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知道爱护指甲的重要性。
2、通过相互讨论和互相观察,知道如何爱护指甲。
3、感受亲亲指甲钳的温馨气氛,乐意使用指甲钳剪自己的手指甲。
4、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一把指甲钳,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
教师做手捂住肚子,脸上表情痛苦的样子,问:小朋友猜猜我怎么了?为什么我会肚子痛呢?最后,教师告诉大家:因为常常自己咬手指甲。
2、引导幼儿讨论了解指甲的作用。
教师:小朋友,你有指甲吗?你知道指甲有什么用吗?
3、讨论:如何爱护自己的指甲。
◎教师:大家都知道指甲对我们有这么多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指甲呢?
◎幼儿进行自由讨论并得出一些结论,如:指甲长了要即使剪掉,要用指甲钳剪,手脏了要即使洗手等等。
◎教师:如果指甲长长了,我们不剪,这样做会怎么样呢?
◎幼儿讨论,得出一些结论:不及时剪指甲,指甲会断掉,还会伤害别人;不及时洗手,指甲中会有许多脏东西;经常咬指甲会使手指变形,还会将病菌带入口腔;还会影响手指的生长等等。
3、参与“亲亲指甲钳”的游戏。
◎玩“亲亲指甲钳”的游戏。教师先让幼儿认识指甲钳,再边念儿歌边走到幼儿身边用指甲钳碰碰幼儿的手,让大家感受游戏的快乐。
◎幼儿乐意剪自己的指甲。
活动反思: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变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并获得快乐,旨在培养和保持幼儿对健康活动的兴趣。教师也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培养其对健康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冷饮、开冷饮店、大家一起品尝冷饮等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体验合作、分享的乐趣。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帮助幼儿了解吃冷饮可以降温、解渴,但是不要贪吃冷饮,不吃变质冷饮。
活动准备:
1.参观冷饮店
2.各种冷饮若干
活动过程:
1.吃冷饮,感知冷饮的.特性。
(1)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感知冷饮的形式、颜色、味道等。
(2)鼓励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发现。
2.启发幼儿回忆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吃过的冷饮。
3.讨论:冷饮吃了以后感觉怎样?冷饮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为什么?教育幼儿夏天天气热,吃冷饮可以降温、解渴,但不能贪吃,不吃变质冷饮。
4.学习儿歌《大雪糕》
5.欣赏故事《冰激凌小猪》。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区分圆圆的和弯弯的物体,并用句式“XX圆圆像太阳” “XX弯弯像月亮”表达出来。
2、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进行简单的联想,并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3、 乐于参加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 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对于“圆圆”和“弯弯”的概念已有了认识和了解。
2、教具:太阳、月亮图片;圆圆的、弯弯的实物(皮球、香蕉);圆圆的、弯弯的物体的图片。
3、学具:每人一张图片(圆圆的、弯弯的物体)。
4、道具:黑板2块,透明胶一卷。
5、场地:幼儿坐成半圆形,每个幼儿的凳子下贴一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太阳和月亮的图片,请幼儿分辨它们的形状,并用语言进行描述:圆圆的太阳,弯弯的月亮。
二、辨认圆圆的东西
1、出示实物皮球,请幼儿说出它是什么形状?(像太阳还是月亮?)引导幼儿说出“皮球圆圆像太阳”。
2、出示苹果图片,请幼儿说出它的形状,并用语言描述(苹果圆圆像太阳)。
3、 请幼儿说说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三、辨认弯弯的东西
1、出示实物香蕉,请幼儿说说他它是什么形状?(像太阳还是像月亮?)引导幼儿说出香蕉弯弯像月亮。
2、出示小桥图片,请幼儿说出它的形状,并用语言描述(小桥弯弯像月亮)
3、请幼儿说说还有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四、游戏“宝贝回家”
师:老师今天给每位小朋友带了一件“宝贝”,请你找出来,并用“XX圆圆像太阳” 、“XX弯弯像月亮”的句式说出来,然后贴到太阳或月亮下面。
五、结束活动
师: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找哪些东西是圆圆的?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活动反思
就小班语言活动《它们像什么》进行如下反思:
首先是在活动中充分考虑到了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搞好了环境创设,今后应当更加注重在这方面加强和提高。小班幼儿年龄在3岁左右,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会向别人表达自己基本的想法和要求,但是语句不够完整,有时出现时断时续的现象,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其次是本次教学活动的语言设计力求做到了简单生动易于接受,这是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不断学习和努力提高的。《它们像什么》是一节图形联想活动,通过对圆圆的太阳和弯弯的月亮进行辨认,来区分圆圆的和弯弯的物体,并联想生活中一些圆圆的和弯弯的物体,这样简单的区分,有利于小班孩子理解和学习。简单的联想句子“XX圆圆像太阳”“XX弯弯像月亮”适合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按照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其认知发展水平。采用由简单的辨认到看图联想、由具体的实物到抽象的.物体最后用简单生动的语句进行描述,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而能调动孩子们积极性的做法就是把课堂内容变得可操作,具体化形象化。本次活动中,我准备了大量的图片让孩子进行辨认,然后边示范句子边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进行提示,孩子们很快就能掌握“XX圆圆像太阳”“XX弯弯像月亮”的句式,最后通过游戏“送宝贝回家”来巩固所掌握的句式。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非常感兴趣,能找出许多生活中圆圆的和弯弯的物体,但是在用句式表述时,我只关注到积极表现的幼儿,关注全体幼儿不够,应该照顾到全体,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和表述的机会。在游戏环节中,我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张图片进行操作,没有充分让孩子进行辨认,如果为每个孩子准备多张图片,让孩子们观察、辨认后再用语言表述出来,效果会更好一点。
总之,我认为语言活动就应该给孩子创设一个敢说、会说的环境,让孩子多说、多表达,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大小不同的瓶盖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拓印泡泡。
2.在游戏中熟悉儿歌,并能根据颜色的不同进行创编。
3.体验鱼儿孤独和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和幼儿一起制作好小鱼胸牌。
2.4个小池塘,红、黄、绿颜料若干,抹布。
3.幼儿人手一个操作篮,3个不同大小的瓶盖。
4.电脑,音乐《许多小鱼游来了》。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许多小鱼又来了》进活动室。
师:小鱼们,请你们一起听着音乐游动起来,好吗?
二、出示池塘,引出小鱼玩“吐泡泡”的游戏。
1.小鱼们在河里游的真开心,一条名叫“妞妞”的小鱼也来了。它游到了哪里?它在干什么?引出儿歌“小鱼吐泡泡”。
2.引导幼儿观察“妞妞”吐的泡泡有几个?是怎么排列的?有些什么颜色?
3.师小结并引导幼儿一起创编儿歌“小鱼吐泡泡”。
4.小鱼“妞妞”自个儿玩游戏很孤单,想有小鱼陪她一起玩“吐泡泡”的游戏。
5.教师边念儿歌边把自己的小鱼也游到池塘,并出示瓶盖及颜料,示范利用瓶盖拓印泡泡,重点指出3个瓶盖先排好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蘸颜料印泡泡。
6.教师示范完毕,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小鱼吐的泡泡不同颜色一起来创编新的儿歌“小鱼吐泡泡”。
7.提问:小朋友们的小鱼们是否也想游到池塘里一起玩“吐泡泡”的游戏?
三、许多小鱼一起玩“吐泡泡”的游戏。
1.要求幼儿在拓印泡泡时先要将瓶盖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好。
2.提醒幼儿的小鱼游到池塘里游戏的时候不要游的太上面,小鱼往上面吐泡泡要吐不出来的。
3.指导幼儿在印泡泡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手上不小心蘸到颜料时可以用抹布把手擦干净。
4.引导幼儿小鱼在“吐泡泡”时可以边游戏边创编儿歌。
四、互相欣赏作品,体验一起游戏的.快乐。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小鱼“吐泡泡”的过程。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小鱼吐的泡泡的颜色进行儿歌的创编。
五、和小鱼再见,带领幼儿出活动室。
师:小鱼们游戏的真开心,我们和小鱼们说再见吧。
附儿歌:小鱼吐泡泡
小鱼小鱼,
游到池塘,
爱玩游戏,
来吐泡泡,
吐了一个红泡泡,
吐了一个黄泡泡,
吐了一个绿泡泡。
【活动反思】
本活动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又充满了童趣,因此幼儿非常的感兴趣,整个活动都比较投入。在活动中,始终以游戏的形式“吐泡泡”贯穿始末,在让幼儿初步熟悉儿歌的基础上,让幼儿根据泡泡的不同颜色进行儿歌创编,难易程度适合小班幼儿。而且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利用瓶盖拓印泡泡时,不仅让幼儿学习了拓印这个技能,还渗透了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概念。因此,整个活动涉及了语言、艺术、数学等多领域,整合得很自然,不是因为要整合而整合。但是在活动中,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在幼儿操作时,投放的材料摆放、布局还可以更合理一些,教师让幼儿主动发现、自由表达的还不够充分等等。