏到,那么你将会亲身体会到独有的中国魅力,你不仅将感受到它带给你的视觉震撼,而且将会体会到其背后无数中华儿女的坚持与付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继承与发扬,我们才能在今天一睹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

深度部分则是通过更深一步的讲述,让你体会中华文化背后的潜在价值。无论是国宝大熊猫的出国旅行,还是太极拳的荣耀海外,又或是京剧的.世界播撒,无疑都体现了中华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逐步走向海外,走向世界。这种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不仅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够同国人一起感受中华文化的意蕴之美,而且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有了空前的提升。这便是文化的力量,它不仅是精神的载体,更是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内核动力。

文化传承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有传承,而没有创新,传统就是不流之水;而脱离传统,创新就是无根之木。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做的就是承上启下。既不能丢了传统,也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继承和发扬好先辈留下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才能让中国文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如果说前两个部分是从小的方面带你鉴赏中华之美,那么第三部分则是通过视觉传达,带你领略中华文化的重要标签——城市名片。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文化传承最宏观的表现便是一个城市的风貌,而重庆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想到重庆,我们脑海中浮现的便是“火锅”、“夜景”、“轻轨”等标签,其实在这些标签的背后,便是这座“山城”的文化底蕴。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篇3

林则徐曾有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千壁万韧,无欲则刚。”就是说人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做任何事总要有个尺度。中国亦是如此,没有什么比中国的胸怀更宽阔,没有什么比中国的包容更大度,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孕育着各具魅力,各有独特之处的“小精灵们”,《这里是中国》让我重新发现了中国之美!

我们常常说:“我爱我的祖国,没有国就没有家。”胸腔充满着浓烈的爱国情怀,但身为中国人最好奇的问题是:中国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解答这个问题的角度多种多样,而我选择的这一本书,就是从地理科普方面做出最为特别的回答。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有一天,要将中国的雪山看遍;有一天,要将中国的江河看遍;有一天,要将中国的城市看遍;有一天,要将中国的美食吃遍。更希望有一段时间,陪父母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喜爱的事物都是从了解开始。位于中国第一阶段的可可西里荒野、阿里、横断山、四姑娘山。中国很大很大,除了自身处的环境来看,我多想感受整个四季的变化。可可西里是中国最伟大的荒野,荒野在中国已经寥寥无几,是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某些生物,景物的摄影图像,有时我会惊叹,图像像是被施了魔法般神秘莫测,又如梦幻缥缈的仙境;有时我会发呆,就放大图去欣赏它们的形态和姿色;唯独对毛茸茸的东西没有抵抗力,不自觉地摸摸屏幕,正是视觉的冲击吧。阿里诞生了荒野文明,他拥有中国视宁度最好的星空,拥有中国最独特的动植物,还拥有纯朴的居民。我回想到福利社会的西欧国家,不愁吃不愁穿不工作,如果穿越到他们那个时代,夏天去冲浪,真想把自己揉入大自然的怀抱中。横断山有着中国极致风光最密集的山脉,四姑娘山演绎着一曲又一曲的冰与岩之歌。

我有极大的冲动,这里是中国——我在的地方!我喜欢把周围的环境拍下来,把自己向往的城市贴在课桌上,我要踏足那里的每一条大路;在心情不舒畅的时候,往山那边走,沿途注视着每一处,很快有了方向;我想要翻过眼前的山,走得更远更轻松,想看看太阳落下的那一方天地,人总是向往外面的。我对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情有独钟”,买的东西都有它的图案。历史气息浓厚的故宫、传统纯朴的北京四合院、大江大河、山川水泉无不在无形地吸引着我。

来到中国的第二阶段,遥远西部的一个角落——伊犁,楼兰生死五千年——罗布泊,愈多远愈多美——甘肃,鲜衣怒马一千年——西安,烟火人间三千年——成都,红尘孤岛——梵净山。每到一处,留下一处传奇。我常常会认为没见过的太过奇妙,甚至不现实不存在,我的眼光因这本书而放得更长远,我想要亲身打破自认为虚构的镜面,真实的去接触。看遍中国如同“学无止境”。中国的第三阶梯给了我们选择的范围。造山、造水、造中华的河南,无敌生产力的浙江,再现开拓者传奇的福建,青岛则是一部城市美学史,品尝江河湖海的盛宴之地江南。什么是中国?我知道原始是中国;生态是中国;文明是中国;发展是中国。

狄更斯的《双城记》开头有这么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绝望的冬天;这个时代我们无所不有,这个时代我们一无所有;这个时代有人直升天堂,这个时代有人直下地狱。”中国是我们的“保护神”,给我们所见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也有人为的因素,同时在她隐匿美的背后也藏有濒临的重重危机。而这本书传递给我的:世界很大,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团体去完成,我愿致力于守护一方的土地!

这里是中国读后感 篇4

第一级阶梯

这里有中国最伟大的荒野——可可西里,有着荒野文明的阿里,有中国极致风光最密集的——横断山,有九寨沟的毁灭与创造,有着冰与岩之歌——四姑娘山。这里是第一级阶梯,无论是书中描述的荒野,还是山脉、冰川都是我所挚爱的,然而带给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四姑娘山了吧?

可爱别致的名字,加上这里的别有天洞,让我不由得爱上了这里。翻开画卷,迎面而来的是主峰幺妹峰在朝霞时分的倒影图,在余晖的照射下幺妹峰峰顶好似镶上了一层金箔,又如入口即化般惹人心爱,山峰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水天一色,令人如梦如醉。一座座银装素裹的雪山毫不示弱,有的头顶透亮,有的头顶一顶别致的云帽子或是一层朦胧的薄纱。继而是一幅朝阳图,由远及近,朦胧的美越发清晰,朝阳下远处的山峰上笼罩着一层橘红色的雾,朦朦胧胧中,四姑娘山主峰幺妹峰一峰独秀,好不醒目。接下来的是各种动植物,其中有一只喜马拉雅旱獭,可爱极了,恰似在对着一朵小黄花思考獭生。动植物将四姑娘山装扮得繁花似锦。

可你不曾想过四姑娘山也鲜为人知。

它历经五次时运不济,终于被世人所熟知。因为它不仅限于自身的美,而是一个攀登殿堂,正是因为这样的独特之地,一举成名。因此许多人慕名而来,其中一个小故事,特别有趣,有一支法国登山队成功挑战四姑娘山北壁后,将登顶路线命名为“你好漂亮”,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四姑娘山的极致风光带给人发自内心的愉悦感,它到底是有多美,才能让这些人对它如此称赞。

但若它没有如此的身姿峥嵘,脊如刀刃,未必就能经历五次时运不济后被人们所熟知,四姑娘山历经曲折,然而最终却是以其极具挑战的攀登环境,吸引了众人,人们在攀登过程中才渐渐发现它的动人之处。

童话故事中,灰姑娘最终变成了公主,同样她是才貌双全,不仅人长漂亮,还擅长舞蹈,才能和王子共舞,才能让王子带着水晶鞋满城到处寻找她,如果仅仅是漂亮,恐怕也不会让王子痴迷上她。结合我们自身来说也是如此。正所谓“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同样如果一个人只凭借自己的光鲜靓丽的外表,不可能让人持久的喜欢这样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内涵。尼采说过“是金子埋在哪里也会发光”,金子本身极具价值,才是导致其被人发现的根本原因,设若仅仅是一块漂亮的石头,是不会让人觉得它有利用价值的。所以我们即便不能像金子一样,但也要努力向这个方向靠近,做一个有着美丽的外表,又有真才实学的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