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

欢迎阅读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 篇1

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久唱不衰的老歌,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在备课时,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我始终以春景为主线,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音乐环境。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欣赏视频柳琴演奏的《春到沂河》,精彩的柳琴表演的画面和动听的乐曲。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乐曲快结束的时候,我问学生:你觉得这段MTV美不美,美在哪儿?”学生有感而发,自然回答得非常好,就连平时不喜欢讲话的同学也能答上来,听柳琴弹奏的效果好不好听。接着我便导入本课演唱部分《嘀哩嘀哩》,我觉的本课导入非常成功,学生通过观赏柳琴演奏和聆听乐曲,有了真切感受,说起来也就简单了。由此,我意识到,学生平时回答问题是有困难,说明他们没有真正弄懂其中的缘由,缺乏真实的感受,回答起来就难了,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不着边际,或离题万里。

经过实践证明,学生很自然的进入角色,歌曲唱的异常动听感人,这是他们自己找到的春天的声音。当学生能够优美的歌声演唱《嘀哩嘀哩》后,我又让他们自己去发掘春天的美,编唱春天的歌曲,这是本课教学的'关键也是亮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充分发挥,主要原因是小组之间交流的时间不够,让一些胆子小的孩子没有表现的勇气,这是我以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 篇2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 篇3

环节一:本堂课中采用了学生喜欢的猜谜活动作为导入,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谜语的歌曲,触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因为歌曲《摇船调》中一共问了四个问题,我先范唱了歌曲中的第一段歌词,先让学生自己在画面中找出答案,接着学生聆听歌曲的第二段歌词,和自己的答案做一下比较。为了让学生记住歌词,我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我来问,学生按节奏进行回答,很快就掌握住了歌曲中的'难点节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反复跳越记号,为了让学生掌握它的用法,我采取的方法是利用身边上体育课立定跳远的踏板进行模拟讲解,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反复跳越记号的用法。

环节三:通过欣赏《摇船调》动画,运用律动让学生体会“摇船”的动作,感受其音乐形象,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船歌的特点。通过介绍美丽的台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能够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的表现歌曲。

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过于简单,在学唱歌曲环节中对于演唱技巧上与表达音乐上应更好,更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反思 篇4

小学三年级的音乐课即唱歌课为主,但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我觉得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特别是课的后半部分)唱歌都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既不用心,何来之味、又何来之情,更何从谈感!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就要到课外去找。找学生认为好听、够味的歌来唱,还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抄在精心挑选的小本本里,装在兜里,并引以为豪。我觉得音乐应该与时俱进,把最新的资信带进课堂,第一是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第二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刚进入音乐教学的。第一个星期,我进入了思想的误区,即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我光片面地理解了技能,过于偏重技能,使我的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磨灭。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弃了“国民音乐教育”的初衷,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所以在第二周的时候我改变了教学的`方法,毕竟还是3年级的学生,不要把他们的兴趣个磨灭了,技术性的东西还是要讲的,但讲要讲得生动,而且不能过多,主要还是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主,音乐虽然在很多家长或学生的眼里不是什么重要的科目。但是,是一个人,特别是小学生情操的培养一个重要的途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