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欢迎阅读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了解声音的特性,引起兴趣。

2、知道噪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养成不大声喊叫的习惯。

3、丰富词:振动、噪音。

二、活动准备

1、鼓,鼓槌,纸折的青蛙一只。

2、各种操作器具:响筒、糖纸、拨弦、小铃、水杯、响板各6份。

3、时钟1只,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声音的产生

1、出示青蛙和鼓,让幼儿感知声音的振动。

(1)出示青蛙和鼓

师:这是什么?(青蛙)

谁能让青蛙在鼓面上跳舞?(敲击鼓面)

(2)幼儿讨论,青蛙为什么会跳动?

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鼓面有什么变化?(振动)

(3)知道振动能产生声音。

鼓面振动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现在呢?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丰富词:振动)

2、幼儿介绍自己,并用手摸摸颈部喉咙处,体验发声时声带也在振动。

师:鼓面振动能发出声音,人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让我们摸一摸自己的喉咙。

当我们不发出声音时,喉咙怎么样?

现在请你们介绍一下自己,这时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3、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声音的产生(分6组)

(1)我这里有许多东西,你们能让它们发出声音吗?我们去试一试吧!(6种颜色为6组)

(2)从小组的形式回答

师:刚才你们都试过了,现在,每组派一位代表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的?

(二)感知声音的特性

1、让幼儿知道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1)请1——2位幼儿上来敲击乐器(响板和小铃)

师:现在,我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做动作,请你们猜一猜他在干什么?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那响板、小铃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们的耳朵里的?(空气)

2、感知声音的大小

(1)教师击鼓,你们听到鼓声了吗?

(2)教师拿出一只时钟,请幼儿听一听(不让幼儿看到)

师:现在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有:你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拿时钟请每一位幼儿听一听

(3)教师:

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没有空气,我们就听不到别处的声音,声音大,传播得远;声音小,传播得近。

(三)知道噪音对人体有害,教会幼儿保护嗓子

1、请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听到哪些声音?喜欢听什么声音?

2、放录音

师:录音中的`声音你喜欢听吗?为什么?这些令人感到难听的是噪音。

3、:

在生活中,有的声音优美动听,使人感到舒服,而噪音会损害人的健康,在平时,我们不能大声说话,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四)声音的保存

师:春天是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欢庆一下吧!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样东西,合着春天的音乐,发出美妙的声音吧!

1、幼儿在老师的哼唱中伴奏

2、让我们把这些美妙的声音用录音机录下来吧!(教师指挥)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了解声音的特性

●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 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钢锯条(25根),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课

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新课教学

1.3声音的特性(板书)

乐音:是物体作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这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我们会这样猜想:声音的差别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是不是这样呢?

[师演示]:请听:用吉他弹几个不同的音。

提问: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声音的`高低不一样。

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板书)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5伸出桌外;(2)将锯条1/3伸出桌外;(3)将锯条1/2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观察:锯条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锯条伸出长度振动快慢声音高低

伸出1/5最快最高

伸出1/3较快较高

伸出1/2慢最低

我的结论 振动的越快 发出的声音越高(音调越高)。

同学们,刚刚的探究活动很成功,让我们一起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加油!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篇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与什么有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学习重点

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与什么有关

学习难点

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与什么有关

学习过程:

一、前奏版: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哪三类?

3、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4、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如何的?

5、什么叫骨传导?

二、启动板:欣赏音乐体会声音的不同,请思考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听起来音调低呢?

三、核心板:(一)1.音调

实验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

实验器材:钢板尺

实验过程:探出不同长度用相同力度拨动钢板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频率

频率单位:

人类能感觉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教学计划 篇4

教学目的、任务要求:

1、理解人声音的特性。

2、体验声音的特性一——音调、响度、音品。

3、了解声音的特性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练习

学习过程:

(课前已让同学们准备好教学案、课本和器材)

一、引入:

用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乐曲“爱的奉献”问学生能否分辨出来,反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我们学习了这节课后就明白了,(激起学生气氛“大声回答想不想知道”)

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声音的特性这节课(板书课题:三、声音的特性)

大家知道春晚的小沈阳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时由于调过高拔不上去,欧了,还有俗话讲得好“要想唱歌得先对调”这里的“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声音特性之一--------音调

(板书:一、音调)

1、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这里指的高低不是我们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是从音乐学中讲的音阶的高低,比如1 2 3 4 5 6 7 i(用唱或是演奏让学生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有的浑厚低沉,有的清晰尖细。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用画眉哨演示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变化)

通常男女生相比男生音调低而女生的音调高,那么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我们来探究一下:

大家手中有橡皮筋把它拉不同长度拨一下听听声音的音调高低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很多回答,注意引导到橡皮筋振动的快慢上去)

再拿钢锯条做实验:拨动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的锯条拨听听声音的音调高低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很多回答,注意引导到锯条振动的快慢上去)

学生填写教学案学习研讨的2、3小题并归纳

教师总结:

2、 物体振动得越快, ,声音的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 ,音调就越低。

物理学中为了表达物体振动的'快慢引入了一个重要的物理量-------频率,

3、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介绍频率的概念)

赫兹 Hz

大家知道我们人类交流也好歌唱也好,发声是有一定频率范围的(比如调高了唱不上去,过低了说不出来),实质上我们的听觉也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大家快速阅读课本20页,你发现了哪些重要知识点,小组交流分享并填写教学案学习研讨的4小题。

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评价超声波、可闻波、次声波等知识点。并用示波器演示不同频率音叉(声音)在示波器上的差异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声音的第二个特性,好不好?

学生回答

教师要求大声点

再大点声回答

问这三次回答有什么不同?---------------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三次声音的大小或强弱不同,这正是我们学习的声音的又一特性-------响度

板书并定义(二、响度)

1、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有些词语“震耳欲聋”、“窃窃私语”)

那么响度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探究一下:

几次敲响音叉且使这几次响度不同,观察叉股弹开乒乓球或钥匙幅度的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2、 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并用示波器演示不同响度的声音在示波器上的差异

完成教学案(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填空部分并思考响度还和什么因素有关?

响度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两个小游戏:

大家都闭上眼我拍到谁谁就说“你知道我是谁吗?”

大家仅凭听说出他的名字

大家都闭上眼睛猜我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演奏学生来猜

同学们之所以能分辨出来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一样,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声音的第三特性--------音色

板书:

三、音色

可以区别不同的人或乐器

小结一下

大家完成第四部分:基础训练(比比谁最快)

填空一人回答 另一人回答选择

作业

仔细阅读P23科学世界:打击乐器、管乐器、弦乐器

如果有时间做中考链接可在课上完成(比比谁最棒)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