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实习报告

欢迎阅读调查实习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调查实习报告 篇1

姓名:xxx

班级:02级计算机(2)班

学院:计控学院

学号:xx

指导老师:xx

目录

必备常识篇………………………………………………………………………………(3)

1、结构……………………………………………………………………………(3)

2、磁头技术………………………………………………………………………(3)

3、接口……………………………………………………………………………(3)

4、容量……………………………………………………………………………(4)

5、缓存……………………………………………………………………………(4)

6、转速……………………………………………………………………………(4)

7、平均寻道时间…………………………………………………………………(4)

8、内部数据传输率………………………………………………………………(4)

9、外部数据传输率……………………………………………………………(5)

10、MTBF(连续无故障时间)……………………………………………………(5)

关键技术篇………………………………………………………………………(5)

1、RAID(RedundentArrayofInexpensiveDisks)磁盘阵列技术………………………………………………………………………………………(5)

2、PRML(PartialResponseMaximumLikelyhood,部分响应完全匹配)读取通道技术………………………………………………………………………………………(5)

3、S.M.A.R.T.(Self-Monitoring,AnalysisandReportingTechnology)技术………………………………………………………………………………………(6)

4、ATA/100技术…………………………………………………………………(6)

5、数据保护与震动保护技术……………………………………………………(6)

6、厂商独特技术…………………………………………………………………(6)

回顾展望篇…………………………………………………………………………(8)

1、容量……………………………………………………………………………(8)

2、缓存………………………………………………………………………………(9)

3、速度……………………………………………………………………………(9)

4、接口……………………………………………………………………………(9)

5、附加技术………………………………………………………………………(9)

6、价格……………………………………………………………………………(10)

认识硬盘的大小、外观与型号……………………………………………………(10)

硬盘未来发展趋势…………………………………………………………………(11)

我的感想…………………………………………………………………………(12)

·硬盘是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中心,我们运行计算机时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目前绝大部分都存储在硬盘上,生产实习报告—对硬盘的调查报告。硬盘在各种各样固定存储设备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它是计算机中不可或缺的存储设备.

必备常识篇

说到了解硬盘,我们首要的一步是了解一些有关硬盘的常识。关于硬盘,最重要的不外乎结构、磁头技术、接口、容量、单碟容量、缓存、转速、数据传输率等概念,我们不妨一一来看

1、结构

现在绝大多数硬盘在结构上都是温彻斯特盘。从1973年IBM生产出第一块温氏硬盘以来,后来的硬盘基本都沿用了这一结构,即采用温彻斯特(Winchester)技术,其核心就是:磁盘片被密封、固定并且不停高速旋转,磁头悬浮于盘片上方沿磁盘径向移动,并且不和盘片接触。

2、磁头技术

硬盘读取数据是通过磁头来完成的。最早的传统磁头是电磁感应式磁头,这些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由于硬盘读、写操作的不同,这种二合一磁头就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对硬盘的设计造成了不便。后来的硬盘开始采用MR(磁阻磁头技术)磁头这种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磁感应磁头,而MR磁头则作为读取磁头磁阻。这样便可以得到更好的读/写性能。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来感应信号幅度,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准确性也较高,而且由于读取的信号幅度与磁道宽度无关,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从而提高了盘片密度,扩大了盘片的容量,实习报告《生产实习报告—对硬盘的调查报告》。然而,随着单碟容量的不断增加,终于到了MR磁头的读取极限,于是GMR(巨磁阻磁头技术)磁头诞生了,现在单碟容量超过5G的型号都采用了GMR磁头。进入20xx年后,几乎全部硬盘均采用GMR,GMR磁头技术是在MR的基础上开发的,它比MR具有更高的灵敏性。正在基于越来越先进的磁头技术,才使硬盘单碟容量越做越大成为可能,目前最新的磁头是基于第三代巨磁阻磁头技术。

3、接口

硬盘的接口方式可以说是硬盘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这点从SCSI硬盘和IDE硬盘的巨大差价就能体现出来,接口方式直接决定硬盘的性能。现在最常见的接口有IDE(ATA)和SCSI两种,此外还有一些移动硬盘采用了PCMCIA或USB接口。

(1)IDE(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

IDE接口最初由CDC、康柏和西部数据联合开发,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TA)制定标准,所以又称ATA接口。我们普通用户家里的硬盘几乎全是IDE接口的。IDE接口的硬盘可细分为ATA-1(IDE)、ATA-2(EIDE)、ATA-3(FastATA-2)、ATA-4(包括UltraATA、UltraATA/33、UltraATA/66)与SerialATA(包括UltraATA/100及其它后续的接口类型)。基本IDE接口数据传输率为4.1MB/秒,传输方式有PIO和DMA两种,支持总线为ISA和EISA。后来为提高数据传输率、增加接口上能连接的设备数量、突破528M限制以及连接光驱的需要,又陆续开发了ATA-2、ATAPI和针对PCI总线的FAST-ATA、FAST-ATA2等标准,数据传输率达到了16.67MB/秒。1996年昆腾和英特尔合作开发了UltraDMA/33接口,严格说来,这已经不能算IDE接口,而应称为EIDE接口,它采用PIO模式5,数据传输率达到33MB/秒。1999年昆腾又推出了UltraDMA/66接口,传输率为UltraDMA/33的两倍,采用CRC(循环冗余循环校验)技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并且使用了80线的专用连接电缆,现在市场上主流的硬盘接口类型即为UltraATA/66。不过,在进入新世纪后,最有前景的硬盘接口类型则该是UltraATA/100了,它的理论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可以高达100MB/s。

(2)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

SCSI并不是专为硬盘设计的,实际上它是一种总线型接口。由于独立于系统总线工作,所以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系统占用率极低,但由于其昂贵的价格,这种接口的硬盘大多用于服务器等高端应用场合。

4、容量

容量可以说是用户对硬盘认识最多的一个技术指标,它的单位是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影响容量的两个因素是单碟容量和碟片数量。顾名思义,单碟容量也就是在单张盘片上所能存储的信息容量,单盘容量越大,实现大容量硬盘也就越容易,寻找数据所需的时间也相对减少。现在硬盘的单碟容量是越做越大了,一般都可以达到20G。单碟容量提高的同时,硬盘的生产成本也随之而降低,这也是为什么硬盘厂商竞先推出高单碟容量的硬盘产品。你有时在检测硬盘时可能会发现厂家标称的容量和电脑检测的容量不一致,这是由于他们采用的换算单位不同,厂家多以1000进制换算,即1MB=1000byte、1GB=1000MB,而电脑中多用1024进制换算。

5、缓存

由于CPU运算与硬盘读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速度差异,为了解决硬盘在读写数据时CPU的等待问题,在硬盘上设置适当的高速缓存,以解决二者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硬盘缓存与主板上的高速缓存作用一样,是为了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当然缓存越大越好。目前IDE硬盘的高速缓存一般为512K到2M之间,主流硬盘的数据缓存应该为2MB,而在SCSI硬盘中最高的数据缓存现在已经达到了16MB。

6、转速

转速指的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转动速度,其单位是RPM(RoundPerMinute,每分钟旋转次数),它直接影响硬盘的数据传输率,理论上转速越快数据传输率就越大。目前IDE接口的硬盘主轴转速一般为5400和7200rpm(转/秒),主流硬盘的转速为7200RPM,至于SCSI硬盘的主轴转速一般可达7200到10,000rpm,而最高转速的SCSI硬盘转速高达15,000rpm。更快的转速可以使盘片转动一周的时间减短,使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寻道时间减短,更快地寻找所需要的数据,同时硬盘的内部传输率也会提高,使读写速度加快。

7、平均寻道时间

这个指标指磁头从得到指令到寻找到数据所在磁道的时间,它是代表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单位为毫秒,需要注意的是它与平均访问时间有差别。平均寻道时间越小越好,现在选购硬盘时应该选择平均寻道时间低于9毫秒的产品。

8、内部数据传输率

内部数据传输率是磁头到硬盘的高速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这可以说是影响硬盘整体性能的关键,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数据线密度。在这项指标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为单位,这是兆位/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转换成MB/S(兆字节/秒),就必须将Mbps数据除以8。例如有的硬盘给出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为131Mbps,但如果按MB/S计算就只有16.37MB/s。目前市场上主流硬盘的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为30MB/s到45MB/s,这比UltraATA/100的100MB/s低多了,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硬盘作为电脑的瓶颈,其病根还在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上。

调查实习报告 篇2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在帮忙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透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潜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适应期。作为一个本科生,专业实习不仅仅仅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更是一种磨练或者说一次历练,因为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向往和残酷竞争的社会,每一天都上演着没有硝烟的为争夺市场的战争。因此我们要加大实习力度,培养自己的实际工作潜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联系实践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透过专业实习,加强对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认识和掌握;在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实质就是理论知识的汲取,为了缩小理论教学与未来企业实践的差距,专业的实习成为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必要的过程;实习就是一种实践过程,我们能够透过实习来提高自身的动手潜力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为后续教学带给更多的感性知识和打下良好基础。

透过这次毕业实习主要到达以下目的:1.加强和巩固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2.锻炼自己的实习工作潜力,适应社会潜力和自我管理的潜力。

3.透过毕业实习接触认识社会,提高社会交往潜力,学习优秀员工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素质,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

二、实习的基本状况

实习时间:20xx年4月24日6月21日

实习地点:上海市张江高科龙东大道3000号4号楼8F

实习单位:上海顺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实习岗位:销售工程师

三、实习过程和资料

我所实习的上海顺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吸引风险投资成立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ZigBee、GPRS/GSM、Wi-Fi等无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顺舟科技,作为小无线通信领域的专业厂商,以专业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为用户带给个性化的网络通信解决方案,目前顺舟科技的无线模块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工业无线测控通信、传感器数据采集、智能家居、智能照明、食品安全追溯、智能建筑节能、智能电网、智能抄表系统等领域。顺舟科技为客户带给完善的无线网络数据通信产品,公司的发展目标是致力于无线网络系统的研发,为客户带给最佳的无线物联网解决方案。我的职位是智能照明事业部的销售工程师,智能照明事业部也是顺舟科技的最重要事业部和公司大力看好和投入的经济增长点。

从20xx年2月18日进入公司开始,首先是培训公司制度和企业文化,然后是产品知识和销售工作的一些日常流程工作。培训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整个培训虽然简单,但整个流程下来还是很费心的,我也深深体会到工作和上学的不同。

培训之后,正式开始接触销售了。首先是在网上收集目标客户群体,然后透过电话、邮件、QQ等方式开发新客户,透过不断地向顾客介绍推销过程中,让我熟悉自己的产品,和探索顾客的需求。打了一阵子电话之后,姜经理安排我联系测试客户,跟进测试问题,为客户服务,建立起与客户的关系,以促进下一步的合作。慢慢的我也自己接待一些来访客户,并达成交易。由于公司的赏识,公司也带给了一些去展会参展学习的机会给我。慢慢的我的产品知识熟悉了,销售技巧也有所提升,脑海里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实习让我懂得销售员是需要高度的激情和恒心的,这些天的销售工作提高我的交际潜力,能锻炼我们的口才。在这3个月的实习当中我接待了很多客户,也不断的积累着自己的销售经验和技巧。从刚开始觉得销售只是运气使然,没什么技术含量,到之后真的认识到了销售其

实真的是一门伟大的艺术。我也深深体会到销售行业务必遵循的第一原则,那就是顾客就是上帝,无论顾客多么刁钻,要求多高,都要尽量满足顾客。在实习的过程中,态度要求也很高,首先就是自己的仪表务必要整洁,给人一种干净的感觉,其次就是要有礼貌,脸上要尽量带着微笑,这样就保证了员工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给顾客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这也让我深刻的了解到,无论在何处工作,细节都是务必要注意的,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四、实习心得和体会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务必拥有的一段经历,他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是我们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的一次尝试。我想,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建立自身的十年发展计划已迫在眉睫。本次实习,共持续了三个月,不算长,也不算短,还是让我有很多的感悟。

1.我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至少我明白,如果我此刻就出去工作,是一点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了。剩下的时间,我只能是做的更好,学的更多,让自己的砝码更重,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2.在实习过程中我也遇到各种不同的顾客,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态度来对待你,这就要求你有很强的应变潜力。实习中不仅仅要应对顾客,还要搞好和同事与上级的关系,要自己自动自觉的去做事,才能得到大家的肯定。

3.一个多月来,我在公司部门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忙及关爱下取得了必须的进步,综合看来,我觉得自己还有以下的不足之处:(1)思想上个人主义较强,随意性较大;(2)有时候办事不够干练;(3)工作主动性发挥的还是不够,对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不够;(4)业务知识方面个性是与客户接触沟通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所掌握的沟通技巧还不够扎实等等。

4.实习是大学生活的结束,也是自己步入社会努力工作的开始。在不多的大学生活里,我还需要做好很多事情,比如英语的继续学习,比如专业课的深入学习,比如对行业的继续关注等。未来不管是做个职业经理人还是自主创业,大学时期的积累,必定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

五、几点推荐

(一)对实习单位的推荐

在实习中,我像一个真正的员工一样拥有自己的工作卡,感觉自己已经不是一个学生了,每一天7点起床,然后像个真正的上班族一样上班。实习过程中遵守该公司的各项制度,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实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以前不明白的东西,对上海顺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有了更深的了解,透过了解也发现了该公司存在一些问题:1.从我的角度来看,上海顺舟科技作为一个小公司,管理中有很多问题,最突出地表现组织结构松散。大事小事全凭老板一句话。虽然在突发事件上很有决策效率,但更多地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员工管理上较为混乱,职责不够明确,公司没有一个有效地激励机制,造成一些员工的工作用心性和效率不高。2.由于受市场影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努力不够,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使销售工作陷入被动,直接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转;销售业务工作管理还不够完善,资金回笼有时不够及时,直接影响公司资金的正常运转。3.市场信息反馈较慢,对发展新客户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老客户的跟进与维护也不够用心。

期望顺舟科技能在以上问题上寻找对策,有效解决,从而公司得到进一步发展。衷心感谢上海顺舟科技有限公司给我带给实习机会,感谢顺舟科技陈总对我的关心,感谢智能照明事业部姜经理对我的培养,感谢我的同事们一向以来对我的关照,再次向你们致谢!

(二)对学院教学方面的改善推荐

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在书面上学到的东西确实是很多,但是太多的不知让我很困扰,就是实际经验太少,因而引起很多失误,因此期望学院多给我们带给在学校的时候带给给我们实际实习的机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实习中了解到,目前社会需要超多的市场营

销人才,但是,我们的学生却难以找到适宜的岗位。客观表现为企业一般招聘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其实企业的真正需要的是人才,那里折射出来的是:应届毕业生不算是人才。我们不能改变招聘条件,只能使自己成为人才。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人才,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首先,要研究营销人才的内涵,然后以此调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学生知识和素质要求等。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重视就业率,就业率是学院生存的重要基础。最后,感谢我的母校安徽科技学院,一向以来对我的培养,感谢管理学院全体老师传授给我的营销知识,感谢几年以来教育过我的所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张老师和实习指导刘老师,学生在此向你们敬礼了,你们辛苦了!

调查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目的

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时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培养学生掌握野外调查与分析的基本方法,进一步丰富和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初步的地理科研能力,以及进行德智体美全面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独立的重要教学环节。

1.掌握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提高野外调查的能力,并通过野外实习

加深、加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了解实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地域文化景观的构成与基

本特征,深入认识其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宏观的、整体的思维方法。

3.通过对实习区域自然、人文等要素、现象及综合景观的观察、感知,综

合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去发现、认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地理学各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为以后的学习和参加社会经济建设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4.培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撰写论文、汇报成果的综合能力。

二.实习时间

12月19日12月20日

第一天:早上8点出发,首先到达北碚观音峡进行考察,中午到达涞滩古镇,下午考察参观了古战场钓鱼城,傍晚时分到达缙云山。

第二天:早上8点出发,考察了缙云山地质、地貌、植被、土壤、旅游等。下午2点半参观了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质实验室和天文馆。

三.实习内容

第一站:观音峡

观音峡在文笔石旁的悬岩高处,有一个古刹,叫观音阁,观音峡由此得名。在文笔石旁的悬岩高处,有一个古刹,叫观音阁,观音峡由此得名。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知道了观音峡属于背斜,夹在水土和北碚两个向斜中间。嘉陵江从西北向东南横流过,切岭成峡,遇谷成沱,分别形成著名的嘉陵江小三峡:沥鼻峡、温塘峡和观音峡。同时,老师还给我们介绍如何使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识别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等要素。这里因江流下切,暴露于地表,地质发育完全,断层结构清晰,是一天然地质陈列馆。观音下壁两岸由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构成,岩石由紫色泥页岩、砂岩、石灰岩组成。土壤主要以紫色土为主,但在山地为黄壤,还有一些地方有石灰岩土。而其地貌,山前丘陵,背斜低山。岸壁陡峭,伴多层溶洞;植被繁茂,育万种生灵。河水泉

水沿崖飞泻直下,汽车火车借江擦肩而行。江轮汽笛声声,渔船应和绵绵,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站:涞滩古镇

涞滩古镇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北28公里,建镇于宋代,占地0.25平方公里,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上面悬崖峭壁,四座城门呈十字对称,寨墙全部都是半米多长的条石砌成。其中清同治元年增修的瓮城为重庆唯一,具有瓮中捉鳖的御敌功效。涞滩古镇依崖筑城,民居宅院沿街巷一次排列,呈现出典型的山寨式场镇风貌特色。古镇内还保存着清代建筑文昌宫,宫内戏楼平台外栏木刻浮雕,艺术价值极高。古庙建筑在

涞滩古镇内较多,其中主庙二佛式最出名。上殿坐落鹫峰山顶,下殿位于鹫峰山间,占据较好的自然风水地。一个镇子只要依山傍水,环境就不会差,涞滩就是这样的地方。加上丰厚的文化遗产,涞滩古镇真是镇小名气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民居错落有致,老街小巷古朴典雅,因此古镇的发展与其良好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旅游业便成为了其主要的经济、市场发展中心,当然环境因素也不可小视,环境发展的好坏与古镇发展的兴衰相一致。

第三站.钓鱼城

钓鱼城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钓鱼山上,距合川城东5公里,相对高度约300米,占地2.5平方千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上,城墙系条石垒成。钓鱼城所在地的钓鱼山及20余平方公里的周边地区,丘山起伏、绿树葱茏,地形地貌保持完好,且无工矿对水体、大气污染之忧。在古

城上极目远眺,群山逶迤,江流蜿蜒,山林野趣,田园风光历历在目。钓鱼城“方山丘陵、平行陵谷的地貌特征”和“三江汇流”的地理环境,是真正的天、水、山、城合一”的自然生态环境。在钓鱼城导游给我们讲解了阶地的划分,及河流的侵蚀和冲刷。而且钓鱼城的内外两城的设计均是极好的利用了钓鱼城的地理环境。钓鱼城内的古建筑及寺庙保存得很好,天池、兵器都基本完好,通过对这些建筑及佛像的参观,就犹如千年的风光又重现眼前。钓鱼城因其险、易守难攻的特点,使城防与涞滩古镇的城防有所区别。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景区对文物的保护性较好,山路修建不多,景区内无居民居住,很好的保护了其自然环境。

第四站.缙云山

缙云山位于北碚境内,被列为亚热带森林自然景观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

珍稀植物及风景资源。缙云山属川东平行岭谷的温塘背斜之一段,厚层砂岩覆盖山顶。在暖湿积分气候条件下,发育和保存了我国东部亚热带典型的长绿阔叶林(地带性植被)。生长着1700多种亚热带植物。其中有猴欢喜、无刺冠梨、缙云琼楠、伯乐树、银杏、红豆和果上长有两翅的飞蛾树等珍稀植物。三种还有世界罕见的活化石树水杉。缙云山属盆地低山,影响相撞植被类型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受人为作用程度的大小。其次是局部地貌因素构成的生境条件,使之对水分、热量、光、土壤等产生分异,导致此生植被在演替序列上的差异。其主要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亚热带马尾松林、灌草丛。缙云山的主要土壤为山地酸性黄壤。

在缙云山的实习中,我还看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缙云山在被保护起来后,其旅游业的发展太过头,山上山下存在一种侵蚀现象。山上修筑的道路太多,甚至有些农村居民另开小路,农家乐随处可见。这些都加重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有些

农村居民卖竹筒饭来挣钱,造成乱砍滥伐,游客对环境的污染也更加严重。山下的零散式建筑,造成旅游业规划的障碍。

农民与政府的社会冲突在这些基础上才能得以解决,所以,怎样对旅游进行科学的规划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第五站:西南大学地质博物馆

在地质博物馆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典型岩石、矿物、化石;参观天文馆,领略宇宙的无穷魅力;看到了天文望远镜,以及投影在白纸上的黑子;观看了行星、恒星的运动特点,西南大学地质博物馆也展示了西南大学对地质的深入研究。博物馆内还通过古生物模型地台,晶体旋转展示来展现西南大学对地质研究的卓越成果。

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收获到了很多知识。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地貌、地质以及岩石矿物有了更多的认识。通过对钓鱼城、涞滩古镇的实地考察,我学会了怎样用人文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历史文化古迹。通过对缙云山、小山峡的观察,我学会了怎样去观察土壤、岩石结构,分析其特征。野外调查实习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让我们把书本上的知识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起来,是一次很好的实践锻炼。让我受益匪浅。

调查实习报告 篇4

1、上海农场简介

上海农场于1950年3月15日由解放后上海市首任市长陈毅亲自批准建立,几经变更于1974年4月对外正式称“上海市上海农场”,至今已有近60多年的历史。农场地处江苏省大丰市,由黄海滩涂经多年围垦后而成,南北长16.4公里,东西宽2至15公里,占地总面积达99平方公里。濒临黄海,东与海丰农场北垦区接壤。

农场气候温和湿润,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地势平坦,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拥有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上海农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土地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推进以农田林网、循环农业为特色的生态农场建设。现如今,以生猪养殖、稻麦良种、优质大米为主的畜牧业、种源农业、米业成为农场三大核心主业,近几年得到快速提升。

2、实习过程

我们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到田间参观机械作业,并进行相关的实验,在机耕队看农场师傅们对机械进行调整、维护。

十月十四号,经过近五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上海农场的晚庄机耕队。宿舍卫生在我们来到之前就已经被打扫好了,我们只需卸下行李,简单的收拾床铺就可以了。下午,我们的学长,现在的农机站站长邵斌给我们开了会,同时还有机耕队的两位队长和技术员,会上主要强调了一些安全问题,同时也希望我们好好利用这次机会,能够在农场有所收获。

十五号是农场实习的第一天,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离机耕队不远的田里参观。首先看的是铧式犁犁地的过程,三台拖拉机拖着犁在地里同时进行犁地。这种两块地组合耕作,拖拉机按圆形循环的犁地方式可以减少拖拉机的空行路径,节约时间和燃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种铧式犁是把土向右翻,拖拉机的右轮走在前一道的沟里。犁地的翻土效果很好,既可以晾干土地以便之后的耙地,又可以起到除草和杀虫的效果。之后,我们又看了半喂入式收割机收割水稻的过程。此类机型主要针对收获水稻而设计的,优点是整机结构紧凑、损失率小、破碎率低。一块地里三台收割机圆形循环收割,这种行进路线是较适用于收获的。一台机械至少需要两个人,一个负责驾驶,一个负责接粮放粮,最后还需要拖车到田里把袋装的水稻拉出来。期间,我们进行了收割损失量的计算,以一平米为样本,计算亩损失量,结果显示损失率较小。这种半喂入式收割机虽然行进速度不慢,田间损失小,但它割幅较窄,收割时采用灌袋卸粮、靠人力运粮装车,人工消耗大,成本较高。因此,此类机型一般作为补充机型或收获种子应用。

十六号,孟老师带了几个学生去做实验,我们则跟安老师到较远的地里去看全喂入式收割机收割水稻的过程。这种约翰迪尔大型联合收割机,收割幅宽5.4米,作业效率较高,一块五十亩的地两台收割机很快就全部收割完了。这次,我们看到了电视上经常出现的收获的场面,收割机与拖车同步前进,一边收割一边放粮,这需要两位驾驶员有很好的驾驶技术和默契的配合。期间,为了与半喂入式收割机进行对比,我们也检测计算了田间损失量,结果表明全喂入式收割机相对较高。但其收割效率高,劳动强度小,是农场主要的收获机械。

由于晚上下雨,十七号早上机械都没出去,孟老师就带我们在机耕队里看了一下各种机械。院子了最大的就是那五台约翰迪尔的收割机,我们就先去看它们了。刚好师傅们在维护保养机器,我们就凑过去问各种问题,师傅们很乐意为我们讲解,甚至带我们爬上驾驶舱,给我们简单的讲了机器的驾驶和操作。收割机可以下田了,都开了出去,我们又去看了圆盘耙。孟老师给我们做了讲解,提了三个关于圆盘耙的问题供我们思考,随后也做出了解答,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圆盘耙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最后,我们又到地里去看收割机。这次,我们两个一组登上收割机,感受机器工作时的状态,以驾驶员的角度去观察割台,拨禾轮等的工作位置。

十八号早上先是在队里看播种机,这种播种机是旋耕机和播种机的组合,由拖拉机牵引,动力输出轴为两组旋耕刀提供动力。排种器在旋耕后排种,后面一组反旋的旋耕刀带起的土把种子覆盖,排种器后是一个滚轮,把覆土压平。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和课堂上老师讲的一致,排种量是通过手柄调节阻塞轮的长度来实现的。机具中间是开沟器,播种的同时直接可以开好排水沟。看完播种机,我们去地里看了圆盘耙的耙地情况,根据孟老师之前讲的,结合现场的作业过程,我们对圆盘耙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机器主要是液压控制,可以折叠,在路上行驶时两侧收起来,轮子放下去,到地里时展开,它的耕作宽幅有十米左右,把犁过的土块进一步打碎以便于旋耕播种。

十九号,上午看的是播种机的实际作业,种的是大麦,通过现场作业的观察,对这种播种机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下午,孟老师带大家去观看了一台进口的新型的秸秆打捆机,它可以把收上来的秸秆在机器内压缩打包成圆柱形,然后再用薄膜缠绕,这样可以用来长时间的储藏和发酵。这既解决牛饲料的供应问题,又节约了成本和贮藏空间,发展前景很好。

二十三号早上,我们去看了施肥机,高速旋转的转盘利用离心力甩出肥料。施肥机田间施肥十分方便,但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肥料的添加需通过人工来进行,既浪费时间又增加劳动成本支出,同时肥料浪费也很大。因此,设计一个全自动的施肥机加料机具很有必要。下午,我们又到播种的地里做了播种质量的测算,包括播种量和播种深度的测量。

二十四号下午,我们参加了鼎牛饲料公司举办的南方奶业论坛现场会,主要是看了几种不同的秸秆收集打包机具,对比每种机具的优缺点。

二十五号进行了参观,首先参观的是鼎盛农业有限公司的农机站,该农机站拥有很多比较先进的农业机具,装备齐全,其中有一台大型的打药机,还有就是那台先进的秸秆打捆机,这些机具相比于农场机耕队的来说都是很先进的。随后,我们去了上海牛奶集团的万头奶牛场。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转盘型挤奶机,奶牛依次进到转盘的栅栏里,转过一圈挤奶就结束了,奶牛自动下来走到出口。然后,参观了上海米业公司,主要是大米的加工,例如筛选、干燥、脱壳、抛光等。最后去了上海农场种子公司,主要是水稻和小麦种子的选取、贮藏等。

最后,我们结束两周的农场实习,二十七号回到学校。

3、实习收获

3.1对上海农场的农业机械发展历程的了解

上海农场自建场以来,农业机械化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90年代中期,上海农场购进了铁牛-654拖拉机,耕地作业取代了履带拖拉机,运输作业取代了上海-50拖拉机,并在农田作业中发挥着其特有的优势。

90年代后期,购进了160马力热特16245大型拖拉机,耙地作业取代了履带拖拉机;同时,因水稻和两麦产量的不断提高,加上1065联合收割机发动机故障率增加,农场购进了1075联合收割机作为过渡机型。

21世纪以后,随着农场水稻种子化生产的发展,对水稻破碎率的要求更高,约翰·迪尔1000系列联合收割机己不能适应水稻收割的要求,农场及时购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3518CTS联合收割机,和市场比较成熟日产系列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参与农场水稻收割。

随着农田复种指数的大幅提高,机械作业质量标准的提高,以上海-50拖拉机为主体的农机具在播种、水田作业中已不能完全适应农田作业的需求,为此,上海农场购进了110马力的纽荷兰110-90大型拖拉机,在水田作业、复合播种和水田防虫治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对农场现有的农机具有了一定的了解

目前农场有包括拖拉机在内的多种农机具,包括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秸秆回收机、秸秆打包机、旋耕机、开沟机、大型耙地机和犁等,相对来说配套比较全面。拖拉机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高性能、大马力的拖拉机逐步代替原有的旧机型,水稻收获机方面,原有的半喂入式已经基本被全喂入式大型联合收获机代替,因为半喂入式收获效率低,经济性差,同时收获效果基本一致,总体不能符合现有的高效率、低成本作业要求。现对具有代表性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做一介绍。

3.2.1纽荷兰110-90拖拉机与配套农具作业分析

纽荷兰110-90拖拉机是由CNH控股的合资厂生产,该机型额定功率为81.95kw。从事田间作业时能耗低、功效高、方便快捷,特别在耕地、耙地、旋耕等重负荷的条件下,作业速度快,耕翻覆盖良好,作业质量能确保到位。后悬挂最大提升能力达到4.5吨,与各种复式作业农具配套潜力大,特别是与悬挂式自身较重的大型农具如药水机、复式播种机等配套作业显示出其优越性。

通过近几年来对该机型在农场地区的使用情况分析表明,配套重型悬挂犁作业时,作业效率为10-15亩/小时,油耗为0.8-1.0kg/亩;配套旋耕机作业时,作业效率为20-30亩/小时,油耗为0.6-0.8kg/亩,但该旋耕机可靠性较差,农具材料费成本达到了1.50-2.00元/亩。

3.2.2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由美国约翰迪尔佳联公司生产的大幅联合收割机,售价七十万,功率达220马力,后轮转向,前轮驱动。收小麦每小时40亩左右,水稻每小时15亩,每作业一亩地耗油

一升左右。收割地块十分泥泞的时候,可将前轮换成履带轮,以加大附着力。联合收割机在路面行走时速可达30公里。收割机启动后,先结合后部传送齿、滚筒、风机等的动力,在结合前部播禾轮、割刀等的动力。油门固定分为大、中、小三级,行走时前进四个档位,后退一个档位,每个档位又可以控制快慢级,一般进行收割水稻作业时用二档前行。扶禾轮动力来自前方电机,当需要调节扶禾轮转速时只需在驾驶室控制电机转速即可。当收割倒伏严重的地块时将播齿后倾,同时加快播禾轮转速。

此类型收割动力传送多用皮带传动,因为一般连轴中心距较大,且在田间作业时工作环境恶劣,一般不需要精确传动。农场大面积、高程度机械化作业,一般不适用久保田等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一方面是功率不够大,作业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在作业时还需要有专门人员进行灌装、撞车、运输等,需要人员数量多。

3.3 对农机具的保养有了基本的了解

每天傍晚时分,完成任务的机械都会回到农场机耕队进行保养维护。通过请教农场的师傅,我学到了农机具保养的基本知识:农机具使用过程中要防止三漏:漏水,漏油,漏电。平时要加强农机具的保养维护工作,一般分有三级保养。一级保养是对行驶一定里程的机动车辆进行的以紧固和润滑为中心的保养作业;二级保养是对行驶一定里程的机动车辆进行的以检查、调整为中心的保养作业;三级保养是对机动车辆进行的以总成解体清洗、检查、调整和消除隐患与中心的保养作业。

4、实习总结

我认为这次的农场实习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我们即将走出校园的应届生来说更是意义非凡,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次的农场实习,我感触很大,也收获颇丰,既了解农场生产的过程,又对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最主要的是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并从实践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相互对照,相互补充,除了巩固了课本上的知识,我们还了解了该专业的先进技术以及国内、国际一流的设计,极大地拓宽我知识面。

这次实习,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身为大学生,我们要放下自己大学生的架子,虚心去向驾驶员师傅请教。只要你问,他们就会将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到的东西毫无保留的教给你,这些知识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当然,这次农场实习也让我认识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性,但是,在发展中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我国,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作业情况来设计和改进农机具。目前,大力发展农业仍是我国不断倡导的,推进农业机械化也势在必行,国家每年都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农场相对艰苦的条件也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让我在艰苦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提升了自我。最后,感谢学校和农场给了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感谢老师和农场的工人们给了我们指点和帮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