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育教学心得

欢迎阅读线上教育教学心得(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线上教育教学心得 篇1

学校开展线上教学已经一个月了,我也慢慢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而我秉承的教学理念是——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会喜欢什么样的线上教学呢?怎么样教,我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带着双重角色,我开始了《管理心理学》线上教学。

一、课前充分准备

先以学生角色提前进入网课学习,做好笔记;后以教师身份总结线上视频的的重点和难点;再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社会实际,补充相关专业知识,并制作成PPT,以QQ群课堂直播方式进行教学,图文并茂,还原线下课堂教学情景。

二、实训报告标准化

《管理心理学》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训如何做?以什么方式呈现,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实训任务?结合课程,精心选取了实训项目,并制作电子版实训报告模板,将实训目的、实训功能、实训设备、实训步骤等内容固定化,学生要写的内容以红色字体标出,按照标准完成实训任务。

三、分层教学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额外布置其它任务:如课外阅读资料、自行思考案例分析、企业相关知识的应用报告等;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则要求认真看视频做笔记,一步步教实训任,且带着他们一起做案例分析。

四、关爱是最好的互动

对未能及时签到和上课的同学,发个信息询问一下具体情况。有个学生网课考勤迟到,无法正常考勤。询问后得知因家里停电,没办法上网课,然后跑到别人家去蹭网课,就耽搁时间迟到了。还有个学生因手机欠费停机了,无法上网课,事后告诉我他刚充完话费,晚一点再补上视频。原来他平时话费最多80元,现在网课一个月要180左右。上网课毕竟有很多干扰因素,及时询问情况,并作出处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关爱。

线上教育教学心得 篇2

线上教学两周多时间,虽说把节奏慢了下来,在课堂上也尽量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但毕竟每天一节数学课,还只有30分钟。总觉得某些知识点之外的数学不能较好的渗透,学生的操作和思考还不够深刻。怎么能够弥补这些不足,形式轻松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呢?

语文老师录《昆吾诗韵》吟诵课程给了我启发:古诗词可以用吟诵的方式唱出来,数学是不是也可以用有趣的故事讲出来呢?

恰好,张校长在名师工作室活动中给孩子们讲“数学故事”,很受孩子们的青睐。我何不也讲数学故事呢?有了想法,就马上实施!先录了一个现成的故事《曹冲称象》。从网上寻找图片,制作课件,尽量让课件活泼一些,不至于全是文字而显得单调。录制时,我放松自己的心情和语气,真的就像面对小孩儿讲故事一样,一边结束,看看回放,不太满意,虽然已经放松,但还是有些生硬,像是读课文。于是,把里面的一些话调整了一下,改成自己的话来讲,而在讲述不同的角色时语气上也不断变换着。这样一来,感觉比第一遍好多了,于是又开始第三遍的录制。录制完之后,把链接发到了五数教研组,同事家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发语音给我:“你讲的故事真好听,谢谢阿姨,我爱你哟!”大人的多少点赞都无所谓,只要孩子认可,我就得做!

第一单元学习《圆》,关于圆有很多的数学文化知识。我选取了“祖冲之与圆周率”,搜集相关的资料,经过资料的整理,编制成了小故事的形式。有人物介绍,有事件经过,有最后结果。故事不长,学生们听完倒是反映不错,好几个孩子发信息、打电话说喜欢这样的数学小故事。看来,给学生“讲述数学故事”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趁着周末,对百分数单元内容进行了重新的梳理,查阅有关百分数的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把每一个信息窗的重点内容编成了一个小故事。“百分数的认识”是从百分数的产生到应用,采用两个小孩对话的方式,把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和联系,还拓展到千分数、万分数。“百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则采用数学王国比赛的始终串联,把互化方法蕴含其中。“百分率”则是用一个小故事引入,用学生身边的作业情况统计表格,对百分率进行充分的认识,并留下思考问题,让数学故事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让学生的认识更深刻。三个数学故事,先查阅资料,再用心编制,制作课件,录制,差不多一天的时间。但听着自编自制的小故事,想着孩子们能在故事中学习数学,能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和魅力,我也感觉很开心。

讲述数学故事,只为孩子们喜欢,也为线上教学增添乐趣,让严谨的数学富有韵味,充满引力!

线上教育教学心得 篇3

在这样一个全国线上教学的时期,我作为一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在经历了这种教学方式之后,仔细回想,收获的竟是满满的惊喜。

第一个惊喜:由于是乡村学校,条件有限,学生家庭中的通讯设备并不完备,好几个同学家里没有电脑电视和智能手机,实施线上教学困难良多。但是通过班主任与家长的不懈沟通,不断的想办法,终于解决了这些难题。借手机的,买流量卡的,跟邻居家借网的……即便这些家庭存在着诸多困难,但让人惊喜的是他们都在最大程度的支持着孩子的学习,没有抱怨,没有拖延,24小时之内解决了所有问题,为线上学习打下了基础,也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第二个惊喜: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特点,我制定的教学计划是自制微课与线上直播结合的教学方式。录制微课能方便学生反复观看,重点清晰;直播互动能让我在与学生的交互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掌握的情况。我录制过一节音序查字典的微课,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查字典,我原本想的是以微课的形式讲解方法以后,再利用每天的空隙时间单独线上辅导,只要能让学生进行查字典的初步体验就可以了。让人惊喜的是孩子们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与吸收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在第二天的直播连线中,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掌握了音序查字法,在我在惊喜之余满是欣慰。

第三个惊喜:春耕时节,又到了农忙季,一年级的学生线上学习时刻离不开家长的帮助。老师们都很担心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会受影响。让人惊喜的是每一位家长都把孩子的学习放在了第一位,不仅没有耽误线上学习的学生,而且在我最新留的猜字谜小练习中,家长们也都兴致盎然的一起参与着,经常在群里讨论答案,问语文老师对不对?这我怎么能说出来呢?我要在下次的线上课堂中公布答案呀!

停课不停学,正是这样一个契机,让我收获了许多“小惊喜”与幸福感。也让我可以更深入的去思考学生学习的规律到底是什么?怎样的课堂更有利于我的学生?也让我站在了时代的前沿,利用“互联网+”的模式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同时也让我思考了到底是怎样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会让我们的大家更为和谐圆满。

线上教育教学心得 篇4

一场突来“新冠”疫情,让全国人民更加团结地凝聚在一起,众志成城,共战“新冠”我们不得不延期开学,为了让孩子们在家中能够停课不停学,安全充实地度过这个特殊又漫长的假期,线上学习无疑成为了我们现阶段最好的选择。自2月10日开始,截止到今天,我们已经进行了将近三周的线上教学。我们都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也是第一次进行这种方式的授课,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慢慢摸索,慢慢成长。以下是我的几点感受与反思:

(1)我们班的孩子非常热爱学习,从每天他们早早的签到等着老师授课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总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提前五分钟便开始签到,等着老师上课.全班孩子,没有一个孩子掉队,这是我最欣慰的地方,也是最值得我骄傲的地方。孩子们对于这种特殊的教学方式没有排斥,而是很认真的配合老师完成一项一项的教学任务。家长们也是非常配合,有的家庭三个孩子家中只有一部手机,孩子们就在家长们的督促下,有秩序的,大的学完,小的学,条件虽然艰苦,好在孩子们都能跟上进度。

(2)线上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有很多的资源可以利用。在平时上课时我们忽略了微课等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在线上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们整合利用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多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方式灵活授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很高的,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回答问题,能够紧跟老师的步伐,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能够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也都是保质保量的完成。

当然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线上学习的弊端也发现了不少。

(1)师生不能互动,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随时掌握学生能否跟得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随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降低教学速度、反复讲解、提问做题等方式让学生能跟得上。但是线上教学,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可能就会较低学习效率。

(2)无法进行课堂管理,学生不能自律。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有的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做小动作或者是思想出小差老师会及时纠正,让他回到正常的学习状态。但是在线上教学中,课堂管理就没有那么灵活。有个别学生无法自律,经常提问的时候反应缓慢。。

针对上述情况,在今后的线上教学过程中,我会与家长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学习动态,多听取他们的反馈和意见。尽量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条件下,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