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中学实习心得(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实习心得 篇1
实习内容主要是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工作。既然是实习教师,语文教学自然是重点。
我实习的班级是一个很优秀的班级,他们的语文老师,也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同时还是校长办公室的主任,颇受关注,他们使用的又是我所不熟悉的新教材,这些都让我颇感压力,因为我作为他们的实习老师,总是要给他们上课的。怎样才能上好课,怎样才能教好他们,正是我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
思考之后,我决定先从指导老师的上课风格入手。既然指导老师教的这么成功,学习他的方法、吸收他的经验自然是一条捷径。实习开始的两周,我便专心听指导老师的课,揣摩他的教学风格。指导老师也很负责,很热心地告诉我怎么听课,在课堂上如何观察学生,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适当的反应,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总的来说呢,指导老师的教学风格是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用他的话说就是一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听都能听明白都能学到东西,这堂课就算成功了。至于如何把话语权交给学生,主要就是采用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在听课的同时,我也对班上学生语文水平进行了调查。通过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习时间和课下时间的了解,得知这个班的语文水平还可以,且全班的学习氛围很好,课堂纪律和作文上交情况都很好,学生课前预习也很自觉,更重要的是他们讨厌传统的语文教学,他们不喜欢老师垄断课堂。显然,指导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适合他们的。
新教材也是我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改强调的是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无疑,新教材的指导思想肯定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指导老师在课余,还教我如何去研究教材,如何去备课。他要求我先熟悉课本,然后在课本中挑选几篇我认为对学生有帮助,或者与高考相关的文章,去编写教学案。要挑选对学生有帮助的,或者与高考相关,这就要求我了解学生的需要,了解高考的要求和趋势,工程量可谓浩大,但不可否认这是必须的。好的教学当然是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这种需要可能是现实的参加高考的需要,也可能是解决学生关于生活、关于人生的迷惑的需要,而满足后面一种需要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是很重要的,当然,前一种需要也是不可忽视的,毕竟这是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不是单单一个“应试教育”的指责所能逃避的。了解了学生的需要,高考的形势之后,便开始着手编写教学案。指导老师告诉我,教学案是教师和学生一起使用的,不同于一般的备课,除了要体现教学思路,还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教学案中的问题应该是具有启发性的,对理解课文、感受作者写作意图起关键作用的。教学思路不是大问题,这些启发性问题的设置就大有学问了,不仅要对教材十分熟悉,有透彻的理解,还要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十分地费脑筋。
在备课方面,指导老师也给了我讲述了一些注意事项。备课时,不要巨细无遗,那样在上课的时候可能很难找到要讲的东西,最好只是提纲挈领的一些东西,再补充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具体的用到的知识,自己应该十分熟悉,记在脑中。上课的时候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根据课堂的进展情况,适时调整教学。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在语文教学这个方面的实习可以说还是成功的。
班主任工作也是实习的一个重要方面。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也是一个班级的设计者,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负责沟通协调好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可谓任重道远。班主任的工作真的是十分烦琐的,事无巨细,都要过问。早上要很早到班级检查早读情况,还要做好考勤工作,在别的老师上课期间,还要不时到班级外面转上一圈,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有时候还要帮助任课教师维持班级秩序,这些都是班主任每日必修的功课。此外,班主任还要指导班干组织班会活动,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起着沟通学校和学生的桥梁作用。在实习期间,我除了学习、实习那些每日的必修课,也曾指导组织过一次班会活动,主题就是“感动中国”。首先是让大家观看“感动中国”的视频录像,然后由学生发言,谈谈他们的感想,然后让他们把自己的感想写成文章。看着他们交上来的作文,我想这次班会是成功的,每个同学都得到了一些感动,受到了触动。
中学实习心得 篇2
六月,柳荫冉冉、金阳普照,我喜欢这个季节的生机与活力,映照我们朝气蓬勃而又年轻的脸庞,但遗憾的是,在这样一个季节里我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其实很早之前就要求写告别文稿了,只是当时的心情已经疲惫到极致了,好多感情还没有被发现,但越是接近离开,这份感情就会很明显了。记得不久之前我正对着电脑想着怎样写自我介绍文稿,如今就要回忆这四个月的生活。还是很俗气的说一句,时间过得好快啊……
毫无疑问的,来一中实习,我满载而归!收获了一份成熟,收获了教学经验, 收获一份友谊,收获了一段感动。现在的我内心早已不再平静,面对离别,我想说的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首先要感谢各位老师,向一直以来帮助关心我的指导老师李老师和陆老师表示真挚的谢意。还记得第一次见两位指导老师是在来到一中的第一天开级部会议的时候, 李老师看上去满腹经纶、知识渊博,陆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平易近人。在和李老师的交谈过程中,得知李老师也是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聊到了我们学院的一些老师,比如说夏老师、葛老师等,还谈到了师大老校区以及各位在一中实习过的师兄师姐,这让我对半年的实习生活充满了期待。在第一天三班的班会上,陆老师把我介绍给学生,并鼓励我有什么班级管理的好方法尽管提出来。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李老师和我的课在时间上有冲突,但李老师经常来办公室给我做指导,李老师还给了我一些教学技能方面的课件和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
其次要感谢学校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在来到一中的第一天,是苗主任一直陪同我们搬行李、带我们去吃饭,带我们去见指导老师。为了及时解决我们的各种问题,苗主任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在这儿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找他。后来,我们吃腻了食堂的大锅菜,学校领导知道后让食堂给我们改善伙食,每天中午都可以吃到不同的饭菜。随着夏天的到来,宿舍里也渐渐热了起来,学校及时给我们安装上电风扇。还有其他老师的帮忙,都给予了我们很热切的关怀。在这里我们有自己的专业指导老师,与其他老师一样上课,上晚自习值班等。学校的领导以及老师们为我们实习生奉献的有太多太多,他们是在帮助我们将理论实践化,将学生老师化,帮助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然后还要感谢我们的驻县老师XX老师和我的队友们,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是沈老师给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严谨的规章制度,使得我们在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是沈老师不顾疲惫奔波于威临XX县一次又一次的探访我们,使得队友们虽然远离家乡但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沈老师每次去我们宿舍都会叮嘱我们要把插排放在桌子上或凳子上,以防水溅到电线上,每次都替我们着想,像我们的家长一样。而我们就像兄弟姐妹一样,顶岗的日子里,我们生活在一起,在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互相照顾,还记得每周六日一块去逛街,一块去洗澡,在深夜饿得不行的时候三个人吃一袋泡面的情景,我们都从稚嫩开始,一起努力,互相帮助,分享快乐,互诉苦恼,相互勉励,一起成长。
最重要的是我可爱的学生们,还记得初登讲台的一刹那,紧张,激动,兴奋,新鲜……真的是难以形容……看着底下可爱的学生们,我真的是从心里透出的那种喜欢。当学生在喊一句老师好时,当学生第一次主动找我谈心,告诉我他们烦恼快乐时,当他们说老师要多喝水时,看到他们肯定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由于我担任初二一部六个班的生物老师外加三班的实习班主任,相当于和八个班中的七个班有交集。有一次我跟赵XX开玩笑说:“你信不信,等我们离开的时候,我能记住初二一部所有的学生”,虽然这仅仅是一个玩笑,我也不能保证,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现在学生们的名字以及面孔大部分都能对上号了,而我也要离开了。还记得第一次给三班和七班学生们看我给他们制作的视频时,学生们的认真和结束时的掌声都让我难忘。
最后感谢XX师范大学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接触中学、锻炼自己多方面能力的机会。
转眼即将离开这里,结束我们的实习生活。回首曾经,我们告别了上课前惴惴不安的心理,告别了讲台上青涩稚嫩的模样,告别了大学里散漫自由的生活,告别了平日里轻狂娇惯的状态,我们成熟了,我们成长了。现在,学校这两个字眼已不再是我们来之前的各种听说,各种描述,它已经以严格的管理,美丽的校园,突出的成绩的形象植根在我们的记忆中。也是它见证了我们完成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成为我们每一个人青春时光里的绚烂一笔。在学校的实习结束,是一段故事的结束,也是另一段故事的开端。 别时容易见时难,这时我难免有几许依恋。然而,我想到我即将离开,去继续新的学习和生活的时候,又有几分释然,几分激动。我将带着您给予我的知识和技能,去开启属于我的新的生活。 但我们会记得 在临西一中有过一段令我们难以忘却的美好时光。我们永远会记住这里,记住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中学实习心得 篇3
20xx年2月27日我来到了我即将待一学期的地方——××中学。当天下午李老师把我们四个人接到学校,一进校门,××中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气派,我心里一阵欣喜,在这里的半年一定会很美好。
学校把我安排在初二年级,首先我要做的就是把初中物理的知识熟悉一下,听听师傅的课,帮师傅批作业,跟着师傅学写导学案,备课,学习师父的讲课方式,管理班级的方式方法。在听课的同时想象要是自己讲这节课应该怎么讲,提前作什么准备,为四月份自己讲课做准备。
在过去的几个星期中,我们都能顺利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在学案、教案的准备和书写上,在课时的掌握上,在班级的管理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实习的时间还不长,但感受颇多。
来到××中学,我第一次接触利用导学案、班内分组、 “五步三查”的教学模式。这个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一是这是在我上中学时期没有接触到的新的东西,二是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还有助于教师。它不仅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而且还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让学生充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在实习之前,我一向认为做一名教师很简单,但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尝到了教师的辛苦,更多地感受到了当教师的乐趣和光荣。特别是学生的那一声声“老师好”,把我的心都叫得乐滋滋的。可能是因为在大学中享受惯了,过来一时适应不了这里的氛围,开始感觉很累,但是一进班级碰到学生就变得精力充沛,一点疲劳都没了。与学生在一起,生活更多的在于充实。
上周三我在初二一班做了一节课。这节课我准备了很长时间,但是我在试讲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时间不够用,下课铃声响了,我还有一个版块的内容没讲,而且这是这节课的重点。下课后我很沮丧,我师父还是一如既往的鼓励我,并且指出课堂上应该注意的地方和我应该修改的地方。我很感激她!下午正式讲课的时候,我勉强把整节课的内容讲完了,但是因为怕时间不够用,整节课都是我在说,学生们参与的比较少,使整节课太死板,不够活跃。上完课,初三年级主任给我点评了一下,从中我学习了很多,找到了很多我自身的不足,我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改正。
这段时间,我已经上了很多节课了,每节课我师父都会点评一下,指出我的不足,我在尽量改正中一点点慢慢的成长。等到实习结束,我相信我会成为一名自信、成熟的教师。
既然我选择了××中学,我就会把我的热情奉献给××中学。在这半年中,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这不仅仅是对我自己的一大提高,也是我对××中学的回报。
虽然实习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但真正的实习才刚刚开始,相信在接下去的实习生活中,我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收获。这些收获和体会,都对于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有着很大的帮助。
中学实习心得 篇4
通过和孩子在一起的这段时间,我总结出了几点和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内容:
尊重学生,爱字当头。
一个成功的老师,应该平易近人,具有很强的亲和力,需要懂得童趣、保持一颗童心,尊重学生,爱字当头,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比如,主动与学生谈心、交朋友,课间与学生一起玩耍、游戏,与学生一起开展课外活动等,使孩子消除对老师的恐惧心理,主动与老师亲近,乐于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心声,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条件。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师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是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教师关爱学生必须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学业成绩不良,有严重缺陷,有过错,性格孤僻的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羞辱、嘲笑学生,不冷落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只有尊重、爱学生,学生才会尊重、爱教师,互尊互爱,和谐的师生关系便能形成。
赏识、信任学生。
事实上,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听到表扬和鼓励的话,正面的赏识与激励往往能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学生犯错时,批评教育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这样往往会使学生丧失自信,自暴自弃,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作为老师,应充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考虑对方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以朋友的身份用热情换取信任,用坦诚换取信任,用信任换取信任。在这种状态下,师生情感易于引起共鸣,也就容易实现心理沟通,便于解决问题,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也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