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体育线上教学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线上教学心得体会 篇1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9-12班体育教学的任务,我发现一年级的学生们非常可爱,但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最让我不适应是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课堂纪律:学生的课堂纪律非常差,尤其是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根本没有什么纪律可言,上课期间,绝大部分同学也都是在说笑打闹,跟没有上课一样,纪律保持一般不超过5分钟就又开始乱起来了,而且在上课的.过程当中我总是要花1/4的时间去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例如:“老师那个同学骂我”、“老师那个同学打我”、“老师我要尿尿”等等,他们的这些行为,让我哭笑不得,他们实在是“太可爱了”。
2、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们的行为习惯也非常差,上课不知道出来上体育课,前两个星期上体育课都是让老师去班里叫才知道上体育课,老师排好的队形等下次上课时跟没有排队是一个样子的,还得让老师重新整理,根本就记不住自己的位置所在;在上课期间总有很多学生要求上厕所和回教室喝水之类的事情,“可爱至极”。
3、学生的教学进度:我教的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所以教广播操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也是学生们入学以来体育方面的头等大事,教广播操对我来说那就是小菜一碟的事情,可是学校安排要先检测学生的体质健康,有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三个项目。好多学生跳绳一点都不会,真拿他们没有办法,经过两个星期的教学后我发现还会有1/3学生部不会跳绳,学校要求十月初把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表上报到教务处,时间太短了,那些不会跳的学生只能零分处理啦,当学生听到自己得零分时,那种表情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看到那幼小的心灵受到挫折,真替他们难过,有什么办法?马上又要准备校运会工作,学生要练习校运会的比赛项目。广播操要到校运会后再学了,我会想尽一切方法费尽一切心思让学生们能学会,可是无论我怎么费劲怎么努力还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虽然教一年级学生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我相信自己的实力,能很好很快的适应这里的一切,很好的带好这些可爱的学生。
体育线上教学心得体会 篇2
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这个词在各个领域已不再生疏,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尽管如此,利用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传播得却仍较慢,目前大多数体育教学工作者还继续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不仅跟不上时代的节拍,而且也不可能让学生从中感觉到新事物的发展、时代的时步。我尝试过几次多媒体教学后,深深体会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使那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富有吸引力,还可以根据教学动作的需要更加科学的、规范的展示动作的全过程,使学生迅速地掌握其动作要领及其结构。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教师示范的不足,能让动作更加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
展示人体姿态、动作节奏、动作路线等直观内容是体育教学一大特点。通常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着先示范,再讲解,然后让学生练习的方式进行,这只适宜那些较简单动作的.教学,然而当遇到动作路线较复杂、动作节奏较快的动作时,教师便无法将完整动作以更好的方式示范给学生,如果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将这些复杂动作的方位、路线、节奏等人为地有慢有快地清晰地展示于学生面前。
如为了改进和提高跳远的动作技术,我借助于多媒体进行了如下教学:
1、为了让学生看清跳远的整个动作结构和过程,以及人在运动中的轨迹路线,在演示完整动作时将人在整个动作过程中的重心起伏变化用了一条红色线条跟随人体移动。
2、为了解决好教师在示范动作时,不能将完整动作进行慢速展示这个问题,将最后二步助跑→踏板→蹬伸起跳→滕空步→落地这一系列动作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将动作路线、动作节奏,以不同的速度进行了慢数速演示,并且在展示时还将这些环节动作原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使动作路线、动作节奏表现得更加清晰。
3、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晰地知道教学挺身式跳远与蹲踞式跳远之间的动作区别,我采用了同步演示比较方法。将挺身式跳远和蹲踞式跳远动作从起跑动作开始先重叠好,再进行同步展示,通过这种手段教学使同学们对动作的不同之处一目了然。课后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这种教学方式在短时间里不仅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让他们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使平淡的课堂变得生动、活跃,而且还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要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从而使课堂生动、活跃起来。在平常的教学中,尽管我们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地利用其它各种手段、方法教学,但对有些教学内容还不可能有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产生的效果好。我们知道:由于多媒体它不仅具有能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等融于一体,达到一种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还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以达到丰实我们的教学内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在室内上体育卫生与保健知识休克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进行如下展示:
1、首先将两个同学同时快速跑100m→跑到终点后都突然停止活动→出现一个同学突然昏倒这一系列动画连续展示二、三遍。
2、接着向同学们提出了三个问题:
①那个同学昏倒是什么症状?原因是什么?
②看到那个同学昏倒后我们应该如何去帮助他?
③今后我们该怎么做?当有同学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是休克症状但不能回答原因时,我便将运动前血循环流动用动画的形式展示了一遍(用红线闪烁移流动表示血液在流动),然后再将人体休克时血液循环流动展示一遍(用蓝线闪烁移动表示血液流动脉),用蓝线和红线移动的不同,来充分让同学们看清引起休克的原因;当同学们回答第二个问题后,为了让同学们知道操作处理的方法,我又将休克症状处理的方法用一段动画展示;最后,当同学们回答了第三个问题是由于那个同学身体素质差,平常缺少锻炼所致,此时我又补充问:“你们今后该怎么做?”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要多锻炼”。这堂课虽然内容简单,但我通过这种教学形式,让同学们从理论中明白了锻炼的作用。
总之,多媒体在辅助体育教学中虽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但不能牵强附会,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而实施,并在实施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提高你的教学效率。
体育线上教学心得体会 篇3
一、利用游戏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
游戏在中学体育实践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也有在练习中失败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厌恶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二、培养能够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
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例如,在一场班级拔河比赛中,因教师发现某班多了一名学生的,故大声斥责,结果使该班的学生转移了注意力而导致失败。这种由于决心书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学生难于接受,情绪非常恶劣。对于这种意外事情的发生,我们体育教师要主动地向学生说明真相,讲清道理,充分肯定他们的实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提供再赛的机会。同时还可以通过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出师不利的典型事便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了解任何比赛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培养学生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从而增强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力。
三、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乐于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可知与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中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 处走走。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亲自出马,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体育线上教学心得体会 篇4
意志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体育活动又是锻炼意志的极好手段。做为小学体育教师不仅是塑造人类形体美的“工程师”,而且也是塑造人类灵魂美的“工程师”。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要加强对学生祖国荣誉感的教育。
我们要经常给学生讲我们国家的体育健儿为祖国争光的故事,组织他们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当屏幕上出现我国国旗飘扬在领奖台上空时,教师要及时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个人为国家争光的愿望。每当这时,很多孩子都会非常激动,表示要向运动健儿们学习,长大也要做名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事实证明,体育健儿中有的正是这样起步的。
二、要加强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体育课上,有的学生跳高或跳山羊有惧怕心理,不太敢跳,遇到这种情况,可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竞赛,最好是组与组之间进行。在集体荣誉面前,在组员间的互相鼓励和影响下,绝大多数学生的惧怕心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三、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动机。
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好,但就是不喜欢上体育课。据调查,其中有部分人认为只要学好数学、语文,体育差点问题不大;还有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危险,怕高怕险,表现出明显的意志薄弱。通过端正学习动机的教育,使这些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其积极锻炼的内部动机。
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要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本身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显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充满信心的'教态去影响那意志薄弱的学生,创造出一种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以缓解那些怀有恐惧心理的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教师还要善于用集体的力量和榜样的作用,鼓励学生的士气,激励学生的斗志。对学生所表现的勇敢行为,教师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小学生在教师的监护下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